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2:35
热度:

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其导致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中国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目前,我

【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其导致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中国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目前,我国电力建设以燃煤发电为主,燃煤电厂每年消耗的煤炭量占全国煤炭消耗总量的50%左右,由此产生的SO2也超过了全国SO2总排放量的一半,同时我国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因此,燃煤电厂实施节能减排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关于燃煤电厂节能减排情况的较为全面的、客观的、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模型。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应的评价模型。 以我国清洁生产指标体系为基础,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关联性等相关准则,在大量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资源能源消耗、环境影响、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能减排制度管理等4个方面构建了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基于综合法和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评价指标的初选。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单体检测和整体检测,完成评价指标的筛选。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优化评价指标的结构,进而完成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根据2011年我国燃煤电厂各个评价指标的平均水平和我国大型电力公司的统计报告制定评价标准。 基于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熵权法和标准差系数权重法,采用组合赋权法,并根据评价指标特点,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借鉴清洁生产评价等级分值的计算,建立了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模型,即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与其相应的分值乘积的总和。 以某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利用本文构建的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实例进行分析,得出其节能减排情况得分90.02,属于优秀。其中,资源能源消耗得分87.74,环境影响得分91.95,资源综合利用得分90.01,节能减排制度管理得分94.44。根据评价结果,对该燃煤电厂节能减排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科学实用性,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的一个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燃煤电厂 节能减排 评价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法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8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3-15
  • 1.3 节能减排含义及特点15-17
  • 1.3.1 节能减排的定义15
  • 1.3.2 燃煤电厂节能减排概述15
  • 1.3.3 燃煤电厂节能减排特点15-16
  • 1.3.4 我国火电行业节能减排发展16-17
  • 1.3.5 我国火电行业节能减排存在问题17
  • 1.4 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17-18
  • 1.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17
  • 1.4.2 模型的优选17-18
  • 1.4.3 综合评价的智能化发展18
  • 1.5 主要研究内容18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18-20
  • 第2章 评价体系构建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20-29
  • 2.1 清洁生产20-23
  • 2.1.1 清洁生产思想20-21
  • 2.1.2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定义和确定原则21
  • 2.1.3 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21
  • 2.1.4 我国清洁生产指标体系21-22
  • 2.1.5 清洁生产评价程序22-23
  • 2.2 生命周期评价23-25
  • 2.3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5
  • 2.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25-27
  • 2.4.1 指标体系初建的基本方法及评析25-26
  • 2.4.2 指标体系筛选的基本方法及评析26
  • 2.4.3 指标体系结构优化及评析26-27
  • 2.5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27-29
  • 第3章 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9-45
  • 3.1 引言29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29-30
  • 3.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30-31
  • 3.4 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43
  • 3.4.1 评价指标的初选31-33
  • 3.4.2 评价指标的筛选33-35
  • 3.4.3 评价指标的优化35-40
  • 3.4.4 评价指标分析40-43
  • 3.5 评价标准的确定43
  • 3.6 本章小结43-45
  • 第4章 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45-61
  • 4.1 引言45
  • 4.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介绍45-51
  • 4.2.1 层次分析法45-47
  • 4.2.2 灰色关联度法47-48
  • 4.2.3 熵权法48-49
  • 4.2.4 标准差系数权数法49-50
  • 4.2.5 组合赋权法50-51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51-59
  • 4.3.1 资源能源消耗指标权重的确定51-54
  • 4.3.2 环境影响指标权重的确定54-58
  • 4.3.3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权重的确定58
  • 4.3.4 节能减排制度管理指标权重的确定58
  • 4.3.5 中间层权重的确定58-59
  • 4.4 评价模型的确定59-60
  • 4.5 本章小结60-61
  • 第5章 某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评价61-70
  • 5.1 引言61
  • 5.2 某燃煤电厂基本情况61-62
  • 5.3 节能减排评价62-65
  • 5.4 评价结果分析65-67
  • 5.4.1 总体评价结果分析65
  • 5.4.2 资源能源消耗分析65-67
  • 5.4.3 环境影响分析67
  • 5.5 评价结果建议67-69
  • 5.5.1 资源能源消耗建议67-68
  • 5.5.2 环境影响建议68
  • 5.5.3 资源综合利用建议68
  • 5.5.4 节能减排制度管理建议68-69
  • 5.6 本章小结69-70
  • 结论70-71
  • 参考文献71-76
  • 致谢76-77
  • 个人简历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重大工业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丽萍;史玉凤;

中国石油资源安全评价    李铭;王高尚;于汶加;刘占成;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趋势分析    徐铭辰;王安建;陈其慎;杜雪明;

中国能源效率及节能潜力分析    李建武;王安建;王高尚;

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杨文白;陈秀万;

火电厂节能减排绩效考核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孙林旺;王灵梅;武卫红;郭红龙;

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杨华峰;姜维军;

灰色关联度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筛选及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游桂芝;鲍大忠;

基于能效评估的电信运营企业节能管理    任兆杰;刘险峰;徐培健;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火电工程项目绿色影响评价研究    寇炳恩;牛东晓;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赵果;辛勇;

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的改进灰色局势法研究    孙世群;徐晓毅;叶诗瑛;倪小东;

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在土地利用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以抚州市为例    陈娴;邹自力;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评价    黄海;

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杜玉梅;何芳;

石油动员模式研究    张纪海;李婷;鄂继明;

搜索引擎商业模式的综合评价研究    欧阳峰;周卫军;赵红丹;

