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储层与输导体系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07:15
热度: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储层与输导体系研究【摘要】:苏里格气田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气田,属于克拉通盆地的岩性气藏。本文通过相似地质背景下典型天然气藏和非天然气藏储层和输导体系的

【摘要】:苏里格气田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气田,属于克拉通盆地的岩性气藏。本文通过相似地质背景下典型天然气藏和非天然气藏储层和输导体系的对比研究,结合盆地模拟结果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物理与数值模拟实验,建立起不同富集度的天然气藏孔隙演化模型,明确了优质输导层和输导格架的时空演化以及输导机制等科学问题。采用类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储层成岩相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天然气储层原始的沉积物及后期成岩演化。气层主要发育在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溶孔相和含泥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溶孔相中,非气层则主要发育在含泥(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致密压实相和含泥(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残余粒间孔相中。气层的原始物质是中粗粒沉积物,粒径粗,填隙物少,抗压实强,在有机酸进入前,有较大空间待酸进入,发生较强的溶蚀作用,为天然气的注入提供了较大的储集空间。非气层的原始物质大多是细粒沉积物,粒径细,填隙物多,压实程度强,原生孔隙消失殆尽,次生孔隙少,总孔隙度很小。通过天然气成藏过程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物理与数值模拟实验,证实在晚成岩A 阶段,大量有机酸的排出,溶蚀凝灰质和长石等易溶组分,形成了有利的储集相带。采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微相分析方法,建立了苏里格气田现今输导体系地质模型。输导体系主要类型为砂体型,也有少量断裂型、砂体-断裂型。砂体型又可进一步分为厚层带状砂体、薄层带状砂体与透镜状砂体等类型。输导性能受构造运动、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结合盆地模拟技术,确立了输导体系时空演化地质模型,进而采用岩石薄片鉴定、电镜分析等储层分析技术,通过成岩作用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油气输导体系输导能力以及演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苏里格气田的油气成藏关键时刻,输导体系为砂体、断裂与裂缝,输导效率高。 【关键词】:鄂尔多斯 苏里格 储层 孔隙演化 输导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独创性声明3-4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创新点摘要7-10
  • 第1章 引言10-32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27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27
  • 1.4 完成的工作量27-28
  • 1.5 取得的成果认识及主要创新点28-32
  • 第2章 苏里格气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分析32-46
  • 2.1 区域地质概况32-33
  • 2.2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33-40
  • 2.3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相与砂体展布40-46
  • 第3章 苏里格气田气藏和非气藏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序列46-57
  • 3.1 苏里格气田气藏和非气藏储层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46-52
  • 3.2 苏里格气田储层成岩阶段的确定52-55
  • 3.3 苏里格气田气藏和非气藏储层成岩序列55-57
  • 第4章 苏里格气田储层孔隙演化及其影响因素57-67
  • 4.1 苏里格气田储层孔隙演化57-59
  • 4.2 苏里格气田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因素59-67
  • 第5章 储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模拟67-84
  • 5.1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机制67-70
  • 5.2 储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物理与数学模拟70-80
  • 5.3 不同类型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80-84
  • 第6章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地质模型和有效性评价84-98
  • 6.1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类型与特征84-93
  • 6.2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地质模型93-94
  • 6.3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格架演化94-95
  • 6.4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输导能力演化综合分析95-96
  • 6.5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时空演化地质模型96-98
  • 第7章 结论98-100
  • 参考文献100-106
  • 附图版106-144
  • 附图表144-152
  • 致谢152-15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53-15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气田沉积特征测井分析    王树寅;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成岩作用    王宝清;章贵松;

苏里格南部盒8段沉积微相研究    王世成;郭亚斌;杨智;任丽;刘红久;

伊陕斜坡上古生界大面积岩性气藏分布与成因    付金华;魏新善;任军峰;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及其勘探远景    顿铁军;

南鄂尔多斯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过程    夏文臣;雷建喜;张学义;王超勇;

鄂尔多斯盆地由垩系地下水形成分布规律    刘世安,黄忠信,陈延,王琪

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及特征    雷振宇,张朝军,杨晓萍

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    邸领军,张东阳,王宏科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探讨    李明辉,王剑,谢渊,毛郁

煤成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及成藏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冯乔;耿安松;张小莉;柳益群;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文冬光;邱心飞;王德潜;侯光才;王志民;J.V.TURNER;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岩石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谢渊;王剑;谢正温;李令喜;邓国仕;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形成的古气候条件    杨郧城;侯光才;文东光;王冬;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陇县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控煤作用分析    王辉;康高峰;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类型初探    蒙晓灵;赵靖舟;武富礼;王建民;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惠安堡地区铀成矿特点初探    李保侠;贾恒;于宏伟;

阴山山系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重力场与深部构造    王谦身;滕吉文;安玉林;张永谦;

鄂尔多斯盆地大地热流的变化与生态环境格局    匡耀求;黄宁生;胡振宇;吴志峰;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    李剑;罗霞;单秀琴;马成华;张水昌;戴金星;

2015年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    郭影

苏里格特大型气田能源家族的排头兵    龚畅

中石油联手道达尔 苏里格电厂用气有保障    记者 仝晨章 实习记者 刘国栋

苏里格之赢    本报记者 赵凡

内蒙古扬眉吐“气”    本报见习记者 汪俞佳

长庆油田苏里格第二天然气处理厂投入试运行    记者 杨文礼通讯员 付有全 曹晓斌

钻一牵手道达尔开发苏里格    王海 首席记者 于森

苏里格气区道路交通四通八达    通讯员 周建云

科学技术打开快速上产通道    记者 杨文礼 通讯员 王文钧

苏里格苏14区块成为国家工程实验室示范区    通讯员 周建云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储层与输导体系研究    刘成林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    邱欣卫

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层序充填特征与物质分布规律    李洁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同富集的地质条件与成藏(矿)系统研究    张云峰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郭庆银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    王建强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三叠统油气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    袁珍

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场及石油地质意义    冯兵

苏里格地区有效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张海涛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    邓秀芹

鄂尔多斯盆地红粘土分布特征与新构造运动研究    李建星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山西组天然气充注能力评价    王波

鄂尔多斯盆地楼坊坪区块延10基础地质研究    邓媛

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王华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二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黄培培

产业集群视角下鄂尔多斯盆地煤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冯哿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的表征与预测    周进高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沉积相研究    范萌萌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天然气储集条件研究    梁英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建模研究    王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