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天然气水合物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及蒸汽法试开采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06:47
热度:

天然气水合物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及蒸汽法试开采试验研究【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且清洁的新能源,具有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资源量巨大等优点,被广泛公认为常规油气的首选替代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且清洁的新能源,具有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资源量巨大等优点,被广泛公认为常规油气的首选替代能源,成为世界各国在能源战略平衡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后备能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天然气水合物就成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人类对于天然气水合物物性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理论,然而,在天然气水合物层的勘探、开采方面却成绩寥寥。要想使天然气水合物真正的成为一种可以替代传统能源的新型能源,这就需要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与开发进行研究。 钻探取心获得高保真的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是验证水合物存在的最直接的方法。目前,根据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压特性,国内外的天然气水合物取样器设计思路主要有两种:1.以孔内的保压为主,保温为辅;2.以孔底冷冻为主,保压为辅或者不保压。基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特点,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六类:加热法、降压法、注化学剂法、CO2置换法、斜井法和开矿法。其中研究较多的是前三类。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至今在5个地方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研究。 本文对天然气水合物的钻探和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在钻探技术方面,通过对FCS型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室内和室外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FCS型取样器干冰储存效果好,但是冷冻机构中储存的冷量较少,同时消耗的冷量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冷冻岩心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高效的传热原件——热管引入到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孔底冷冻取样器中,设计了孔底快速冷冻机构。 为确定热管在冷冻机构中的使用效果,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无热管的冷冻机构和有热管的快速冷冻机构进行传热模拟。从两种结构的纵向传热模拟结果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云图上可以看出,有热管的冷冻机构对于岩心的冷冻作用要明显好于没有热管的冷冻机构,无论从传热速度,传热效率,还是传热范围上,都具有更好的效果。从两种结构的纵向模拟过程中岩心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岩心表面的温度要比岩心中心的温度下降的要快,岩心上部的温度比岩心下部的温度下降的快,岩心冷冻的过程是一个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的过程。当岩心的温度降到-9℃左右的时候,就会保持稳定,基本不再降低。对快速冷冻机构进行横向传热模拟,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云图中可以看出,尽管在快速冷冻机构中热管不是密实包裹着岩心,但是热管的间隔分布所产生的温度场的不均匀性只对环状间隙中的酒精有影响,对于岩心并没有什么影响,不会在冷冻岩心的过程中造成一部分冻结,而另外一部分没有冻结的这种不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热管在冷冻机构中的使用效果,设计并建立了孔底快速冷冻机构试验台,对无热管的孔底冷冻机构和有热管的孔底快速冷冻机构进行对比试验。第一次试验的试验条件为:岩心冷冻腔不加保温,岩心管内不加岩心。试验结果表现为:在岩心管内壁的上部和中部、岩心管腔环状间隙的上部和中部,有热管和无热管的冷冻机构在温度降低的速度以及1300s时的温度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在岩心内壁的下部和岩心管腔环状间隙的下部,有热管的冷冻机构在温度下降的速度上相比无热管的要快很多,同时在1300s的温度上,有热管的冷冻机构也要比无热管的要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有热管的快速冷冻机构能够有效的扩大冷量传递的范围,提高冷量传递的效率。第二次试验的试验条件为:岩心冷冻腔加保温,岩心管内加岩心。试验结果表现为:岩心表面和岩心中心的上、中、下三部分,有热管的冷冻机构相对于无热管的冷冻机构温度降低的速度要快,最低温度以及最终1300s的温度要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有热管的快速冷冻机构能提高传热速度,增加传热效率。 为提高孔底冷冻取样钻具的工作能力,将绳索取心的快速取心方法和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的保样方法结合起来,设计了天然气水合物绳索取心式孔底热管快速冷冻取样钻具,提高了取心速度,增加了岩心冷冻是速度和范围,增加了可应用的取心深度。钻具分为三大部分:启动部分、控制部分和冷冻部分。其中启动部分包括:捞矛和弹卡定位机构,悬挂和启动机构,单动和内管保护调节机构;控制部分括:控制机构、酒精储存机构;冷冻部分包括:冷源储存机构、扶正机构、岩心快速冷冻机构和取心机构。对钻具各个部分和主要机构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主要的零件进行了设计。 