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天然气非催化制合成气的模拟计算及工艺优化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7:37
热度:

天然气非催化制合成气的模拟计算及工艺优化【摘要】:本文针对6.0MPa Shell渣油气化炉改为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制取合成气后的气化炉反应,就天然气部分氧化反应的理论依据、反

【摘要】: 本文针对6.0MPa Shell渣油气化炉改为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制取合成气后的气化炉反应,就天然气部分氧化反应的理论依据、反应特征、气体成分、工艺条件的确定开展了研究工作。本文采用短路混合模型进行了数学模拟计算,对气化炉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气化炉的出口温度、粗合成气体中CO、H2、CO2、CH4等各组分浓度变化与氧、天然气比值和蒸汽加入量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讨论,并与气化炉实际运行工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短路混合模型基本适用于油改气后的天然气气化炉。计算还预测了工艺条件的变化对气化炉中反应结果的影响,并结合实际状况,确定了最佳的气化炉工艺操作条件:在蒸汽加入量确定的情况下(蒸汽/天然气=0.031),气化炉操作温度为1250~1320℃,氧/天然气比的范围为0.60~0.64(Nm3/Nm3)。 经过实际运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对油改气后的气化炉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好的生产指导作用。 【关键词】:天然气 部分氧化 氨合成气 工艺条件 气化炉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E66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6
  • 1.1 以煤为原料制合成气9-16
  • 1.1.1 气流床气化工艺10-13
  • 1.1.1.1 洁净煤气化技术10-11
  • 1.1.1.2 DOW 煤气化技术11-13
  • 1.1.1.3 新型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13
  • 1.1.2 固定床气化工艺13-14
  • 1.1.3 流化床气化工艺14-16
  • 1.1.3.1 恩德炉气化工艺14-15
  • 1.1.3.2 灰熔聚炉气化技术15-16
  • 1.1.3.3 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16
  • 1.1.3.4 UGAS(灰团聚)气化技术16
  • 1.2 以重油为原料制合成气16-26
  • 1.2.1 德士古气化工艺17-22
  • 1.2.1.1 激冷型气化工艺19-20
  • 1.2.1.2 废锅型气化工艺20
  • 1.2.1.3 激冷废锅型气化工艺20-22
  • 1.2.2 谢尔气化工艺22-26
  • 1.2.2.1 气化22-23
  • 1.2.2.2 废热回收23-24
  • 1.2.2.3 碳黑脱除24
  • 1.2.2.4 碳黑回收24-26
  • 第二章 天然气非催化制合成气工艺及原理26-41
  • 2.1 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合成气26-33
  • 2.1.1 常规两段蒸汽转化法工艺26-28
  • 2.2.1.1 Braun 公司的低能耗工艺27-28
  • 2.2.1.2 ICI 公司的AMV 节能工艺28
  • 2.2.1.3 Topsoe 公司的低能耗工艺28
  • 2.1.2 换热式转化工艺28-33
  • 2.1.2.1 Kellogg 公司的KRES 工艺29
  • 2.1.2.2 ICI 的LCA 工艺29-30
  • 2.1.2.3 伍德(UHD)公司的CAR 工艺30
  • 2.1.2.4 俄罗斯的TANDEM 工艺30-31
  • 2.1.2.5 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的换热式转化工艺31-32
  • 2.1.2.6 电转化工艺32-33
  • 2.2 部分氧化法工艺33-41
  • 2.2.1 非催化部分氧化法工艺33-35
  • 2.2.2 催化部分氧化法工艺35-36
  • 2.2.3 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合成气的代表流程36-38
  • 2.2.4 天然气制合成气的催化剂的研究状况38-41
  • 第三章 数学模型及计算41-45
  • 3.1 数学模型描述41-44
  • 3.1.1 物料衡算的短路混合模型41-43
  • 3.1.2 二次反应区物料平衡模型43-44
  • 3.1.3 系统热量衡算方程44
  • 3.2 气化炉工艺计算条件44
  • 3.3 高压蒸汽44-45
  • 第四章 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45-51
  • 4.1 计算值与设计值、操作值的比较45
  • 4.2 工艺条件对气化炉出口温度和组成的影响45-51
  • 4.2.1 气化炉出口温度46-47
  • 4.2.2 合成气中有效气(CO+H2)的变化47
  • 4.2.3 氧/天然气比对合成气中各组分影响47-51
  • 第五章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过程转化炉大型化关键技术研究    郭文元