我国省际工业节能减排绩效评价    陈雯;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发展历程述评    方慧;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多指标工艺参数优化    陈丰;曹春平;张蔚;孙宇;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孟辉;

开发区土地集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昆;

基于多种异性知识的综合评价问题求解研究    唐志杰;杨保安;田宏钟;

科研机构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析    申冬华;邓若鸿;李晓轩;

电子产品包装防护系统的综合评价    王欣;郭彦峰;付云岗;颜钰;

项目后评估的研究综述    周光中;朱卫东;

项目后评估的研究综述    周光中;朱卫东;

苏通大桥工程招标决策创新实践    王雪荣;盛昭瀚;俞春生;

药用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评价标准、指标以及方法的探讨    陈美兰;林淑芳;邵爱娟;陈敏;

青岛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综合评价    匡少平;陈红;

常规公交网络运行可靠性多层次评价模型与算法    宋晓梅

油茶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    刘君昂

低碳生态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    肖彦

创意产业集聚区环境对创意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    陈颖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    施慧

电网工程绿色设计集成化管理研究    傅砾

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肖人毅

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    殷鸣放

长效避孕节育方法的综合评价研究    邱红燕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机理与运用    晁毓欣

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王惊涛

一串红穴盘育苗控释肥施用效应评价    周波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研究    房士吉

D超市绩效评价研究    翟秀林

基于虚拟水理论的绿洲灌区农作制优化    白刚

评价方法类中主成分方法的改进研究    贺霞

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杨蕾蕾

G公司海油平台安装项目投标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李昌

火电厂实时运行绩效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毛灵

中部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    夏琼

推广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刘晓萍;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张于心,智明光

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

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牛桂敏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和方法概述    顾朝林;袁晓辉;

北京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基础研究    袁晓辉;顾朝林;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节能减排目标分析    齐建国;

城市客车节能减排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探讨    陈杰;

城市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清单——以上海市为例    张晚成;杨旸;

单位GDP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特征——来自江苏的证据    尹敬东;代秀梅;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

评价方法综述    顾基发;

宏观质量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郭仲伟;徐联仓;朱力群;曹跃和;

小子样复杂系统可靠性信息融合方法与应用研究    冯静

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和后评价方法研究    刘钻石

火电厂FGD技术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王启军

中国石油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    张德胜

我国石油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郭震

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    郭运功

电站节能减排监管优化实时信息系统研究    孙林旺

基于热力计算方法的电站煤粉锅炉运行优化    邹善义

英国部分燃煤电厂试烧劈柴    

燃煤电厂生态电力工业园区建设探讨    李甲亮,王琳,宫兆国

《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发布    本刊编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发布《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    

袋式除尘器在燃煤电厂的应用    郑慧莹;熊璟睿;

未来燃煤电厂碳捕捉技术    本刊编辑部;

美国燃煤电厂汞排放标准研究    王可辉;朱林;陈其颢;姜艳靓;步凡;

燃煤电厂氟的迁移转化与治理对策    唐文伟,顾国维,曾新平

燃煤电厂可做到清洁燃烧    黄毅诚;

燃煤电厂煤库煤尘的污染防治    包家伟;

燃煤电厂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减排工程技术与创新    孙明超;张慧娟;郭家秀;尹华强;

利特纶190滤料在燃煤电厂锅炉中的应用    朱长效;沈章诚;沈浩;

二氧化碳俘获和储存技术在燃煤电厂的应用    张宝坤;韩晓萍;

燃煤电厂汞监测遇到的几点问题及思考    平小凡;张军;李红亮;武力平;

燃煤电厂锅炉脱氮浅谈    许跃军;

燃煤电厂污染控制技术——我国火电行业汞排放分析及控制对策    赖敏;

关于燃煤电厂二氧化硫的污染控制    仲卫东;

美国燃煤电厂的技术进展    肖立川;陈宏;薛国新;

燃煤电厂飞灰粒度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    宗翔鹏;原永涛;李庆;齐立强;

燃煤电厂的粉煤灰应用技术    王鹏飞;

燃煤电厂建设亮红灯    卢新宁

上海电力“上大压小”调整燃煤电厂布局    记者 杨雅洁

燃煤电厂五年减六成二氧化硫排放    费杨生

燃煤电厂可做到清洁燃烧    黄毅诚

我国将限建燃煤电厂    杨帆

粤电15家燃煤电厂获环保“绿牌”    记者 颜新华

常规燃煤电厂完全能做到清洁燃烧    本报记者 唐被南 张磊

英国燃煤电厂污染危及公众健康    记者 郑焕斌

天津诞生“趋零排放”燃煤电厂    记者 苏伟 通讯员 时通

国投钦州燃煤电厂千方百计保发电    记者 黄福兴

新疆准噶尔含煤盆地煤及燃煤电厂燃煤副产物研究    李晶

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环境质量改善及经济性分析    张彩庆

燃煤电厂环境成本分析    杨莹

燃煤电厂脱硫脱硝电价补偿机制研究    李显鹏

燃煤电厂汞的析出与控制实验研究    葛业君

燃煤电厂排放颗粒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与危害研究    鲁兴

燃煤电厂生产过程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与优化运行研究    李素真

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    吴凤

北京某燃煤电厂颗粒物的排放特征与环境影响研究    赵珂

燃煤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吴阳

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氨吸收技术的系统模拟与优化    张宏亮

燃煤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林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