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高效H6桥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4:59
热度:

高效H6桥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摘要】:随着分布式发电的迅速普及,逆变器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地位愈发显著,其性能的改进对于提高系统的效率、可靠性、以及降低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

【摘要】:随着分布式发电的迅速普及,逆变器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地位愈发显著,其性能的改进对于提高系统的效率、可靠性、以及降低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光伏并网系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非隔离型系统的共模漏电流对人身和设备安全造成潜在威胁。针对如何实现高转换效率和抑制共模漏电流问题,研究了一种高效率、低共模电流的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分析了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模型,讨论了共模电流在不同逆变拓扑结构中产生的原因和抑制的条件,研究一种六开关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简称H6桥)。在两级主电路结构的设计中,前级采用了两路独立的Boost升压电路,后级选择了H6桥拓扑的逆变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则利用了双管反激式变换器。此外,对各自的工作原理作了详细的分析,进而对关键元器件的参数进行了设计。 研究了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的关键问题,包括输出直流分量的抑制、采样信号处理、温度漂移补偿及多峰效应时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设计了相关软件算法流程。 搭建了并网测试实验平台,针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相关测试,并从实验结果验证相关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对比了单极性、双极性调制及H6桥拓扑对共模电流的抑制效果,并结合CEI0_21并网认证标准,测试了5KW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的相关并网功能及输出性能。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非隔离 高效率 光伏并网 共模漏电流 H6桥 直流分量抑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4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光伏发电概述12-15
  • 1.2.1 国外光伏发电的发展12-13
  • 1.2.2 国内光伏发电现状13-15
  • 1.3 并网逆变器的发展现状15-16
  • 1.3.1 逆变器分类15
  • 1.3.2 并网逆变器的发展方向15-16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16-18
  • 第二章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漏电流抑制18-30
  • 2.1 引言18
  • 2.2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模型分析18-20
  • 2.3 传统 H 桥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分析20-23
  • 2.3.1 单极性调制的共模分析21-22
  • 2.3.2 双极性调制的共模分析22-23
  • 2.4 不同逆变拓扑结构对共模漏电流的抑制23-29
  • 2.4.1 HERIC 拓扑23-24
  • 2.4.2 FB-DCBP 拓扑24-25
  • 2.4.3 H5 拓扑25-26
  • 2.4.4 H6 桥拓扑分析26-28
  • 2.4.5 不同拓扑的损耗比较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5KW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30-45
  • 3.1 引言30
  • 3.2 逆变器设计目标及总体框架30-34
  • 3.2.1 系统设计目标30-31
  • 3.2.2 系统拓扑结构功能31-32
  • 3.2.3 系统软硬件控制框架32-34
  • 3.3 主功率电路结构设计34-41
  • 3.3.1 DC/DC 级电路设计35-39
  • 3.3.2 DC/AC 级电路设计39-41
  • 3.4 辅助电源设计41-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关键问题研究45-65
  • 4.1 引言45
  • 4.2 并网逆变器输出直流分量的抑制研究45-49
  • 4.2.1 直流分量的产生原因45-47
  • 4.2.2 电流无差拍控制算法47
  • 4.2.3 基于递推滤波法的直流分量检测47-48
  • 4.2.4 直流分量抑制算法48-49
  • 4.3 信号采样的预处理和温度补偿方法研究49-55
  • 4.3.1 预测控制算法49-52
  • 4.3.2 光伏并网系统的温度漂移和温度补偿52-55
  • 4.4 多峰效应情形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55-64
  • 4.4.1 局部遮挡下的多峰效应56-57
  • 4.4.2 常用的 MPPT 算法57-60
  • 4.4.3 多峰效应时的 MPPT 控制算法分析60-64
  • 4.5 本章小结64-65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65-82
  • 5.1 引言65
  • 5.2 光伏并网逆变器实验方案65-66
  • 5.2.1 光伏并网逆变器实验内容65
  • 5.2.2 光伏并网逆变器实验条件65-66
  • 5.3 光伏并网逆变器主电路控制实验66-68
  • 5.3.1 DC/DC级电路测试66-67
  • 5.3.2 DC/AC级电路测试67-68
  • 5.4 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对比实验68-69
  • 5.4.1 传统H桥的共模电流68
  • 5.4.2 H6桥的共模电流68-69
  • 5.5 光伏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实验69-75
  • 5.5.1 直流分量抑制实验69-70
  • 5.5.2 预测控制算法和温度补偿实验70-73
  • 5.5.3 多峰效应下的M PPT控制实验73-75
  • 5.6 CEIO_21标准并网认证项目实验75-81
  • 5.6.1 并网电流谐波75-76
  • 5.6.2 过欠压保护76-78
  • 5.6.3 过欠频保护78-79
  • 5.6.4 注入直流分量保护79-81
  • 5.7 本章小结81-82
  • 结论82-83
  • 参考文献83-88
  • 攻读硕土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88-89
  • 致谢89-90
  • 附件9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DSP控制SPWM全桥逆变器直流偏磁的研究    李剑;康勇;陈坚;

