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圆孔翅片管式制冷换热器的节能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10:11
热度:

圆孔翅片管式制冷换热器的节能性能研究【摘要】:随着能源的日渐紧缺,节能措施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换热设备能源利用率较低,有着很大的节能空间,特别是在翅片管式换热器领域,气体侧的强化换

【摘要】: 随着能源的日渐紧缺,节能措施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换热设备能源利用率较低,有着很大的节能空间,特别是在翅片管式换热器领域,气体侧的强化换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干工况下,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都表明:在翅片表面穿孔是一种很好的强化传热措施,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在最窄通道截面风速Umax=1~8m/s的范围内,大直径圆孔翅片最优片型的当量换热系数h比平翅片增加了22.6%~30.4%,压降△P最大增幅不超过8%。在风速u=0.5m/s下结霜工况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平翅片相比圆孔翅片有效制冷量高出6.02%,表面对流换热系数高出18.84%,霜层形成过程中,传热系数比平翅片平均高出11.53%;圆孔翅片管式换热器的实际制冷换热系数比平翅片高出6.83%,节能6.39%。 圆孔翅片在干工况下强化传热研究只局限于实验,理论分析的深入程度不够。本文利用FLUENT软件的对平翅片、对称圆孔翅片和三对称圆孔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的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下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努谢尔特数分布。模拟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平均误差小于10%。模拟结果证实:同等条件下,三对称圆孔翅片平均换热系数比平翅片平均高出25.7%,是其中的最优片型。 前期结霜工况下的实验研究是在一个冰箱中进行的,只有单风速的情况,实验结果不能全面反应圆孔翅片的强化传热性能。本文利用一个标准的风洞实验台,分别对平翅片、对称圆孔翅片和三对称圆孔翅片管式换热器进行了结霜工况下的换热和制冷性能对比性实验。比较分析了三种翅片管式换热器在实验条件下的有效制冷量、平均换热系数和阻力的大小;比较分析了强化翅片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三对称圆孔翅片的强化传热效果最好。①与平翅片相比较,三对称圆孔翅片的强化传热效果最显著,制冷量最大提高16.87%,平均提高9.1%。②平均当量换热系数与矩形平翅片相比,最大提高了80.15%,最小提高了49.66%,平均提高了64.29%。③COP值最大提高30.16%,最小提高14.95%,平均提高22.93%。 文章最后利用对称圆孔翅片做成的三排变间距蒸发器和非变间距蒸发器进行对比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①变间距翅片管式蒸发器前三个风速下当量换热系数平均比非变间距翅片管式蒸发器提高12.57%,最大提高18.26%,最小提高9.4%。②在满足制冷量的前提下,变间距翅片管式换热器节省材料21.43%,有显著的节能前景。 【关键词】:三对称圆孔翅片 强化传热 结霜 数值模拟 节能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U83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1
  • 1 绪论11-13
  • 2 强化传热理论概述13-22
  • 2.1 强化传热技术产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3-15
  • 2.1.1 强化传热技术产生的时代背景13
  • 2.1.2 强化传热的社会需求13
  • 2.1.3 强化传热技术的目的和意义13-15
  • 2.2 强化传热的途径和分类15-17
  • 2.2.1 强化传热的基本途径15-16
  • 2.2.2 强化传热技术的分类16-17
  • 2.3 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17-21
  • 2.3.1 改变流体的流动状况17-19
  • 2.3.2 改变流体的物性19-20
  • 2.3.3 改变换热面的表面状况20-21
  • 2.4 强化传热技术发展趋势21-22
  • 3 翅片管中强化传热技术的应用及研究动态22-34
  • 3.1 强化传热技术在翅片管式换热器中的应用22-25
  • 3.1.1 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研究意义22-23
  • 3.1.2 翅式换热器中翅片类型23-25
  • 3.2 国内外研究状况25-33
  • 3.2.1 干工况下研究工作进展25-28
  • 3.2.2 湿工况下的研究进展28-29
  • 3.2.3 结霜工况下的研究进展29-33
  • 3.3 存在的问题与本课题的研究重点33-34
  • 4 矩形平翅片空气侧的传热与流动数值模拟34-47
  • 4.1 数学模型34-36
  • 4.1.1 计算区域34-35
  • 4.1.2 控制方程35
  • 4.1.3 边界条件的确定35-36
  • 4.2 计算过程36-39
  • 4.2.1 前处理方法37-38
  • 4.2.2 FLUENT 计算过程38-39
  • 4.3 模拟结果分析39-45
  • 4.3.1 速度为1m/s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40-42
  • 4.3.2 速度为4m/s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42-45
  • 4.4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45-46
  • 4.5 本章小结46-47
  • 5 对称圆孔翅片侧的传热与流动数值模拟47-56
  • 5.1 计算区域与过程47-48
  • 5.1.1 计算区域47-48
  • 5.1.2 边界条件48
  • 5.1.3 网格的划分48
  • 5.1.4 计算模型与算法48
  • 5.2 计算结果的分析48-54
  • 5.2.1 速度u=1m/s 时计算结果分析48-51
  • 5.2.2 速度u=4m/s 时计算结果分析51-54
  • 5.3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54-55
  • 5.4 本章小结55-56
  • 6 三对称圆孔翅片侧的传热与流动数值模拟56-66
  • 6.1 计算区域与过程56-57
  • 6.1.1 计算区域56-57
  • 6.1.2 边界条件57
  • 6.2 计算结果的分析57-64
  • 6.2.1 速度u=1m/s 时计算结果分析57-60
  • 6.2.2 速度u=4m/s 时计算结果分析60-64
  • 6.3 不同翅片模拟结果的比较64-65
  • 6.4 本章小结65-66
  • 7 实验台搭建与样机设计66-76
  • 7.1 实验台搭建66-72
  • 7.1.1 实验台系统66-69
  • 7.1.2 实验方法69
  • 7.1.3 测量仪器的选择69-72
  • 7.2 试件设计72-75
  • 7.2.1 试件设计原理72
  • 7.2.2 翅片类型72-74
  • 7.2.3 对比性试验样件74
  • 7.2.4 变间距试验样件74-75
  • 7.3 本章小结75-76
  • 8 结霜工况下翅片管式换热器的节能性能研究76-92
  • 8.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76-78
  • 8.1.1 实际制冷量76-77
  • 8.1.2 当量对流换热系数77
  • 8.1.3 蒸发器的阻力77-78
  • 8.1.4 制冷系统的COP 值78
  • 8.2 不同片型的对比性实验78-87
  • 8.2.1 蒸发器换热量比较78-80
  • 8.2.2 换热器平均当量对流换热系数80-83
  • 8.2.3 蒸发器阻力随时间的变化83-84
  • 8.2.4 COP 值比较84-85
  • 8.2.5 翅片表面霜层的变化85-87
  • 8.3 变间距实验87-91
  • 8.3.1 平均当量换热系数87-89
  • 8.3.2 蒸发器阻力89-90
  • 8.3.3 制冷量比较90
  • 8.3.4 节省材料比较90-91
  • 8.4 本章小结91-92
  • 9 强化传热技术效应评价92-97
  • 9.1 强化传热技术效应评价准则92-94
  • 9.1.1 第一种工作效应对比评价92-93
  • 9.1.2 第二种工作效应对比评价93
  • 9.1.3 第三种工作效应对比评价93-94
  • 9.2 高效翅片换热器的效应评价94-96
  • 9.2.1 换热量的评价94-96
  • 9.2.2 阻力的评价96
  • 9.3 本章小结96-97
  • 10 结论与展望97-100
  • 10.1 结论97-98
  • 10.1.1 数值模拟97-98
  • 10.1.2 结霜工况下的对比性实验98
  • 10.1.3 变间距实验98
  • 10.2 展望98-100
  • 致谢100-101
  • 参考文献101-105
  • 附录105-10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变间距对称圆孔翅片管式换热器结霜工况下的节能性能    方赵嵩;王厚华;

