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含氮、氧、硫有机光伏材料的理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6:34
热度:

含氮、氧、硫有机光伏材料的理论研究【摘要】:相比于无机材料,有机光伏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应用的优势主要是价格低廉,容易获得,易于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调整和修饰,并且易于制成大面积柔性薄膜

【摘要】:相比于无机材料,有机光伏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应用的优势主要是价格低廉,容易获得,易于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调整和修饰,并且易于制成大面积柔性薄膜等。因此有机光伏材料得到了科学工作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但是有机光伏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能量转换效率要比一般的无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效率低,2011年Yella等人报道已将转化效率提高到了12.3%,但距离规模化生产和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努力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是研究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对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cells,OSC)的能量转换效率进行改善:一是从光伏材料的角度,寻找新型的性能优良的光伏材料;二是从电池物理结构入手,通过优化电池的结构使能量转换效率得以提高。对于新型光伏材料的探索,实验化学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合成了数以万计的新材料。另一方面,理论化学家也通过理论计算的手段,进行了光伏材料的理论设计和性能研究。相比于实验研究工作,理论上的探索对实验室的合成工作更具指导性和前瞻性。本论文工作中,我们着力从理论计算的角度设计新型的有机光伏材料。 本论文工作设计了多种含有N、O和S原子的有机光伏材料,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对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预测了材料的光伏性能表现。本论文工作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光伏材料的理论设计,探讨在分子水平上改进光伏器件性能的规律。 第一部分工作以噻吩、喹喔啉和吡啶基团为母体,引入噻吩并吡嗪(TP)和苯并噻二唑(BT)基团构建了五种分子体系。通过理论计算发现引入TP和BT基团提高了HOMO能级并降低了LUMO能级,从而获得了更窄的带隙,导致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向长波方向延伸,使分子体系成为具有高吸收强度的窄带隙材料。另外,引入TP和BT基团使得分子体系的电离势下降,离子亲和势升高,而电子和空穴重组能均变小,并且二者的差异显著缩小。说明经修饰后的分子体系的电荷传输效率会得以提高。通过理论计算揭示出引入修饰基团可以有效地调控分子的电子结构,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光伏性能。 第二部分工作对由噻吩和苯并三唑构成的九种给-受-给体型分子体系的光伏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在缺电子的苯并三唑上引入吸电子基团可以起到调节带隙和吸收光谱以及电荷传输性能的作用。研究发现,在苯并三唑上引入的苯基和取代苯基导致分子的吸收光谱可扩展到600到700nm之间,进入了太阳光高辐照区域,同时使电荷的传输能力得以提高,特别是电子与空穴的传输平衡性质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因此对分子体系的光伏性能的改善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这些发现为分子的进一步调控指明了方向,可以筛选其它的吸电子基团来优化分子的光伏性能。 第三部分工作本章中我们设计了九种D-π-A型的染料分子,其中给体单元均为2,6-二甲基-4-叉基吡喃,而在π共轭桥部分分别选用了单噻吩、稠合噻吩和双噻吩环,并分别选用了氰基丙烯酸、丙炔酸和硝基丙烯酸为受体单元。通过理论计算对染料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吸收光谱、与TiO_2粒子的吸附作用以及激发态寿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双噻吩环共轭桥在调节染料分子性能方面较单噻吩和稠合噻吩桥具有更积极的效果,意味着π共轭桥的增长对改进染料敏化性能的积极意义;另外,以丙炔酸为受体单元的三个染料分子以及含有双噻吩桥的CN-3以及NO-3都能够对波长在400nm以外的太阳光产生高强度的有效吸收,同时它们具有的较长的激发态寿命保证了电子能够在激发态成功地转移到半导体的导带;而从吸附能的计算结果可看出染料分子与TiO_2间能够产生稳定的吸附,这是染料发生敏化作用的前提保障。总之,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除了经典的以氰基烯酸为受体单元的染料体系,以硝基丙烯酸以及丙炔酸为受体单元的染料体系也具有DSSC的潜能,可以预见通过选择合适的给体单元及π共轭桥可以使这类新型的染料体系的敏化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有机光伏材料 有机敏化剂 给-受体型吸收材料 理论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前言11-21
  • 1.1 太阳能电池发展概述11-12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概述12-14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因素13-14
  • 1.2.2 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主体材料14
  •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发展概述14-18
  • 1.3.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15-16
  • 1.3.2 敏化剂的分类16-17
  • 1.3.3 染料敏化剂需满足的条件17-18
  • 1.4 噻吩类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18-19
  • 1.5 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探究19-20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目的20-21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21-29
  • 2.1 分子轨道理论21-23
  • 2.2 电子相关作用23
  • 2.3 密度泛函理论23-25
  • 2.4 电子激发态理论25
  • 2.5 Franck-Condon 原理及其量子力学表述25-27
  • 2.6 溶剂化效应27-29
  • 2.6.1 溶剂化效应研究的基本思想27-28
  • 2.6.2 溶剂化效应的反应场模型28
  • 2.6.3 极化连续介质模型28-29
  • 第3章 在噻吩、吡啶和喹喔啉基础上构建的 D-A 型光伏材料的理论研究29-45
  • 3.1 前言29-30
  • 3.2 计算方法30-33
  • 3.2.1 重组能32-33
  • 3.3 结果与讨论33-44
  • 3.3.1 结构优化33-37
  • 3.3.2 前线分子轨道37-41
  • 3.3.3 电离势、电子亲核势和重组能41-42
  • 3.3.4 吸收光谱42-44
  • 3.4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包含噻吩和苯并三唑的 D-A-D 类型光伏材料的理论研究45-60
  • 4.1 引言45-47
  • 4.2 计算方法47
  • 4.3 结果和讨论47-56
  • 4.3.1 优化的几何结构47-50
  • 4.3.2 前线分子轨道50-55
  • 4.3.3 电离势、电子亲核势和内部重组能55-56
  • 4.4 吸收光谱56-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基于2,6-二甲基-4-叉基吡喃给体基团的D-π-A类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剂的理论研究60-75
  • 5.1 引言60-62
  • 5.2 计算方法62-63
  • 5.3 结果与讨论63-74
  • 5.3.1 前线分子轨道63-69
  • 5.3.2 吸收光谱69-70
  • 5.3.3 激发态寿命70-73
  • 5.3.4 染料分子与 TiO_2的吸附作用研究73-74
  • 5.4 本章小结74-75
  • 参考文献75-85
  • 致谢8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于哲勋;李冬梅;秦达;孙惠成;张一多;罗艳红;孟庆波;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李文欣;胡林华;戴松元;

