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昆钢系统节能潜力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11:29
热度:

昆钢系统节能潜力研究【摘要】:能源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钢铁行业是消耗资源型行业,所消耗的能源占全国总耗能量的10%以上,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比例接近16

【摘要】: 能源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钢铁行业是消耗资源型行业,所消耗的能源占全国总耗能量的10%以上,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比例接近16%。节约能源是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昆钢是云南省最大的工业企业,也是云南省生产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已经超过100亿元。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昆钢集团的主体,2004年产钢267.1042万吨,消耗能源218.6769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在昆钢股份公司的生产成本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4.89%,节约能源是增强昆钢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昆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系统节能就是运用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方法于节能管理、控制和决策的一种综合方法。对企业进行节能潜力分析,寻找节能途径,为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决策依据是系统节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2004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从能源消耗指标对比、余热资源和物流对能耗影响等角度对昆钢股份公司的节能潜力进行了研究,也针对近几年电力供应偏紧的情况,对合理分配用电负荷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从宏观的角度对昆钢股份公司的节能工作提出了建议。 通过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工序能耗这三项指标的比较发现:如果昆钢股份公司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则节能潜力分别是101498吨标准煤、182696吨标准煤和11.5万吨标煤;与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则差距更大;即使与“钢铁产业发展政策”2005年所要求的目标相比,吨钢综合能耗相差58kgce/t,总的节能量为154918吨标准煤;吨钢可比能耗相差117kgce/t,总的节能量是312507吨标准煤。 钢铁企业余热资源丰富,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是节能的主要方向,经过统计计算,昆钢股份公司2004年的余热资源总量是726011吨标准煤,其中经济上合理,技术上成熟可行的可利用余热资源量392352吨标准煤,占余热资源量的54.04%。其中高炉煤气化学热占23.05%(90448吨标准煤)、轧钢加热炉烟气物理热占19.32%(75812吨标准煤)、焦炭物理热占15.02%(58938吨标准煤)、转炉煤气化学热占14.44%(56666吨标准煤)。这些余热资源质优量大,利用技术成熟可靠,应该优先利用。 根据统计计算,构筑了昆钢股份公司2004年基准物流图和实际物流图,由于实际物流图偏离基准物流图而造成的能源浪费是357423吨标准煤。但每股物流对能耗的影响则未进一步研究。 可以看到,昆钢股份公司能源利用在行业中属中等偏下水平,节能潜力巨大,节能工作任重道远。考虑到节能技术措施从实施到见效需要一定的时间,笔者认为,通过努力,到2010年达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所要求的吨钢综合能耗685kgce/t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以上几项建议优先利用的余热资源量就有约28万吨标准煤,超过了比较计算得到的节能量。 本文还就电力供不应求时,设备负荷优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优化。 系统节能就是应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节能问题。包括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建立和完善钢铁企业的能源控制和管理中心是管理节能的最佳方式;而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是实现技术节能的保证;而工艺性结构性的突破是系统节能的基础。 【关键词】:钢铁 系统 节能潜力 昆钢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426.31;F20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钢铁企业系统节能综述9-18
  • 1.1 节约能源是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9-10
  • 1.2 中国钢铁工业的节能进程10-11
  • 1.3 系统节能思想11-13
  • 1.4 钢铁企业系统节能研究的主要内容13-14
  • 1.5 钢铁企业系统节能研究的方法14-15
  • 1.5.1 定性方法14
  • 1.5.2 定量方法14-15
  • 1.6 国内钢铁企业系统节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15-17
  •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昆钢概况18-23
  • 2.1 基本概况18
  • 2.2 主要生产工艺18-19
  • 2.3 能源消耗情况19-22
  • 2.3.1 吨钢综合能耗19-21
  • 2.3.2 主要生产工序能耗21-22
  • 2.3.3 能源消耗结构22
  •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昆钢用能水平的比较研究23-33
  • 3.1 钢铁工业的能耗评价指标23-25
  • 3.1.1 吨钢综合能耗23
  • 3.1.2 联合企业吨钢可比能耗23-24
  • 3.1.3 工序单位能耗24
  • 3.1.4 吨钢综合能耗与工序能耗的关系24-25
  • 3.2 昆钢能源指标与国内同行业指标的比较25-32
  • 3.2.1 吨钢综合能耗的比较27-28
  • 3.2.2 吨钢可比能耗的比较28
  • 3.2.3 工序能耗的比较28-32
  •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昆钢余热资源33-52
  • 4.1 名词解释33
  • 4.2 余热资源量的计算方法33-34
  • 4.3 昆钢余热资源拥有量34-41
  • 4.3.1 固体物理热34-35
  • 4.3.2 气体物理热35-37
  • 4.3.3 余热蒸汽37-38
  • 4.3.4 可燃气体化学热38-41
  • 4.3.5 昆钢余热资源总量41
  • 4.4 余热资源利用潜力分析41-50
  • 4.4.1 烧结余热的利用潜力42
  • 4.4.2 焦化工序余热的利用潜力42-44
  • 4.4.3 炼铁余热利用潜力44-45
  • 4.4.4 炼钢工序余热的利用潜力45-47
  • 4.4.5 轧钢加热炉烟气余热的利用潜力47-50
  • 4.4.6 余热蒸汽的利用潜力50
  • 4.4.7 可利用余热资源总量50
  • 本章小结50-52
  • 第五章 物流对能耗的影响和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设备负荷的分配52-73
  • 5.1 钢铁生产的流程52-53
  • 5.2 钢铁生产流程的基准物流图53-54
  • 5.2.1 钢铁生产流程的基准物流图的定义53
  • 5.2.2 昆钢生产流程的基准物流图53-54
  • 5.3 钢铁生产流程中的实际物流状况54-55
  • 5.4 偏离基准物流图的情况及其对能耗的影响55-61
  • 5.4.1 以吨材为基准的情况55-59
  • 5.4.2 以吨钢为基准的情况59-61
  • 5.5 能耗分析的步骤61-62
  • 5.6 昆钢实际物流图及其能耗分析62-66
  • 5.6.1 昆钢实际生产流程物流图和基准物流图63-65
  • 5.6.2 物流对能耗影响的简要分析65-66
  • 5.7 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设备负荷的分配66-71
  • 本章小结71-73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73-77
  • 6.1 结论73-74
  • 6.2 对昆钢节能工作的建议74-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1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论文8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钢铁企业电力系统能源仿真模型研究    黄银祥;孙彦广;