对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进行研究,以天然气水合物加热开采的原理,设计了蒸汽加热试采系统,其中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功率为40kW。经过室内调试确定试采系统的排气阀开启压力为1.0MPa,关闭压力为0.5MPa。在中国冻土水合物一号试采井进行了野外试验。并成功使水合物分解,取得了天然气。对试采过程中降压法和蒸汽加热法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本次的野外试采试验中,降压法的效率要高于蒸汽加热法;蒸汽加热法的瞬时开采流量要大于降压法的瞬时开采流量;采用蒸汽加热法取得的气体的能量要小于加热蒸汽消耗的能量。 本文提出了天然气水合物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并进行了传热模拟和室内试验,表明热管可以提高冷冻机构冷冻岩心的效果,但是没有对热管的选择进行优化,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本文设计了天然气水合物蒸汽开采系统并进行了试采研究,虽然试采成功,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取得完整的数据,同时能量转换率也不理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热管技术 快速孔底冷冻 数值传热模拟 绳索取心 蒸汽开采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44.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6
  • 第1章 绪论16-36
  • 1.1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16-19
  • 1.2 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特征19-24
  • 1.2.1 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构类型19-21
  • 1.2.2 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压特性21-22
  • 1.2.3 天然气水合物的热物理性质22-24
  • 1.3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现状24-34
  • 1.3.1 天然气水合物取样钻具研究现状24-28
  • 1.3.2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现状28-34
  • 1.4 论文研究内容34-35
  • 本章小结35-36
  • 第2章 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设计36-56
  • 2.1 研究基础36-41
  • 2.1.1 天然气水合物自保护特性36-37
  • 2.1.2 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器37-41
  • 2.2 热管技术41-46
  • 2.2.1 热管技术介绍41-44
  • 2.2.2 热管传热极限44-45
  • 2.2.3 热管温度特性45-46
  • 2.3 孔底快速冷冻机构46-54
  • 2.3.1 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46-47
  • 2.3.2 主要部件设计47-54
  • 本章小结54-56
  • 第3章 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数值模拟分析56-72
  • 3.1 冷冻机构纵向传热模拟57-65
  • 3.1.1 模型简化57
  • 3.1.2 冷冻机构的模型建立57-59
  • 3.1.3 冷冻机构纵向传热模拟59-65
  • 3.2 冷冻机构横向传热模拟65-71
  • 3.2.1 模型简化65-66
  • 3.2.2 冷冻机构的模型建立66
  • 3.2.3 冷冻机构横向传热模拟66-71
  • 本章小结71-72
  • 第4章 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室内试验研究72-88
  • 4.1 试验装置设计72-76
  • 4.1.1 冷冻装置73
  • 4.1.2 测温系统73-75
  • 4.1.3 热管测试75
  • 4.1.4 其他75-76
  • 4.2 试验方案设计76-79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79-87
  • 4.3.1 无岩心试验结果80-83
  • 4.3.2 有岩心试验结果83-86
  • 4.3.3 试验结果分析86-87
  • 本章小结87-88
  • 第5章 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取样钻具设计88-108
  • 5.1 绳索取心式孔底热管快速冷冻取样钻具总体设计88-91
  • 5.1.1 钻具的设计要求88
  • 5.1.2 总体机构设计88-90
  • 5.1.3 钻具工作原理90-91
  • 5.2 启动部分设计91-98
  • 5.2.1 捞矛和弹卡定位机构91-93
  • 5.2.2 悬挂和启动机构93-96
  • 5.2.3 单动和内管调节保护机构96-98
  • 5.3 控制部分设计98-102
  • 5.3.1 控制机构98-101
  • 5.3.2 酒精储存机构101-102
  • 5.4 冷冻部分设计102-106
  • 5.4.1 冷源储存机构102-104
  • 5.4.2 岩心快速冷冻机构104-105
  • 5.4.3 扶正机构105
  • 5.4.4 取心机构105-106
  • 本章小结106-108
  • 第6章 天然气水合物蒸汽法试采系统的试验研究108-126
  • 6.1 蒸汽法试采系统设计108-114
  • 6.1.1 工作原理108-110
  • 6.1.2 关键参数的设计110-113
  • 6.1.3 系统的组成113-114
  • 6.2 蒸汽法试采系统室内实验114-116
  • 6.2.1 室内实验114
  • 6.2.2 室内实验结果与分析114-116
  • 6.3 蒸汽法试采系统野外实验116-124
  • 6.3.1 野外实验116-118
  • 6.3.2 野外实验结果与分析118-124
  • 本章小结124-126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126-130
  • 7.1 结论126-127
  • 7.2 论文创新点127-128
  • 7.3 展望128-130
  • 参考文献130-13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138-140
  • 致谢14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保冷材料的性能和选择方法——评暖通空调新规范及其他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殷平

