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困境与未来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00:40
热度: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困境与未来【摘要】: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的初衷是促进核能的民用,但如何在促进核能民用的同时防范核扩散是该机构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的困境。近年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拉克和伊

【摘要】: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的初衷是促进核能的民用,但如何在促进核能民用的同时防范核扩散是该机构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的困境。近年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拉克和伊朗的核查历史表明,该机构所面临的挑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未来无论是在促进核能民用还是在防范核扩散方面均将作为有限。本文简要回顾了IAEA成立的历史,并在分析其内在困境以及在两伊核查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IAEA应对日益增多的挑战的出路。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关键词】国际原子能机构 核查 防扩散
【分类号】:D815.2
【正文快照】: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作为产生于冷战中美苏妥协的多边涉核机制之一,在促进国际社会和平利用核能以及防止核扩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为国际防扩散体制的重要环节。但自成立开始,IAEA就存在着诸如双重身份定位矛盾之类的困境。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冷战后的核扩散及防扩机制浅析    楼冕

浅评美国核威慑战略的演变与走向    徐华炳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崔茂东,李华

论冷战时代世界和平运动的影响    沈善荣

试论美国对中国核武器研制的评估与对策(1961—1964)    詹欣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中美关系    赵学功

美国军控单边主义对美欧安全关系的影响    刘华平

南海建立信任措施与区域安全    石家铸

军备控制中的非军事因素    周宝根,李彬

“导弹技术控制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一种机制研究    李小军

美苏两极结构中的核军备因素——浅析核军备与国际结构的关系    刘刚

国会与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政策    倪峰

艾森豪威尔政府国家安全政策研究    郭培清

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观    郭忆薇

美国对古巴遏制政策的起源    王伟

惰性气体在核保障监督中的应用研究    张小枝

美国不扩散出口管制政策分析    李恒阳

中国新安全观与防扩散政策    李根信

美国空军与美国全球战略研究(1947—1969)    宫旭平

冷战与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1945—1969)    张杨

肯尼迪政府的“中国观”与对华政策    张屹峰

1961—1963年美国和加拿大核武器摩擦探析    佟娜

国际战略环境与国际战略选择    谢东

朝鲜核危机与建立东北亚安全体制的思考    焦佩

美国核政策与朝鲜核问题    叶继海

核战略对抗与核威慑有效性数值模拟研究    薛峰

高技术武器的伦理考量    钱彦琮

美国安全精英对中国核问题的认知及其政策影响    吴锐

中国与核不扩散机制:参与和建构    王如林

美苏冷战最后一幕    包卫

中国核战略与中美、中苏关系(1954-1976)    闫佼丽

论防核扩散法律制度    丁成耀;

防范核恐怖主义的国际法对策分析    高宁;

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国外研究综述    姜振飞;

冷战后的核扩散及防扩机制浅析    楼冕

试论国际制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中国的对策    潘振强;

国际(2010年7月24日-7月30日)    

核峰会外交提振中国话语权    陈向阳;

高官动态    

论核事故风险及其全球治理    赵洲;

国际    

革命卫队与伊朗核问题    李宝林;

迈向“无核世界”的第一步    江涛;

从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问题看美印关系    荣鹰;

从大地震看当代日本社会管理机制    金嬴;

中东地区核军备控制态势分析    张宏;岳杨;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朝核问题解决    高宁;

朝核问题对我边境地区可能的核影响及对策    谢怀江;

核反恐的对策和核分析的机会    柴之芳;

案例2 日本核危机事故应对过程及启示    薛澜;沈华;

巴拉迪反对将核技术援助政治化    记者 刘钢

朝鲜中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记者 刘钢

国际原子能机构新人面临新挑战    记者 刘钢

中东核困局又添敏感点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章念生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吴云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孟祥麟 本报记者 黄培昭

美促伊朗答复铀外运案,否则制裁    记者 蒋国鹏 赵毅

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称伊朗应继续提供核设施信息    记者 刘华新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压力加大    本报驻德国记者 刘华新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孟祥麟

朝鲜:决定恢复“核工厂”,要核查人员离境    记者 刘钢

张德江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    记者 廖雷

扩大和深化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本报记者 王一博

论核不扩散条约下的国家责任    牟文富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    余建军

论伊朗核问题及伊朗与大国关系    徐劲鑫

国际核危机及其管理研究    程晓勇

从“强制遵约”到“自主遵约”:关于联邦德国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政策研究    梁长平

共有利益与中国和平发展    房慧贞

信任与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核缔约国的核政策研究    李宝林

伊朗核问题中的强制性外交研究    周士新

论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国际核不扩散中的作用与局限    李曼

论美印核协议    吕学志

核不扩散机制中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功能研究    李进浩

日本应对福岛核危机的外交分析    孙新巧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法律问题研究    韩秋阳

全球核扩散形势下的欧盟核不扩散政策研究    林少彬

伊朗核问题上大国的合作与竞争    郭金月

小布什政府中东战略下的伊朗核危机透视    孙伟

NPT的局限性与朝鲜核问题    李红梅

21世纪特殊的高级政治    李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