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18:04
热度:

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研究【摘要】:浅层地热能,是指在太阳能照射和地心热产生的大地热流综合作用下,存在于地球表层恒温带(15m-22m)至200m埋深中土壤、岩石

【摘要】:浅层地热能,是指在太阳能照射和地心热产生的大地热流综合作用下,存在于地球表层恒温带(15m-22m)至200m埋深中土壤、岩石和地下水中的低温地热能(一般温度低于25。C)。这种能源既可恢复又可再生,储量巨大、绿色环保,起初因品位不高而被人们忽视,成熟的热泵技术使浅层地热能的采集、提升和利用成为现实。 近年来,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的发展趋势良好,从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到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浅层地热能与地源热泵技术的结合开创了暖通行业建筑供暖(冷)能源的革命。本文对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阐述国内外浅层地热能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浅层地热能成为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过程中的10大建筑节能新技术之一;总结现阶段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地源热泵系统的冷热失衡、地质基础研究工作滞后等,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简单介绍节能建筑的概念与设计内容,并引出建筑节能措施之一的浅层地热能,在概括浅层地热能的特点、应用范围和开发方式的基础之上,对土壤源热泵(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对室内进行供冷暖的工作原理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将浅层地热能融入在节能建筑中阐述其重要作用; (3)本文主要通过河北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区域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水质评价、地温场特征以及地热资源储量等方面,来研究浅层地热能的基本特征。首先,对河北平原上第三系馆陶组热储层和基岩热储层、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堆积物的盖层岩性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研究本区域地温场特征,得出平原内部的热流值为1.51~1.86HFU,浅层地温梯度为2~4℃/100m,并对河北平原四个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蕴藏有丰富的中、低温热水资源;再者,通过对浅层地热能资源储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为775557.53×1010KJ,相当于标准煤26462.68×104t。其中在研究区内以曹妃甸新区最多,石家庄位居第二;最后,对河北平原地区地下水源热泵的适宜条件与土壤源热泵的适宜条件进行适宜性评价,得出唐山、衡水、廊坊、沧州、石家庄区以及邢台、邯郸等主要地区热泵的适宜性,为河北平原浅层地热能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以河北建设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阐述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具体应用。首先,对此项目实施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可行性分析、浅层地质结构与埋管换热性能测试,得出本项目地下80m内的土壤传热性能适合地源换热器设计的方案,为地源换热器的施工图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次,对地源热泵系统中地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机房、末端设备的设置及系统的运行进行介绍。最后,进行本项目利用浅层地热能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本系统全年耗电量395454.04KWH,全年电费304499.6元,与集中供热加冷水机组空调耗电量对比,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全年节省运行费用546097.77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61年。对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本项目可节约标准煤7.4万吨、钢材193.5吨、矿石309.6吨、水31.27万吨;节省投资约6175万元;减少排放C0216.2万吨、S02104吨、NO化物668吨、粉尘817吨。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物供暖、制冷,可以缓解能源紧张,减少地区电能消耗的压力,同时降低污染,保护环境,对于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 地源热泵 河北平原 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8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引言11-22
  • 1.1 研究背景11-13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思路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4-15
  • 1.4 国内外浅层地热能应用研究现状15-22
  • 1.4.1 国外浅层地热能应用研究现状15-18
  • 1.4.2 国内浅层地热能研究应用现状18-21
  • 1.4.3 浅层地热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22
  • 第2章 节能建筑与浅层地热能简介22-37
  • 2.1 节能建筑简介22-29
  • 2.1.1 我国当前建筑能耗概况22
  • 2.1.2 节能建筑概念与发展历程22-25
  • 2.1.3 节能建筑设计内容25-26
  • 2.1.4 河北省平原地区建筑节能发展情况分析26-28
  • 2.1.5 未来建筑节能的发展28-29
  • 2.2 浅层地热能简介29-37
  • 2.2.1 浅层地热能概念、特点与应用范围29-31
  • 2.2.2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方式与工作原理31-35
  • 2.2.3 地源热泵技术的特点35-37
  • 第3章 河北省平原地区浅层地热能基本特征37-50
  • 3.1 自然地理特征37-39
  • 3.1.1 地形地貌特征37-38
  • 3.1.2 气候特征38-39
  • 3.1.3 降水特征39
  • 3.2 区域地质特征39-41
  • 3.3 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及水文地质特征41-42
  • 3.4 水质评价42-43
  • 3.5 地温场特征43-45
  • 3.5.1 本区地温场面貌43
  • 3.5.2 地温梯度43-44
  • 3.5.3 大地热流值44-45
  • 3.6 浅层地热能资源储量45-46
  • 3.6.1 计算原则45
  • 3.6.2 计算公式45
  • 3.6.3 计算结果45-46
  • 3.7 热泵的适宜性46-47
  • 3.7.1 热泵的适宜条件46
  • 3.7.2 热泵的适宜性评价46-47
  • 3.8 浅层地热能应用特点47-50
  • 3.8.1 项目数量和服务面积呈快速增长趋势47-48
  • 3.8.2 项目以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为主48
  • 3.8.3 项目分布不均匀48-49
  • 3.8.4 项目应用以民用建筑为主49-50
  • 第4章 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实例50-70
  • 4.1 工程简介50-53
  • 4.1.1 地理位置与设计理念50-51
  • 4.1.2 功能与布局51
  • 4.1.3 建设概况51-52
  • 4.1.4 “四新四节一环保”技术的应用52-53
  • 4.2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53-54
  • 4.2.1 建筑围护结构53-54
  • 4.2.2 热桥的保温处理54
  • 4.3 浅层地热能的应用54-64
  • 4.3.1 采用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分析55
  • 4.3.2 浅层地质结构与埋管换热性能测试55-59
  • 4.3.3 系统工作原理59
  • 4.3.4 地源热泵系统59-62
  • 4.3.5 冬夏热平衡的措施62
  • 4.3.6 复核室外气象条件62-64
  • 4.4 地源热泵的施工64-66
  • 4.4.1 热交换器的安装64-65
  • 4.4.2 室内空调系统的安装65
  • 4.4.3 主机的安装65
  • 4.4.4 调试65-66
  • 4.5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66-69
  • 4.5.1 节能效益分析66-67
  • 4.5.2 运行效果分析67-68
  • 4.5.3 存在问题68
  • 4.5.4 环境效益分析68-69
  • 4.6 社会效益综合分析69-70
  • 结论70-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利用水源热泵开采浅层地热能若干问题的探讨    李宇;张远东;魏加华;