SK型制冷换热器传热与流阻特性的实验研究    王学磊

翅片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罗亮

新型翅片管式制冷换热器节能问题研究    李大伟

翅片管式换热器设计软件开发及影响参数研究    王云龙

翅片管换热器的翅片效率与传热性能    张慕瑾,史美中,杨贤骏

百叶窗翅片的传热和阻力性能试验研究    董军启;陈江平;袁庆丰;陈芝久;

百叶窗式翅片换热器中的耦合传热    漆波,李隆键,崔文智,陈清华

霜形成对翅片管式蒸发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夏凊,周振宇,周兴禧

翅片管蒸发器结霜厚度图象处理定量化实验分析    于兵,阙雄才,陈芝久

基于降低污垢热阻的复合强化传热研究    程林,冷学礼,杜文静

旋转射流冲击换热液晶显示实验研究    陈玉阳,苑中显,马重芳,俞坚,胡云芝

烧结多孔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    汪琳,马学虎,陈嘉宾

开孔矩形翅片椭圆管流动与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张来;杜小泽;杨立军;冯丽丽;杨勇平;

管内插入螺旋线的降膜蒸发传热性能研究    乔梁,刘东亮,史晓平,居荫轩

高温烟气中水滴非等温蒸发的数值模拟研究    金光;宋兴旺;王华;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钝化主梁气动特性数值分析    汪斌;李永乐;郝超;欧阳韦;

