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基于(火用)分析的氧化铝双流法溶出系统节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9:03
热度:

基于(火用)分析的氧化铝双流法溶出系统节能研究【摘要】: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资源贫化、能量损耗问题,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经多方合作,研究开发了“选矿—拜耳法新技术”。双流法溶出系统作为

【摘要】: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资源贫化、能量损耗问题,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经多方合作,研究开发了“选矿—拜耳法新技术”。双流法溶出系统作为其中的一道重要工序,能够较好地解决套管预热器结疤问题,并能提高传热系数,降低能量损失。然而,由于双流法溶出工序高温高碱的特性,系统自2005年运行以来,出现很多问题,套管预热器未能达到当初设计标准,出现了系统高品位过热蒸汽耗量大、自蒸发器蒸水能力没有充分发掘、乏汽没有充分利用、闪蒸末温偏高等问题。因此,应对系统进行能量分析,掌握系统能耗分布情况,研究节能潜力环节,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优化,实现节能降耗。 论文剖析了氧化铝双流法溶出化学反应原理及影响溶出的主要因素,根据系统能量传递、转换和消耗机理,建立了双流法溶出系统的热分析及(?)分析模型,利用生产数据对双流法溶出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及用能评价,并对造成系统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预热单元受结疤影响,热效率降低,但结疤影响不大,热效率降低不明显,其主要(?)损为传热温差引起的温差(?)损;混合单元热效率和(?)效率都很高,节能潜力小;溶出单元散热损失比较大,主要(?)损为化学反应引起的化学(?)损;自蒸发单元散热损失比较大,主要(?)损为温差(?)损。 根据能量分析结果及设备运行情况,提出了节能改造方案:针对预热器泄漏导致新蒸汽消耗增加的问题,应选择20G、16Mn材料制造高温段预热器,运行时要确保管道内流态尽量稳定,并且焊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焊缝的对口组对尺寸,保证单面焊双面能够成形,确保焊缝内部焊肉高度和焊后要进行高温退火;稀释槽乏汽应运用乏汽回收器加以利用,将125。C的料浆产生的常压乏汽与喷射的循环冷水(25℃)水膜进行热交换,形成90。C的循环热水,作为洗涤热水通入沉降洗涤单元。 针对由传热温差引起的温差(?)损,以各单元之间的能流界面参数分析为基础,以系统总(?)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微粒群算法对双流法溶出系统进行了单元级工艺参数优化;以单元级的能流界面参数为约束条件,以单元(?)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微粒群算法对预热单元和自蒸发单元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设备级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分层递阶的工艺参数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 【关键词】:双流法溶出工艺 热平衡分析 (火用)分析 微粒群算法 分层递阶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F8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氧化铝生产概述10-17
  • 1.1.1 氧化铝生产工艺原理10-12
  • 1.1.2 氧化铝双流法溶出工艺原理12-15
  • 1.1.3 氧化铝生产节能研究现状15-17
  • 1.2 能量分析方法概述17-22
  • 1.2.1 能量分析方法简介17-20
  • 1.2.2 能量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20-22
  • 第二章 双流法溶出工艺能量分析模型22-39
  • 2.1 双流法溶出过程工艺分析22-24
  • 2.1.1 双流法溶出工序简介22
  • 2.1.2 双流法溶出主要设备简介22-24
  • 2.2 双流法溶出工序物料平衡和热分析24-28
  • 2.2.1 双流法溶出工序物料平衡计算24
  • 2.2.2 双流法溶出工序热分析模型24-28
  • 2.3 双流法溶出工序(?)分析模型28-39
  • 2.3.1 预热单元(?)分析模型28-30
  • 2.3.2 混合单元(?)分析模型30-32
  • 2.3.3 溶出单元(?)分析模型32-35
  • 2.3.4 自蒸发单元(?)分析模型35-37
  • 2.3.5 系统(?)分析模型37-39
  • 第三章 双流法溶出工序用能分析39-50
  • 3.1 双流法溶出工序热工测试39-40
  • 3.2 双流法溶出工序系统能量分析40-43
  • 3.2.1 双流法溶出工序系统热分析结果40-41
  • 3.2.2 双流法溶出工序系统(?)分析结果41-42
  • 3.2.3 系统节能改造方案42-43
  • 3.3 双流法溶出工序各单元能量分析43-50
  • 3.3.1 预热单元能量分析43-46
  • 3.3.2 混合单元和溶出单元能量分析46
  • 3.3.3 自蒸发单元能量分析46-50
  • 第四章 双流法溶出工序工艺参数优化50-67
  • 4.1 微粒群算法概述50-54
  • 4.1.1 微粒群算法简介50-51
  • 4.1.2 微粒群算法的数学描述51-52
  • 4.1.3 微粒群算法参数分析52-53
  • 4.1.4 微粒群算法流程53-54
  • 4.2 双流法溶出单元级优化54-61
  • 4.2.1 生产单元能流界面参数分析54-58
  • 4.2.2 基于系统(?)效率的微粒群优化58-60
  • 4.2.3 微粒群优化计算与结果分析60-61
  • 4.3 双流法溶出设备级优化61-67
  • 4.3.1 忽略结疤影响的设备级参数优化61-64
  • 4.3.2 双流法溶出的结疤机理及对换热的影响64-65
  • 4.3.3 结疤最大情况下的设备级参数优化65-67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67-69
  • 5.1 主要结论67-68
  • 5.2 主要建议68-69
  • 参考文献69-74
  • 附表74-79
  • 致谢79-80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8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专家优化系统    胡志坤;桂卫华;阳春华;

