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我国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7:20
热度:

我国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能源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政府给予节能问题前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能源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政府给予节能问题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节能目标。建筑用能是三大终端用能领域之一,我国正处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能耗不断增长,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节能领域。发达国家建筑节能经验表明:公众参与能极大地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进展。而公众参与这个概念被引入到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建筑节能领域来看,公众参与途径、参与机制等都不健全。 本文以提高建筑能源使用效率为最终目标,运用公共管理学、社会学、西方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借鉴发达国家建筑节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经验,选取西安市为典型案例,从公众参与意识、参与能力与参与途径等角度阐述我国建筑节能中的公众参与的现状。注重探讨NGO组织在建筑节能中发挥的作用及趋势,探索建筑节能领域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唤醒我国建筑节能过程中政府对公众参与的重视,从而创建良好的建筑节能激励机制,提高我国公众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参与程度。本文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拓宽参与途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节能 公众参与 参与机制 环保NGO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U20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15-17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框架结构16-17
  • 1.3.3 研究方法17
  • 1.4 本文的创新点17-18
  • 2 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理论分析18-26
  • 2.1 建筑节能公众参与概述18-21
  • 2.1.1 公众参与的一般含义18
  • 2.1.2 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一般含义18-19
  • 2.1.3 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模式19-21
  • 2.1.4 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主体21
  • 2.1.5 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方式21
  • 2.2 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21-26
  • 2.2.1 外部性理论21-23
  • 2.2.2 NGO 组织与公民社会理论23-24
  • 2.2.3 激励理论——需求侧管理24-25
  • 2.2.4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25-26
  • 3 国外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实践经验26-33
  • 3.1 典型发达国家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实践经验26-29
  • 3.1.1 美国26-27
  • 3.1.2 日本27-29
  • 3.1.3 德国29
  • 3.2 发展中国家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实践经验29-30
  • 3.2.1 墨西哥29-30
  • 3.2.2 巴西和韩国30
  • 3.3 国外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共同点及经验借鉴30-33
  • 3.3.1 国外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共同点30-31
  • 3.3.2 国外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经验借鉴31-33
  • 4 我国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演进和现状33-46
  • 4.1 我国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演进33-34
  • 4.1.1 第一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中期—90 年代初期)33
  • 4.1.2 第二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期—20 世纪末)33-34
  • 4.2 我国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现状——以西安市为例34-41
  • 4.2.1 实证研究:2009 年西安公众参与建筑节能问卷调查34-35
  • 4.2.2 调查数据分析35-41
  • 4.3 西安公众参与建筑节能的调查总结及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41-46
  • 4.3.1 公众参与意识较弱原因分析41-43
  • 4.3.2 公众参与能力较低的原因分析43-44
  • 4.3.3 公众参与途径少、层次低的原因分析44-46
  • 5 我国建筑节能公众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46-52
  • 5.1 从建筑节能的正外部性角度分析46-47
  • 5.1.1 政府在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方面的缺失46
  • 5.1.2 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46-47
  • 5.1.3 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作用发挥不到位47
  • 5.2 从公民社会角度分析47-49
  • 5.2.1 公众参与意识薄弱47-48
  • 5.2.2 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48
  • 5.2.3 公民社会的载体—NGO 发育不成熟,社会公信力较低48-49
  • 5.3 从激励机制—需求侧管理理论角度分析49-50
  • 5.3.1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49
  • 5.3.2 运行机制不健全49
  • 5.3.3 资金来源匮乏49-50
  • 5.4 从政策执行理论角度分析50-52
  • 5.4.1 行政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太低,工作态度不认真50
  • 5.4.2 行政人员和公众之间未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渠道50
  • 5.4.3 行政人员和公众彼此之间的心理环境制约着参与的进展50-52
  • 6 我国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对策52-58
  • 6.1 推进相关立法,完善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基本法律制度52-53
  • 6.1.1 立法方面52-53
  • 6.1.2 执法方面53
  • 6.2 增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我国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的意识53-55
  • 6.2.1 由社区进行引导,在家庭生活中的渗透53-54
  • 6.2.2 在各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渗透54-55
  • 6.2.3 充分利用以ngo 为中心的其他社会渠道进行宣传55
  • 6.3 制定完善的政策以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55-56
  • 6.3.1 激励政策的实施55-56
  • 6.3.2 行政监管政策的实施56
  • 6.4 加强相关部门公职人员的素质建设56-58
  • 附件:西安市有关建筑节能的调查问卷58-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核心论文6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建筑节能——中国节能战略的必然选择(上)    涂逢祥,王庆一

略论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从环境权的视角分析    王明远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建筑节能    武涌;梁境;

关于建筑节能若干问题的探讨    杨桂丽,陈杨生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分析    李庆福

