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基于CMIP5资料的热带大洋海温非均匀增暖及其与降水变化关系的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3:17
热度:

基于CMIP5资料的热带大洋海温非均匀增暖及其与降水变化关系的分析【摘要】:本文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

【摘要】:本文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5,简称CMIP5)月平均资料、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MAP)的月平均降水资料和英国Hadley中心(HadISST)的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利用现代气象统计方法,研究了热带大洋海温不均匀增暖及其与降水变化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揭示了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年平均的海温增暖不均匀特征及其成因。9个海洋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三个热带大洋的海温增暖均表现出不均匀性,增暖原因存在较大差异。热带太平洋赤道及其以北地区以海洋的动力作用为主,赤道以南地区则以大气的热力作用为主,且海水的上翻/下沉运动对海温增暖的作用在东、西太平洋之间存在差异;热带印度洋大面积海域的海温变化难以通过海气热通量交换来解释,只有相对较高纬度地区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海水的上翻/下沉运动与温度平流对海温增暖的作用比较一致;热带大西洋赤道附近地区的海温变化是表层温度平流和上翻/下沉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赤道以北的大西洋海温变化则以温度平流的作用为主,而赤道以南的大西洋海温的变化主要是海水的上翻/下沉作用引起的。 (2)揭示了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的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20个大气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在全球增暖背景下,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的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符合‘'warmer-get-wetter "型特征,而季节平均与年平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冬季和春季,海温增暖最大区和降水增加区之间存在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位置偏差;夏季和秋季,二者只存在明显的南北位置偏差,且与冬季和春季的情况相反。此外,热带东、西太平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热带印度洋年平均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呈东北—西南方向的对称分布,也符"warmer-get-wetter"机制,但冬季和春季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也存在位置偏差。两个热带大洋季节平均的降水变化均是‘'warmer-get-wetter"和"wet-get-wetter"两个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全球增暖 海温变化 净热通量 温度平流 降水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426.6;P461.2
【目录】:
  • 目录5-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海温增暖、降水变化的目的和意义10
  • 1.2 海温增暖的研究进展10-11
  • 1.3 海温增暖与海气相互作用11-13
  • 1.4 降水变化的研究进展13-14
  • 1.5 问题的提出14-15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15-16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16-20
  • 2.1 资料16-17
  • 2.2 方法17-20
  • 第三章 热带大洋非均匀增暖及其成因的分析20-29
  • 3.1 海温非均匀增暖20-21
  • 3.1.1 热带太平洋20
  • 3.1.2 热带印度洋20-21
  • 3.1.3 热带大西洋21
  • 3.2 海温非均匀增暖的成因分析21-27
  • 3.2.1 热带太平洋21-24
  • 3.2.2 热带印度洋24-25
  • 3.2.3 热带大西洋25-27
  • 3.3 本章小结和讨论27-29
  • 第四章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的分析29-39
  • 4.1 模式的选取与检验29-30
  • 4.2 年平均情况30-32
  • 4.2.1 热带太平洋30-31
  • 4.2.2 热带印度洋31-32
  • 4.3 季节平均情况32-34
  • 4.3.1 热带太平洋32-33
  • 4.3.2 热带印度洋33-34
  • 4.4 季节平均的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位置偏差的原因探究34-37
  • 4.4.1 热带太平洋35-36
  • 4.4.2 热带印度洋36-37
  • 4.5 本章小结与讨论37-39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39-41
  • 5.1 主要结论39-40
  • 5.2 讨论40-41
  • 参考文献41-48
  • 发表文章目录48-49
  • 致谢49-50
  • 附图50-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印度洋海气热通量交换研究    周天军,张学洪

北太平洋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的年际变化    郑建秋;任保华;李根;

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赵永平,陈永利,翁学传

Characteristics of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intensity of airsea turbulent heat fluxe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1951—2007年华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    张楠;苗春生;邵海燕;

大气环流的奇偶对称性(Ⅰ)理论依据和气候特征    管兆勇,徐建军,王盘兴

全球海洋环流模式中上层海洋对表面强迫的响应和调整 Ⅱ.年代际变率    容新尧,杨修群

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及各贡献因子的变化    刘珊;王辉;姜华;金啟华;

基于小波理论的广西低温阴雨灾害天气波动特征    于文金;阎永刚;郝玲;余恒鑫;李芬;

中纬度北太平洋依赖于ENSO事件及独立于ENSO事件的变率特征:观测事实与海气耦合模式模拟(英文)    周天军 ,宇如聪 ,李肇新

Interdecadal Change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 China and Its Mechanism    宁亮;钱永甫;

印度洋对ENSO事件的响应:观测与模拟    周天军,俞永强,宇如聪,张学洪,李肇新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进展    杨修群,朱益民,谢倩,任雪娟,徐桂玉

冬季风异常对西北太平洋海温影响的区域性特征    秦正坤;孙照渤;

热通量和风应力影响北太平洋SST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数值模拟    吴春强;周天军;宇如聪;刘海龙;

大气环流模式和耦合模式模拟的降水-海温关系之比较    李博;周天军;吴春强;包庆;

北太平洋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的年际变化    郑建秋;任保华;李根;

北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途径    李丽平;靳莉莉;管兆勇;

东北亚冷夏的诊断研究    陈莉;郭家林;李帅;朱锦红;

赤道太平洋对大气热力和风应力强迫响应的比较研究    闫巨盛;王彰贵;王盘兴;李智峰;

东亚季风区夏季海气系统位相关系的特殊性    胡轶佳;钟中;贾蓓;田妍妍;

北太平洋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的年际变化    郑建秋;任保华;李根;

中国近海海气通量特征的研究    丛明;孙即霖;