基于SKS炼铅法能耗系统的分析研究    王洪才

炼铁厂的节能分析与对策研究    李海英,王书桓,孙艳辉,吕庆,蔡九菊,陆钟武

实际物流下能耗及节能潜力的计算分析    李贵阳,张树星,李豪杰,杨卫东,王书桓,郭华,王硕明,陈连生

再论我国钢铁工业节能方向和途径    陆钟武,谢安国,周大刚

钢铁生产流程的物流对能耗的影响    陆钟武,蔡九菊,于庆波,谢安国

钢铁生产流程中物流对能耗影响的计算方法    于庆波,陆钟武,蔡九菊

我国钢铁工业吨钢综合能耗的剖析    

钢铁企业物流对能耗影响的实例计算分析    陈光,于庆波,蔡九菊,陆钟武

宝钢能源优化模型的研究    陈光,陆钟武,蔡九菊,于庆波

本钢产品能值模型的开发与研究    许杰

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钢铁工业    徐匡迪;

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刘颖昊;

试论冶金企业煤气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范锤利;兆春民;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与未来节能对策研究    蔡九菊;

层次分析法在钢铁生产能耗分析中的应用    吕斌,谢安国

冶金生产流程的元素流对其资源效率的影响    戴铁军;

钢铁企业能耗瓶颈诊断数学模型及应用    王刚;白皓;苍大强;张延玲;宗燕兵;

钢铁企业基于能耗指标分解模型的情景分析    白皓;马扬;王刚;苍大强;张鑫;

论我国钢铁工业节能技术    朱光俊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选矿生产过程能耗预测分析    孙颖;高振元;叶玉杰;陈芳;

