首页 > 88必威

管式加热炉旋流场燃烧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12:02
热度:

管式加热炉旋流场燃烧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摘要】:针对加热炉节能这样一个课题,本文从理论分析、技术研究、工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排烟温度、过

【摘要】:针对加热炉节能这样一个课题,本文从理论分析、技术研究、工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排烟温度、过剩空气系数、加热炉负压等一些参量对加热炉效率的影响。得出加热炉节能应该着重考虑在保证加热炉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排烟温度、降低燃烧所需的过剩空气系数以减少烟气量,最终达到减小排烟损失的目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再从具体实施的角度探讨加热炉节能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增加对流管排、增设空预器、涂辐射涂料等)。然后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旋流场燃烧节能新技术。 旋流场燃烧节能新技术从燃烧和传热的角度考虑,较之别的改造办法有效果更明显、改动小等一系列的优点。研究内容由热力计算、模型试验等部分组成。热力计算对该改造对加热炉安全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做了一个定量的分析,并对改造的效果进行预估。通过模型的冷态试验,对旋流场燃烧加热炉内流场较直流时的均匀性和较小的阻力增加量有了较好地了解。热态试验则得到了更加均匀的温度场分布和更好的传热效果,同时管壁温度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增加。试验结果显示出旋流场燃烧改造有助于燃烧状况的改善和炉内传热的增强。 最后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旋流场燃烧改造后的运行效果表明本文研究结论正确的。改造后排烟温度比改造前降低了40℃,炉膛火焰充满度大为改善,燃料量节约了近7%。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旋流场 辐射筒 模型试验 热力计算 排烟温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K17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2
  • 1.1 我国的能源环境现状和国家宏观政策7-8
  • 1.2 课题的提出8-10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10-12
  • 2 管式加热炉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2-23
  • 2.1 露点腐蚀问题14-15
  • 2.2 炉膛负压对加热炉效率的影响15-16
  • 2.3 过剩空气系数及其影响16-23
  • 3 管式加热炉节能技术研究23-29
  • 3.1 加热炉节能探讨23-26
  • 3.2 管式加热炉旋流场燃烧节能新技术26-29
  • 4 热力计算分析29-38
  • 4.1 热力计算及其方法的选择29-30
  • 4.2 F1101 热力计算基本参数30-31
  • 4.3 热力计算31-35
  • 4.4 热力计算结果35-38
  • 5 试验研究38-57
  • 5.1 模化理论及自模区38-39
  • 5.2 试验台设计39-42
  • 5.3 冷态试验42-52
  • 5.4 热态试验52-57
  • 6 工业应用57-63
  • 6.1 现场改造58-60
  • 6.2 改造调试60
  • 6.3 改造效果60-61
  • 6.4 经验总结61-63
  •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63-66
  • 7.1 本文内容总结63-64
  • 7.2 本文特色64
  • 7.3 研究展望64-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管式加热炉辐射室管内介质流动与传热特性    谢长芳

旋流燃烧室内湍流燃烧的PDA实验研究    普勇,张健,周力行

21世纪的“绿色加热炉”    韩小良

燃料对重整加热炉燃烧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江华,毛羽,吴德飞,王娟,孙毅

圆筒形苯加氢改质炉炉尾超温治理研究    靳世平,钱壬章,顾镇均,方志民,魏国瑞

蒸馏装置加热炉的优化设计    程方清

对加热炉操作和改造的建议    张中琴,杨向平

直接式加热炉节能技术研究    张惠民

工业加热炉的操作及节能的若干问题    杨向平,孙立秋,任玉兰

优化加热炉操作,扩大焦化装置处理量    梁朝林,吴世逵,张兴永

过剩空气系数对加热炉的影响    蒋国芳

平焰加热炉内过剩空气系数对NO_x生成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石磊;武文斐;陈伟鹏;邢守正;

天然气装置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伊春涛;伊春野;

分级进风对旋流燃烧室内湍流燃烧的影响    普勇,张健,周力行

湍流旋流燃烧瞬时速度PDF的实验测量    张健,普勇,周力行

炼油装置加热炉节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万士良;任雪粉;

新型高效节能低污染预燃式燃油燃烧器    李宁平,胡克宇

新型预燃式燃油燃烧器及其高效节能低污染特性分析    李东平,李宁平

通过提高炼油自动化水平,实现降低能耗的应用研究    韩艳双;张艾秋;

方箱形管式加热炉炉内强化传热的热态试验    靳世平;胡宪法;戴鸣;顾镇均;

双流体喷嘴雾化特性实验    王贞涛;岑旗钢;罗惕乾;

粗苯管式炉节能降耗的研究与应用    孙万领;苑路;

旋流燃烧室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与PIV测量结果对比研究    陈曦;郑洪涛;潘刚;刘倩;张智博;

管式加热炉旋流场燃烧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顾镇均;靳世平;苏红星;陈峰;

低热值煤层气与煤矸石CFB混烧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王炯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连续重整装置的性能监控和优化    张洪

管式加热炉冗余调炉决策支持系统    李志国

管式加热炉优化控制策略与仿真研究    丁小冬

油田加热炉节能运行的综合评价    李秀娟

圆周浓淡燃烧器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张福成

管式加热炉效率评价及节能改造研究    吴迪

焦化装置箱式加热炉燃烧优化技术研究    余潇

CK7525数控机床的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孙奎洲

油田地面工程设备技改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谢安石

循环法制备无氧化热加工气氛基础研究    屈俊军

在役联合站集输系统主体设备节能降耗改进方法研究    司先锋

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强化传热分析    张永涛,张明

炼油装置加热炉节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万士良;任雪粉;

