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水稻秸秆黑碳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00:28
热度:

水稻秸秆黑碳的制备与表征【摘要】:本文以水稻秸秆作为原料制备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剂黑碳。首先,采用热解的方法制得黑碳的前驱体,再通过酸洗的方法去除黑碳表面的灰分等杂质,最后分析了黑碳的

【摘要】:本文以水稻秸秆作为原料制备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剂黑碳。首先,采用热解的方法制得黑碳的前驱体,再通过酸洗的方法去除黑碳表面的灰分等杂质,最后分析了黑碳的比表面积及孔径结构。不仅解决了农村作物秸秆的闲置问题,还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打下了基础。 【作者单位】: 福建工程学院;
【关键词】水稻秸秆 黑碳 孔径 比表面积
【分类号】:TQ914.3;TQ127.11
【正文快照】: 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存在产量大、种类多的特点,仅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就高达7.0×108t/a[1-2]。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废弃物正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如果不妥善处置这一部分固体废弃物,不仅浪费资源还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目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城市化过程中黑碳的土壤记录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何跃;张甘霖;杨金玲;阮心玲;赵玉国;龚子同;

土壤中黑碳对农药敌草隆的吸附-解吸迟滞行为研究    余向阳;应光国;刘贤进;Rai Kookana;张兴;

黑碳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穆燕;秦小光;刘嘉麒;殷志强;

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分布及来源    黄亮;张国森;吴莹;张经;

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分布及其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林田;方引;陈颖军;胡利民;郭志刚;张干;

致力于减少对气候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添新丁    

上海某地铁站黑碳浓度水平及个体暴露特征    蔡婧;修光利;张大年;杨军;郑懿;陈远翔;王震文;

欧盟黑碳监测现状及我国开展黑碳监测的建议    赵思琪;张明顺;

黑碳对土壤中毒死蜱降解的影响    余向阳;张志勇;张新明;刘贤金;

黑碳对气候的影响和中国黑碳减排措施    张蕾;王宝庆;

藏東南冬夏季大氣黑碳氣溶膠的濃度變化特徵    趙竹子;曹軍驥;朱崇抒;劉隨心;

环境有机质影响下萘和菲在黑碳上的吸附    吉永红;邱宇平;盛光遥;

黑碳及其环境效应    曹军骥;

环境因素影响下黑碳吸附污染物的行为研究    邱宇平;肖小雨;郑珍芝;盛光遥;

环境黑碳对腐殖酸的吸附行为研究    程海燕;邱宇平;盛光遥;

上海地区黑碳污染物特征及其源分布研究    刘宏剑;

北京PM_(2.5)及氣溶膠光學特性的觀測研究    荊俊山;高樅亭;張仁健;

环境黑碳吸附阴阳离子染料的行为研究    郑珍芝;邱宇平;盛光遥;

中国西部雪冰中的黑碳及其气候效应    明镜;效存德;秦大河;杜振彩;Mark Flanner;

黑碳吸附铅镉的特性研究    吴成;张晓丽;李关宾;

黑碳,又一个气候“捣蛋鬼”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黑碳:区域气候变暖的重要角色    采访人 本报记者 王敬涛 高琳

共治黑碳呈现合作氛围    英国《卫报》 吴静宜 译

黑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超过甲烷    华凌

晴雨交错 喜忧参半    本报记者 魏丽娟 通讯员 刘慧敏

率先发展低碳经济    刘宇

能见度30公里苏城昨天一眼望穿    记者 蒋丽英

“灰尘”何去何从    本报记者 孙楠

关中地区黑碳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外场观测与数值模拟    赵淑雨

北半球中纬度黑碳的源解析和辐射效应    章如东

城市个体黑碳暴露特征与儿童呼吸道健康效应关系研究    蔡婧

黑碳对沉积物中壬基酚吸附/解吸和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程广焕

黑碳对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余向阳

北京市黑碳及PM_(2.5)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健康影响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赵肖奕

黑碳对沉积物中疏水性有机物的生物富集、降解与基因毒性的作用机制    崔昕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