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天然气成藏模式及优质天然气勘探策略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7:57
热度: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天然气成藏模式及优质天然气勘探策略【摘要】: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对该区不同气田、不同层段的72个天然气样品,开展了化学组分及其稳定碳同位素分

【摘要】: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对该区不同气田、不同层段的72个天然气样品,开展了化学组分及其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天然气存在迥然不同的分布差异:西南区块(XY1-1S/XY13-2构造),浅层天然气中CO2含量高,天然气成熟度总体也较高,而中深层天然气中CO2含量很低,天然气成熟度也相对较低;东北区块(XY1-1/XY13-1构造),浅层天然气中CO2含量总体较低,天然气成熟度也较低,但是中深层天然气中CO2含量总体较高,天然气成熟度也相对较高。根据天然气系列地化特征,结合底辟活动的分析,提出东方区受底辟影响的低能量区和高能量区具有截然不同特点的天然气充注成藏模式:①西南区块(XY1-1S/XY13-2构造)远离底辟核心区,属低能量活动的底辟波及区,受底辟活动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早期低CO2含量、低成熟天然气沿小断裂或裂隙输导体系运移到中深层的黄流组、梅山组聚集成藏。由于底辟能量较低,中深层早期形成的气藏得以完整保存。后期,烃源岩生成的高CO2含量、高成熟天然气沿着底辟活动产生的断层向上运移至莺歌海组浅层聚集成藏。浅层和中深层天然气输导体系可能存在一定差异;②东北区块(XY1-1/XY13-1构造)处于底辟核心区,属高能量活动区,多期强烈的底辟活动形成深大断裂,为天然气的快速运移提供通道,使得早期在黄流组、梅山组中深层聚集的低CO2含量、低成熟天然气遭受破坏,向上发生再次运移至浅层莺歌海组聚集成藏。后期高CO2含量、高成熟天然气主要充注中深层。该模式可以很好地解释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天然气复杂的分布特征,为莺歌海盆地不同领域,尤其是中深层高温超压领域低CO2的优质天然气勘探提供策略指导。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关键词】天然气成藏模式 底辟 二氧化碳 优质天然气 东方区 莺歌海盆地
【基金】: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莺琼盆地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突破方向”(编号2011ZX05023-004)和“南海西部海域已证实的富生烃凹陷再评价及新领域勘探方向”(编号2011ZX05023-001-007)资助的成果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一个中生代转换伸展盆地,呈北西向延伸(图1),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新近纪—第四纪地层(达8000~10000m),导致大范围发育超压,此外底辟活动也是本地区非常重要的地质现象(李思田等,1997;马启富等,2000)。迄今为止,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已发现XY1-1等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底辟优势聚集规律及勘探意义    金博;刘震;李绪深;

长岭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期研究    黄文彪;卢双舫;江涛;宋立忠;薛海涛;李吉君;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成因、展布特征及其与天然气运聚成藏关系    何家雄;夏斌;张树林;阎贫;刘海岭;

煤型气碳同位素演化二阶段分馏模式及机理    刘文汇,徐永昌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泥底辟及泥火山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    何家雄;祝有海;翁荣南;崔莎莎;

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其在天然气评价中的应用    李贤庆,肖贤明,田辉,TANG Yong-chun,方家虎,周强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烃源岩生成甲烷的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    李贤庆,肖贤明,米敬奎,TANG Yongchun,肖中尧,刘德汉,申家贵,刘金钟

塔里木盆地前陆区和台盆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刘全有;戴金星;金之钧;李剑;

南海北部陆架南北卫浅滩的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    栾锡武;孙钿奇;彭学超;

气态烃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煤型气判识    沈平,申歧祥,王先彬,徐永昌

大民屯凹陷超压发育机制及其成藏意义    史建南,姜建群,陈富新,顾国忠

油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及其初步应用    卢双舫;李吉君;薛海涛;徐立恒;

东北及邻区中生代盆地片钠铝石的分布、产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刘立;曲希玉;董林森;王小琴;李福来;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底辟优势聚集规律及勘探意义    金博;刘震;李绪深;

内蒙古商都地区CO_2气成因及其意义    薛军民;李玉宏;魏仙样;高兴军;任战利;

松辽盆地南部无机CO_2成藏机理与分布    杨光;赵占银;张伟;

超压盆地中碎屑岩储集层的矿物岩石学特征    武文慧,黄思静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气源追踪    沈忠民;潘中亮;吕正祥;刘四兵;王玲辉;

奈曼凹陷奈1区块CO_2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李作臣;

我国80年代气体地球化学研究    徐永昌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_2成因及运聚特征与资源化利用    何家雄;祝有海;马文宏;崔莎莎;

新疆北部准噶尔-东天山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特征    王莉娟;王京彬;王玉往;朱和平;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参数研究进展:回顾和展望    饶松;胡圣标;汪集旸;

混源天然气的混源比例判识方法    金强;程付启;刘文汇;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上二叠统——侏罗系海相生油岩特征    刘镠;

恩洪向斜煤层重烃浓度异常及其成因探讨    兰凤娟;秦勇;林玉成;王爱宽;申建;

阜新盆地王营-刘家煤层气富集区的形成模式    王勃;李贵中;王一兵;杨焦生;陈艳鹏;邓泽;庚勐;

松辽盆地南部红岗和孤店油田中的孔隙流体演化特征——来自含片钠铝石砂岩中烃类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于淼;刘立;于志超;刘娜;李福来;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for adsorbed gases on hydrocarbon-source rocks    SHI Baoguang;WANG Xiaofeng;XU Yongchang;ZHEN Jianjing;