燃油与燃气工业锅炉尾部节能器的设计和运行特点    谢龙根;周仕明;

锅炉燃煤量空气量和烟气量的估算    刘诗词;陈金凤;黄清华;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途径的探讨    李淑华;商平;

降低重整加热炉消耗的节能分析    范景彩;

管式加热炉炉管结焦分析    章许云;

减压炉辐射炉管扩径探讨及设计中FRNC-5PC软件的应用    吴振松;刘福生;王金昌;张述旺;段晓磊;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途径的探讨    王颖;刘香兰;申欣;贺兵;

提高炼油企业常减压装置加热炉热效率的有效途经    嵇鸣;

管式加热炉对流受热面积灰结垢在线监测与吹灰优化研究    朱继红

基于火电厂DCS数据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性能评价及其预测    马悦

蒸汽过热炉耐火衬里技术改造与在役炉管寿命评估    王曙明

基于FLUENT的加热炉模拟与优化    郑志伟

径向浓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直流二次风对气固流动的影响    秦裕琨,李争起,孙锐,万志欣,张泽,孙绍增,陈力哲,吴少华

强旋湍流气粒两相流动的PDPA研究    李勇,李荣先,崔龙铉,周力行

延迟焦化装置的扩能    欧素君

延迟焦化装置消除“瓶颈”的措施    晁可绳

高液体收率焦化技术的进展    刘智强,丁宗禹

石油化工管式炉“扩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郑战利,孙志钦,霍鲁光,孟庆凯

消除加热炉“瓶颈”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魏振声,王兰田

改造加热炉系统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孙英才

耐火纤维喷涂在炼油厂加热炉上的应用    蔡国仁

三三○工程2船闸反弧形阀门减压模型试验    郑楚珮;张桂秀;

非圆形截面管道中水击波速的计算及模型试验问题    许景贤

都江堰外江临时闸模型试验与原型检验    陈家扬;

蟹爪式装岩机工作机构微机应用模型试验台课题通过鉴定    

SDY-1型数字多用应变仪简介及其应用    刘厚生

封闭框架的扭转应力计算与实验研究    张汝有;孙树栋;孙文成;程德明;卢德明;

竖井贯流式水轮机的可逆特性及经济效益    蒋静华;

浅埋隧道地表砂浆锚杆预加固效果研究    彭立敏,周铁牛,韩玉华

海河河口模型试验的初步研究    张相峰;王喜英;

砌石双曲拱坝坝体应力的研究    邹志晖,陈霞龄,韩伯鲤

锚拉支架    李先炜;范欣荣;

轻质填充墙异型柱框架侧移刚度试验分析    曹万林;魏文湘;曲英华;张瑞捷;庞国新;

高负荷螺旋桨敞水及空泡性能试验研究    胡安康;孙群;范佘明;华汉金;

截面为三角形的空间格构式刚架体系的整体稳定性试验研究及平面内稳定性分析    张耀春;周晅毅;刘玉姝;张福海;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    王胜军;胡清娟;

前言    

新疆下坂地水电站水轮机模型开发研究    陈锐;彭忠年;田娅娟;薛鹏;

洪江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水轮机模型试验    黄金树;

轻质填充墙异型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分析    曹万林;吴建有;郝春森;闫昌德;马德录;

三峡电站主厂房夏季分层空调模型试验及其初步研究    张翔;何天祺;

国家体育馆“模型试验”成功    本报记者 范颖华 通讯员 李之政

推进黄河口模型试验基地建设    本报记者

为“南海一号”出水保驾    记者 陈佳南

黄委切实加快黄河河口模型试验基地建设步伐    原小利

我国核电厂第三代安全壳模型试验获得成功    记者 林英 通讯员 何春权

七○八所船模试验量多质优    张银炎 徐春阳

黄河口物理模型基地建设初战告捷    刘丕建

乐昌峡流激振动模型试验完成审查    本报记者 石黎星

哈电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亮剑    本报记者 由庆祝 通讯员 孙世岩

建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实体模型的要求分析    时明立 姚文艺

破碎围岩隧道的模拟试验研究    王戍平

异形截面斜拉桥索塔锚固区节段受力性能研究    单炜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剪力滞效应问题研究    吴文清

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型梁剪力滞效应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卢海林

全回转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王培生

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边坡效应研究    郑筱彦

结构动力模型相似问题及结构动力试验技术研究    朱彤

破碎岩质边坡锚固技术研究    朱晗迓

广义切线模量理论及其应用    张志平

黄河河道实体模拟若干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姚文艺

管式加热炉旋流场燃烧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    苏红星

大型上承式桁架拱渡槽的模型试验及三维有限元分析    孟勇

隧道开挖对地面建筑结构的影响研究    刘海燕

桩—土—承台非线性共同作用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    何立明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模型试验及承载性能研究    朱小军

青铜峡水电站尾水管中墩改造结构模型试验与计算研究    胡杰

独塔无背索斜拉桥主梁受载性能研究    熊刚

透水框架体水流特性及护岸应用试验研究    刘刚

三维离散单元法及其在城市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魏龙海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铁路桥梁上的应用研究初探    甘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