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1980~1993年我国“地热涡”的若干统计特征——Ⅱ.“地热涡”与地震的统计相关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1:40
热度:

1980~1993年我国“地热涡”的若干统计特征——Ⅱ.“地热涡”与地震的统计相关【摘要】:利用文献[1]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地热涡”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凡水平尺度愈大或持续

【摘要】:利用文献[1]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地热涡”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凡水平尺度愈大或持续时间愈长的地热涡,发生的地震亦强,凡是“弱地热涡”,即使出现地震其震级亦弱;14a来我国强震(东部5.5级,西部6.5级)集中出现在地热涡半径比r/R=0.32~0.61的范围内,另在半径比为0.73~0.79之间有一强震集中区,r/R0.80之后,无强震出现;凡处在地壳垂直形变的上升中心区的地热涡,其地震方位角均在北或东方,只有贵州地热涡例外;凡处在地壳下降中心的地热涡,它们的地震出现在涡中心的东南~西方,只有汾渭河谷例外;发震时间与地热涡开始时间(T_(3.2)′开始≥0.5℃的时间)之差值与地震震级呈正相关。在文献[1]与本文事实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初步提出了一个地气耦合的概念模式图。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地热涡 地震 地气耦合概念模式
【基金】:国家攀登计划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
【分类号】:P314
【正文快照】: 文献【l]分析了“地热涡”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将分析“地热涡”与地震的关系,其结果对了解“地热涡”的本质大为有益.1“地热涡”时空尺度与地震强度 如前文lIJ的图1所示,如果将暖地温区外围的低地温轴线所包围的区域统称为地热涡的范围,则14a来所有Ms5级的板内强地震均出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1998年夏季地震、地温场演变与洪涝过程分析    郭维栋,柳艳香,汤懋苍

西北太平洋M_s≥7.8级强震影响我国月季降水场的过程分析    高晓清;汤懋苍;郭维栋;周长春;

多灾种相关性研究进展与灾害综合机理的认识    聂高众,汤懋苍,苏桂武,郭维栋

应用“地气图”预测西北旱涝的初步研究    赵红岩,薛万孝,祝小妮

“地气图”方法用于省级旱涝预测的实践    郭维栋,赵红岩,李栋梁,郭英香

青藏高原北部浅层地温异常特征及中短期地震预测    刘小凤

气候预测探索路上的4+1级台阶    汤懋苍

利用地热异常定性预测年度降水之方法    陈文海,柳艳香,汤懋苍

中国冬季地温场变化特征及与夏季降水场的关系    赵红岩,李栋梁,郭维栋

龙羊峡水库流量变化的地下原因和预测方法探讨    唐红玉,汤懋苍,赵燕宁

藏东南热点的地热脉冲及其频散过程与短期气候变化    柳艳香;郭维栋;汤懋苍;

降水过程对断层CO_2气体异常排放响应的个例分析    郭维栋;王晓婷;

地震红外遥感异常特征综合研究    陈杨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年物质平衡量的预报方法与资料插补    纪忠萍,汤懋苍

卫星遥感在监视地震中的可应用性    康春丽,刘德富

浅层地温与强震关系    张治洮

断层气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王基华,王亮,孙凤民,金晓微

地热前兆预报地震的新方法研究    胡敦宽,曾小苹,赵明,李淑芳,林云芳,刘绮亮

强烈地震前的OLR异常现象    刘德富,罗灼礼,彭克银

断层气CO_2测定新方法与张北-尚义6.2级地震预报    林元武,王基华,高松升

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与川滇强震探讨    刘放,程万正,张永久,但尚铭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两次M_S5.9地震前后长波辐射时序特征分析    丁风和;哈媛媛;魏建民;赵铁锁;王建营;马义;周小龙;

川滇地区长波辐射场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康春丽;

井间地震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数值模拟及逆时偏移成像研究    张文波

关于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的若干思考    高晓清,汤懋苍,朱德琴

冬季亚洲中强震与夏季我国东部主雨带的准同纬性    赵红岩;张拥军;汤懋苍;李栋梁;杨瑜峰;

青藏铁路沿线的天灾及其预测方法探索    汤懋苍;张拥军;李栋梁;

两种土壤温度算法的对比分析    代成颖;高志球;王琳琳;范俊红;

干旱灾害和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的研究进展及问题    钱正安,吴统文,宋敏红,马晓波,蔡英,梁潇云

融雪期土壤湿度与土壤温度、气温的关系    杨绍富;刘志辉;闫彦;叶朝霞;

应用“地气图”预测西北旱涝的初步研究    赵红岩,薛万孝,祝小妮

短期天气预报与短期气候预测发展道路的对比思索    汤懋苍

中国西北地区7~9月上旬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魏锋;王劲松;

