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节水节能式丁醇萃取发酵联产改良型生物柴油和丁醇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7:33
热度:

节水节能式丁醇萃取发酵联产改良型生物柴油和丁醇【摘要】: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液态燃料,然而生物柴油普遍存在点火性能差、燃烧功率低等缺点。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开展丁醇萃取发酵,

【摘要】: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液态燃料,然而生物柴油普遍存在点火性能差、燃烧功率低等缺点。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开展丁醇萃取发酵,萃取有10g/L以上丁醇的生物柴油可作为“高品质改良型”的生物柴油而被直接使用,大幅降低了丁醇精馏回收过程的能耗。但是,萃取发酵会产生大量的萃余液(发酵废液),萃余液中仍含有8g/L左右的丁醇。废液直接排放既严重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废液中宝贵的发酵产品和水资源。 本论文旨在提高丁醇萃取发酵中萃余液的回用率,以最为节水、节能的方式生产“高品质改良型”生物柴油。与此同时,以最为经济和节能的方式回收萃余液中的大部残余丁醇,提高目标产物-丁醇的得率,实现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的丁醇萃取发酵联产“高品质改良型”的生物柴油和纯丁醇溶剂,以及产品多样性的目标。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正辛醇(正辛醇/萃余液体积比0.2:1)萃取回收萃余液中的残余丁醇,萃余液中56%的丁醇可被浓缩回收,正辛醇中的丁醇浓度达到25.7g/L,有利于丁醇蒸馏精制的进行。此条件下,主目标产物-丁醇的得率提高了44%。 (2)活性炭作为色素类物质的高效吸附剂,可将萃余液中绝大部分发酵抑制性物质-类黑精去除。采用3%(w/v)活性炭吸附处理萃余液,可将一次性萃余液回用率从50%提高至100%,丁醇发酵性能不受影响。 (3)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的丁醇萃取发酵中,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萃余液,反复全回用14次,萃取发酵性能稳定,生物柴油中丁醇浓度稳定在10g/L以上,达到“高品质改良型”生物柴油的丁醇含量标准。(4)利用7L静态厌氧发酵罐,进一步验证了节水节能式丁醇萃取发酵联产“高品质改良型”生物柴油和丁醇溶剂的可行性。在此操作模式下,目标丁醇得率达到20%,每升发酵液产0.97L“改良型”生物柴油,产纯丁醇溶剂5g左右。 【关键词】:萃取发酵 丁醇 废液回用 活性炭 生物柴油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Q9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前言7-15
  • 1.1 研究背景7-12
  • 1.1.1 丁醇、丙酮溶剂产品及其利用现状7
  • 1.1.2 丁醇发酵(丙酮-丁醇发酵)及其利用现状7-8
  • 1.1.3 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的丁醇萃取发酵、研究进展及其利用现状8-11
  • 1.1.4 液态燃料发酵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11-12
  • 1.2 立题意义12-13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3-15
  • 1.3.1 课题整体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目标14
  • 1.3.3 研究内容14-15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15-20
  • 2.1 试剂与材料15
  • 2.2 仪器与设备15-16
  • 2.3 发酵菌种16
  • 2.4 培养基16
  • 2.5 培养方法16-17
  • 2.5.1 菌种活化方法16
  • 2.5.2 发酵方法16-17
  • 2.6 分析方法17-18
  • 2.6.1 溶剂产量的测定17
  • 2.6.2 产气量的测定方法17-18
  • 2.6.3 淀粉的测定方法18
  • 2.6.4 萃余液脱色率的测定18
  • 2.7 类黑精和焦糖模拟溶液的制备18
  • 2.8 发酵废液的回用方法18-20
  • 2.8.1 批量发酵萃余液的制备18
  • 2.8.2 正辛醇萃取、回收残余丁醇18
  • 2.8.3 利用活性炭处理萃余液18-19
  • 2.8.4 利用萃余液调配发酵培养基19
  • 2.8.5 萃余液反复多次全回用的方法19-20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20-37
  • 3.1 使用正辛醇萃取、回收萃余液中的残余丁醇20-23
  • 3.2 回用萃余液的传统分批发酵研究23-27
  • 3.2.1 类黑精对丙丁梭菌的毒性作用23-25
  • 3.2.2 残留溶剂对萃余液回用发酵的影响25-26
  • 3.2.3 使用活性炭处理萃余液,提高传统丁醇发酵的萃余液一次性回用率26-27
  • 3.3 丁醇萃取发酵联产改良型生物柴油和纯丁醇溶剂过程中萃余液反复多次全回用的研究27-29
  • 3.4 静态厌氧发酵罐下丁醇传统发酵及生物柴油萃取发酵的研究29-35
  • 3.5 结论与展望35-37
  • 3.5.1 主要结论35
  • 3.5.2 展望35-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1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美拉德反应对养分消化代谢影响的研究现状    兰云贤,陈代文,林鹏