有机染料敏化TiO_2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郑敏;陈一胜;

新型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双光子性质研究    吴杰颖,张居舟,施鹏飞,周虹屏

同科电子各多重态的微观态个数计算公式    姚关心,汪小丽,张先燚,许新胜,凤尔银,季学韩,崔执凤

一维势箱模型与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的关系    叶世勇;费鹏;

分子点群的不可约表示    赵秀芬

点群的一个应用    赵秀芬,刘宝瑞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近况    赵文甲;司晶星;

神经网络在炸药晶体密度预测中的应用    王国栋;刘玉存;

过渡金属配合物构型畸变探究    陈彬;燕红;骆定法;

一种新型键合工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杨道红,徐晨,董典红,李兰,吴畯苗,张剑铭,阳启明,金文贤,邹德恕,沈光地

硬脂酸单层LB膜上化学沉积银膜的研究    刘恒权;姚素微;班春梅;余碧涛;张卫国;王宏智;

树枝状8-羟基喹啉锌的合成和荧光性能研究    管建军;强西怀;马茶;申亮;

高分子纳米LB膜的制备及其光刻性能研究    曾国良;李铁生;许文俭;张素华;王筠;赵娜;吴养洁;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阳极薄膜的研究进展    郭晓伟;陈改荣;王辉;苗超林;苗郁;曹志民;

Al/CuPc/Cu肖特基气敏二极管制备与特性    刘跃;王东兴;焦兵兵;

脉冲电沉积Ni-P合金析氢电极的研究    冯永超;魏子栋;刘勇;陈四国;尹光志;

若干卟啉配合物敏化纳米TiO_2电极的光电性质研究    曾锦萍;黄浩;刘万云;王常清;梅光泉;应惠芳;

导电聚合物对纳米半导体的光致发光的增强效应及其机理    周剑章;席燕燕;郭洪辉;林仲华;

原子分子在δ-Pu上的吸附、离解与扩散过程研究    魏洪源

烷基铵在蒙脱石层间的吸附及其对蒙脱石/烷基铵结构和凝胶性能的影响    陈平

电沉积制备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纳米线的生长与性质研究    张中伟

复合纳米薄膜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    程广贵

二恶英从头合成机理以及硫基抑制机理研究    邵科

LF废渣硫赋存相及亚临界水浸出去硫研究    何环宇

金属离子掺杂的ZnO第一性原理计算及透明导电薄膜制备研究    谭红琳

咪唑基离子液体在锌电沉积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张启波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在电催化反应以及电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    欧利辉

