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干旱与气候变暖对兴安落叶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4:25
热度:

干旱与气候变暖对兴安落叶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摘要】: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作为我国北方森林的优势树种,具有生长迅速、生长周期快、耐寒等特点。

【摘要】: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作为我国北方森林的优势树种,具有生长迅速、生长周期快、耐寒等特点。其分布广泛,易受环境因子影响,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其组分特征不但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而且反映树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兴安落叶松对的影响,揭示兴安落叶松在面临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初步分析影响其变化的主导生态因子,为进一步揭示源兴安落叶松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适应对策提供基础数据。 本研究分别采用控制降雨法和纬度梯度法研究兴安落叶松对干旱和气候变暖的响应。分析了不同控制降水处理、不同种源兴安落叶松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其组分浓度、土壤含水率、含氮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控制降雨试验: 控雨试验包括减雨100%(100%RE)、减雨50%(50%RE)和对照(CK)3个处理。叶NSC浓度对干旱处理的响应比枝更显著。然而,不同处理之间的叶片可溶性糖浓度差异显著。叶可溶性糖浓度、可溶性糖浓度和淀粉浓度的比值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叶淀粉浓度有随土壤含水率升高而增高趋势,但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叶NSC总浓度、枝NSC及其组分浓度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均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短期干旱对兴安落叶松体内总NSC浓度的影响不显著,树木可以通过将淀粉转化成可溶性糖的方式维持其正常的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 (2)暖化试验: 暖化试验构建了一条塔河、松岭、孙吴、带岭四个种源地以及帽儿山生态站移栽地由北到南的纬度梯度。研究表明,种源地的兴安落叶松细根可溶性糖浓度、总NSC浓度、可溶性糖浓度与淀粉浓度的比值均表现出了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升高的趋势,并且差异显著(P0.05)。从对比移栽地和种源地的兴安落叶松我们发现,位于低纬度种源地的兴安落叶松NSC及其组分浓度要显著高于高纬度种源地的浓度。并且种源地的淀粉浓度显著低于移栽地的淀粉浓度(P0.05),说明在高纬度地区,兴安落叶松通过淀粉分解成可溶性糖的方式耐寒 【关键词】:控雨试验 可溶性糖 淀粉 土壤含水率 气候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791.2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2-15
  • 1.2.1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概念14
  • 1.2.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因子14-15
  • 1.3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5-17
  • 2 研究方法17-20
  • 2.1 研究地自然概况17-18
  • 2.1.1 干旱试验地概况17
  • 2.1.2 暖化试验地概况17-18
  • 2.2 试验方法18-19
  • 2.2.1 试验材料18-19
  • 2.2.2 样品化学成分的测定19
  • 2.3 数据处理19-20
  • 3 干旱对兴安落叶松枝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20-29
  • 3.1 引言20-21
  • 3.2 研究方法21
  • 3.3 结果21-27
  • 3.3.1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21-24
  • 3.3.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组分浓度在不同处理下枝叶中的分配24
  • 3.3.3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与土壤水分的相关关系24-26
  • 3.3.4 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随干旱进程的变化26-27
  • 3.4 讨论27-28
  • 3.5 本章小结28-29
  • 4 气候变暖对兴安落叶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29-40
  • 4.1 引言29-30
  • 4.2 研究方法30
  • 4.3 结果30-38
  • 4.3.1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在不同种源间的差异30-33
  • 4.3.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组分浓度在移栽地之间的差异33-36
  • 4.3.3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在种源地与移栽地之间的差异36-38
  • 4.4 讨论38-39
  • 4.5 本章小结39-40
  • 5 结论与建议40-41
  • 5.1 主要结论40
  • 5.2 建议与展望40-41
  • 参考文献41-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49
  • 致谢49-5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马尾松不同种源光合特性研究    张如华;

环境胁迫对植物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史建伟;张育平;王国昌;

水分胁迫对桃叶片碳水化合物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王有年,杜方,于同泉,刘宁宁,李欣

不同种源马尾松光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俞新妥,卢建煌

我国气象干旱研究进展评述    王劲松;李耀辉;王润元;冯建英;赵艳霞;

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幼苗光合作用特性比较研究    赵溪竹;姜海凤;毛子军;

不同地理种群两针松光合和生长特性的差异    马立祥;王秀伟;毛子军;刘林馨;孙涛;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的起源及生物特性    高景文,敖文军,刘顶锁,项丽秋,李健,成宣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四种灌木的抗旱生理动态变化    黎燕琼;刘兴良;郑绍伟;陈泓;岳永杰;慕长龙;刘军;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光合能力及相关因子的种源差异    赵晓焱;王传宽;霍宏;

硝酸盐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及叶片呼吸速率的影响    杨晓玉;王秀峰;胡淳淳;杨凤娟;魏珉;

红蜘蛛不同防治效果对板栗生长结实的影响    田寿乐;许林;沈广宁;孙晓莉;

拟南芥抗镧突变体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郭飞;卢杰;魏斌;张自立;

植物液流研究进展    汪滢;王健;

羽衣甘蓝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韩晓光;王玎;

杞县大蒜产区土壤及大蒜中营养元素化学特征研究    王恒旭;王文成;胡永华;王志坤;赵波;付巧玲;宁福政;胡俊成;盛奇;

