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光伏发电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4:46
热度:

光伏发电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能源消费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会造成大气和其他类型环境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能源消费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会造成大气和其他类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人类正面临能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丰富、广阔的太阳能,可以对环境不产生或产生很少污染。因此不论是从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高度来审视,还是从解决现实能源供应问题出发,开发利用太阳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智能变电站中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研究,有效降低电网运行中的电能损耗,减少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是满足智能电网发展清洁能源对新技术的需求。 本文分析了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影响光伏发电系统发电能力的因素,给出了不同区域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以《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设计—2011年版》500-A-3、220-A3-3和110-A3-3三个通用设计方案为例对变电站内站用负荷进行了理论统计分析,同时调研了山东500kV、220kV、110kV三个电压等级的9个变电站的实际站用负荷,通过与变电站内理论装机容量进行对比,得出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能可以被变电站内负荷及时消纳,电能不需要存储,实现电能即发即用,可减小负荷从所用电系统受电比例。另外,还可作为变电站“黑启动”电源,对黑启动负荷供电,可大大缩短事故恢复时间。 本文依据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结合变电站内用电负荷的特性和规律,通过对变电站内接入光伏发电系统的三种方式(接入站用交流系统、接入站用直流系统、接入站内微电网系统)对比分析,推荐将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站用电微网系统;接着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展阶段,对比了晶体硅光伏组件和非晶硅光伏组件性能、特点,综上考虑技术成熟度、可靠性、经济性的因素,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建议;介绍了光伏组件与建筑物的结合方式,对比了其各自特点,着重研究了变电站内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根据变电站的各自特点给出了不同安装方式的选择策略。 最后,本文的研究内容已应用于山东某一220kV智能变电站,详细介绍了该站应用情况,为未来光伏发电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 太阳能 光伏发电 站用电 负荷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绪论9-11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9
  •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难点9-11
  • 1.2.1 本文主要内容9-10
  • 1.2.2 本文的研究难点10
  • 1.2.3 本文的创新点和预期到达的目的10-11
  • 第2章 变电站内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的可行性分析11-28
  • 2.1 从太阳能资源角度分析11-13
  • 2.1.1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状况11
  • 2.1.2 影响光伏发电系统发电能力的因素11-12
  • 2.1.3 不同区域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性能评估12-13
  • 2.2 从变电站内用电负荷角度分析13-27
  • 2.2.1 以国网变电站通用设计方案统计用电负荷13-19
  • 2.2.2 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实际年度用电量统计19-22
  • 2.2.3 变电站中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及发电量估算22-24
  • 2.2.4 光伏发电系统估算发电量与实际负荷用电量的分析24-27
  • 2.3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变电站内接入光伏发电系统的方式28-32
  • 3.1 接入交流系统28
  • 3.2 接入直流系统28-29
  • 3.3 接入微电网系统29-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光伏电池类型的对比和选择32-35
  • 4.1 技术性比较32-33
  • 4.2 经济性比较33-34
  • 4.3 本章小结34-35
  • 第5章 光伏电池组件的安装方式35-44
  • 5.1 光伏组件与建筑物的结合方式35-36
  • 5.1.1 常见的安装方式及特点35
  • 5.1.2 BAPV与BIPV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比较35-36
  • 5.2 变电站内光伏电池组件的安装方式及位置选择36-37
  • 5.2.1 常见安装方式及特点36-37
  • 5.2.2 变电站内安装方式的选择37
  • 5.3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37-42
  • 5.3.1 固定式37-38
  • 5.3.2 单轴跟踪38-39
  • 5.3.3 双轴跟踪39
  • 5.3.4 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39-42
  • 5.4 特殊运行环境应对措施42
  • 5.4.1 抗风沙措施42
  • 5.4.2 抗污秽措施42
  • 5.4.3 抗雨水浸泡42
  • 5.4.4 抗积雪压覆42
  • 5.5 本章小结42-44
  • 第6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44-51
  • 6.1 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太阳辐射的方法44-46
  • 6.2 太阳辐射量与峰值日照时数的换算46-47
  • 6.3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总功率W的确定47
  • 6.4 太阳能光伏电池方阵串并联组数的确定47-48
  • 6.5 太阳能电池方阵前后间距D的计算48-49
  • 6.6 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49
  • 6.7 其他参数的计算49
  • 6.8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推荐设计步骤49-50
  • 6.9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条件50-51
  • 第7章 光伏发电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典型应用方案51-55
  • 7.1 变电站设定51
  • 7.1.1 变电站建设规模设定51
  • 7.1.2 变电站站址气象条件设定51
  • 7.2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51-55
  • 7.2.1 太阳能电池板安装51-52
  • 7.2.2 光伏发电系统接线方式52-53
  • 7.2.3 光伏发电系统防雷设计53
  • 7.2.4 光伏发电系统保护及监控53-54
  • 7.2.5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设备材料54-55
  • 第8章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 附件6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对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的探究    寿莎;黄仕华;

硅太阳能电池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黄庆举;林继平;魏长河;姚若河;

太阳能光伏电池综述    成志秀;王晓丽;

变电站光伏直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陈晓明;张俊生;林航;葛晖;

薄膜光伏电池产业发展路径    李淑艳;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    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黄仁乐,王连贵

