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省极端气候事件的特征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37:41
热度:

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省极端气候事件的特征分析【摘要】: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安徽省平均气温也明显升高,其中冬春季升高趋势最为显著;四季分配上,冬季变短,春季变长,夏秋两季变化不明显;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安徽省平均气温也明显升高,其中冬春季升高趋势最为显著;四季分配上,冬季变短,春季变长,夏秋两季变化不明显;年无霜期天数明显增多。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也发生变化:夏季高温热浪天气开始增多;冬季低温日数减少,极端最低气温升高;夏季暴雨日数增加,降水强度增强,尤以淮北显著;除大风日数减少外,冰雹、龙卷、雷暴等强对流事件频发;雾日增多,日照时数缩短,反映出人类活动的影响。 【作者单位】:安徽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暖 极端气候事件 安徽省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温度和降水是研究气候是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两个要素[l一3]。1951年以来安徽省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变暖趋势最为突出;全省年降水量总体上有增多趋势,以淮北西部、淮北中部、江淮东部和沿江西部增加最为明显。气候是否变化不仅反映在气象要素平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安徽省夏季降水变化及其对旱涝的影响研究    王胜;鲁俊;吴必文;陈正洪;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    秦大河;陈振林;罗勇;丁一汇;戴晓苏;任贾文;翟盘茂;张小曳;赵宗慈;张德二;高学杰;沈永平;

我国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与分区研究    向旬;王冀;王绪鑫;徐琪;

江淮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田红;

2007年7月8日淮河流域特大暴雨分析    王西贵;方翀;沐贤俊;

宿州市大涝发生年份的中心逼近式GM(1,1)预测模型研究    孙惠合;晁林海;娄伟平;

宿州市秋冬连旱的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孙学浩;孙惠合;

近54年临汾市气温变化特征    王文义;缪启龙;段春锋;

近60年长春冬季气温变化特征    高锋;王宝书;孙鸿雁;王乙汀;

1954~2006年榕江地区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杨胜忠;孙小舟;

延安冬季光·温·云变化及其对日光温室的影响    孙智辉;曹雪梅;雷延鹏;刘志超;

三峡库区蓄水后气候特征及其对生产潜力的影响    钟海玲;高荣;杨霞;

近50年青海省贵德县日照时数变化规律    赵金忠;段永红;马文元;

近48年海南省极端降水时空变化趋势    吴慧;吴胜安;

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在宿州大涝年预测中的应用    孙惠合;

上海市奉贤区近50年四季初终期的变化    顾品强;

干旱与高温热浪的区别与联系    邓振镛;吕世华;文小航;黄涛;黄蕾诺;奚立宗;董安祥;徐金芳;

气象灾害对杂交稻制种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袁昌洪;缪文华;郭祥圣;

安徽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评估及适应对策    田红;唐为安;温华洋;

北京近60年升温趋势与季节变化规律    丁海燕;郑祚芳;

气温变暖对西北西风带冬季气温的影响分析    郭江勇;陈少勇;高蓉;郭忠祥;

祖厉河流域近50年降水变化研究及典型人类活动事件的响应    韩通;陈少勇;乔立;

广西近百年气温、降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黄雪松;况雪源;覃峥嵘;黄梅丽;林开平;

21世纪河南省未来情景预估    潘攀;

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张臻

中国林业活动碳源汇及其潜力研究    侯振宏

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润元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林生物质能的区域影响研究    马占云

中国欠发达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对策分析    曲建升

基于气候变化的豫西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效果模拟研究    鲁向晖

纵向岭谷区山地气候时空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刘洋

北京大兴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研究    查同刚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研究—种植结构与技术方向    孙芳

不同天气系统对海南岛降水的贡献及其变化的研究    吴岩峻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康淑媛

五十年来秦巴山地气候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研究    高翔

西辽河平原光、热、水资源的变化及其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    梁怀宇

气候变化问题的环境伦理研究    许张衡

通化市1951-1980年地面温度与气温特征及关系模型研究    粘坤

陕西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情景分析    李明娟

湖北省近47年气温和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汪高明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进程中的中国    冯海英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    牟景和

黑河上游地区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姜晓勇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翟盘茂,潘晓华

近44年南京温度变化的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    唐国利;丁一汇;

一种新的气候分型区划方法    丁裕国;张耀存;刘吉峰;

一种用于中国年最高(低)气温区划的新的聚类方法    刘吉峰;李世杰;丁裕国;陆其峰;

旱涝指数的研究    谭桂容,孙照渤,陈海山

近40年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区域性特征    江志红,丁裕国

全球气候变化预估最新研究进展    赵宗慈;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徐铭志;王颖;唐国利;翟盘茂;邵雪梅;张爱英;陈正洪;郭军;刘洪滨;周江兴;赵宗慈;张莉;白虎志;刘学峰;唐红玉;

近39年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城市化影响    赵宗慈

1921—1990年我国气温序列及变化趋势    唐国利,林学椿

气候变暖与天津粮食生产的关系    梁平德,吴凤珍

气候变暖对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可能影响    殷红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气象灾害的可能影响    俞连根,徐霜芝

气候变暖对水文状况的影响    刘芳

安徽农业与气候变暖适应性的最优决策    王效瑞

气候变暖是人类引起的吗?    汤懋苍 ,张拥军

寒流频袭北半球 气候变暖论遭疑 主流观点认为全球变暖趋势未变    李娜;

积极应对气候变暖 防御极端气象灾害    顾品强;

气候变暖是一个伪命题吗?    梁海东;罗江海;

气候变暖对土壤化肥用量和肥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修兰,徐师华

开发可再生能源 积极节能减排    鲍印清;

气候变暖的物理学和经济学    茅于轼;

气候变暖对宣城农业影响的思考    王周青;张民蓓;张岭;

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钟元;顾骏强;滕卫平;雷媛;

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钟元;顾骏强;滕卫平;雷媛;

气候变暖对河南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    许孟会;

气候变暖对鲁西南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张翠英;

桂北地区动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李世忠;谭宗琨;夏小曼;张印平;邹丽霞;唐广田;

气温变暖对西北西风带冬季气温的影响分析    郭江勇;陈少勇;高蓉;郭忠祥;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山冰川旅游地的适应战略    王世金;

气候变暖加速土中碳进入大气    钱铮

本世纪末全球半数人或因气候变暖忍饥挨饿    记者 任海军

气候变暖改变海鱼生态    巧云

吁应对气候变暖,尼内阁拟上山开会    

气候变暖令沙漠更加荒凉    美惠

1700名英国科学家联合声明支持气候变暖结论    张静

以开展珊瑚与气候变暖关系研究    记者 郑晓春

气候变暖极大影响我省农业    记者 宋振峰 实习生 刘婉琼

410对3:“气候变暖派”大反攻    本报首席记者 郑若麟

应对气候变暖的有效策略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张燕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美国问题研究    龚莹

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王应刚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增温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光环境下几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尹华军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陆佩玲

基于气候变化的扎龙湿地土地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沃晓棠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    杨凤海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制度选择    张乾红

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叶建圣

城市化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王原

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扬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周丽静

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贾建英

模拟气候变暖温度特征对麦长管蚜种群动态影响    陈瑜

国际气候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甘恢运

难以忽视的真相    许永丽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志伟

武汉城市气候变化对用电用水的影响研究    王珂

近50a来长江流域气象因素分析及蒸发变化原因初探    陈吉琴

中国近半个世纪气候冷暖与干湿配置关系的研究    苏明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