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中国太阳能长期变化及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8:37
热度:

中国太阳能长期变化及计算方法研究【摘要】:太阳能是地球系统几乎唯一的能量来源,对其长期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研究历来是气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1

【摘要】: 太阳能是地球系统几乎唯一的能量来源,对其长期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研究历来是气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1961-2007年中国太阳能长期变化的观测事实出发,结合主要的气象和环境要素,探讨了中国太阳能长期变化的成因,并考虑主要影响因子对辐射传输过程的影响,研制出了完全基于卫星资料的地表太阳能计算模型。主要结果如下: 1)中国太阳能的长期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近50年来,我国太阳能总体下降趋势显著,其中尤以东、南部地区下降最为明显,同时也表现出较明显的“前期变暗”和“后期变亮”的特点,但其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就区域性而言,“变暗”是普遍的,但“变亮”主要发生在新疆北部、东北北部和南方大部;就季节性而言,“变暗期”四季的变化方向基本一致,只是变化幅度有不同,普遍表现为夏、冬季下降强于春、秋季:“变亮期”四季的变化方向差异较大,不同季节对“变亮”的贡献明显不同,“变亮”主要发生在春、夏季。 2)不同地区导致太阳能下降的主要因素有明显差异,在人类活动较剧烈的东部地区,下降主要是由气溶胶的增多所致,表现为轻雾和(或)霾的增加,而在西部地区,则主要是由气候湿润化的大背景所致,表现为低云和水汽的增加。 3)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云对太阳能变化的作用从众多因素中分离出来,考察了云和环境因素对太阳能长期变化的作用差异。结果表明,云量和环境因素对中国太阳能的变化均有重要作用,但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阶段性差异。环境因素对阳光削弱作用的增强(气溶胶增多,环境恶化)是绝大部分地区地表太阳能下降的共有原因,其中对于新疆和东南地区而言,“有效云量”的增加对此作用也较大(贡献率约为13%-35%)。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大部分地区太阳能的下降基本停止,一些地区甚至略有回升,但成因不尽相同:北疆和云南的回升主要缘于环境的好转(贡献率100%):中南地区及四川盆地的回升主要缘于有效云量的减少(贡献率100%):东北北部和东南地区的回升则是环境好转和有效云量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且环境好转的贡献较大(对两个区域的贡献率分别达60%和80%);南疆和西北地区东部下降趋势的减缓也主要是环境好转的结果。受“有效云量”增加的影响,西北地区中部、东北大部及华北平原的太阳能依然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对于华北平原而言,环境的持续恶化也是重要原因(贡献15.9%)。“夏、冬季下降强于春、秋季”是我国太阳能下降的普遍特点,这主要是由云量变化方向和变化强度的季节性差异导致。通过云的变化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太阳能的变化。 4)通过能够引起光学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日数分析了不同地区导致太阳能变化的主导环境因素。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表现为“前期恶化,后期好转”,且环境的恶化/好转均与烟幕和沙尘的增加/减少密切相关。轻雾和(或)霾是东、南部地区环境恶化的主导因子,且这些因子作用表现为持续的增强,因此环境状况并无好转。在地表太阳能计算中,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 5)太阳能的变化伴随着辐射成分的变化。“变暗期”,直接辐射所占的比例减少;“变亮期”,直接辐射所占的比例也开始增加。 6)对比介绍了主流太阳能计算模型,应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日照百分率模型对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做了评估,并指出了发展新模型的必要性。结果表明,“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旱区大于东部湿润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基本态势,“强处更强,愈强愈稳”是资源时空变化的主要特征。与欧洲的太阳能利用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太阳能最少的四川盆地与欧洲一些国家相比,总辐射资源量并不逊色,未来在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存在很大潜力。直射比的分布与太阳能资源本身的分布较为一致,在海拔较高或较干燥的地区,太阳辐射以直接辐射为主,在较湿润地区,以散射辐射为主,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时必须要考虑资源的辐射成分特点。