干冰升华特性的实验    陈继辉,童明伟,严嘉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    雷怀彦,王先彬,房玄,郑艳红

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前景    雷怀彦,王先彬,郑艳红,张中宁,周晓峰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前景    吴茂炳,王新民,李在光

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技术及其应用    张志杰,于兴河,郑秀娟,刘博

天然气水合物的钻进过程控制和取样技术    蒋国盛,王荣璟,黎忠文,汤凤林,赵正宏,徐永齐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现状    胡奥林

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方法的室内试验及传热数值模拟研究    郭威

高温热管翅性能及其强化传热过程的研究    赵蔚琳

电子器件复合型热管散热器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    张鑫

热管技术在高强化柴油机中的应用研究    乔国辉

模块化设计及其在齿轮减速器中的应用    汪云祥,高洪

关于工业热管的回顾与展望    唐志伟,马重芳,蒋章焰

射流式液动锤回转冲击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的实践与分析    谭凡教,王如生,蒋荣庆

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前景    雷怀彦,王先彬,郑艳红,张中宁,周晓峰

我国东海及邻近海域气体水合物可能的分布范围    栾锡武,初凤友,赵一阳,秦蕴珊,陈左林

甲烷水合物在AlCl_3溶液中的相平衡条件    郑艳红,雷怀彦,王峰,吴保祥

高效低成本柴油机余热利用暖空调设计    梁和平,梁桂森

热管技术在电厂气─气冷却器的应用    徐殿柱,徐春林

应用旋转热管调压调速电机的温度场计算    张鹏洲,谢雅莉,魏永田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历程及发展趋势    张文亮,贺艳梅,孙豫红

水下采油树帽的天然气水合物解堵    辜志宏;

压力信号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屠小昌;万宏;刁建宏;陈秀菊;

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以马利克钻井为例    栾锡武;赵克斌;孙冬胜;岳保静;

水上钻探作业平台的制作及应用    刘振杰;

绳索取心技术在煤层气井施工中的应用    郝登峰;石继峰;胡向志;

金刚石钻头和金刚石锯片磨损机理、设计及性能测试研究    杨俊德

热管生物反应器的传递过程研究    王煜

高温热管换热器强化传热及结构优化模拟研究    孙世梅

高温热管翅性能及其强化传热过程的研究    赵蔚琳

海底表层样品低扰动取样原理及保真技术研究    秦华伟

热管技术在化学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    王军

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注热水分解理论及实验研究    李明川

摩擦热—机械能联合碎岩理论与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吴景华

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杆接头螺纹的优化研究    苏继军

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齿及其钻头的研究    史晓亮

机械驱动式分离型热管-热环的研究    王越

热管式真空蒸发器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郭雪华

M46J/QY8911-Ⅱ复合材料预浸纱制备与缠绕技术研究    邱伟娟

稳定的天然气水合物制备工艺设计    胡萃为

甲烷水合物在盐、醇类介质中相平衡研究    郑艳红

油田热采注汽锅炉燃用稠油的节能技术改造研究    黄盛

热管技术与其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应用    陈海飞

非开挖导向钻进铺管技术的理论研究与计算机应用    闫勇

天然气等离子体法转化为碳二烃的在线研究    韩媛媛

热管式大功率电子模块散热器的研究与开发    陶汉中

服用纺织品热传递性能的研究    俞建勇;赵书经;

有机插层蛭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吴平霄

溶剂/非溶剂体系对聚醚砜微孔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李井峰;许振良;杨虎;

