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在呼唤:节肥增效、节能减排理念要深入人心
低碳经济在呼唤:节肥增效、节能减排理念要深入人心【摘要】:正在200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报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2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
【分类号】:F326.5
【正文快照】: 在200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报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2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7%,其中农业排放的甲烷和二氧化氮就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和9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和张卫峰博士认为,过剩的化肥生产与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甘肃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的潜力与对策分析 曲建升;刘谨;
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及其特征分析 曲建升;王琴;陈发虎;刘谨;魏成金;
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有大作为 本刊编辑部;
国内商业银行在温室气体减排市场业务机会研究 徐建灏;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碳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张彩平;
循环经济新概念 俞言;
哥本哈根会议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常纪文;
ICT与气候变化 雷震洲;
节能减排:力度加大 政策落实 氛围浓厚 效果显现
浅谈制氧生产中降本增效的措施 魏斌
典型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及经验 马欣;
论环境保护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立场 朱兆敏;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及发展趋势 张爽;张硕慧;李桢;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胡小康;苏芳;巨晓棠;江荣风;张福锁;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初探 朱雅妮;
温室气体减排跨期优化的一个理论模型 钟笑寒;
湖北省恩施农村户用沼气CDM项目温室气体减排计算分析 董红敏;李玉娥;朱志平;陶秀萍;
中国的减排:应更加主动 姜克隽;
中国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测算及减排机制研究 张卫;王征;
国际贸易新课题:边境碳调节措施与中国的对策 黄志雄;
B计划,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报记者 钱炜
地球“吸碳”能力高于预期 莫白 译
德科学家研制出新型二氧化碳模型 科讯
2008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 记者 刘向 马世骏
发达国家应率先进行温室气体减排 本版编辑本报综合 刘秀荣
欧盟加拿大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共识 本版编辑聂立涛 梁业倩
中国有信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执笔人 郑易生
新技术引领是关键 本报记者 黄婷婷 编辑整理
探索二氧化碳绿色应用新路 本报记者 李军
中加专家共同研讨气候变化问题 姜虹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王伟男
环境税正义论 雷芸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 郭冬梅
低Ni载量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研究 张轲
特超稠油油藏复合驱替机理研究 郭龙
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 宋连春
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 胡良温
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 宋俊荣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 姚凤梅
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 邬光剑
中国碳金融模式研究 黄忠民
气候变化对中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 刘丽娜
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 杨慧
江汉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纪道柱
天水地区气候变化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 马杰
注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张婷婷
渭北旱塬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突变性分析 孟丹丹
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 张鹏飞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时空特征及综合聚类研究 李爽
影响国际气候变化合作的因素:谈判集团与理论分析 初光
-
14kt/a二氧化碳装置节能减排改造2024-08-19
-
浅谈二氧化碳天然气藏(田)开采企业的转型与发展2024-08-19
-
腾冲热海地热田的幔源二氧化碳气体2024-08-19
-
浅析二氧化碳压缩系统的节能降耗2024-08-19
-
中国积极利用地热年减排二氧化碳2500万t2024-08-19
-
天然气深冷装置入口气脱除二氧化碳前景解析2024-08-19
-
二氧化碳在天然气制氢装置中的合理提取与利用2024-08-19
-
德国开展二氧化碳加氢制合成天然气项目2024-08-19
-
从天然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新材料研制成功2024-08-19
-
发展二氧化碳的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2024-08-19
-
基于LEAP的厦门市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情景分析2024-08-19
-
消防新技术新产品介绍——天然气输(配)气场站二氧化碳消防安全防护系统2024-08-19
-
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中地层水回流和岩石-流体作用对采热能力的影响2024-08-19
-
中国“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4.6亿吨2024-08-19
-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接收器用于天然气脱二氧化碳膜分离装置在马来西亚试车成功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