甲烷扩散火焰燃烧与重整的数值模拟    董良

天然气加压空气部分氧化——深冷除氮制合成氨原料气的生产工艺    李仕禄

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对油造气制氨厂的改造    魏有福

德士古重油气化炉的应用与改进    丁振亭

SHELL粉煤加压气化与新型水煤浆加压气化的技术评价    任照彬,宋甜甜,路文学

渣油气化制氨技术新进展    李贵贤

天然气制氨工艺技术比较与进展    李贵贤,崔锦峰,张建强,张汉鹏,索继栓

DOW煤气化法及其在合成氨工业的应用    黄景梁;

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    谭可荣,韩文,赵东志,于广锁,刘海峰

两段法甲烷催化氧化制合成气研究    潘智勇,董朝阳,沈师孔

粉煤与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的技术评价    任照彬,宋甜甜,路文学

天然气化工的应用研究进展    朱德春;

天然气转化制氢工艺进展及其催化剂发展趋势    谢建川;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及其优越性    蒋甲金;宋羽;路文学;李磊;

添加碱金属对甲烷与空气制合成气的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尚丽霞,谢卫国,吕绍洁,邱发礼

SHELL粉煤加压气化与新型水煤浆加压气化的技术评价    任照彬,宋甜甜,路文学

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与单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实际运行数据的比较与相关分析    陆新华;胡瑾;张彦;

下世纪初制氨催化剂需求预测    赵骧

LiLaNiO_x/γ-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加压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鲁辉;张岩;

天然气替代丙烷气制备可控气氛的能耗分析    李伟;时章明;王洪才;

气化炉进料的几种流量测量    梁艳绒;田沛;温兴贤;

添加ZrO_2对高铬砖性能的影响    范志辉;徐延庆;耿可明;孙红刚;闫双志;王金相;

低水碳比天然气转化催化剂的研究    李方伟;蒋毅;徐显明;程极源;王斯晗;李建忠;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基础研究    魏永刚

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过程转化炉大型化关键技术研究    郭文元

烷烃催化转化制氢气/合成气的研究    冉然

新型水煤浆气化喷嘴和气化炉的开发以及气化过程数值模拟    于海龙

小氮肥氨合成装置先进控制与优化研究与应用    沈之宇

钙钛矿材料的透氧性能及YBCO膜反应器中甲烷转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胡捷

甲烷部分氧化同时制取乙烯和合成气的研究    张海丽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邱业君

气流床煤气化炉数值模拟及颗粒—涡团作用建模研究    吴玉新

SiO_2和Al_2O_3负载的Rh、Ru、Ir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研究    罗春容

甲烷扩散火焰燃烧与重整的数值模拟    董良

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重整甲烷制氢的研究    钟犁

兰州石化合成氨装置低温甲醇洗节能降耗流程改造    王玉峰

新化氨合成装置(Ⅰ套)的运行模拟与优化分析    解光燕

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DCS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施鹏辉

合成气制甲烷高温催化剂的研究    杨亮亮

合成氨清洁生产评估考核系统设计与实现    彭锋

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原料优化改造研究    姜义君

大型空分装置空冷塔系统的研究与优化    王高敏

高水热稳定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丁炔二醇加氢性能研究    宋美婷

我国替代石油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孙晓瑜;

Ni/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    沈师孔,李春义,余长春

湍流扩散火焰的大涡模拟及验证    张引弟;周怀春;谢明亮;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原位时间分辨IR光谱和Raman光谱表征    万惠霖,翁维正

Remarks on large eddy simulation    

湍流燃烧大涡模拟的最近研究进展    周力行;胡砾元;王方;

国内外甲烷催化部分氧化技术进展    王卫,申欣,孙道兴,程玉春

CFD通用软件综述    姚征,陈康民

甲烷二氧化碳转化制合成气稀土助剂抗积炭性能的研究    宫丽红,史克英,徐恒泳,孙希贤,徐国林

我国天然气化工产业资源利用的前景分析    余黎明;