钢铁企业物流对能耗影响的分析    陈光,蔡九菊,于庆波,陆钟武

混联法生产氧化铝流程的物流对能耗的影响    刘丽孺,于庆波,陆钟武,姜玉敬

钢铁企业生态效率分析    戴铁军;陆钟武;

高炉—转炉流程的节能分析    王丽远;

钢铁企业能源介质平衡分配与优化调度    张小雷;张颜颜;马庆涛;唐立新;

钢铁企业能源模型体系结构的研究    赵斐;祝军;李莉;乔非;吴启迪;

神经网络BP模型在炼铁工序能耗分析中的应用    谢安国;陆钟武;

钢铁企业物流能流分析及对能耗的影响    蔡九菊;王建军;徐杰;

基于RCP分析法的钢铁企业煤气系统优化建模    周英崛;顾佳晨;孙彦广;李承杰;

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及关键技术研究    蔡九菊;杜涛;陈春霞;董辉;

年产量800万吨高炉-转炉长流程构造及分析    贾国珍;姚彤辉;

氧化铝厂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及其相互关系    周凤禄;张廷安;

能耗指标分解模型在钢铁厂节能分析中的应用    马扬;李洪福;白皓;赵立华;马艳;苍大强;

钢铁企业能源实绩平衡与优化调度策略及应用研究    聂秋平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孔海宁

利用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基础研究    吕国志

选矿生产过程成本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刘威

高炉—转炉区段工艺技术界面热能工程分析    郦秀萍

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质循环的研究    戴铁军

关于钢铁企业气体污染物减量化研究    杜涛

基于MFA的区域物质代谢研究    周震峰

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及其在中国镁工业中的应用    高峰

基于节能目标的钢铁企业能源集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邱东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智能优化调度研究    何维

钢铁生产流程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动态仿真    赵业清

基于多层递阶预测理论和灰色预测理论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    王甫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李娟

基于数值模拟的烧结终点在线控制    李黎

烟气制酸生产流程的能耗及节能潜力分析研究    孙平平

基于物质流对钢铁企业能耗影响的节能分析研究    宋振

钢铁企业球团工序能耗分析方法研究    杨茜

山东省工业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及研究    冯媛媛

BS钢铁公司备件供应物流优化研究    汪志林

世界铜铝铅锌产量、消费量统计    

混联法生产氧化铝流程的物流对能耗的影响    刘丽孺,于庆波,陆钟武,姜玉敬

铅在铅酸电池中的资源服务效率    毛建素,陆钟武

钢铁企业物质流与能量流及其相互关系    蔡九菊;王建军;陆钟武;殷瑞钰;

我国钢铁工业能耗预测    陆钟武;翟庆国;谢安国;蔡九菊;孟庆生;

钢铁生产流程中物流对能耗和铁耗的影响    陆钟武,戴铁军

再论我国钢铁工业节能方向和途径    陆钟武,谢安国,周大刚

ISA-YMG粗铅冶炼新工艺    王吉坤,周廷熙,冯桂林

钢铁企业能源分配动态优化数学模型    郭宇;茹海鹏;

数据校正技术在流程工业企业物料平衡中的应用    郭超,金晓明,荣冈

用灰色系统对吨钢综合能耗进行分析及预测    谢安国;陆钟武;

钢铁企业能源仿真系统初探    李文兵;纪扬;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凌振华

钢铁企业能源动态平衡和优化调度问题研究和系统设计    江文德

炼钢转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研究    李洪福

无烧结无焦还原炼铅新工艺及展望    何国才;鲁兴武;易超;程亮;李俞良;蒲敬文;

水口山炼铅法生产企业物质流与能量流耦合模型的研究    王洪才;时章明;陈通;沈浩;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能源管控系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顾里云;

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网络模型仿真及组态的研究与实现    何佳毅;纪扬;李文兵;张云利;

SKS炼铅物质流变化对能耗的影响    王洪才;时章明;沈浩;陈通;姜信杰;