岩石解析气实验新方法对气源对比研究的突破    史宝光;沈平;王晓锋;郑建京;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    闫建萍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逸散系统与沉积物变形    孙启良

汶川Ms 8.0地震后川西地区的气体地球化学    周晓成

断圈聚油机理及含油气性预测    王有功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低幅构造速度研究与PSDM应用    朱四新

沾化凹陷孤北潜山中、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煤成气判识标志研究    郭春清

沁南地区煤层气排采井间干扰的地球化学约束机理    刘会虎

煤层气生成过程中的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    吴艳艳

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张凤奇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潜山含油气性研究    顾乔元

樟树叶片氮同位素指示城市大气氮沉降    吴亮红

川口油田川46井区石油成藏主控因素    刘昊娟

煤层气分馏机理    陈润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成藏机制研究    雷闯

缅甸海域底辟构造特征、分布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何文刚

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瞬时参数提取方法研究    吴伟龙

原油伴生气中CO_2浓度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马晓强

莺歌海盆地成岩作用研究与孔隙演化    高煜婷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深层烃源岩评价    逯瑞敬

近海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郗来涛

油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及其初步应用    卢双舫;李吉君;薛海涛;徐立恒;

流体包裹体在庆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研究中的应用    纪学雁;舒萍;曲延明;丁日新;郭振华;王璞珺;

中原,华北油气区《煤型气》地化特征初探    徐永昌,沈平

滇西高原的隆升与莺歌海盆地的沉积响应    王国芝,王成善,曾允孚,赵锡奎

“西气东输”探明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潜势    徐永昌,沈平,刘全有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发育演化与油气运聚机制    何家雄,黄火尧,陈龙操

莺歌海盆地泥-流体底辟构造成因机制与天然气运聚    张敏强,钟志洪,夏斌,李绪宣,孙珍,王良书,王振峰

长江口外现代水下地貌与沉积    陈中原,周长振,杨文达,吴志国

中国东部陆上和海域CO_2成因及运聚规律与控制因素分析    何家雄,夏斌,刘宝明,张树林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成因、展布特征及其与天然气运聚成藏关系    何家雄;夏斌;张树林;阎贫;刘海岭;

绿化·气候·环境    汪嘉熙;何和明;朱成珞;

拉瓦锡    刘曾复;

对全球风险的评估——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键作用    Christine Mlot;张红;

渤海湾盆地CO_2气藏成因探讨    张林晔;

地球在“发烧”    范世忠;

养花门诊    张文;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    瞿佳;

CO_2地质处置研究进展    张晓宇;成建梅;刘军;王言振;

环保小常识    刘兴乐;

我爱在树林中漫步    林颂英;

冷媒填充量对二氧化碳热泵系统性能影响之研究    陳加偉;郭誠恕;楊建裕;趙令裕;胡耀祖;

高活性锌-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合成高交替结构聚(酯-碳酸酯)    孙学科;张兴宏;周波轩;王齐;傅智盛;范志强;戚国荣;

在线粘度计监测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共聚反应    闵加栋;张文彬;张亚明;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提高二氧化碳热泵性能的途径    周子成;

离子液体功能化高交联度聚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胡宝垍;吴天斌;韩布兴;

脱除二氧化碳的工艺技术    张永军;苑慧敏;杜海;曾群英;白玉洁;杨春吉;

以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为原料“一步法”合成碳酸二甲酯    田杰生;赵元;王金泉;何良年;

碱催化二氧化碳和正丁胺合成N,N’-二丁脲反应的研究    黄世勇;刘水刚;李军平;赵宁;魏伟;孙予罕;

二氧化碳注射溶脂疗法的进展与应用    郑孝勤;

新型灭火器(MKY-360型)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王省身;杜志刚;翟成;

二氧化碳埋地下,也埋下隐患?    张钊

怎样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    本报记者 顾阳

我国成功实施二氧化碳收集与埋存    记者 赵凤华

全省最大二氧化碳精制项目年内投产    记者 冉晓利

倒装烟囱 把二氧化碳深埋地底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20年内,汽车改“吸”二氧化碳    首席记者 杨帆

万年桑拿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张峥

一年少排12万吨二氧化碳    本报记者 陈继军

科技能否还我们白云蓝天?    本报记者 冯卫东

李小春:专心为地球“降温”    本报记者 徐玢

低Ni载量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研究    张轲

特超稠油油藏复合驱替机理研究    郭龙

以二氧化碳为合成子形成C-N键的方法学    孔德林

二氧化碳封存储层影响因素分析—效果预测以及4D地震监测可行性分析    刘烨

二氧化碳的活化及环碳酸酯的合成    柏东升

水稻幼苗响应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赛里默

二氧化碳与氮气或甲烷混合物的吸附分离    薛全民

恶劣环境油井管腐蚀机理与防护涂层研究    张智

基于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功能化改性及分子模拟    卢凌彬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麦轮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徐仲均

CO_2气腹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ERK_(1/2)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活性影响的研究    李刚

文留油田二氧化碳吞吐采油方案研究    唐锡元

活性炭吸附法脱除低浓度苯系物的研究    白洪亮

超临界二氧化碳水平管内传热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秦娜

碳酸酯型季铵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赵彬

CO_2对油井水泥的腐蚀规律及应用研究    朱健军

利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王晓芳

注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张婷婷

CO_2共聚反应中季铵盐助催化剂阴离子研究    赵文佳

CO_2热物性参数计算及CO_2压缩机的节能调节方法研究    张来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