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秸秆还田、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农田碳排放的短期效应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37:38
热度:

秸秆还田、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农田碳排放的短期效应【摘要】:针对作物高产模式碳排放高、生产实践中缺乏减排理论和技术问题,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地膜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小

【摘要】:针对作物高产模式碳排放高、生产实践中缺乏减排理论和技术问题,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地膜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小麦、玉米农田碳排放特征的影响,以期为碳减排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间作具有显著的碳减排作用,与传统单作小麦、玉米相比,小麦||玉米间作全生育期平均碳排放总量减少279~876 kg·hm~(-2),减幅达5.1%~16.0%,达到显著性差异。免耕秸秆还田及免耕一膜两年用可降低次年农田土壤的碳排放,免耕秸秆还田单作小麦较传统翻耕处理CO2排放显著减少648~966 kg·hm~(-2),减幅21.3%~31.8%;免耕一膜两年用单作玉米较翻耕覆新膜传统处理碳减排632 kg·hm~(-2),减幅10.0%,差异显著。小麦秸秆还田及地膜两年用集成应用于小麦间作玉米进一步提高了间作的碳减排效应,与传统间作处理(CTI1)相比,间作小麦高留茬免耕结合一膜两年用处理(NTSSI2)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结合一膜两年用处理(NTSI2)的碳排放总量分别降低471 kg·hm~(-2)与518 kg·hm~(-2),降幅分别为9.2%与10.1%,达到显著水平;NTSSI2和NTSI2的总固碳量/土壤呼吸释放总碳量(NPPC/Ras)值分别为13.7与14.0,较CTI1分别高19.1%与21.7%,即NTSI2减排、碳汇潜力更为突出。因此,小麦高茬25~30 cm秸秆覆盖免耕结合一膜两年用间作(NTSI2)可作为干旱绿洲灌区碳减排、碳增汇高效农作制模式。 【作者单位】: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秸秆还田 地膜两年用 小麦||玉米间作 碳排放 碳平衡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0) 甘肃农业大学自列项目(GUAU-ZL-2015-001);“甘肃农业大学伏羲优秀人才”项目资助~~
【分类号】:S513;S512.1
【正文快照】: *This study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of China(No.2012BAD14B10),the Project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o.GUAU-ZL-2015-001),and the Outstanding Talent Culture Project of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Corresp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谢守红;薛红芳;邵珠龙;

沈阳市经济发展演变与碳排放效应研究    王莉雯;卫亚星;

降低碳排放的私家行动    楚杰;

张家港碳排放人类驱动分析    王小亭;高吉喜;

北京将增建大面积“城市森林”减少碳排放    

河南省碳排放因素分解及关联分析    李炎丽;梁浩;梁保松;

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变化趋势研究——基于主要发达国家1850~2005年的经验启示    张晨栋;宋德勇;

基于投入角度的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田云;张俊飚;李波;

河南省碳排放与碳吸收动态分析    高军波;李清飞;余国忠;

河北省碳排放及其趋势预测研究    王敬敏;朱益平;

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胡初枝;黄贤金;

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刘红光;刘卫东;

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

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    姚亮;刘晶茹;

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    王宁;

江苏省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胡初枝;黄贤金;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黄贤金;胡初枝;

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

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

广州居住社区碳排放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研究    吴婕;肖荣波;江海燕;艾勇军;

今年下半年将开征碳排放税    杜华斌

法搁置碳排放税计划    记者 李学梅

中国碳排放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规律    国网能源研究院博士 陈武 国网能源研究院硕士 常燕

寻求碳排放计算新方法    本报记者 任佳

2011年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量的24%    记者 雷新

是碳排放,还是碳消费?    暨南大学教授 孙东川

齐晔、何建坤等与美英科学家辨析中国碳排放之谜    公管学院

北京碳排放权指标交易开放在即    本报实习记者 王小川

上海出台碳排放管理办法    李荣

碳排放罚款“第一单”两周内下发    记者 杨汛

基于3E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地域差异及碳排放空间计算研究    王秋贤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黄杰

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李炎亭

产业部门关联碳排放及责任的实证研究    钱明霞

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及协调研究    鲁力

碳排放约束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统计研究    张尔俊

马尔代夫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因果关系研究    AMZATH AHMED(阿迈德)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卢祖丹

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汪臻

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分配研究    刘红琴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评估    王琴

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    肖翔

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行业碳排放强度贡献率分析    牛晓婧

城市化对上海市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赵明

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何伟

河北省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刘竞

基于我国碳排放制度下的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    王天格

江苏省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特征研究    吴梅

碳排放视角下的绿色住宅项目成本效益评价研究    刘柏利

民法视野下的碳排放权研究    柯晓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