复合墙体室内温度响应研究    许建柳;

节能多孔砖墙体热工性能的数值计算及应用分析    王晓璐;黄大宇;

双层皮玻璃幕墙风口的确定    周传辉;吴银光;陈华良;

大跨度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主梁气动特性CFD研究    李永乐;任红全;赵彤;安伟胜;

含湿多孔介质应用于建筑墙体的制冷性能分析    陈威;张爱国;刘倩;戴青;

地铁岛式站台火灾环境监测与控制    鲁嘉华;张志英;

天然河道数值模拟中网格生成中插值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马淼;田懋;景何仿;李春光;

CFD在温室室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金玲;刘妍华;

汽车空调风道设计及验收方法    王利希;周健;Jimmy Tsang;潘乐燕;

板翅式换热器有限元计算    修维红;吴晓红;倪利刚;刘孝根;彭小敏;程沛;

不同厚度铝喷涂管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孙海阳;钱才富;张智;赵福臣;杨开远;王凤君;

新型三角孔翅片对流传热及压降特性研究    李娟;凌祥;彭浩;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阻力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栾卫涛;李永安;

直埋供热管道固定墩热桥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蔡明庆;刘学来;李永安;

地源热泵岩土热响应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王沣浩;颜亮;冯琛琛;王新轲;

长圆柱形果蔬冷激处理过程传热特性分析    陈爱强;杨昭;尹海蛟;张娜;

球突翅片的传热与流动特性及等效热阻数值分析    崔帅;吴学红;苟秋平;吕彦力;朱兴旺;

半球突开缝翅片的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价    苟秋平;吴学红;吕彦力;朱兴旺;

载人潜器阻力性能的数值和试验预报及外形优化研究    李佳

阻流板对双体船水动力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邓锐

船体与节能附体及螺旋桨的非定常干扰研究    沈海龙

有壁面质量注入通道流体动力学典型问题分析    王革

核动力装置参数优化设计    贺士晶

船用燃气轮机排气引射装置性能研究    王忠义

平行流冷凝器的热分布特性和流量分配特性研究    鲁红亮

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    付强

熔融盐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的热过程特性    左远志

电站锅炉煤粉空气富氧直接点火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杨建国

多孔质气体静压止推轴承关键技术研究    吴定柱

基于ANSYS的离心压缩机主要零件建模和受力分析    谷骁勇

扁管管壳式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    罗富强

流量周期性变化流场数值分析    刘广山

强内热源多孔介质条通道流动换热实验技术研究    丁铜伟

变形鳍在低航速下升力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王思研

水下法兰联接机具优化设计与仿真研究    林秋红

孔群喷注噪声理论与实验研究    杨文强

船用间冷循环燃气轮机性能仿真研究    王建清

窄扁管水—水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王刚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发电电气特性试验研究    姜涛;张俐;李艳军;郑爽;欧阳斌林;

热管换热器的计算机设计    郎逵,乔中复,刘桂荣

基于实验的翅片管换热器计算模型及其软件平台    章浩伟,朱训生

自然对流下竖直冷平板上结霜的数学模型及其数值解    刘中良

低能复合膜改变水蒸气在低温壁面处相变形态的研究    孙玉清,舒宏纪,费千,岳丹婷

提高翅片管式换热器热力性能的方法    李革;于功志;程木军;张殿光;

翅片管换热器的翅片效率与传热性能    张慕瑾,史美中,杨贤骏

不同排列方式下三角翼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比较    田丽亭;何雅玲;楚攀;雷勇刚;

纵向涡强化换热的优化设计及机理分析    楚攀;何雅玲;田丽亭;雷勇刚;

翅片管式换热器表面结霜特性的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    赖建波,臧润清

基于场协同理论的纵向涡强化换热技术及其应用    孟继安

翅片管换热器计算机辅助平台的研制    汪琳琳

矩形翅片椭圆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崔延军

低温余热发电模型的研究    王建财

混合式海洋温差能利用系统的理论研究    刘奕晴

几种典型翅片传热及阻力特性的数值研究与分析    许伟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柴油机废气余热发电系统研究    杨智博

两种混合式海水温差能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对比分析    李赫

结霜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    刘小川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鹿世化

翅片管式蒸发器结霜性能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罗超

环形翅片管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家乐;

