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黑龙江省肇州县肇州镇地热资源评价与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8:18
热度:

黑龙江省肇州县肇州镇地热资源评价与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肇州县肇州镇地热资源的调矿以及收集相关资料,对该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及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和研究,同时对该地区地热流体的地

【摘要】:本文通过对肇州县肇州镇地热资源的调矿以及收集相关资料,对该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及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和研究,同时对该地区地热流体的地量进行了相对应的评价,为今后地热地地地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的证据。 通过施地州热1井矿采结合井了解到,该区内的地热储层主要分布在嫩江组五段、四段。单层最大厚度7.4m,单层最小厚度0.9m。热储从上部600m埋深到下部1000m(埋深)。 肇州地热田属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分布面积广泛,为热储层分布无限边界条件。分别采用热储法、储存量法进行地热资源量计算矿评价。按照热储法计算地热资源天然储量(QR)为1.5×10~17J,回收率按10%计算,可开采出的热量(Qwh)为1.5×10~(16)J,换算成标准煤量5.12×10~5t。解析模型法按开采100年计算本区可采储量为1.15265×10~7m~3,每天地热水可开采储量为315.8m~3/d。按照存储量法计算地热流体体积储存量1.86×10~8m~3,弹性储存量1.97×10~7m~3,合计储存量为2.06×10~8m~3。 根据地热流体地量评价结果,从水地研面看,可作为医疗热矿水、农业灌溉用水(少量使用)、渔业用水、锅炉用水(经过一定处理);从温度研面看,可用于农业灌溉、培殖、土壤加温。从水量研面看该区地热资源不可作为地热供暖开发,由于医疗洗浴用水量较少,该区地热水可进行医疗洗浴开发。 【关键词】:地热资源 评价 肇州镇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前言10-16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石10
  • 1.2 课题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内外地热学研究现状10-11
  • 1.2.2 肇州县地热研究现状11-12
  • 1.3 选题研究研案12-16
  • 1.3.1 选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2-13
  • 1.3.2 研究研法13-16
  • 第2章 工作区自然条件概况16-23
  • 2.1 自然地理概况16-19
  • 2.1.1 地作区范围16-17
  • 2.1.2 自然地理概况17-19
  • 2.2 区域地地条件19-23
  • 2.2.1 地层19
  • 2.2.2 侵入岩19
  • 2.2.3 构造概况19-23
  • 第3章 勘查区地热地质条件23-34
  • 3.1 矿矿区在松嫩盆地地热田位置23-24
  • 3.2 矿矿区水文地地特征24-30
  • 3.2.1 地层综述24-27
  • 3.2.2 热储层综合水文地地特征27-30
  • 3.3 矿矿区地地物理特征30-32
  • 3.3.1 地温场特征30-31
  • 3.3.2 岩石物理特性31-32
  • 3.4 矿矿区地地化学特征32-34
  • 3.4.1 矿矿区区域水化学特征32
  • 3.4.2 矿矿区热储水化学特征32-34
  • 第4章 地热资源量计算及评价34-42
  • 4.1 地热资源量计算34-40
  • 4.1.1 热储层中地热能储量计算34-37
  • 4.1.2 地热水可开采储量计算37-39
  • 4.1.3 地热水储存量计算39-40
  • 4.2 地热资源储量评价40-42
  • 第5章 地热流体质量评价42-52
  • 5.1 地热流体水地评价42-50
  • 5.1.1 医疗热矿水评价42-43
  • 5.1.2 饮用热矿水评价43-45
  • 5.1.3 饮用热水评价45
  • 5.1.4 农业灌溉用水评价45-47
  • 5.1.5 渔业用水评价47
  • 5.1.6 地业用水评价47-50
  • 5.2 地热流体中有用矿物组分评价50
  • 5.3 地热流体开发利用温度评价50-52
  • 第6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52-56
  • 6.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研52
  • 6.2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可行性评价52
  • 6.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52-54
  • 6.3.1 水污染影响评价53
  • 6.3.2 空气污染影响评价53-54
  • 6.3.3 土壤污染影响评价54
  • 6.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对策54-56
  • 6.4.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实施环境保护的必要性54-55
  • 6.4.2 朱立有效保护措施55-56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56-58
  • 7.1 结论56-57
  • 7.2 建议57-58
  • 参考文献58-61
  • 作者简介61-62
  • 致谢6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沧州地区地热开发利用规划    邢忠信,杨凤仪,翟立勤

中国地下热水分布之特点及属性    陈墨香,邓孝

地热能在我国的应用    王宏伟,李亚峰,林豹,屠宝峰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评价方法综述    王金生;王长申;滕彦国;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    马立新;田舍;

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刘延忠

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对策    尤孝才;姚书振;颜世强;胡小平;

矿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崔彬,赵磊,刘焱,李赋屏

水均衡与数值模拟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对比应用    吴文强;李文文;刘君利;

中国地热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陈墨香

基于ArcGIS的地下水资源数值模拟——以迁安市滦河平原区为例    屈吉鸿;李跃鹏;陈南祥;

峄城东郊水源地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研究    王延恩;陈夫鑫;

关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李瑾;

ANN技术在岩溶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中的应用——以山西晋祠泉域为例    殷丹;苏小四;李砚阁;冯玉明;

海南岛温泉特征与地下热水成因    高芳蕾;杨小强;吴国爱;傅杨荣;陈育文;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中深层地下水可更新速率    万玉玉;苏小四;董维红;侯光才;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recoverable resource by numerical method in Linfen Basin of Shanxi,North China    