实践证明,经验模型使用方便,在地形平坦、大气环境状况较单一的地区精度很高,但由于完全依赖于地面观测,在地形较复杂、或者大气环境状况区域性较强的地区,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地形、云及大气环境状况对辐射传输过程的影响发展新的计算模型,并指出卫星资料应用的必要性。 7)借助Bird晴天辐射计算模型,以卫星探测的大气环境资料为输入,计算了晴天地表太阳辐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受地形和大气环境因素的作用,晴天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纬向分布,其中,以气溶胶的作用最为显著。 8)应用卫星资料,考虑大气中各主要因素对辐射传输过程的影响,建立了新的地表太阳能计算模型,为解决中国地面太阳能数据的空间连续性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新模型对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总辐射历年逐月值计算的平均相对误差(MAPE)分别为22.1%、18.3%和11.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3.20kWh.m~(-2)、12.85 kWh.m~(-2)和16.39 kWh.m~(-2)。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天文、地理、气象和环境要素对地表太阳能分布的作用。该方法物理意义明显,输入资料获取方便,且计算效果较好,有利于实际应用和推广。绘制了中国太阳辐射各分量2005-2007年平均的年及四季的分布图。 【关键词】:中国 太阳能 长期变化 成因 计算方法 卫星资料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P422.1
【目录】:
  • 中文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第一章 绪论13-30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3-16
  • 1.2 太阳能长期变化研究进展16-22
  • 1.3 太阳能计算国内外现状22-28
  • 1.4 主要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28
  • 1.5 全文框架28-30
  • 第二章 中国太阳能长期变化的观测事实30-56
  • 2.1 资料和方法31-36
  • 2.2 太阳能长期变化的总体特征36-45
  • 2.3 太阳能长期变化的区域性45-52
  • 2.4 太阳能长期变化的季节性52-55
  • 2.5 本章小结55-56
  • 第三章 导致中国太阳能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56-81
  • 3.1 资料和方法56-59
  • 3.2 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59-66
  • 3.3 各因素变化趋势及其对太阳能变化的作用66-77
  • 3.4 本章小结77-81
  • 第四章 云量和环境因素对中国太阳能变化的作用差异81-104
  • 4.1 资料和方法81-82
  • 4.2 两类因素作用的分离策略82-85
  • 4.3 分离模型的建立85-86
  • 4.4 云量和环境因素对太阳能的作用差异86-100
  • 4.5 太阳能变化季节性特点的成因100-102
  • 4.6 本章小结102-104
  • 第五章 不同环境因素对中国太阳能变化的作用差异104-122
  • 5.1 资料104
  • 5.2 研究方法104-107
  • 5.3 天气现象日数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关系107-108
  • 5.4 决定各区太阳能变化的主要天气现象108-120
  • 5.5 本章小结120-122
  • 第六章 地表太阳能计算模型介绍及评述122-134
  • 6.1 天文辐射计算模型122-124
  • 6.2 地表太阳辐射计算模型124-131
  • 6.3 综合评述131-134
  • 第七章 地形和大气环境因素对太阳能空间分布的影响134-147
  • 7.1 模型和资料134-138
  • 7.2 计算结果验证138-139
  • 7.3 晴天直接辐射空间分布139-141
  • 7.4 各要素对晴天直接辐射空间分布影响的数值实验141-146
  • 7.5 本章小结146-147
  • 第八章 经验模型在中国的应用及发展新方法的必要性147-167
  • 8.1 资料147-148
  • 8.2 方法148-149
  • 8.3 中国的直接辐射资源149-157
  • 8.4 中国的总辐射资源157-161
  • 8.5 直接辐射占总辐射的比例161-163
  • 8.6 发展新方法的必要性163-165
  • 8.7 本章小结165-167
  • 第九章 基于卫星资料建立中国太阳能计算模型167-187
  • 9.1 资料与建模方案167-170
  • 9.2 直接辐射计算模型170-175
  • 9.3 散射辐射计算模型175-181
  • 9.4 总辐射计算模型181-185
  • 9.5 本章小结185-187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187-193
  • 10.1 主要研究结论187-191
  • 10.2 特色与创新191-192
  • 10.3 问题与展望192-193
  • 参考文献193-202
  • 致谢202-20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太阳辐射经验系数插值方法的比较    买苗;火焰;俞亚勋;

