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暖心胶囊干预慢性心衰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9:08
热度:

暖心胶囊干预慢性心衰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暖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时暖心胶囊对心衰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将50例充血性心力

【摘要】:目的: 观察暖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时暖心胶囊对心衰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1.将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组存常规抗心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暖心胶囊。疗程为2周。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作为安全性指标,以确定暖心胶囊是否有毒、副作用。 3.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心功能分级。 4.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 5.治疗前做心脏彩超俭查,分析LVEF与STR的关系。 结果: 1.心功能Ⅱ、Ⅲ、Ⅳ级各组间相互比较,经统计学处理,TF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STR与LVEF值作相关分析发现,STR和LVEF呈负相关(r=-0.283,P0.05)。 2.不同病因心衰患者各组间相互比较,各顺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暖心胶囊未引起治疗组心率与血压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SV、SI、CO、CI、SVRI、SVR、TFC及STR有显著性差异(P0.05),ACI、VI无显著性性异(P0.05);对照组的SV、SI、CO、CI、SVRI、SVR、TFC及STR有显著性差异(P0.05),ACI、VI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V、SI、CO、CI、SVRI、SVR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CI、SV、SI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SVR、SVR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CO、CI、SV、SI的上升百分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CO、CI、SV、SI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SVRI和SVR的下降百分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SVRI、SVR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4.改善心功能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暖心胶囊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259
【目录】:
  • 引言9-11
  • 文献研究11-22
  •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11
  • 二、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概况11-16
  • (一) 病因病机11-12
  • (二) 治疗12-15
  • 1.辨证分型治疗12-13
  • 2.自拟方药(自拟治法)随证加减治疗13-14
  • 3.中成药治疗14-15
  • 4.单味药物治疗15
  • (三) 展望15-16
  • 三、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16-22
  • (一) 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16
  • (二)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力哀竭中的意义16-17
  • 1.诊断16-17
  • 2.评价疗效17
  • 3.提示预后17
  • (三) 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在心衰中的应用17-20
  • 1.气囊漂浮导管17-18
  • 2.常规左心导管检查18
  • 3.常规右心导管检查18
  • 4.超声心动图18-19
  • 5.心阻抗血流图19-20
  • 6.其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20
  • (四) 总结20-22
  • 临床研究22-34
  • 一、对象与方法22-25
  • (一) 研究对象22
  • (二) 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22-23
  • 1.诊断标准22-23
  • 2.纳入标准23
  • 3.排除标准23
  • (三) 研究方法23-25
  • 1.分组23
  • 2.治疗方法23-24
  • 3.观察指标24
  • 4.评分标准及分级标准24
  • 5.疗效判定标准24-25
  • 6.对照方法与统计学处理25
  • 二、结果25-29
  • (一) 一般临床资料25
  • (二) 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25-27
  • 1.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两两比较25-26
  • 2.不同原发病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6-27
  • (三) 治疗临床疗效比较27-29
  • 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27-28
  • 2.治疗后两组心功能疗效(NYHA)比较28
  • 3.入选时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情况28
  • 4.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和单项症状疗效比较28-29
  • (四) 安全性监测29
  • 三、讨论29-34
  • (一) 心力衰竭与血流动力学29-30
  • (二) 暖心胶囊对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30-31
  • 1.暖心胶囊对心衰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分析30-31
  • 2.暖心胶囊对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31
  • (三) 中医药对于心衰的治疗31-33
  • 1.对心衰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31-32
  • 2.对心衰的治疗32
  • 3.暖心胶囊的特点32-33
  • 4.治疗后暖心胶囊改善中医症状变化的意义33
  • (四) 展望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42
  • 附录42-45
  • 致谢4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    曹雪滨,浦斌红,胡元会

益气温阳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8例    鲁桂芬

葛根素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段书,李毅夫,罗小岚,赵水平,周宏年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胡萍香,廖奕华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研究概况    蔡辉,胡婉英

补阳还五胶囊治疗无症状性心力衰竭48例临床观察    孙长春,顾月星,王一新,曾学文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滴国产氨力农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变化    黄琳,戴闺柱

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钱海凌,黄立武

黄芪治疗难治性心衰近况    梁春才

川芎嗪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翟红旗,徐吉祥,洪岩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春艳,曹守沛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衰的治疗作用    刘付平,姚宏伟,李俊

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宋培光

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影响    卞爱琳,郭莹

中药心复康治疗气虚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33例疗效观察    胡元会,曹雪滨,曹贵民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    戴梅

预见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刘建波;蒋科;