某氦制冷氢液化主体设备的热力学分析    郑平军;安刚;

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蔡九菊;王建军;陈春霞;陆钟武;

炼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分析    吴复忠;蔡九菊;张琦;王建军;陈春霞;

回转窑内铁矿氧化球团焙烧过程的能量和分析    冯俊小;张宇;谢知音;张材;果乃涛;

双流法氧化铝生产工艺中混合器的改进    闫禄军;

函数热力学一致性基础    郑丹星,武向红,郑大山

的计算及应用    仵浩;华贲;

基于数据融合与案例推理的球磨机负荷优化控制    白锐;柴天佑;

氧化铝熟料烧结回转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吴永建;周晓杰;柴天佑;岳恒;

多目标列车运行过程优化及控制策略研究    余进

混合式海洋温差能利用系统及其(火用)分析    渠颖

超临界机组锅炉高温再热器爆管分析    张珣;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与未来节能对策研究    蔡九菊;

600MW机组锅炉“四管”爆漏原因分析    张珣;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肖忠海;

基于频域特征提取与RBF相结合的磨矿浓度软测量    张亚如;陈志彬;

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断裂诊断专家系统案例库    李夏喜,王光雍,万发荣,沈卓身,肖纪美

固相反应生产脱氢醋酸钠物料配比及球磨介质的优化    仝其根;白云起;姜怀玺;

一种基于灰色模型和机理模型集成的质量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孔玲爽;阳春华;王雅琳;

制氢转化炉管材HP40Nb的失效分析    谈登来;魏安安;陆怡;汪磊;

烧结法和拜耳法赤泥的基本特性对比及利用价值研究    韩玉芳;杨久俊;王晓;李建伟;

高炉熔渣余热回收技术发展过程及趋势    齐渊洪;干磊;王海风;张春霞;严定鎏;

氧化铝生产中碳碱的结晶与打捞    肖成华;

石灰拜耳法降低碱耗和矿耗的途径    赵凿元;

燃烧站控制系统在硅渣烧结炉的应用    贾强;

低品位铝土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节能实践    彭欣;金立业;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Hybrid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Rotary Kiln Process in Alumina Production    

氧化铝硅渣成分的混沌时间序列分析与SVM预测    何鹏;王雅琳;桂卫华;孔玲爽;

Intelligent Control Method of Rotary Kiln Process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A Survey    

基于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进行谱特征选择的磨机负荷软测量方法    汤健;赵立杰;岳恒;柴天佑;

真空转鼓过滤机处理拜尔法赤泥的技术研究    高建阳;

气动/燃油混合动力能量回收利用研究    聂相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王玉明

新型资源节约型高Mn-N双相不锈钢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李钧

304不锈钢氯离子腐蚀的力—化学行为研究    黄毓晖

泛(火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蒋爱华

炼焦过程综合生产目标的智能预测与协调优化研究    王伟

新型有机硅阳离子捕收剂的合成及其对铝硅矿物的浮选特性与机理研究    余新阳

综合利用钛铁矿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和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研究    伍凌