二次不同路径江淮气旋暴雨特征对比分析    李斌;高荣珍;杨晓霞;

近30年华北地区高空温度时空演变特征    王荣英;周顺武;吴萍;王晓敏;吴雁;

中国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夏季南京气候变化的影响    孙即霖;丛明;吴德星;高山红;

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能源消费的影响    李智才;施洪波;郭慕萍;吴效中;刘月丽;

The Impacts of two types of El Ni?o on the Global Ozone Variation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Fei Xie;Jianping Li;Wenshou Tian;Jiankai Zhang;Jianchuan Shu;

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方长芳

西北太平洋年际和季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    郑建秋

热带印度洋热收支与经向环流的研究    胡瑞金

利用卫星遥感探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马立杰

大气和海洋环流在热带和热带外相互影响中的作用    苏京志

中纬度海陆热力差异对东亚夏季环流及降水的影响    程华琼

海气界面热通量变化趋势及其与SST的关系    李根

印太暖池区域海气相互作用的年际变化及其与低纬高原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研究    张秀年

中国群死群伤火灾数据插补及快速损失评估研究    梅鹏

东部和中部型ENSO模态及其对中国降水影响的差异    徐康

热带印度洋海温时空特征分析    孙莎莎

北太平洋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主模态的比较研究    郭建民

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热收支研究    刘珊

夏季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中国陆地气候变化的影响    丛明

中国冬温夏雨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浅层海洋热异常的相关联系    周晓霞

东亚冬季风对西北太平洋海温影响的区域性特征    秦正坤

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其非线性作用机制初探    李强

年代际气候振荡的理论研究与诊断分析    张延宾

赤道太平洋对大气热力和风应力强迫响应的比较研究    闫巨盛

南海湍流热能量的质量分析和季节变化研究    张增海

热带平流层低层的对称运动和反对称运动    杨云峰

太平洋海-气热通量与长江流域降水及东亚500hPa环流的遥相关    徐桂玉,苏炳凯,符淙斌

印度洋海气热通量交换研究    周天军,张学洪

长江中下游入梅指数及早晚梅年的海气背景特征    竺夏英;何金海;吴志伟;

赤道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齿轮式耦合和ENSO事件 I.资料分析    吴国雄,孟文

冬季北太平洋海表热通量异常和海气相互作用——基于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长期积分的诊断分析    张学洪,俞永强,刘辉

冬季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与长江中下游汛期旱涝预测    赵永平,陈永利,贾瑞丽

北太平洋热通量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许乃猷,徐启春,王志联

冬季东海黑潮海-气热量交换对长江中下游汛期降水的影响    赵永平;张必成;井立才;

北太平洋中纬海区海-气热量交换对其上空大气环流的影响    赵永平;

海温对热带低频振荡系统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宇婧婧;何金海;沈新勇;

前期太平洋海温与6~8月西太平洋副高指数的关系    姚愚;严华生;

中国近海海温年际年代际振荡关键海区分析研究    张志华;陈幸荣;蔡怡;

台风“榴莲”的海温敏感性试验    郭智亮;高聪辉;朱迅;

大尺度海温扰动的动力不稳定与海温异常的形成    朱抱真;骆美霞;黄荣辉;

吉林省粮豆产量的海温统计预报    王书裕;孟平;

初探北大西洋海温对北疆地区春季水量丰枯的影响    章新平;

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与太平洋海温季节演变的关系    唐佑民,翟武全,许金洪

黄海底层年平均海温与旬、月平均海温相关性探讨    曹丛华,曲如美,张惠滋

太平洋海温与白山洪水相关分析    金朝辉,范垂仁,骆术斌

基于相空间重构与模糊神经网络的海温垂直建模预测    董兆俊;王骥鹏;

中国南方雪灾与海温相关关系初探    王石成;曹新星;许茂利;应伟国;尹先龙;

北太平洋海温分布型态的年际变化及其预测研究    魏凤英;

东北夏季低温与印度洋海温变化的关系    袁子鹏;白人海;

上海气温与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及年代际差异    陈红梅;张耀存;

全球上层海温季节变化特征    魏萌;胡瑞金;

上海气温与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及年代际差异    陈红梅;张耀存;

赤道印度洋纬向海温梯度模及其气候影响的差异    晏红明;李崇银;

广西降水量序列的海温影响模型    李耀先;涂方旭;李秀存;梁隽玫;覃峥嵘;

澳大利亚东侧冬季海温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    周波涛;

为什么海温持续上升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 王绍武

新厄尔尼诺事件正在形成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郭战峰

扰乱全球气候的拉尼娜    采访人 本报记者 张倩 张永

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释疑    本报记者 王敬涛 王素琴

中国近海海温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宝乐尔其木格

春季南半球环状模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及相关联的全球海温变化模态    南素兰

副热带海温年代际变化及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王鑫

海温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及冬季风年际变异的影响    付建建

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性障碍的特征及物理成因    赵霞

厄尔尼诺事件多因素成因分析    刘伟

初夏至盛夏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化及其异常分析    董丽娜

海温长时间序列分析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周广超

索马里流系区域海温时空变化研究    赵芳

印度尼西亚通道对西太平洋海温及大气影响的数值模拟    周波涛

海温对热带低频振荡的影响以及关于南北半球低频振荡联系的研究    宇婧婧

实时逐时MTSAT-1R海表面温度反演研究    汪烨

S坐标下西北太平洋海流、海温数值模拟    沈淇

东亚冬季风对西北太平洋海温影响的区域性特征    秦正坤

集合卡尔曼滤波数据同化方法在海温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张学峰

渤、黄海海温结构及相应环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陈新平

日本海温盐结构及其环流的季节变化    刘春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