泛(火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蒋爱华

烟气制酸生产流程的能耗及节能潜力分析研究    孙平平

SKS炼铅系统的能耗及环境负荷分析    杨珂利

钢铁企业电力合理生产与优化研究    刘向斌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吴云

钢铁工业的节能方向和途径    陆钟武;周大刚;

我国钢铁工业能耗预测    陆钟武;翟庆国;谢安国;蔡九菊;孟庆生;

创建清洁钢铁厂,可持续发展中国钢铁业    李尚诣

关于钢铁工业和钢厂结构优化的工程评论    殷瑞钰

再论我国钢铁工业节能方向和途径    陆钟武,谢安国,周大刚

钢铁生产流程的物流对能耗的影响    陆钟武,蔡九菊,于庆波,谢安国

钢铁生产流程中物流对能耗影响的计算方法    于庆波,陆钟武,蔡九菊

关于钢铁工业节能环保重点推进技术的建议    

我国钢铁工业节能进展和今后展望    吴溪淳,孟庆生

输油泵站的节能潜力与措施    李景满

钢铁企业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现状调查及节能潜力的分析    胡彦邦

我国通风系统节能潜力    周景星

沈化公司的节能降耗措施    常孝,张坚,邱颖

水泥工业能源消耗现状与节能潜力    曾学敏;

电除尘器的节能控制策略    丁然;赵珊;

浅谈供热系统的节能途径    张成禹;刘建强;石振华;罗豫军;

游梁式抽油机用电动机节能讨论    张沙萨;杨波;张维平;张大磊;

岳纸节能行动如火如荼    刘志坚;

常减压装置的用能分析    田慧;刘建;

对陶瓷工业节能减排的思考    胡国林;

上海地区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新风节能分析    宋丹辉;臧建彬;陈佳;刘叶弟;

泵串联技术在油田离心式注水泵站应用的节能潜力分析    王睿弦;崔之健;张胜;

酒精蒸馏换热网络用能与余热制冷    顾兆林;王赞社;冯诗愚;

北京某酒店能耗调查与分析    肖潇;李德英;

节能减排与标准化    王益成;

工位空调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吴梅艳;欧阳金城;刘艳华;

履行《京都议定书》暖通空调大有可为    方振宇;

中央空调能耗现状调查与分析    江华;刘宪英;黄忠;

积极推进节能工作 缓解能源制约——学习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几点认识    施明融;

我国单位产品能源消费下降明显    张洋

依据标准算出节能账    本报记者 徐风

管理科技并重 深挖节能潜力    记者 常斐

摸清“家底” 高耗能产业节能前景看好    记者 李晓帆

化工节能潜力超过1500万吨标煤    记者 刘方斌

通信局站机房环境节能潜力大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丁强 韩萌

德国西门子公司推广MOTOX系列减速电机    林晓

专家预测: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仍难下降    本报记者 罗晖

抓住节能重点 挖掘节能潜力    熊丽

推广“1瓦计划”节能潜力大    冯亦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潜力与碳排放研究    张国梁

基于瞬时优化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朱庆林

河北省能源消费与节能潜力研究    郑明慧

除湿转轮与冷热联产热泵耦合式空调系统性能研究    郝红

基于特征分析和配额分配的地区能源效率研究    吕斌

内部热耦合空分塔的建模与优化研究    闫正兵

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    侯建朝

基于投入产出(火用)分析的能源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吴智泉

生物质与天然气基及其互补的多联产系统集成开拓研究    李洪强

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    刘小敏

油田地面集输系统用能分析及节能潜力评估方法研究    宋美

电信运营企业节能潜力测算模型与实证研究    黄瑾

工业企业节能潜力预测模型研究    王晓杰

电站锅炉漏风状况在线监测与诊断    张永刚

大港油田生产系统节能潜力研究    许洪涛

火电机组节能潜力诊断方法研究及应用    方庆海

房间空调器节能潜力的研究    李卫华

七大队原稳站装置能平衡测试与分析    李玉军

集中供热站的节能潜力与环保研究    段梅

油气集输系统用能分析评价    马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