酵母法处理丙酮-丁醇发酵废水研究    李灵巧;唐波;余晓斌;

生物再生——吸附剂再生新方法    张婷;李望良;唐煌;邢建民;刘会洲;

菊芋菊糖活性炭脱色的工艺条件    高健;李沛;邵荣;徐虹;

甘蔗糖蜜酒精废液色素特性及脱除的研究    吴振强,梁世中,姚汝华

丁醇的发酵萃取分离技术    朱慎林;吴春勇;

醇类稀溶液溶剂萃取的盐效应    齐江,戴猷元

光合细菌法综合处理丙酮──丁醇发酵废水    王宇新,刘学选,钱新民

丁醇萃取发酵耦联生产改良型生物柴油过程的性能优化    张龙云;杨影;史仲平;

美拉德反应产物性质的研究进展    龚平;阚建全;

1,3-丙二醇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辅因子代谢调控    张延平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正丁醇发酵废水的研究    何雷

发酵分离耦合系统高产丁醇的工艺优化研究    王鑫昕

六环教学模式探究    张怀俊

云南烤烟标样烟叶中多酚类化合物与等级的关系    朱小茜;耿明;鲁红侠;

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的模糊隶属函数法分析    魏秀俭

石油污染物对小白菜生物量、生理指标的影响    王月明;李红梅;董建恩;郑福丽;江丽华;

石油污染物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郑福丽;江丽华;刘兆辉;王梅;林海涛;宋效宗;

跳龟灵、对硫磷乳剂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姜虎生;张思洋;王宏燕;

高压静电场对春萝卜种子活力的影响    侯福林,金兰芝,柳建军,肖方恩

采后菠菜在特定条件下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    陈向明

侧耳子实体组织的TTC──脱氢酶活性    沈业寿,胡菊芬,沈业宏

Cu~(2+)对水稻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丁佳红;杨超英;薛正莲;陈喆;

低分子活性有机酸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徐福利;王渭玲;

三桠乌药幼苗耐阴性研究    马宗骧;王奎玲;刘庆华;刘庆超;唐启和;

纳米光催化活性碳纤维净化空气初探    赵丽宁;黄翔;杨建忠;狄育慧;

纳米TiO_2与ACF复合材料净化空气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申祚飞;黄翔;颜苏芊;

弱光源纳米光催化活性碳纤维滤料净化室内甲醛的实验研究    黄翔;赵丽宁;狄育慧;

外源物质对元宝槭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轶华;梁鸣;

酿酒酵母发酵糖类生产酒精的研究现状    李代昆;张德纯;

抗低温助长剂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郭志强;董志强;

净鲜马铃薯丝、丁半成品保鲜实验研究    杨炳南;刘斌;杨延辰;李鑫熠;林亚玲;张小燕;

后基因组时代的丁醇生物制造    王少华;张延平;李寅;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氧化镁基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孙金香

MCFB烟气净化系统的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    刘海蛟

物理活化法制备椰壳基活性炭及其孔结构演变    杨坤彬

玉米×Teosinte远缘杂种后代重要性状的表型及遗传分析    陈景堂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的高浓度乙醇发酵及其机理研究    刘晨光

热解稻壳炭基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基础    李大伟

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系统草坪特性研究    满达

欧李抗逆性研究和不同资源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遗传变异    姜英淑

逆境条件下植物苗期适应性研究    姜中珠

百合离体条件下的耐盐性评价和EMS诱变育种初步研究    高胡静

实践八号搭载8个苜蓿品种生物学效应研究    杜连莹

茶树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因素及超微结构和几种内含物质变化的研究    李晓东