多座不对称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解耦与优化控制策略及应用研究    周国雄

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的熵模型研究    杨丙丰

闭式海洋温差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钟爽

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吴启任

粉煤灰制备聚氯化铝工艺研究    常志达

赤泥回收利用工艺的研究    陈来保

高氮无镍奥氏体不绣钢显微结构与性能分析    刘继冰

奥氏体不锈钢螺栓断裂失效机理及防护措施研究    翟红波

基于MATLAB板式换热器的粒子群算法的优化设计    任鹏

霞石烧结法的工艺研究    刘康

钢铁厂烧结低温余热发电DCS及智能控制的仿真研究    张坤

工业硅生产系统的能流及节能研究    于志强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SAA)求解列车控制问题    陈万里,程家兴

列车控制问题的计算分析及自适应算法    程家兴,陈万里

火车控制问题的最优运行方案的推广    程家兴

一种具有不同形式偏好信息的群决策方法    王欣荣,樊治平

回转窑集成智能控制系统    章兢,张小刚,刘小燕

基于交互式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无源滤波器优化设计    李圣清,朱英浩,周有庆,彭玉楼

Energy and Exergy Analysis, and Thermoeconomic Performance of a BCHP System    曹家枞,刘凤强,秦志红,曹双华,张时飞

专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在复杂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王耀南,张昌凡,刘治

分析方法及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甄志,崔晓钢,陈鸿伟,李永华

火电厂热力系统分析计算研究    张晓晖,杨茉,卢玫,余敏

我国转炉“负能炼钢”的技术现状和发展    刘浏;

智能集成建模理论及其在有色冶炼过程优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王雅琳

列车运行过程仿真及优化研究    石红国

混合式海洋温差能利用系统的理论研究    刘奕晴

应用选矿-拜耳法工艺处理一水硬铝石型中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工业实践    刘家瑞,刘祥民

石灰添加方式对选精矿溶出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黄昂;李国兵;晏华钎;王海军;韩敏;

铝土矿浮选精矿拜耳-双流溶出工艺的研究    杨振民,朱应宝

有色要闻    

双流法溶出新工艺高温碱液腐蚀与防止方法试验研究    刘高兴 ,王会全

论选精矿双流法的工艺合理性    刘亚平,陆维和,刘焦萍

基于火用分析的氧化铝双流法溶出工序的节能    彭小奇;武春阳;张建智;宋彦坡;李时民;

试论用“双流法”溶出技术处理河南铝土矿的可行性    马朝建

高温高碱“双流法”溶出的工业应用与实践    刘伟;

中国拜耳法氧化铝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    尹中林

一水硬铝石矿双流法溶出过程中的结疤规律    杨桂丽;晏唯真;

选矿-拜耳法工艺生产氧化铝的产业化实践    刘占强;

混联法氧化铝生产中间接加热脱硅节能技术的改造    吴红应;

混联法氧化铝生产中间接加热脱硅节能技术的改造    吴红应;

混联法氧化铝生产中间接加热脱硅节能技术的改造    吴红应;

管道化溶出—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工业实践    侯用兴;

五蒸发系统中电机控制及联锁设计    樊建华;薛宏民;

低品位铝土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节能实践    彭欣;

低品位铝土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节能实践    彭欣;金立业;

马钢烧结余热发电技术    汪保平;吴朝刚;顾云松;刘长青;宋磊;

中州分公司5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洪卫忠

中州分公司两工程荣获部优称号    吴晓菊

中铝选矿拜尔法获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    

中州铝绽放四朵金花    记者 安仲生 栗志涛

中流击水竞风流    吴晓菊

中州分公司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洪卫忠

中铝中州分公司又上层楼    洪卫忠 安琳

中州铝科技结新果 “好看又好吃”    栗志涛 洪卫忠

余热发电的闪蒸器控制    闫青

铝工业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工    马雄飞 栗志涛

基于(火用)分析的氧化铝双流法溶出系统节能研究    武春阳

氧化铝生产蒸发工序用能分析及节能工程    李时民

预脱硅溶出工艺的研究与设计    王志

多元(缔合)体系闪蒸器稳态数学模型对象化研究    杨智勇

MSF系统建模与仿真    冼海珍

轻烃回收工艺过程模拟研究    黄禹忠

复杂多效蒸发过程模拟与操作优化研究    王勇

地热水净化处理    王洪成

纯低温余热发电方案设计及系统优化    王统彬

实验规模酶催化条件下生物油脂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工艺设备研究    徐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