理论研究给—受体型有机分子激发态性质及其在材料中的应用    孙磊

杂环聚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陈鑫

多元缩合生成新型巴比妥酸盐衍生物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孙东贞

侧基横挂偶极单元的液晶聚对苯撑乙炔的合成及性质表征    王方文

非共轭D-A和A-D-A型吡啶甲酸衍生物及其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梁爱辉

聚合物光伏器件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柔性对电极的制备与研究    黄辉

(5,8-喹啉撑乙烯)与(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撑乙烯)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研究    张娟娟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4-羟基香豆素绿色生产工艺研究    阮明波

电极修饰对聚合物光伏电池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    田慧

吡啶基咪唑啉酮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研究    张珊珊

二氧化钛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王钦清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及其进展    王孔嘉;戴松元;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田娜;马晓燕;王毅霏;朱小波;李冬梅;

全球光伏材料市场分析    

日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最新研究动向    林红,李建保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神奇的人造树叶    李雪阳;陈司汉;薛卫东;

染料敏化纳米晶TiO_2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郝三存,吴季怀,黄昀昉,范乐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陈炜,孙晓丹,李恒德,翁端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吴晓宏,秦伟,李晓丹,姜兆华

染料敏化纳米TiO_2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田成邦;刘妍;毕文英;陈伟敬;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于利成;李洪飞;

天然染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敏化作用    方永增;孟庆华;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研究进展    李永舫;

基于噻唑的聚合物光伏材料    范海军;史钦钦;张茂杰;李永舫;占肖卫;

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器件优化    田文晶;

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高效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    李永舫;

含有三苯胺基溶液可加工的有机光伏材料与性能研究    何畅;张婧;吴广龙;赵光金;杨溢;李永舫;

含有三苯胺基溶液可加工的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    何畅;高雷;申素玲;邓丹;李志波;李永舫;

新型有机光伏材料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    刘平;洪锐彬;关丽;梁禄生;陈土华;童真;邓文基;

含有三苯胺基溶液可加工的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    何畅;张婧;邓丹;李志波;李永舫;

侧链含苯并噻二唑受体的芴-咔唑类窄带隙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聂凯旋;王亚飞;何宇;邓先平;周欣;陈建华;陶强;刘煜;朱卫国;

以三苯胺为核、苯并噻二唑-7-(4-己基噻吩)为臂溶液可加工星型有机分子光伏材料的制备    张婧;杨溢;何畅;何有军;赵光金;李永舫;

光伏材料:廉价用能的关键    行者

各国赛跑光伏材料市场    本报记者 徐岩

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一期工程开工奠基    记者 魏美丽

光伏材料公司力求变中智胜    王昕

光伏材料需求将长期两位数增长    王昕

争做中国一流光伏材料服务商    本报记者 许长江 通讯员 李继洲

河南亿盛年产5万吨光伏材料项目开工    记者 谢运和

首府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光伏材料产业基地    记者 宋向华

光伏业飞跃须借力化工新材料    钱伯章

中国已成世界第一光伏生产国    证券时报记者 张珈

知识流动理论框架下的科学前沿与技术前沿研究    庞杰

基于氧化物薄膜的光电器件及电阻转变行为研究    王晓祺

无机光伏材料缺陷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冯春宝

多晶硅及碲化镉薄膜光伏材料关键制备技术的研究    罗翀

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优化及衰减性研究    邹业

光活性层掺杂及新型透明电极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章文峰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结构、形貌及光伏性能    薛丽丽

喷涂法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研究    陈征

高性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研究    李晓冬

新型太阳能电池光阴极及纳米吸收层的基础研究    彭生杰

含氮、氧、硫有机光伏材料的理论研究    于海华

苯并唑类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丁娉

“技”与“艺”的统一    刘飞

基于喹噁啉的星状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崔娇娇

基于胶体晶体组装制备抗反射及光伏材料    周佳真

三键为桥的吡咯并吡咯二酮类窄带隙小分子的合成与光伏性质研究    姜雪莹

基于苯并噻二唑与苯并二噻吩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李好好

噻吩—苯并噻二唑—芴类小分子及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刘明

苯并噻二唑/吡咯并吡咯二酮单元的有机光伏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聂凯旋

具有D-A结构的有机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在光伏领域中的应用    李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