萝卜营养及风味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刘贤娴

硫对设施水培大蒜生理生化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刘中良

糠醛渣制备活性炭及其对糠醛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    王东旭

烯效唑纳米颗粒混悬剂的制备、表征及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    陈欣

刀豆愈伤组织建立及愈伤组织中刀豆氨酸的形成    陈东芳

红芪种子质量标准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    李瑜

LED不同光对葡萄离体试管苗生理生化特性效应的研究    马绍英

活性炭活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易四勇;王先友;李娜;魏建良;戴春岭;

大孔树脂用于菊苣菊粉的脱色研究    尚红梅;呼天明;张存莉;吴洪新;郑红梅;鲁友均;

丙丁菌发酵法生产丙酮丁醇的研究    胡中华,吴效普,罗平,李云花

常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优缺点比较及生物处理技术新进展    陈水勇,俞伟波,杨伯起

生物柴油的抗氧化性研究    谭艳来;

厌氧-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工程实践    陈宏,王敦球,张学洪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制进展    王秀芳,张会平,肖新颜,陈焕钦

NaBH_4对化学镀CoFeB薄膜的制备和磁性能的影响    李海华,朱全庆,冯则坤,何华辉

厌氧──好氧混凝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    周平,钱易,李炳伟,苏诚艺,宋乾武

甘油连续生物歧化过程培养基和pH调控策略研究    修志龙

西欧甘油产量猛增    

生物柴油    

降低生物柴油成本途径    黄显慈

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    

生物柴油的制备    盛梅,邬国英,徐鸽,巫淼鑫

间歇及连续式固定化酶反应生产生物柴油    聂开立,王芳,邓利,谭天伟

食用植物油所制备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巫淼鑫,邬国英,韩立峰,王俊德

生物柴油研发进展    柯为;

超速发展的生物柴油应用    郭春伟;

生物柴油的化学法生产    

纳米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应用与生物柴油转化    邓欣;方真;张帆;曾虹燕;廖凯波;邹大鹏;

纳米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应用与生物柴油转化    邓欣;方真;张帆;曾虹燕;廖凯波;邹大鹏;

掺烧不同比例生物柴油的发动机性能研究    景晓军;李孟良;

烯烃-醋酸乙烯酯混合共聚物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    孙玉秋;陈波水;方建华;王九;

共轨柴油机燃用麻疯树制生物柴油的性能及排放特性    胡志远;孙晓清;谭丕强;楼狄明;

石化行业标准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方法的制定    李率;蔺建民;张永光;

柴油机燃用不同比例棉籽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    张雅洁;刘双喜;景晓军;高俊华;

生物柴油对润滑油使用性能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    余磊;马淑芬;

生物柴油的润滑性及机理研究    吴江;陈波水;方建华;王九;

生物质柴油的生产方法及筛选    翟建华;邓一蕾;曹晓妹;

泔脚废油能“变”能源    记者 刘颖

泔脚“再生”可当汽车“饲料”    记者 江山 实习生 李琳

我贫困地区启动生物柴油项目    柳志卿

我省首个生物柴油厂年内有望投产    周洁

生物柴油发展难破原料“瓶颈”    支维墉

生物柴油: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本报记者 董映璧

花椒籽油能转化为生物柴油    赵侠

华中农大已生产约3吨生物柴油    晓玲

浙江:大量民资涌入生物柴油制造行业    

生物柴油有望“解渴”云南油荒    记者 廖兴阳

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新工艺及其高值化技术探索    李琴

生物柴油发动机燃烧控制与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朱磊

非粮原料生物柴油及复合添加剂对非道路柴油机应用性能影响    崔勇

大豆生物柴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燃烧与碳烟排放特性的研究    吴毅峰

小桐子生物柴油的超临界两步法制备及其抗氧化耐低温性的研究    李法社

生物柴油非常规污染物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许广举

生物柴油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特性及其对柴油机微粒排放影响的研究    王显刚

乙醇/生物柴油燃烧过程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李立琳

第三代生物柴油的开发研究    刘军锋

新型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郭峰

女贞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薛刚

生物柴油合成新工艺研究    李娜林高娃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光皮树油脂合成生物柴油    丁荣

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胡智杰

光皮树籽生物柴油的酶促合成技术研究    冯兵

气升式反应器两步法生产生物柴油实验研究    王红娜

竹废料微波辅助裂解制备生物柴油抗氧化剂的研究    李瑞贞

固定化重组脂肪酶催化木本植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研究    王友东

糖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申东美

生物柴油静电雾化机理及喷雾特性的研究    黄继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