BOG再液化系统低温换热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徐启俊

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的换热除尘一体化技术研究    杨恒

海洋温差能海水淡化系统换热器的研究    周奇

Cu-BTA低能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研究    刘旭,徐敦颀

影响翅片管换热器结霜因素的研究    刘凤珍,陈焕新,连添达

霜形成对翅片管式蒸发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夏凊,周振宇,周兴禧

变湿工况条件下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及热力学特性分析    杨昭,解德强,马一太,褚治德,吕灿仁

平直开缝翅片传热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场协同原理分析    屈治国,何雅玲,陶文铨

载气蒸发的传热性能    南永洙,徐维勤

EHD强化沸腾换热的模型分析    安恩科,姜富明,魏敦崧,陈之航,李瑞阳

管内插螺旋丝紊流对流换热性能研究    孙中宁,黄渭堂,阎昌琪,孙福泰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中压缩机性能的模拟    姚杨,杨自强,马最良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规律    姚杨,姜益强,马最良

翅片管换热过程数值模拟及其结构优化    张永军

基于实验的翅片管换热器计算模型及其软件平台    章浩伟,朱训生

翅片管各种加工工艺的分析    段松屏,伍青山

新型钢制散热器翅片管的传热分析及优化    衣秋杰,田茂诚,杨前明,李志敏

翅片管倾角对管外放热性能和气流阻力的影响    马义伟,方彬,尚希禹,刘玉萍,冯毅

钢制翅片管散热器    杜云尧

锅炉省煤器采用翅片管代替光管的改造方案探讨    陈亚平,徐礼华

热交换器翅片管的滚压加工    张学泳,李明文,孙盛丽

细长翅片管焊接变形的防止    张子强

高翅片管列管式新型换热器    郑晓林

FE51型钢制镀锌翅片管的国产化    程东奇,李登云,李中

大直径圆孔翅片管结霜过程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    王学磊;于莹;王厚华;

非稳态下翅片管气化器霜层内温度分布数值研究    谢福寿;陈叔平;姚淑婷;韩宏茵;常智新;

翅片管式换热器设计计算及程序    邵乃宇;余晓明;徐亮;

球突翅片的传热与流动特性及等效热阻数值分析    崔帅;吴学红;苟秋平;吕彦力;朱兴旺;

翅片管式硅胶-水吸附床优化设计    周毅;李炳熙;高晓燕;付忠斌;

小管径三角翼翅片管换热的传热与流动的数值模拟    罗志明;吴学红;苟秋平;崔帅;吕彦力;

钎焊全渗层翅片热管锅炉空气预热器    孙庆国;

高效节能传热翅片管的加工、应用及发展趋势    杨子谦;施广森;

结霜工况下热泵机组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研究    申小中;魏琪;

镍基渗层螺旋翅片管的强化传热试验研究阻力特性以及接触热阻    孙奉仲;黄新元;史月涛;王乃华;

钢质翅片管对流散热器    胡必俊 实习记者 张言

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无缝高翅片管研制成功    记者 黄苗荣

宏磊集团积极应对铜价上涨    本报记者 黄苗荣

茂化机械厂成功实施改制分流    蔡湛

钢铝冷轧翅片管散热器    

空调节能器欲擒“耗电王”    刘莉

9000万美元直投金龙    小玉 夜风

直接空冷机组的技术特点及其示范性    王佩璋

散热器节能潜力大    毕金臣

装备国产化:艰辛而光明    本报记者 龙泰良 通讯员 庞远云

切削—挤压复合成形技术及其实验研究    袁启龙

翅片管蒸发器空气侧长效传热与压降特性研究    浦晖

沸腾两相流微尺度强化传热机理研究与预测模型    吴赞

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与蓄能除霜特性实验研究    韩志涛

湿空气及其烷烃混合物的凝结换热研究    李成

结霜与抑霜机理研究及数值模拟    崔静

热泵相变储能换热器强化传热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叶为标

车辆典型热交换器流动传热微观机制研究及性能优化    肖宝兰

替代制冷工质在强化管外的冷凝与沸腾传热研究    李倩侠

工程机械散热模块传热性能研究    刘佳鑫

整体式散热片瓦楞状翅片表面加工成形机理研究    卫亮

翅片管与表面润湿性协同影响下的冷凝现象    林勐

微槽道热管式整体翅片管斜轧成形的工艺研究    李仪龙

竖直星形翅片管霜层生长及传热性能的研究    赵鹏

低温高湿环境下翅片局部结霜数值计算方法与模拟    王洪金

结霜工况下空温式深冷翅片管气化器设计计算研究    谢福寿

翅片管式换热器表面粉尘沉积规律研究    白宝

乙烯裂解炉对流段翅片管损伤行为研究    许锋

深冷翅片管气化器管内相变换热研究    韩宏茵

SK型制冷换热器传热与流阻特性的实验研究    王学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