青藏高原北部浅层地温异常特征及中短期地震预测    刘小凤

西峰黄土高原地温与苹果发育期的关系分析    薛景轩;王燕凌;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及其异常类型的研究    李林;朱西德;秦宁生;王振宇;汪青春;周陆生;

旱-震-涝关系及其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可能应用    赵红岩;汤懋苍;张拥军;杨瑜峰;

基于陆面过程的4~10月降水量场预测研究    郑小华;栗珂;屈振江;

降水过程对断层CO_2气体异常排放响应的个例分析    郭维栋;王晓婷;

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灾害预测的探讨    高晓清;汤懋苍;惠小英;李洁;

多灾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殷杰;尹占娥;许世远;王军;钟海东;

中国多年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分析    曹新星;王石成;许茂利;应伟国;尹先龙;

黄河下游河南段第四纪构造演化与悬河稳定性评价研究    朱嘉伟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    李轶冰

利用CAM-RegCM嵌套模式预测我国夏季降水异常    邓伟涛

华北汛期降水的多尺度变化及其大尺度降水条件的演变研究    刘海文

复杂地形及非均匀地表水热通量参数化问题的研究    谢志清

淮河流域冬春季土壤温湿异常对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孙丞虎

长江中下游梅雨事件与西北东部夏季降水联系的初步研究    王晓芳

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断裂的卫星热红外影像特征的研究    郭卫英

阴山北部浅层土壤冻融特性试验研究    刘铁军

陕西苹果产业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郑小华

长江三峡中长期水文预报研究    孙树青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径流预报中的研究与应用    许惠君

湘江流域中长期水文预报    宋荷花

中国大陆太阳辐射及其与气象要素关系的研究    文小航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时如何求生(上)    刘源隆;尤蕾;

东京信息:难忘地震之夜    章柯;

台风、地震并不是有害无益    

汶川地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措施    刘勇;

日本大地震的经济后果    何晓辉;

地震生存手册    

隔震建筑物防雷装置设置探讨    陈大鹏;陈菲;

最安全的地方是学校    济刚;

四川都江堰龙池“8·13”八一沟大型泥石流灾害研究    马煜;余斌;吴雨夫;张健楠;亓星;

关于地核“岩液潮”与天气气候变化的一点思考    张明初;

华西医院地震中踝关节创伤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吴辉;王光林;

地震灾害后大熊猫栖息地竹类采笋标准的研制    肖华蓉;陈其兵;葛荣;

地震裂缝处理方法与实践    李锡均;王嘉贵;张爱民;杨崇斌;

海洋环境武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张金城;刘菲;范启雄;

乐善村二号隧道总体地震反应分析    严松宏;

地震可能是一种自组织亚临界现象    洪时中;

太原M_L5.0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    秦建增;李清林;冯建林;张珊敏;黄邦武;张建志;张晓普;

地震断层上海底管线的适应能力研究    孙政策;林钟明;陈瑞峰;

板集煤矿BF34断层探测研究与实践    刘杰;方运买;张要田;

进一步探明雄县地热水文条件    纪宇飞

科学开发地热研讨会在咸阳举行    张锦

天津地热专业委员会成立    记者 吴岗 吴梅

广东新丰山区找到隐伏地热    刘文祥

贵州将开发利用地热清洁能源    王丽

地热开采会引起地质灾害吗?    本报记者 董子凡

如何开发北京地热    刘育松 冯武军

地热:新能源的机会    胡文瑞

地热何以拯救发烧地球?    裴宁

地热利用迎来又一个高峰    尹立河

变压器抗地震性能的研究    郭振岩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问题的研究    万永革

分布式地震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周克昌

厄尔尼诺事件多因素成因分析    刘伟

利用卫星遥感探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马立杰

地震活动不均匀性及地震断层相互作用的力学机制研究    刘桂萍

D-InSAR与POLinSAR的方法及应用研究    张红

现代地震地磁观测技术研究    滕云田

华北地区壳幔剪切波速度结构及与晚新生代地质演化关系研究    张学民

量子遗传算法及其在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罗红明

震后救援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江琛

门式起重机模态分析及抗震性能分析    杨郁青

祁县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演化作用的研究    王宏军

中等城市地质灾害的防灾空间规划研究    樊旭宏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汶川县地震前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胡宝荣

CFRP修复震后严重破坏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黄照南

活动断裂的公路工程危害研究    袁志东

地源热泵回填料的导热性能研究    司刚平

地震灾区高中生人格特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程度的研究    敏生才

西藏门巴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黄映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