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铁合金生产余热资源评估及节能潜力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5:06
热度:

铁合金生产余热资源评估及节能潜力分析【摘要】:铁合金生产能耗大,大部分能量转化为各种热能损失。随着能源日益紧张,节能降耗成为影响铁合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铁合金生产余热资源的

【摘要】:铁合金生产能耗大,大部分能量转化为各种热能损失。随着能源日益紧张,节能降耗成为影响铁合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铁合金生产余热资源的评估和节能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研究铁合金生产的余热资源和节能潜力,对铁合金生产主要设备硅铁矿热炉、矿热炉、石灰回转窑、锰矿回转窑、精炼炉进行为期21天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各炉窑烟气具有温度分布差异大、温度不规则周期性波动和操作过程对温度变化影响明显的特点。根据烟气成分分析,明确了炉窑烟气余热主要是高温烟气热能。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指导,采用热能分析法和(?)值分析法,计算余热资源可回收热能值和(?)值,作为评估余热资源数量和质量指标。基于余热资源的全利用观点和能级平衡概念,提出采用能级系数作为评估余热资源的全利用品质的指标,这种方法合理、直观、全面,而且推导得到该指标用于评估高温烟气的计算式。计算得到铁合金生产过程高温烟气余热资源的可回收热能值和(?)值分别为23.42MW,5.82MW。从能级分析方法,得到各个炉窑烟气的能级系数和烟气余热发电方式重点为硅铁矿热炉、2#矿热炉、石灰回转窑和锰矿回转窑。重点炉窑烟气的可回收热能值和(?)值分别为17.88MW和5.52MW。 为获得全年烟气余热情况,建立硅铁矿热炉、矿热炉的物料和能量平衡模型。对硅铁矿热炉、矿热炉进行全年物料平衡分析,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得到基于物料平衡的全年烟气和废渣余热资源均具有大的回收潜力。 为全面获得铁合金余热资源情况,评估铁合金废渣余热。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能量分析法,计算得到废渣全年的可回收热能值为2.27×105GJ。基于(?)分析原理和能级系数概念,获得了废渣在各个不同温度下的熵值、(?)值、焓值和能级系数。根据测试的废渣温度,废渣的全年可回收的(?)值为1.52×105GJ,废渣的能级系数为0.701。比较现有的废渣余热回收方式,分析了各种回收方式的优缺点。鉴于风淬法回收方式节水、环保、高效回收的突出优点,采用风淬法回收废渣余热,并计算回收废渣余热后高温烟气的可回收的热能值和(?)值分别为3.52MW和1.61MW。 由于铁合金生产余热资源的能级系数低,单独余热发电回收不合理,根据企业用热蒸汽需求和只回收烟气余热状况,对只回收高温烟气余热的余热发电和热电联产方案的热能利用系数、发电热效率和节约电能值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得出,热电联产回收方式有高的热能利用系数和节能潜力。同时,提出了综合回收烟气余热和废渣余热的余热发电和热电联产回收方式,对比其热能利用率、发电热效率、节约电能值,综合回收的热电联产方式的节能性最佳。 【关键词】:铁合金余热 能量分析 (?)值分析 能级系数 热电联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57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4
  • 1.2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14-20
  • 1.2.1 国内外铁合金生产余热利用现状14-16
  • 1.2.2 国内外余热资源评估方式研究16-20
  • 1.2.3 本文的余热资源评估方法20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20-22
  • 2 余热资源参数测试22-42
  • 2.1 铁合金生产工艺流程22-25
  • 2.2 参数测试目标及仪器25-27
  • 2.2.1 烟气余热测试目标25
  • 2.2.2 测试仪器及采样点25-27
  • 2.3 烟气参数测试27-40
  • 2.3.1 硅铁矿热炉27-31
  • 2.3.2 矿热炉31-34
  • 2.3.3 石灰回转窑34-36
  • 2.3.4 锰矿回转窑36-37
  • 2.3.5 精炼炉37-40
  • 2.4 废渣参数测试40
  • 2.5 本章小结40-42
  • 3 烟气余热资源评估及物料、能量平衡分析42-63
  • 3.1 烟气余热资源评估42-47
  • 3.1.1 烟气余热资源可回收热能值42-44
  • 3.1.2 炉窑烟气余热资源可回收(?)值44-45
  • 3.1.3 炉窑烟气余热资源能级系数45-47
  • 3.1.4 烟气余热资源评估小结47
  • 3.2 物料、能量平衡分析47-61
  • 3.2.1 硅铁矿热炉物料平衡分析48-52
  • 3.2.2 硅铁矿热炉能量平衡分析52-54
  • 3.2.3 矿热炉物料平衡分析54-60
  • 3.2.4 矿热炉能量平衡分析60-61
  • 3.3 本章小结61-63
  • 4 废渣余热资源评估及回收方法63-74
  • 4.1 废渣余热资源的评估63-66
  • 4.1.1 废渣余热资源的可回收热能值63
  • 4.1.2 废渣余热资源的(?)值63-66
  • 4.2 废渣余热资源回收方法66-71
  • 4.2.1 国内企业生产废渣的处理方式66-67
  • 4.2.2 国内外废渣的研究现状67-71
  • 4.3 风淬法回收废渣余热71-73
  • 4.4 本章小结73-74
  • 5 余热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方案74-87
  • 5.1 用户能级系数和铁合金生产余热资源能级系数74-76
  • 5.2 单独烟气余热回收76-81
  • 5.2.1 余热发电回收76-78
  • 5.2.2 热电联产回收78-81
  • 5.2.3 两种回收方式对比81
  • 5.3 烟气、废渣综合回收方式81-85
  • 5.3.1 余热发电回收81-84
  • 5.3.2 热电联产回收84-85
  • 5.3.3 两种回收方式对比85
  • 5.4 本章小结85-87
  • 6 总结与展望87-90
  • 6.1 总结87-88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88-89
  • 6.3 展望89-90
  • 参考文献90-94
  • 主要科研经历9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日本开发的高炉熔渣显热综合回收技术    邹有武;