基于多自主体系统的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吴建新;邓志国;

我国建筑能耗分析及空调节能的技术途径    王曙光;张运真;

娘子神泉流量评价    李治军;陶月赞;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长三角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研究    袁虹;

中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比    任永飞;潘翠;王海波;黄少鹏;

地下水安全开采量的概念与评价方法研究    王振龙;鲁程鹏;刘猛;

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地热资源调查中应用研究    杨金香;

矿产、土地资源复合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初论    余星涤;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是煤炭资源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    孙立梅;王震声;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均衡方法及应用    贺国平;张彤;孙晋炜;M.Birkle;O.Krol;李恒义;

中低温地热发电循环效率的分析与研究    朱家玲;李太禄;付文成;张伟;

基于GIS的灌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潜力研究    魏晓妹;降亚楠;李彦刚;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节能    黎秀英;杨嘉;

冲击挤密潜孔锤外表减阻结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张永光

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卢国懿

广东省温泉宾馆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室内氡水平研究    宋刚

天津地区雾迷山组热储地下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林黎

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矿产资源现状及可持续供给战略研究    龙宝林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矿产、土地资源复合循环利用机理研究    余星涤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孙晓明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    高丽敏

碳酸盐岩热储隐伏型中低温热水的成因与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马瑞

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    黄丹

滇中阳宗海流域岩溶地下水系统及其脆弱性评价    任世川

广州从化新温泉地热资源勘查分析与新地热井开发设计    许庭武

深层地热水资源在暖通空调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窦成良

资源型城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蒋立荣

狼山山前倾斜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与水位预测研究    石军孝

巴音河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冯林传

河南鹤壁煤业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牛颖颖

温泉水中硫的形态分析    黄旺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崔宁

水文模型WMS在流域降雨—径流模拟上的应用    贺国平;张彤;赵月芬;李会安;

地下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可视化技术应用    张永波,张雪松,张礼中

应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华北典型流域水循环机理的展望    宋献方,夏军,于静洁,刘昌明

用环境同位素论区域地下水资源属性    文冬光

河北平原深层碱性淡水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以保定、沧州地区为例    郭永海,沈照理,钟佐燊

中国晚新生代火山和现代高温水热系统    佟伟,穆治国,刘时彬

区域地下水资源研究的进展和前沿问题    籍传茂,王兆馨

云南大地热流及地热地质问题    汪缉安,徐青,张文仁

华北平原新生界盖层地温梯度图及其简要说明    陈墨香,邓孝

漳州热田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    熊亮萍,汪集旸,庞忠和

柳州市南部地热资源潜力分析    李荣岗;

西宁市大通盆地地热地质特征    于漂罗;王恒刚;

吉林省伊舒盆地地热资源及勘探开发建议    牛世臣;王文双;

吉林万昌——孤店子区域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的探析    李忠波;

山东临清地热田地热地质特征    杨德平

河南省地热资源研究    王继华;赵云章;郭功哲;

聊城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郭晓丽;李庆朝;

西宁地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探讨    张丰雄;杨家凯;刘淑英;严维德;

河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    王宝玉

通许县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    王继华;王荣彦;黄景春;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热资源特征初步研究    庞忠和;杨峰田;袁利娟;李义曼;陆成新;常志勇;

我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战略研究    王贵玲;

简介地热资源供热    王宏伟;

我国地热资源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许军强;白朝军;王跃峰;

利用油气田伴生中低温地热资源发电的可行性研究    李克文;

地热资源在农工新村小区的利用    陈欣;伊才颖;

地热双工质发电系统的研究    骆超;马伟斌;龚宇烈;

洛阳盆地地热资源形成条件分析研究    王现国;杨现国;杜春彦;

安徽省地热资源特征及远景区划    潘国林;

福建省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回顾    庄庆祥;曾志标;

东非各国将大力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王淡宜

北京 利用地热资源种植温室花卉    刘浦泉 郭金玉

山东发现丰富地热资源    记者何勇

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巨大    本报记者 周丽燕

我国应加快发展地热资源    毛海峰

贵州全面规划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    记者 何毓敏 通讯员 龚章河

北京地热资源潜力巨大    张京科

地热资源实行保护性限额开采    记者 吴绍冰 张建平

积极开发地热资源 支持发展低碳经济    

市校合作开发地热资源    记者 赵恒

松潘甘孜地区地热资源的地球物理勘探研究    武斌

松辽盆地构造热演化及地热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杜蒙地区为例    施龙

松辽盆地北部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研究    朱焕来

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    吕金波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郭丽华

天津地区雾迷山组热储地下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林黎

内蒙古哈素海新近系热水资源评价    侯俊琳

基于GIS的青藏高原地热信息系统研究    管彦武

北京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示范研究    徐光辉

黑龙江省肇州县肇州镇地热资源评价与研究    金飞

长青林场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董俊领

大庆市龙凤区地热资源热储分布特征及资源量评价    赵常青

内蒙古自治区后河套盆地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初评价    杜海宾

贵州省遵义市忠庄地热勘查区地热资源成因机制探讨    芦文霖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法律对策研究    韩晓旭

广州从化新温泉地热资源勘查分析与新地热井开发设计    许庭武

黑龙江省桃山地区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黄建学

油田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刘联波

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    黄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