抗结核药伍用黄芪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疗效分析    王伟,阮祥林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水平与不同左室构型的相关性    符春晖,陈丽媛,严华,陈湘桂,张素华,黄文萍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分析    吴慧敏,张瑞红,王昭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赵厚熙;

心衰患者心钠素水平与心脏大小及心脏功能关系的研究    王秀红;相有章;宋术亮;王林;管淑芬;屈福荣;

葛根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陶志勋;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对心肌细胞凋亡和肌浆网钙泵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耿召华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研究    贺泽龙

舒张性心力衰竭证候特点及其与左室舒张功能、神经内分泌紊乱相关性研究    易似红

健心力口服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王梅

强心通脉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孟繁蕴

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法治疗实验性CHF大鼠的机理研究    沈雁

温阳化饮、益气活血法防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杨华升

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钙离子调控蛋白基因表达的改变    周斌全

心力康合剂含药血清对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影响的研究    林纪穆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研究新论    宋耀鸿

老年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及TNF-a、IL-4、IL-8、IL-10的变化和意义    杨贤兵

创复汤对创伤后骨折手术病人前炎性介质调节的研究    刘玉新

疏肝调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李伟

充血性心力衰竭辨证分型与心脏彩超、血浆BNP相关性及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    姚雷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抗炎机制的初步探讨    王昌会

天津市某单中心心力衰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    李喜元

活血化瘀法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王国顺

保心康对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肌细胞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    罗承锋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纤溶功能的研究    陈世德

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型的临床研究    荆丰德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    陈德昌,景炳文,杨兴易,宋志芳,严鸣,赵良,单红卫,余康龙,张翔宇,马钧

黄芪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雷正一;王硕仁;

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李世光,张启高

左心室舒张功能研究的现状    李汉康;王敬良;

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衰心、室颤及心肌细胞呼吸的影响    韦文哲;吴树勋;王志成;李红;张建新;

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    赖旭峰,单赤军

中药开心胶囊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赵静,陈镜合,胡佩瑛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川芎嗪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机理    王鸿祥

试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    霍根红

麦冬研究进展    易进海

姜黄素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胶原网络重构的实验研究    刘润侠;党慧敏;段中琪;狄灵;姚青海;

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张兴平;陈庆伟;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2例疗效观察    李辉,李晓宇,关宜光

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毋淑珍;赵洛沙;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现代理念    米玛多吉;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现代理念    米玛多吉;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李彦红;王凤芝;

坎离颗粒对腹主动脉缩窄心衰大鼠左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马丽;蒋梅先;张超;姚成增;周洪武;阮晓芬;

贫血与心力衰竭    康力

国产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李树龙;

钙调基因心肌转导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研究    李小鹰;鲁晓春;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杜光生;

利钠肽系统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中的低反应性机制    王建;胡刘华;陈红;胡雅儿;何奔;

超声心动图评价睾酮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影响的研究    郑敏;朱芳芳;王静;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辨证论治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观察    杜廷海;赵宗磊;朱明军;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窄QRS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沈敏;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与药学保健    景莉;雍小兰;曾仁杰;

非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    杨斌武;张钲;吴增颖;王志禄;王龙;

微量白蛋白尿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裴小锐;刘志华;

慢性心力衰竭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程秋实;王梅;吕田;

治慢性心力衰竭方    春生

腹腔内压分级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余剑波

对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调查与分析    湖南省汉寿县人民医院 彭锋

维吾尔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疗效报告    莎吉丹·斯拉木 热比亚·阿不里米提

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存活率    周宁人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新指南    

盐酸埃他卡林对麻醉正常血压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n—3PUFA可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    驻京记者 王丹

心力衰竭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    吴学思

成都模式:将慢性心衰“扼杀”在社区    本报记者 邓晓洪

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后氧供需的变化    朱科明

人胚胎绒毛滋养层细胞在子宫脉管系统逆血流迁移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刘万钱

内皮素-1对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在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杨鹰

Toll样受体4在内毒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炎症因子表达和左室功能不全中的作用    程姝娟

分岔动脉血管介入治疗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邱霖

兔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半暗带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张慧博

乳宁霜透皮对乳腺增生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    李湘奇

血流动力学在兔腹主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宫毅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压力超负荷及乳鼠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影响    徐伟建

养心康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任培华

暖心胶囊干预慢性心衰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麦舒桃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变化及其与NT-proBNP的关系探讨    宋爱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分级及规范化治疗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吴中华

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鲜佳

杨积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总结    朱春娥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失衡的研究及意义    魏征

B型钠尿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滕艳春

养心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瘀水互结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陈军

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黄琼

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逆转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室重构的研究    崔丽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