干旱及复水对小麦幼苗蛋白质损伤的影响    谭晓荣;吴兴泉;伏毅;戴媛;

环境胁迫对植物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史建伟;张育平;王国昌;

AM真菌对彩叶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颖;郭绍霞;李想;张玉刚;

根系的发育及其激素调控研究    罗琎;孙长忠;王琦;辛学兵;孔庆云;

盐胁迫对3种白刺生理指标的影响    武香;倪建伟;张华新;刘涛;张丽;

核桃枝条总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宋宇琴;崔芳;刘艳红;吴国良;王勇;

6种空气凤梨解剖学特征与耐旱性的关系    刘晓娜;俞禄生;沈永宝;

农药胁迫下植物诱导害虫再猖獗的可能机制    王曰营;侯有明;

吸水材料的水势及非金属矿物/高分子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水势研究    范力仁;田惠卿;李茂松;罗文君;宋吉青;栗海峰;马睿;周东方;

扁蓿豆四个品系光合-光响应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王照兰;赵丽丽;杜建材;杨持;

菲油果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袁德义;向盛萍;谭晓风;张日清;

声波刺激对日光温室草莓生长的影响    祁丽荣;滕光辉;侯天侦;祝保英;刘晓娜;

西北旱区葡萄园CO_2通量的变化规律与控制机理研究    郭维华;李思恩;张鑫;

近50年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云文丽;

根系调控对枣树(冬枣)生长及代谢影响的效应研究    杨守军

施氮和花后灌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姚凤娟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鸭茅对不同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    张荣华

伊犁绢蒿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侯钰荣

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    鲁为华

乔木体水分的测试技术及其监测系统的研究    王海兰

干旱胁迫下白皮松苗木电阻抗及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王爱芳

湖南假俭草遗传多样性、生理学特性及护坡性能研究    刘卫东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    周小玲

马尾松不同种源光合特性研究    张如华;

相关生长关系与生态学研究中的尺度转换    韩文轩,方精云

水分胁迫对桃叶片碳水化合物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王有年,杜方,于同泉,刘宁宁,李欣

近半世纪宝鸡市干旱特征及模型预测研究    吕继强;莫淑红;沈冰;

施肥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吉艳芝,陈立新,冯万忠

盐胁迫对碱茅生长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刘华,舒孝喜,赵银,王锁民

牧草再生与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关系的研究    许志信;巴图朝鲁;卫智军;段淳清;赵刚;昭和斯图;

帽儿山地区21年生兴安落叶松种源试验    杨传平,姜静,唐盛松,李景云,王会仁

大庆石油化工大气污染对几种大豆幼苗的伤害初探    赫延龄,郑蔚虹,张东向,李赫宇

时空序列预测分析方法在华北旱涝预测中的应用    王革丽,杨培才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光合与呼吸作用机理的研究    姜丽芬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生产力区的划分    高明福;李传和;何树松;

兴安落叶松开花、结实等生物特性的调查分析    庄振东;苏喜富;

兴安落叶松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    李峰;周广胜;曹铭昌;

年积温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刘胜范;

兴安落叶松光合特性的动态研究    宋彩玲;赵鹏武;苏日娜;海龙;周梅;冯林;

浅谈兴安落叶松心止病的防治    章程;

移栽兴安落叶松枝条水势初步研究    李夷平;孙慧珍;李海朝;

兴安落叶松带岭良种基地建设规划    马玉龙;王国义;孙阿娟;

谈兴安落叶松育苗的几个问题    褚林娜;

兴安落叶松造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孙震;

两种材色兴安落叶松种子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卓丽环;王玲;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胸径与边材面积的相关性分析    马海波;魏江生;周梅;王林和;

兴安落叶松种子区的初步区划    张培杲;杨书文;鲍务立;

兴安落叶松结实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吴克贤;李伟;楼玉海;

兴安落叶松的无性繁殖    

高寒地区兴安落叶松扦插育苗的试验研究    董文华;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    余利敏;林晓飞;张文波;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的起源及生物特性    王玉华;刘涧樱;曹化荣;唐春生;高景文;

兴安落叶松侧枝生长初步研究    余涛;郝建玺;

兴安落叶松引种试验区内的地理变异规律及最佳种源选择    许易琦;

兴安落叶松人工开花技术研究成功    

兴安落叶松种内红材型与变异类型-白材型的比较研究    卓丽环

兴安落叶松诱导抗虫性研究    徐伟

兴安落叶松地理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利用研究    那冬晨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森林生态系统菌根及其真菌多样性研究    杨秀丽

兴安落叶松真空干燥脱脂过程中松节油迁移特性及机理的研究    王天龙

大气环流和海温变化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气候影响    高涛

兴安落叶松木材性质的声—超声技术预测    张训亚

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宋彩玲

不同纬度兴安落叶松水分参数对比研究    朱晓明

气候暖化对兴安落叶松光合和生长影响的研究    霍宏

气候暖化对兴安落叶松水分特征影响的研究    李夷平

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种子更新研究    杨宏伟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青梅

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兴安落叶松分布的影响    石慰

兴安落叶松树干液流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马海波

人工林兴安落叶松生长应力与木材性质关系的研究    白默飞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蒸腾耗水规律    池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