甲烷湍流射流燃烧系统氮氧化物模型的研究    梁红英

天然气制油车用发动机排放特性对比研究    严瑾

双柱串联色谱一次分析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产物    张兆斌,余长春,沈师孔

Ni系列催化剂上甲烷直接氧化制合成气    曹立新,陈燕馨,李文钊

天然气加压空气部分氧化——深冷除氮制合成氨原料气的生产工艺    李仕禄

合成氨深冷流程的能耗分析    唐宏青,蒋德军

合成氨流程模拟与分析系统 SAPROSS(Ⅱ)(上)    唐宏青

浅析C.F布朗合成氨工艺的核心——深冷净化    米佩瑶

大喷嘴间距对置撞击流径向速度分布    刘海峰,刘辉,龚欣,王辅臣,于遵宏

撞击流反应器内微观混合过程的研究    刘海峰,王辅臣,吴韬,龚欣,于遵宏

采用Shell加压粉煤气化技术改造我国大、中型氨厂的评价(上)    卢正滔

A301催化剂用于日产千吨径向氨合成塔操作工况的模拟及优化    刘华彦,刘化章

气流床天然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工艺分析    王辅臣,龚欣,王亦飞,刘海峰,于广锁,于遵宏,郭文元,亢万忠,李晓黎

用于天然气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钙钛矿型催化材料的研究    张志翔;孙建林;王凤荣;苑慧敏;

应用ASPEN PLUS模拟天然气、空气、水蒸气制合成气反应    邢春发;崔秋凯;徐显明;王斯晗;张永军;张忠涛;王凤荣;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首次引入“数字管道”    黄蔚莉;

沼气替代天然气应提上议事日程    

天然气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    李虎;

燃气企业信息化管理及安全要求    单世明;

国外输油-气管线的阀门概况    杨大蒲;

氧—天然气切割    

加强天然气计量管理 提高计量水平    黄明昌;

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 深入开展天然气汽车研究    王振玉;

浅谈天然气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    张平;

从我国能源结构看“西气东输”工程    钟文琪;顾利锋;陈雨亭;

川西北输气场站设备泄漏检测及分析    李文英;钟卫;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现状分析与思考    蔡良君;姚安林;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的研究    江彤;兰志波;王立新;吴宁;

天然气汽车的动力性试验研究    李永昌;

天然气——新世纪的能源主力 推动经济发展的亮点    朱长泽;贡文海;

天然气中毒死亡102例分析    许金畅;乔聚祥;姚宗湖;

燃气热泵(GHP)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李朝阳;

全市第一家天然气双燃料汽车加气站投入使用    记者 丁永宏通讯员 戴峰 胡芬

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中小板    贺韬

东南亚筹建天然气网    杨军

从西气东输看天然气监管    记者 陈玉强 特约记者 吕阳春 通讯员 张航

做强天然气 吐哈正当时    韩彬

年内设三条以上公交专道    吴宏雄

我市燃气快速走进千家万户    记者 李玉亮 通讯员 高亮

年内600辆公交车改用天然气    记者  葛妍

关于建立天然气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    深圳市政协委员 于剑

涩宁兰管道下游将建车用天然气加气母站    通讯员 赵国辉

盐层储气库溶腔形状控制模拟技术研究    万玉金

中国天然气要素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周志斌

中国天然气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张福东

超高压提取人参皂苷工艺及机理研究    陈瑞战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天然气—柴油电控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的研究    赵骆伟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    胡国艺

采用天然气的小型斯特林冷热电三联供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    汪海贵

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优化及压气站负荷调度研究    王希勇

湿气气藏天然气井油管外壁腐蚀研究    姜放

脂肪酶催化植物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徐桂转

天然气非催化制合成气的模拟计算及工艺优化    张援越

甲烷泄漏检测及扩散研究    师春元

活性炭成型及其对天然气吸附性能的研究    闫新龙

天然气开采技术综合评价研究    王琳琳

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低含水量甲烷氯化物品的工程研究    曾晓彬

天然气中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测定及差异分析    王宗礼

渐变型多孔介质燃烧器的研究与开发    褚金华

等离子体射流共裂解煤和天然气制乙炔实验研究    尚书勇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研究    李吉君

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及其在徐家围子地区的应用    徐立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