自愈电网与分布能源    王明俊;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研究    钱科军;袁越;ZHOU Cheng-ke;

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研究综述    黄伟;孙昶辉;吴子平;张建华;

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丁明;张颖媛;茆美琴;

日光温室采光与下挖深度优化设计    李霞;于贤昌;艾希珍;李清明;

变电站光伏直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林航;陈晓明;

户用PV系统设计    牟志平;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应用研究    贺立三;刘振波;高林朝;高艳军;

云南省昆明市高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究    韩雷涛;谢建;苏庆益;

双面太阳电池垂直安装发电性能的测试    王宁;吴昌宏;舒杰;

大型集中并网光伏电站硬件设计要求及安全保护    王志刚;龙维绪;崔海昱;邓菊莲;刘祖明;廖华;涂洁磊;

太阳能高效路灯系统工作原理与设计    张鹏;

太阳能光伏支架系统的应用    李天下;

光伏控制器新型充电管理模式研究    普平贵;

镓在新能源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石勇;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魏琪;赵俊;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Multi-level Inverter in the PVMS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based on Various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智能电网技术    刘东尧;

分布式电源系统接入影响    陈祥;

基于遗传算法的微电网多目标优化控制研究    韩肖清;刘海龙;

高技术陶瓷产业发展前景与热点技术    周健儿;

太阳能环保游船    王璐;籁斌贤;王宗耀;王建明;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岳恩;唐龙;罗顺安;张平;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研究    朱震宇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    撖奥洋

纳米流体辐射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赵佳飞

非并网风电直供系统方案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刘慧芳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    耿亚新

太阳能电动车关键技术研究    李春芳

反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李福民

Cu_2O、ZnO纳微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赵文燕

太阳能光伏发电单相并网逆变器研究    李本元

基于ARM7的配电变电所和开闭所RTU研究    张维

氧化物半导体的湿化学法制备    贾红

河南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一体化设计研究    刘磊

光伏发电系统自适应控制研究    李亭

含有微网的黑启动特性的研究    王钟辉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MPPT及孤岛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于希洋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雷家宁

面向广域安全防御的智能电网控制操作研究    周学斌

太阳能果蔬脱水车间性能试验及苹果脱水工艺优化研究    高兴海

各国光伏路线图与光伏发电的进展    杨金焕;邹乾林;谈蓓月;葛亮;陈中华;

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郭志球;沈辉;刘正义;闻立时;

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梁才浩,段献忠

电力零售市场研究(六)分散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赵豫,于尔铿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陈海焱;陈金富;段献忠;

微电网研究综述    鲁宗相;王彩霞;闵勇;周双喜;吕金祥;王云波;

通信基站太阳能供电系统设计    杨晓宇;王运涛;

分布式发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梁有伟,胡志坚,陈允平

基于概率统计的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估算法    张腾,张波

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    易新;陆于平;

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薄膜的制备研究    张宇翔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    孔娟

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赵朝会;

第六讲:光伏发电应用    王健强;

太阳能发电的现状及发展    付永长;蔡皓;

连载14:太阳能光伏供电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    孟懿;

太阳能光伏发电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    黄亚平;

图书    

浅谈国内外太阳能发电技术发展状况及展望    曹承栋;

屋顶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在110kV变电站的应用    赵扉;沈红峰;吴伟江;

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实际应用    王云钊;杨嵘春;

浅谈绿色照明工程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孙建红;刘景夏;沙涛;

绿色光伏发电技术的新进展——太阳能、电能联合的高纯硅冶金法的新突破    何祚庥;

户用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李春华;刘维亭;姜文刚;

太阳能光伏电冰箱技术    王子龙;张华;赵巍;

混合储能方案平衡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变化    侯世英;房勇;孙韬;宋星;

人工挖孔桩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实践    秦钦兆;

光伏发电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王景义;

聚光型光伏发电系统(CPV)的发展前景分析    黄维学;徐璞;

智能化变电站定额体系设计    李志强;

光伏发电系统中MPPT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徐亮;翟庆志;王宁;

浙江500千伏杭北变电站工程开工    记者 章其鹤

500千伏北宁变电站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李明时

5年新增变电站110座    陆天荣

首钢顺义冷轧110kV变电站送电成功    李子庆

我市首座500千伏变电站竣工投运    记者 王大军陈化宇

南网横沥变电站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蓝旺

精品是这样打造的    张剑 曹琰

普提2号主变投运 凉山电网新添“巨无霸”    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叶久德 彭秋杰

栉风沐雨铸精品    周继军

临港工业区220千伏变电站将投入运营    刘时权

内蒙古500KV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    路石俊

智能变电站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司为国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朱艳伟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徐瑞东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晓刚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曹太强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    吴理博

光伏发电系统逆变技术研究    吴春华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及孤岛检测新技术的研究    张超

光伏发电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    胡俊鹏

光伏发电技术推广应用路径分析    施先锋

光伏发电系统的蒙特卡罗序贯仿真和可靠性分析    陈闽江

蚁群并联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姚利明

安多100kWp独立运行光伏发电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    杨毅男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    陈海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MPPT的模糊PID控制研究    连瑞娜

公共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霍富强

“5S”法在邓村变电站工程的应用研究    罗超

基于逐层模糊法的东阳变电站工程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刘志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