石家庄地热地质条件及开发远景    胡君春;郭纯青;

华北平原北部地温场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的初步探讨    马刚;常恩祥;周瑞良;胡景江;张业成;张奕夫;

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设计思路    张霖;

从条件变化看我国浅层地能供暖的未来趋势    鄢毅平;

我国利用水源、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呈现好形势    王秉忱;

浅层地能利用中回灌水对地下水影响浅析    张国建;

建筑节能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欧阳华;

浅谈办公建筑进行可再生能源设计的重要性    施丽霞;

开发利用浅层地能可缓解能源供应压力    韩再生;

可再生浅层地热能资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利用    张子平;张莱;

    王新佳

中埋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    赵进

杭州市节能住宅经济性综合评价研究    王显斌

生态住宅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陈菲

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袁冰

太阳能辅助供暖的土壤源热泵系统研究    寇胜平

节能建筑综合经济效益评价    武想想

河北省建筑节能机制构建研究    张雅

上海浅层地热能分布规律及开发应用研究    章长松

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促进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    肖军;李嘉华;

建筑节能软件在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蔡媛媛;

既有住宅室外硬质铺地环境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董美宁;刘怡;

阜阳市地面沉降研究和防治的若干问题    郭荣;陈伟;李琴;

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李德英,寿大云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    鲍学芳;

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节能优化设计——以合肥御龙湾高层住宅为例    王晓岷;吴庆;葛军;

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建筑物中的应用探讨    方武,张虎

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下)    何夕平;

基于安徽省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刘伟;郑先友;

建筑物能效跟踪、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王德林;冯廷龙;唐宏伟;陶金;李刚;

能耗统计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介鹏飞;李德英;

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陈华敏;李永安;

太阳能再生式连续除湿换热器的试验研究    赵耀;葛天舒;代彦军;

苏南地区老小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集成技术体系及能耗评估    白建波;张宇;芮玮玮;杨江金;张菁燕;吴海军;

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风景区地热资源与开发远景评价    黄江华;王少龙;敬海霞;王文龙;

太阳强烈辐射对大跨度球面网壳静力性能的影响    徐灏;肖建春;刘佳坤;马克俭;

浅谈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节能问题    白海龙;

我国地温资源开发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及存在问题    王秉忱;田廷山;赵继昌;

北京平原区水源热泵适宜性区划评价方法的研究    王新娟;路明;姜媛;谢振华;

玻璃幕墙安全性能评估及其面板失效检测技术    刘小根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与环境效益分析方法研究    秦湘灵

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张辉

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    石峰

建筑蓄热与自然通风耦合作用下室内温度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军莉

基于EETP指标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经济性研究    于靖华

保温砌模钢筋混凝土网格框架节能结构体系性能研究    赵晓艳

流致薄膜振动强化新风余热回收    卢艳华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研究    张琦