太阳能发电项目光伏系统安装布置探讨    王鹏;

鹤岗地区太阳能资源状况分析    王志霞;赵燃;王力艳;

河北省太阳总辐射经验系数两种气候学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于长文;许启慧;秦莉;刘金平;

我国太阳能资源评价工作将有国家标准可遵循    赵东;申彦波;高歌;祝昌汉;

天津一次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研究    蔡子颖;韩素芹;吴彬贵;黄鹤;姚青;

浅谈集中式太阳能生活热水设计    李静;

太阳能发电项目光伏系统的布置    杜宝;

中国地面太阳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及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马金玉

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肖华锋

使用多层光学介质薄膜滤光的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寿春晖

基于地基遥感数据太湖地区单相云光学特性的研究    尹炤寅

珠江三角洲地区输电线路雷电防护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季严飞

区域输电网智能防雷措施调研    陈世昌

独立光伏系统在小型游览船上的应用研究    孙忠玉

太阳能热发电聚光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徐明

基于AVR单片机的太阳光辐照测量装置研究    孙栋平

光伏电池阵列功率输出优化问题的研究    武春波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    王晓苹

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及地区开发利用综合潜力评价    沈义

利用数字地形模型计算复杂地形下的短波辐射平衡    李新,陈贤章,曾群柱

云中液水含量与云光学厚度的统计关系研究    刘晓春;毛节泰;

中国西北地区总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陈少勇;董安祥;王丽萍;

基于DEM的山地总辐射模型及实现    杨昕,汤国安,王雷

我国地面太阳辐射量的时空变化研究    查良松

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的多因子计算    朱志辉

基于DEM的黄河流域天文辐射空间分布    曾燕,邱新法,刘昌明,吴险峰

起伏地形下黄河流域太阳直接辐射分布式模拟    曾燕,邱新法,刘昌明,姜爱军

西藏近35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杜军;边多;胡军;廖健;周明君;

1971-2004年青藏高原总云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张雪芹;彭莉莉;郑度;陶杰;

用GMS-5气象卫星遥测地面太阳总辐射    魏合理,徐青山,张天舒

对云状记录简单化模式化的诊断与对策    解卫民;魏敏;李会群;赵永军;

濮阳日照变化趋势特征和突变分析    张明捷;冯杉;姚胜;

各种因素影响下气温和露天温度对比与预报分析    王润清;张凤洲;

大凌河朝阳城区段人工湖建立对小气候的影响    张国林;张富荣;梁群;宗英飞;

光强因子对甜糯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冯颖竹;陈惠阳;贺立红;赵琛;余土元;

芜湖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吕娟;柳军;

基于MM5模式的蔬菜大棚气温预测技术研究    杨文刚;刘可群;黎明锋;

合肥市近55年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黄向荣;葛红卫;

利用山影分析表现山区太阳辐射情况    聂欣;周游游;吴良林;

近30年我国高空风速变化趋势分析    张爱英;任国玉;郭军;王颖;

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    张爱英;任国玉;周江兴;初子莹;任玉玉;唐国利;

ARCGIS在区域气候因子空间模拟中的应用    邓杏杏;

河南省气候业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方;于庆学;

气候变化与开封市小麦产量响应分析    张德汴;赵斐苗;霍继超;张睿;

单站地温自动绘图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刘晓君;童海滨;王其英;李跃华;郭艳玲;

浅谈自动气象站数据及传输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分析    易秋丽;杨丽娟;

浅谈自动气象站月报表数据文件的审核规则库设计    李睿;罗焕梅;朱彩凤;胡桃花;李亚军;

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省级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武捷;屈志勇;朱喜林;任慧龙;

使用卫星云图辅以雷达图临近判断直登型台风影响强度    陈宏义;戴秦如;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我国典型地区大气污染特征的数值模拟    刘晓环