铁合金矿热炉烟气回收能源利用述评    张曾蟾;

一种热电联产热价确定的方法    谢英柏,张春发,叶学民,闫维平

粒化钢渣相变传热过程数值模拟    邢宏伟;王晓娣;龙跃;张玉柱;

国内外熔融高炉渣显热回收方法    李顺;

密闭电石炉余热锅炉    林金元

工业过程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冯惠生;徐菲菲;刘叶凤;单纯;

日本钢铁渣处理和应用新发展    岑永权

铁合金冶炼工艺能耗的分析    陈庆;

硅铁炉生产工艺及烟气处理    李琦;关浩;

基于能级分析和场协同原理的歧化系统节能技术研究    夏翔鸣

硅铁炉烟尘治理及回收利用研究    徐启明

阿坝州高载能工业技术创新的思考    黄维林;

成都某高校图书馆空调冷热源方案的优选决策    霍海娥;秦萍;陈寒静;

密闭电石炉除尘器工艺操作优化及改进    杨海宁;

利用高炉渣生产硅肥技术综述    任庆华;赵明琦;

降低矿热炉冶炼硅铁合金电耗的技术分析    李兴才

提高硅铁产品质量和降低电耗的途径    高浩军;尹祖平;

药芯焊丝生命周期评价    王智慧;李强;蒋建敏;贺定勇;栗卓新;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物理配碳中的应用    董方;李明;

硅系合金生产中SiC的生成及其对炉内反应的影响    董方;张明亮;

带并联电容补偿的电炉变压器设计    张懋鲁;

移动床中钢渣颗粒冷却过程的计算    王波;

长沙市区大型商业办公建筑能耗调查和分析    魏小清;李念平;周慧;倪吉;林爱麟;胡丽君;

全密闭电石炉尾气治理及综合利用    石峻;毛志伟;王琦;彭毅;

硅锰合金生产工艺中硫排放量的计算    梁师英;赵锦慧;李海燕;

EDTA配位钙盐返滴定法快速测定方块纯镍中镍    王慧卿;石晓敏;

EGTA滴定法直接快速测定硅钙合金中钙    刘兴沂;徐立亚;魏燕;闫新姝;尹静静;

丁二酮肟沉淀分离-络合滴定法测定镍铁中镍    薛茂林;薛明浩;马清文;王俊秀;

钒氮铁合金中硅、磷、锰的联合快速测定    刘兴沂;徐立亚;魏燕;陈向强;杨爱民;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硼铁合金中硅和磷及其理论探讨    王慧卿;马波;石晓敏;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球墨铸铁轧辊中镁和稀土总量    薛明浩;马清文;王俊秀;李龙霞;王慧卿;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    吴开尧