SCPC集热器及其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研究    穆振英

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    黄丹

矿井冰制冷降温系统能效测试与诊断    亓玉栋

大型热电厂间接连接供暖系统对新型墙体节能建筑供暖能耗分析    赵博

基于TRNSYS的空调系统自动控制仿真器的开发    迟光亮

城阳区旧村改造项目建筑节能工程风险管理    马海泉

夏热冬冷地区屋顶绿化应用研究    闻治江

唐山市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研究    党开春

地热供暖CDM方法学应用研究    张义军

华北地区绿色住宅建筑储能及其经济性分析研究    王臻

基于工质R134a的冷水机组换热器结构分析及系统特性研究    朱新华

采暖建筑中墙体节能的探讨    狄育慧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刁乃仁,方肇洪,过增元

高效节能的绿色空调技术——土壤源热泵    郑江,杨晓梅,杨卫波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李树国

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牛桂敏

突破建筑节能的难点    争先

世界节能建筑    李琳

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问题    江亿;杨秀;

地源热泵系统在游泳馆中的应用研究    陈洪杰;

国际节能建筑评估体系简介    

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综合评价    曲成平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王芳

居住建筑节能研究    隋艳娥

建筑新技术评价模式及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陈良美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研究    卢玫珺

生态住宅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陈菲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诚信评价研究    刘伟

热反应实验及其应用的研究    刘立芳

中埋双U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分析与实验研究    任艳

准噶尔盆地西缘山前带浅层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方法    晁如佑;张艳;石一青;

河南首次将PVC-U管应用于浅层地热工程    

某工程基桩浅部严重缺陷成因探讨    林小红

浅层微咸水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李文运;张伟;李悦;

日照市浅层地下水污染分析与保护措施研究    秦玉生;张雷;秦勇;

大庆地区浅层粉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试验指标的关系    全金良;

开发浅层地能 实现低碳供暖    赵长兰;黄薇;

稠油热采水平井固井技术与应用    魏海军;刘佩煊;

淄博市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伊利军;唐玲;

河北平原森林城市建设的定位思考    叶嘉;焦云红;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在江西的发展前景    孙占学;

北京市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王立发;董殿伟;江剑;张红梅;

山东省鲁东地区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    刘建霞;李清平;索立涛;牛全丽;

中国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开发与利用    杨红亮;郑康彬;郑克棪;吴元炜;杨欢;孙骥;

天津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    于彦;田信民;

天津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    于建水;郑晓菲;程万庆;杨玉新;

天津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    于彦;田信民;

安徽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官煜;黄多成;陈学锋;李永红;

天津市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阮传侠;林黎;赵苏民;田信民;于彦;唐永香;王娟;刘九龙;李俊;程万庆;

天津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动态监测网建设    田光辉;程万庆;曾梅香;宋美钰;蔡芸;刘九龙;

浅层地热技术推广为何步履维艰?    本报记者 窦克林

南京将勘查青奥村浅层地热    杨应奇 王芳

天津摸清浅层地热能资源家底    记者 胡荣华

让浅层地热能造福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 侯若志 王莉

安徽淮北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    施秀萍

专家研讨开发浅层地热能    记者 郭耀华 丰静

呼和浩特浅层地热能调查启动    霍艳

上海浅层地热能项目逾500个    记者 陈桂兰

上海拟开发浅层地热能    记者 张奕

上海编制浅层地热能开发管理办法    新民

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刘志国

利用地震噪声调查华北平原场地作用和浅层结构    王伟君

整合与分化——明永乐以后河北平原的村落形态及其演变    黄忠怀

河北平原地裂缝研究    李昌存

面向文景转换的中文浅层语义分析方法研究    李世奇

寒区高等级公路路堑边坡春季浅层滑塌机理研究    赵刚

寒区高等级公路路堑边坡春季浅层滑塌机理研究    赵刚

沧州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与稳定同位素    徐彦泽

渭河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    何红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参数不确定性研究    潘华

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研究    檀丽丽

浅层瞬变电磁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    马静

东濮凹陷文留构造浅层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胡玉杰

西汉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加固技术研究    徐伟

东营凹陷复杂断裂带浅层油气运聚模式研究    王加文

吉林油田浅层大位移阶梯水平井轨道优化设计及应用    张嵇南

河北平原作物秸秆主要利用途径的效率与效益的系统研究    王士超

汶川地震主断裂反射地震探测浅层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贺文文

深水浅层高分辨率拖缆采集数传系统研究与设计    张可立

河北平原冬小麦水肥生产函数的研究    夏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