无差拍控制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张超;王章权;蒋燕君;何湘宁;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两种控制算法比较    蔡逢煌;郑必伟;王武;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入电流波动问题研究    陈凯;梁永春;黄金金;雷凯;

基于DSP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直流分量软件调偏法    金灵辉;吕征宇;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瞬时电流检测与补偿控制    张强;刘建政;李国杰;

一种简单的逆变器输出直流分量消除方法    叶智俊;严辉强;余运江;吴建德;

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无差拍控制算法研究    刘胜荣;杨苹;肖莹;刘栋;

基于改进MPPT算法的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    刘树,刘建政,赵争鸣,王健,吴理博,袁立强

基于DSP的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王献峰;石东;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    熊远生

一种新型平均电流型APFC电路的设计    胡方;门秀萍;

一种基于非线性Laguerre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    蒋中

基于Laguerre 函数近似模型的多变量系统增量型预测控制的算法    钟小芳,蒋中

一种增量型多步预测、多步控制的单变量预测控制算法    钟小芳,蒋中

车载方波电源的设计    王玉峰;王仲初;徐畅;薛喜亮;

低输入高效率高可调性DC/DC转换器的设计    应建华;杨彪;

考虑网络丢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    孙德辉;郝冬冬;李志军;

光伏并网系统中的无功及谐波电流检测与补偿    杨立永;王周龙;田红芳;

基于MPC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    杨罡;刘明光;屈志坚;

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电液伺服系统研究    候远龙

开关电源电磁兼容设计与可靠性    余海涛;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多时域预测控制系统的闭环特性    孙鹤旭;梁涛;雷兆明;

注汽锅炉蒸汽干度的模糊预测控制    杨建华;刘文琦;卢伟;

随机扰动下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性能监控、调节与诊断    李刚;王庆林;黄彪;

车辆横摆角速度的广义预测控制研究    吴义虎;宋丹丹;侯志祥;袁翔;

基于多模型综合的DMC控制及其应用    莫晓明;

一种基于递归BP神经网络的多步预测控制方法    李会军;叶宾;

基于改进BP算法的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器    胡玉娥;丁淑萍;

液压挖掘机作业过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郭刚;黎波;张宏梅;罗文兴;

氧化铝生产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大时滞控制系统    喻寿益;匡泳锦;桂卫华;谢永芳;

船用增压锅炉汽包水位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冷欣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催化裂化过程建模与应用研究    栗伟

基于非线性度量和MLD-MPC的多模型方法研究    杜静静

预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魏晋宏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推力波动的优化设计研究    程远雄

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肖华锋

混凝投药过程非线性预测控制研究    王军栋

小型光伏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研究    胡义华

基于微电网运行的光伏逆变电源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陈卫民

基于CSTR温度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研究    李长鹏

智能建模和模糊广义预测控制研究及在船舶减纵摇控制中的应用    王岩

环境最优船舶区域动力定位方法研究    谢笑颖

基于DSP的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    耿兴华

油品调和优化问题的研究    李响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集中供热负荷预测    张艳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雷家宁