蛭石在非传统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励敏华,陈玉华

耐火纤维材料高温热导率的分形    程远贵,周勇,朱家骅,董岱峰

从国内外专利看我国蛭石开发利用与世界的差距    杨越

蛭石改性提高蛭石膨胀度的研究    郑天亮,宇波

层间水含量对蛭石有机改性影响的研究    朱建喜,胡大千,何宏平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热分析中的应用    张建峰,王翠玲,吴玉萍,顾明

热管技术解决CPU散热的新方案    张俊霞

天然气组成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及灾害预防研究    徐文新;陈多福;陈先沛;陈光谦;

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样钻具的试验研究及施工方案研究    张永勤;孙建华;赵海涛;刘秀美;王汉宝;

海底表层样品低扰动取样原理及保真技术研究    秦华伟

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井壁稳定性研究    宁伏龙

导热功能表面强化混合蒸气冷凝传热机理的研究    周兴东

CPU重力热管使用不同天然工质时的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吴治娟

中温热管空气换热器的模拟优化研究    冯晓强

天然气水合物预测综合模型及其应用    胡顺渠

天然气水合物钻进时井内温度分布模型研究    张凌

热管技术在增压内燃机中的应用    王春强

电子元器件液体自循环冷却系统的传热特性与实验研究    刘思光

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样技术的研究    程毅

输汽管线能量损失分析及保温层优选    王兆元

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的模拟实验研究    张剑,业渝光

天然气水合物的环境效应    王淑红,宋海斌,颜文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戚学贵,陈则韶

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识别和评价    王祝文,李舟波,刘菁华

管道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对“西气东输”的影响    刘怀山,赵月霞

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高兴军,于兴河,李胜利,段鸿彦

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卢林松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数值模拟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李淑霞,陈月明,杜庆军

“可燃冰”开采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技术构成    许红,刘守全,王建桥,蔡乾忠

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勘探及开采    吴应湘;

加快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工作步伐    郑军卫;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及其能源战略意义    杨木壮;黄永样;姚伯初;金庆焕;

海洋沉积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雷兴林;何丽娟;

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及资源量估算    王淑红;颜文;宋海斌;

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    栾锡武;

关于南海ODP1144站位天然气水合物进一步探讨    耿建华;邵磊;吴松;吴能友;张光学;

水合物在海洋天然气运输中应用探讨    王彦瑞;曾树兵;严雪莲;高秀敏;

天然气水合物的岩石物理:物理模拟研究    赵群;郝守玲;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    罗艳托;朱建华;陈光进;郭绪强;

天然气水合物    王宪忠

与国家需求共呼吸 立科学前沿同攀登    

科技进步:我国海洋勘查的支撑    本报记者 窦克林 通讯员 陈惠玲

天然气水合物如何成为后续能源    樊栓狮

模拟实验研究推进天然气水合物探测    记者 滕艳 特约记者 曹雪晴

点燃“冰”火    本报通讯员 肖宝巨

青藏高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计划通过论证    李明明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利与弊    毛彬

点燃“冰”火    肖宝巨

点燃“冰”火    本报记者 肖宝巨

天然气水合物钻控泥浆制冷系统及孔底冷冻机构传热数值模拟    赵江鹏

天然气水合物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及蒸汽法试开采试验研究    贾瑞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属性)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及软件开发    吕琳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底滑坡与环境风险评价    刘锋

海洋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实验研究    孙建业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的钻井液研究    涂运中

台湾西南海域地震数据处理及天然气水合物识别    邓辉

祁连山木里天然气水合物钻孔沉积构造特征及与水合物分布关系研究    庞守吉

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方法的室内试验及传热数值模拟研究    郭威

多孔介质中水合物饱和度与声波速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张剑

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绳索取心钻具的设计与室内冷冻试验的研究    赵建国

天然气水合物测井解释方法初步研究    周越

台西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含量估算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毕海波

天然气水合物制备过程中的多相流传递研究    王峰博

深水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模型研究    庞群利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热激法试开采系统及数值模拟研究    房治强

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泥浆冷却系统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    李国圣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测井响应特征及评价    郭星旺

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及其应用    胡志兴

输送天然气水合物的管道及双流道提升泵流场分析    屈科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