典型种类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的模拟研究    王志立

地表热红外辐射背景场建模与成像模拟研究    赵利民

东亚夏季风雨带进退与西太副高活动、降水年代际变化及江苏气候若干问题    俞亚勋

南京冬季雾宏微观物理结构的观测研究    刘端阳

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麦博儒

中国地面太阳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及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马金玉

广东区域气象水文环境下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研究    范伶俐

乌梁素海综合需水分析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姜忠峰

武汉城市乡村聚落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武欣

遥感图像分块分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刘涛

哈尔滨市高空气候要素变化规律分析    张金峰

基于GPRS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的设计与实现    刘兴丽

江淮地区塑料大棚结构性能研究及优化设计    李仁杰

金井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王燕娜

模块化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改进及其在涟水流域的应用    隆院男

我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能源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王丽娜

青岛近海夏季海雾年际变化的低空气象水文条件分析    白慧

省级气象探测资料集成系统设计    华连生

大连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分析    宋军;刘莉;

黑龙江省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及其分布特征    于宏敏;国世友;张洪玲;徐永清;

太阳辐射量与光伏系统优化设计软件    杨金焕;葛亮;

光伏系统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王润波;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魏丽,蔡英,张存杰,冯建英,杨青,袁玉江,董安祥

双体船阻力的一种估算方法    黄武林;张素荣;

光伏系统配套蓄电池的选择    汤建皮,黄刚

成都地区雷暴的天气气候特征    王永中,段练,陈会芝,陈章

太阳能旅游船电路系统设计    韩永林,方明

基于AVR单片机的液晶显示系统的设计    王乾发;齐宇岚;于浩;

独立光伏系统中光伏功率与蓄电池容量的匹配设计    李杰慧;刘祖明;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纳米流体辐射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赵佳飞

我国风能资源最优化开发研究    王健

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    陈刚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郑诗程

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汪海宁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王飞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    吴理博

β-FeSi_2基热电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优化    陈海燕

太阳辐射监测仪的太阳辐照数据预处理    张佳琦

槽式太阳能集热与燃煤热发电的高效集成模式研究    张明紫

太阳能自动跟踪发电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郎龙军

太阳电池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研究    温丹

太阳能环境监控参数的采集与分析    彭睿

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程志明

北京城市热岛动力、热力结构    甄新蓉

太阳辐照度监测仪比对与校正研究    王伟

我国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方法的讨论及辐射资料的均一性检验    鞠晓慧

雷电放电过程中雷击点选择性的机理研究    周世濂

LCL型进网滤波器的有源阻尼技术分析与比较    肖华锋;许津铭;谢少军;

基于船舶电力系统的光伏并网发电实验平台设计及评价    和树海;袁成清;孙玉伟;陈云瑶;严新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某500kV输电线路引雷对周边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影响分析    席禹;唐军;莫芸;林雨旺;刘时宇;

改善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的若干措施    李超;徐启峰;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机理分析与改进    唐婷;石祥花;黄如海;许津铭;谢少军;

广汉机场一次非典型辐射平流雾的天气诊断分析    王钦;曾波;吴俊杰;

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马玉峰;李喜仓;宋进华;高春香;赵东;申彦波;

河北省太阳总辐射经验系数两种气候学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于长文;许启慧;秦莉;刘金平;

南京一次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    张礼春;朱彬;耿慧;马国忠;

一次持续性大雾边界层结构特征及诊断分析    马翠平;吴彬贵;李江波;于雷;赵娜;蔡子颖;曲晓黎;

近60年无锡市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陈潇潇;周彬;曹登峰;陈纾杨;

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方法与系统    王飞

基于碟式的太阳能二次反射及其分频系统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张艳梅

模块化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发电系统研究    张犁

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控制及运行优化研究    赵耀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站的研究设计    韩玉萍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高效率微型逆变器的研究    胡永昌

大规模集中接入的光伏电站功率预测    葛鹏江

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微网的研究    陈融

船用光伏发电系统布置优化与电磁兼容研究    林杰

基于充放电的双向直流电力调节器设计与实现    曾程

广州白云机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孙雷雷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模块化网侧接口变换器研究    吴田进