低压大电流高频开关电源同步整流技术的研究    胡学青

GSM系统与TD-SCDMA系统共存干扰研究    武艺

基于模糊控制与遗传算法的两步法预测控制在三级液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王世明

太阳电池及其发展方向    吕建;殷洪亮;

UPS电源输出变压器的偏磁分析    涂方明,王志飞,孙巍

BOOST变换器恒频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与仿真    兰华;艾涛;王颢雄;

无功补偿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中的应用    禹华军,潘俊民

一种单相谐波电流检测法的研究    蒋斌,颜钢锋,赵光宙

滑模技术在PV最大功率追踪系统中的应用    张淼,吴捷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王飞,余世杰,苏建徽,沈玉梁

光伏并网发电及无功补偿的统一控制    汪海宁,苏建徽,张国荣,茆美琴,丁明

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单级式三相光伏并网系统    吴理博;赵争鸣;刘建政;王健;袁立强;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技术    郭小强;赵清林;邬伟扬;

太阳电池Ⅰ-Ⅴ特性的工程模型    涂洁磊;林理彬;陈庭金;胡志华;张洪波;杨燮森;李迎军;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汪海宁

独立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    刘莫尘

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    王守仁;金新民;杨海柱;

带孤岛效应检测的单周控制三相并网逆变器    于小辉;梁志珊;

光伏并网系统研究    曹海红;

阳光电源并网光伏逆变器率先通过“金太阳”认证    何为;

无变压器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注入控制技术    王宝诚;郭小强;梅强;孙孝峰;邬伟扬;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分析模型研究    肖华锋;谢少军;陈文明;贡力;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50kW/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TUV认证    

一种高频环节并网逆变器的实现方案    陈潼;赵荣祥;

基于无差拍控制的并网逆变器    刘伟;戴瑜兴;文劲松;

基于TMS320LF2407A的软件锁相环的设计与实现    安小丹;梁晖;

微网中并网逆变器的一种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史玉立;

基于频率偏移法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    陈曦;李亚楠;陈阿莲;杜春水;张承慧;

一种基于dsPIC30F4011的并网逆变器锁相控制方法    何占宁;夏东伟;刘玉朋;马秀秀;

基于间接电流控制的改进型双BUCK并网逆变器    侯世英;肖旭;彭文雄;张闯;

基于dsPI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叶刚;

并网逆变器直流注入控制策略研究    郭小强;邬伟扬;关雅娟;

自主研制的10kW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于元;张志文;王文静;刘波;

LCL并网逆变器入网电流控制技术研究    徐志英;许爱国;谢少军;汤雨;

并网调节的不间断光伏电源    郑万雷;刘文良;

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建模(英文)    杨海柱;金新民;

京仪绿能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国际权威认证    黄倩

吕全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本报记者 孙人杰 实习生 钟天翼 黄星

上广电与AE联合抢滩中国太阳能并网逆变器市场    杨娜

16家入围关键设备目录企业受益    本报记者 邢佰英

云南无线电公司与Power-One公司签署光伏并网逆变器项目合作协议    记者 陈文忠

长城天津基地启动哈弗H6觊觎海外市场    本报记者 杜悦英

光伏发电若要并网 直流先要变成交流    姜小莉 左裔

用CD4069制作隔离型电子开关电路    上海 虞荣生

黑龙江省首个大型太阳能电站通过可研    通讯员 于莉杰

我省首个太阳能发电项目启动    曹红涛 于莉杰

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    姚志垒

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杨波

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程如岐

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    马琳

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肖华锋

多重电枢混合励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杨勇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解耦控制与优化设计    薛明雨

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数字单环控制技术研究    殷进军

基于Z源网络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研究    刘鸿鹏

微网多目标优化运行及控制策略研究    崔明勇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施韵

微电网三相并网逆变器硬件研究与设计    周迪

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功率解耦研究    王翀

基于间歇性双边无功率扰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研究    张俊

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洪海

低成本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丰瀚麟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曹建平

500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朱铭炼

1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刘志强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彭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