褐煤型清洁固体还原剂开发与应用研究    沈强华

交流电弧炉电弧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王琰

高压气动真实气体效应与减压系统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    罗语溪

管网系统热经济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李世武

热泵干燥热力学分析及典型物料干燥性能研究    张绪坤

真空感应炉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邓长辉

高压气动减压理论及其在气动汽车上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贾光政

基于水位晃荡的余热锅炉汽包水位动态仿真建模研究    曹小玲

不锈钢冶炼粉尘形成机理及直接回收基础理论和工艺研究    彭及

广州市工业锅炉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研究    赵军明

能源预测及能源优化技术在冶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赵莹

(火用)分析在能源审计中的应用    张翠玲

工业硅生产系统的能流及节能研究    于志强

用于PEMFC双极板的新型Ni-Cr-Fe合金的制备    郭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优化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    张玉东

若干供暖空调方式的(火用)分析    梁明珊

保定热电厂南郊热电联产工程项目经济性评价    周辉

含铝钛硅锰合金制备方法及粉化机理研究    谢泽伟

基于能质系数的热电联产系统能量分析及优化改造研究    李虎祥

日本开发的高炉熔渣显热综合回收技术    邹有武;

国内外高炉炉渣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及对鞍钢的建议    胡俊鸽

电除尘器振打装置运行实践    王志娟,杨利京

变工况下微通道两相换热器性能模拟    邵世婷;王文;

矿热炉短网补偿设计运行分析    臧晔阳;

电除尘器电极振打周期调整试验方法的改进    曹文勤

国产260m~2电除尘器安装的质量控制    姜兴永

6.3MVA硅铁电炉余热利用节能途径的探讨    杨树德;边晋武;王昌贵;

相变换热混合工质板翅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曲乐;贾林祥;

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蔡九菊;王建军;陈春霞;陆钟武;

复合波纹板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机理及传热特性研究    张冠敏

喷射状态下筛型塔板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的研究    马润宇

板式换热器传热与流动分析    曲宁

复合波纹板式换热器换热与阻力特性研究    何庆琼

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郭广令

铅锌冶炼厂炉窑的余热回收及利用    宋冬根

余热资源开发情况    

总能系统能量利用效率分析    李迎建

浅谈水源热泵在新疆油田的推广应用    缪兴冲;孙国成;

包钢余热资源利用调研    徐耀;姜小峰;张宇;

我国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仇芝蓉;

回转窑预热和冷却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罗申;温治;王汇;

做好余热资源的利用开发工作    

浅谈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    徐广才;陈炬;朱杰;陈贵芳;

煤矿余热资源计算分析    徐广才;朱杰;陈炬;

煤矿余热资源计算分析    徐广才;朱杰;陈炬;

轧钢低品位余热资源综合梯级利用研究    曹先常;

轧钢中低温余热资源综合梯级利用研究    曹先常;

电厂周边冷热联供系统研究    王默晗;衣秋杰;杨前明;郭兰兰;

电厂周边冷热联供系统浅析    王默晗;杨前明;姚易先;郝红宇;

非常规水源热泵技术在天津地区的大规模应用前景研究    孙韬;温娟;赵翌晨;孙静;张征云;

烧结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现状分析    李怡宏;

锅炉余热利用的分析与实践    孟志明;张荣静;

锅炉余热利用的分析与实践    孟志明;张荣静;

钢铁业余热资源回收潜力巨大    上海宝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 曹先常

余热利用:节能与增收的双重选择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于守政 王加永

长河煤电公司利用电厂余热效益显著    高国民黎昌亮

马钢塑造节约型企业集团    

海螺集团:水泥余热发电环保又增效    记者 白海星通讯员 沈宫石

回收水泥余热高效发电    张晓鸣

宝钢4大核心技术3年创效逾28亿元    通讯员 刘霞 记者 童云

千亿余热金矿“待热” 谁将分享产业链财富    本报记者 言焱

鄂庄煤矿发挥“余热”    记者  柳尧杰 通讯员  刘高德

缪双大:双良的责任就是变废为宝    记者 李丙驹

高温热泵技术及系统性能研究    陈成敏

钢铁生产过程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陈春霞

铁合金生产余热资源评估及节能潜力分析    黄秋月

重钢焦化厂余热回收利用工艺技术的研究    熊仁聪

燃料热利用的熵平衡分析    邹文波

热泵技术在树脂胶片烘干中的应用    秦力锋

钢厂中低温余热利用节能(火用)分析    郑清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分析及余热回收供暖的研究    白华夏

基于热电联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窑余热利用节能技术研究    葛然

轧钢加热炉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贾国珍

锻造余热回收方法与回收的热效率研究    胡光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