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中低温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筛选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7:27
热度:

中低温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筛选【摘要】:针对进口温度为423.15 K的中低温地热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采用与热源耦合的反问题方法,选取干工质与等熵工质共6种、湿工质6种,

【摘要】:针对进口温度为423.15 K的中低温地热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采用与热源耦合的反问题方法,选取干工质与等熵工质共6种、湿工质6种,在回灌温度为333.15~353.15 K时进行计算比较,分析了地热水回灌温度对不同临界温度、不同干度工质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而筛选出最优工质。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热水进口温度为423.15 K条件下,随着回灌温度逐渐升高,大多数工质的净输出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相同类型工质进行比较,工质临界温度越高,其最大净输出功越低,且最佳回灌温度越高;湿工质在微过热循环(膨胀机出口为饱和汽态)下与干工质饱和循环最大净输出功相当。综合考虑工质循环性能、环境影响、毒性及易燃性,确定最优工质为R236fa。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低品位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 地热 回灌温度 临界温度 窄点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2011CB710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51210011)
【分类号】:TM616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全球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由于地热资源蕴藏丰富(总热量约为全球已探明煤储量总热量的1.7亿倍[1])、分布范围广,且不受昼夜和季节变化的限制,因此,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2],[3]。在地热能开发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有机工质余热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王亮;李清海;蒙爱红;张衍国;

利用天然气冷量的朗肯循环发电流程的工艺模拟    朱鸿梅;孙恒;舒丹;

前景可望的加里纳循环    A. I. Kalina;H. M. Leibowitz;徐鋆;

基于朗肯循环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模型探讨    曹峰;

用低沸点工质的朗肯循环(ORC)方法回收低位工业余热    张红

蒸汽动力循环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朱芳;王培红;

串联闭链式循环系统的改进    张国强;蔡睿贤;

液化天然气冷量利用发电方案探讨    游立新,陈玲华

卡林那循环用于联合循环发电前景看好    屠珊

美国投运有机工质透平地热发电装置    钱方

高耗能行业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朱亚东;徐建;吕进;于立军;

LNG冷能梯级利用系统优化研究    杨红昌;鹿院卫;马重芳;

海洋温差氨-水非共沸混合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研究    刘伟民;高铁瑜;陈凤云;钱继杨;高松涛;

中低温地热双循环发电技术发展与应用    马伟斌;邓帅;龚宇烈;

LNG冷能发电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杨红昌;鹿院卫;马重芳;

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运行热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吴喜军;李勇;张毅;李未勤;

太阳能与低温余热联合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李新禹;徐杰;

2010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太阳能光热发电展示项目——90℃热水发电    

新能源与蒸汽系统联合循环    屠珊;张仲民;

电网调峰方式的探讨与选择    王涛;屠珊;董宝光;刘艳;

中美携手实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    本报记者 李胜永 实习记者 薛然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烟气余热发电系统实验研究及动态特性仿真    王志奇

低温地热发电循环理论优化与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性能实验研究    张圣君

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方法研究    闫水保

基于太阳能的有机朗肯循环低温热发电系统的研究    叶依林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建模与控制    单田雨

低温烟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建模与控制    李燕斌

有机朗肯循环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理论研究    冯驯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和关键部件研制    李昀竹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商晶

烟气余热利用过程的建模与控制    张文芳

中低温余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研究    徐建

低温余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过程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周业里

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李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