试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汪亦红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对策建议——基于1998-2008年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    王旎;李倦生;

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推进建筑节能    武涌

完善建筑节能经济政策的思考    王华;

民用建筑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谷海玲;彭宏艳;佟晓鹏;徐成焱;李季冬;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潘岳

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    张富良,刘书英

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建构    王萃萃;刘宏杰;

不同改造方案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效果的影响    李海英;张贵杰;赵冰;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程中群体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赵盈盈;申玲;

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    宁立志;曹亚玲;

《行政许可法》的善治理念与制度    张义忠;

是非环境权    张辉;

论新时期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众政治参与    刘箴

论我国法律秩序的法律文化匹配    郭剑平;

安徽省民间组织的发展问题探讨    顾陈军;

身份权利及其竞争——制约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种机制及其实证检验    曹正汉;李国武;刘世定;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    詹承豫;刘星宇;

民间组织在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分析    廖小东;曹文波;

“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法经济学证伪    朱清;白雪华;郑娟尔;

建筑物能效跟踪、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王德林;冯廷龙;唐宏伟;陶金;李刚;

北京市能源消耗统计评价体系研究    李宁;刘金祥;

能耗统计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介鹏飞;李德英;

合作共治: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周耀虹;

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    伍俊斌;

缘分·功德·共同体——中国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    李向平;

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平

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    陆前安

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    王岩

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刘明生

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    卢玲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    徐婷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    李俊义

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    武辉

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    钱玉英

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    陈婧

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邵江婷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胡小伟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窦会静

矿井冰制冷降温系统能效测试与诊断    亓玉栋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    侯成智

建筑业企业低碳经济系统化模式研究    李怀亮

我国开征污染税制度构想    姜泽平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都市社区治理研究    乔宇

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    胡优玄

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    饶亚娟

建筑节能——中国节能战略的必然选择(下)    涂逢祥,王庆一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崔燕;

关于环境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赛晓序

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林莉红

呼唤绿地,呼唤蓝天──谈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    王骝,赵世荣

建筑节能的挑战与机遇    康艳兵

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推进建筑节能    武涌

论第三部门与公共权力的关系    刘星

城市节能与发展    尹立,王松华

广州地区建筑围护结构能耗分析    徐小强;冀兆良;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郁文红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鲍学芳

节能住宅建筑能耗模拟研究    孙萍

建筑师的新课题——建筑节能    李东奇;

开展可持续性的建筑节能宣传活动拉开序幕——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启动EUEEP子项目    

聚氨酯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应用    

经济杠杆下绿色建筑节能问题的解读与思考    闫云;

北京市实施建筑节能和墙体改革的目标    师全忠;

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能    叶海,魏润柏

结合实际科学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节能住宅建筑的现状与对策    李泉,王玉连

百年大计 意义深远 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备受关注    林常青

建筑节能浅析    刘晓玲

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节能探讨    魏海涛;任志纲;

建筑节能与建筑外立面设计    赵楠;薛占利;

浅谈建筑节能的目的和意义    王晓燕;候艳惠;

别冷落建筑节能的老话题——换个视角话“低碳”    高拯;

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畜牧工程建筑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王美芝;王红梅;刘继军;吴中红;

2012我国主要城市建筑节能目标一览    

浅谈建筑节能    梁霄;王晶晶;

浅谈建筑节能    赵冰;李延萍;

低吸收率涂料在中国南北地区建筑节能效果比较    邓光蔚;李婷;燕达;

推进建筑节能 构建和谐社会    本报记者 陈江

践行国策迈大步 辽西节能奏新曲    本报记者 王日谭

天津发布建筑节能和禁用产品目录    驻天津记者郭关朝

门窗节能:建筑节能的突破口    本报记者 韩睿华

化工材料将在建筑节能中唱主角    特约记者 顾定槐

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主持人:贾新宇

着力从四方面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谢然浩

房屋换“外衣” 节能又保温    记者 徐虹雨通讯员 丰朝晖

市建设局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减排管理    记者 周维辉

规范市场扩大建筑节能成果    记者 郝明雷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    丰艳萍

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余晓平

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研究    王洪波

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管理研究    杨杰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郁文红

基于系统优化的高校体育馆自然采光和通风节能设计研究    李静

基于系统优化的高校体育馆自然采光和通风节能设计研究    李静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与评价方法研究    任俊

湖北地区国家粮食储备库建筑节能研究    陈勇

论建筑节能政府管理的状况及其改善    梁晓群

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研究    董琭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测与分析    马刚

我国建筑节能公众参与研究    贺霖龄

城市热岛效应对建筑能耗影响的研究    黄勇波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与审查方法的研究和软件的开发    马晓雯

建筑节能设计中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值影响因素分析    张杰

建筑节能与冰蓄冷空调研究    何军

建筑节能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    钱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