太阳能光伏/市电并网联合供电系统    王伟

不同电网条件下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研究    程林

多年来合肥市城市与郊县气候变化分析    邓斌;严平;杨书运;宋卫恒;

利用数字地形模型计算复杂地形下的短波辐射平衡    李新,陈贤章,曾群柱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人类活动引起的我国西北地区21世纪温度和降水变化情景分析    徐影,丁一汇,赵宗慈

近47年城市化发展对沈阳区域局地气候的影响研究    马明敏;姜晓艳;刘树华;张菁;

微波辐射计在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的应用    朱元竞,胡成达,甄进明,赵柏林

林分物种多样性指标体系的研究    周彬,郑小贤,钟艳,雷相东,李冬兰

中国西北地区总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陈少勇;董安祥;王丽萍;

城市晴日太阳辐射的空间变化    李爱贞,牟际望

城市区域大气环境与各天气状况下的辐射特征    张一平,李玉麟,张庆平

卫星红外超光谱资料及其在云检测、晴空订正和大气廓线反演方面的应用    官莉

气溶胶对暖云影响的数值模拟    刘校辰

关于东亚大陆磁场的研究    任国泰

核幔耦合引起的黄赤交角长期变化    高布锡;

黄赤交角的长期变化    陈子雄;凌兆芬;

地磁场模型和冠谐分析    安振昌

地球磁场长期变化动力学的Hamilton形式    马石庄 ,徐升 ,陆文松

长江宜昌站枯季径流长期变化的分析    王德瀚

冬季北极海冰长期变化对华北降水的可能影响    武炳义,黄荣辉,高登义

广东大亚湾西南部海域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    韦桂峰

根据IGRF计算1995~2000年中国及邻区地磁长期变化    安振昌

近30年渤海水文和气象状况的长期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方国洪,王凯,郭丰义,魏泽勋,范文静,张冬生,毕家胜

根据GM的长期变化推估地球膨胀效应    韩建成;申文斌;陈巍;

中国大陆地磁场长期变化的某些特征    张素琴;杨冬梅;李琪;赵永芬;

低阶地球引力场长期变化的确定    彭碧波;吴斌;许厚泽;

从地—气温差的长期变化检测中国北部的土壤荒漠化    艾丽坤;

人为排放对长江三角洲和东北平原大气酸性气体的影响    徐晓斌;林伟立;王韬;颜鹏;张忠华;俞向明;

联合分析两类地磁场长期变化的特征正交分解    马石庄;

地磁场长期变化值的计算    王月华;

局部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分布的数学方法与地震预报    杜安娜;

广州地磁台转换函数的长期变化和季节变化    林美;龚绍京;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组成的影响    沈志良;

ETF真能激活大盘?    白 岭

让海洋生物永远和人类在一起    刘瑞玉

美中产阶级也付不起健康险    马毅达

不希望海信是一次豪赌    秦合舫

经验很重要    陆星兆

北大西洋涛动研究获重要进展    王启张永良

金鲁城集团创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张福腾

与汇率赛跑 纺织企业转打“短工”    杨小亮

民工荒的制度性成因    蔡昉

“五线联动”法的神奇功效    张福腾

川中丘陵区人为影响下的乡村景观格局和碳氮长期变化研究    李首成

中纬电离层突发E层中的波动信号及长期变化特性    左小敏

中国太阳能长期变化及计算方法研究    赵东

东中国海物理环境长期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悦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的形成、演变与特点研究    江涛

岷江上游径流变化特性分析及其预测研究    徐留兴

东西伯利亚海海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涛

气候变化对渤海盐度年际变化及长期变化的影响    匡晓迪

海平面变化对东中国海潮波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颜云峰

铅酸蓄电池管理系统实现的软硬件研究    王伟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不同等级雾日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陈潇潇

胶州湾浮游生态系统四十年变化的模拟与分析    王震勇

应用鱼鳞沉积信息追溯近150年黄海重要鱼种的种群动态    贾海波

1955~2004年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王颖

中国制造业发展与比较优势陷阱研究    张森

海平面变化及其对中国海工程水位推算的影响    丁允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