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苯并硒二唑类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4:10
热度:

苯并硒二唑类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摘要】:摘要:本论文主要是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共轭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并且分别以它们为活性层材料,制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并对其结构与性能之间

【摘要】:摘要:本论文主要是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共轭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并且分别以它们为活性层材料,制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并对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表征,具体内容包括: (1)通过Stille或Suzuki偶联反应第一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5,6-二(十二烷氧基)-2,1,3-苯并硒二唑的共轭聚合物(PBDT-DTBSe, PC-DTBSe和PF-DTBSe),合成的共聚物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例如:氯仿,四氢呋喃和氯苯中都显示出了很好的溶解性能和成膜性能。用GPC来测量了它们的分子量,且用TGA研究了其热稳定性能。所有的共聚物都具有宽的吸收范围(350~700nn1),初步的结果显示,结构为ITO/PEDOT:PSS/PC-DTBSe:PC61BM (1:2, w/w)/Ca/Al的器件表现出最好的光伏性能,在AM1.5G,100mW/cm2光照下,其中PCE为1.35%,Voc为0.87V, Jsc为3.84m A/cm2,FF为40.4%。 (2)分别以苯并二噻吩(BDT)和苯并二呋喃(BDF)作为电子给体,4,7-二噻吩-5,6-二二(正辛氧基)-2,1,3-苯并硒二唑(DTBSe)作为电子受体单元,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合成了两个新的共聚物PBDTDTBSe和PBDFDTBSe。两个共聚物在常用的溶剂中都显示出了很好的溶解性能和成膜性能,具有宽的吸收范围(350~700nm),窄的带隙(约1.60eV),和高的空穴迁移率(1.22×10-2cm2/(V.s))。基于PBDFDTBSe和PC71BM(1:1,w/w)的器件显示出了最好的光伏性能,在AM1.5G,100mW/cm2光照下,其中PCE为3.28%,Voc为0.71V,Jsc为10.37mA/cm2,FF为44.6%。 (3)设计和合成了一个以三苯胺(TPA)为电子给体,4,7-二噻吩-5,6-二(正辛氧基)-2,1,3-苯并硒二唑(DTBSe)为电子受体的基于TPA的星型小分子(M1),对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显示出了很好的溶解性能,宽的吸收(300~700nm),和窄的光学带隙(1.98eV)。同时,我们测量了在AM1.5G,100mW/cm2光照下,基于M1和PC61BM或PC71BM的光伏器件在不同质量比下的性能,其中,基于M1和PC71BM(1:2,w/w)的器件展现出了最好的性能,PCE为1.54%,Voc为0.91V,Jsc为4.54mA/cm2,FF为37.2%。 【关键词】:苯并硒二唑 有机太阳能电池 有机小分子 光伏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O6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文献综述9-27
  • 1.1 引言9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9-13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10-11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11-12
  • 1.2.3 太阳能电池的表征参数12-13
  • 1.3 有机光伏材料13-26
  • 1.3.1 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13-22
  • 1.3.2 可溶解加工的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22-26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26-27
  • 2 基于5,6-二(十四烷氧基)-2,1,3-苯并硒二唑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应用27-41
  • 2.1 前言27-28
  • 2.2 实验部分28-33
  • 2.2.1 试剂与仪器28-29
  • 2.2.2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29-31
  • 2.2.3 测试方法31-33
  • 2.3 结果与讨论33-40
  • 2.3.1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33
  • 2.3.2 热稳定性33-34
  • 2.3.3 光学性能34-36
  • 2.3.4 电化学性能36
  • 2.3.5 空穴迁移率36-37
  • 2.3.6 光伏性能37-39
  • 2.3.7 形貌39-40
  • 2.4 本章小结40-41
  • 3 基于5,6-二(正辛氧基)-2,1,3-苯并硒二唑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伏应用41-53
  • 3.1 前言41-42
  • 3.2 实验部分42-45
  • 3.2.1 试剂与仪器42-43
  • 3.2.2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43-45
  • 3.2.3 测试方法45
  • 3.3 结果与讨论45-52
  • 3.3.1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45
  • 3.3.2 热稳定性45-46
  • 3.3.3 光学性能46-48
  • 3.3.4 电化学性能48
  • 3.3.5 空穴迁移率48-49
  • 3.3.6 光伏性能49-51
  • 3.3.7 形貌51-52
  • 3.4 本章小结52-53
  • 4 基于2,1,3-苯并硒二唑的星形小分子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53-62
  • 4.1 前言53-54
  • 4.2 实验部分54-56
  • 4.2.1 试剂与仪器54-55
  • 4.2.2 单体的合成55-56
  • 4.2.3 测试方法56
  • 4.3 结果与讨论56-61
  • 4.3.1 单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56-57
  • 4.3.2 热稳定性57
  • 4.3.3 光学性能57-58
  • 4.3.4 电化学性能58-59
  • 4.3.5 光伏性能59-61
  • 4.3.6 形貌61
  • 4.4 本章小结61-62
  • 5 总结与展望62-64
  • 5.1 总结62
  • 5.2 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75-77
  • 致谢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阳极光电性能对聚合物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郭颖;刘桂林;朱华新;严慧敏;朱冰洁;李帅;于海民;李果华;

基于交联型窄带隙D-A共聚物的高效平面-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    王福芝;谭占鳌;

Effects of NPB anode buffer layer on charge collection in ZnO/MEH-PPV hybrid solar cells    龚伟;徐征;赵谡玲;刘晓东;樊星;杨倩倩;孔超;

末端功能基团对聚(3-丁基噻吩)光电性能的影响    李思均;王思思;张宝华;杨小牛;

NPB阳极缓冲层对反型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龚伟;徐征;赵谡玲;刘晓东;杨倩倩;樊星;

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进展与展望(摘要)    曹镛;吴宏滨;黄飞;陈军武;

基于硅纳米线阵列的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研究    申小娟

喷涂法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研究    陈征

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中的界面效应及调控研究    张付特

基于电极界面层调控实现电池高效聚合物太阳池的研究    何志才

星形齐聚噻吩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与应用研究    关丽

吡嗪聚合物和卟啉小分子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秦红梅

一维壳核式复合半导体杂化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孙宝

ZnO微纳结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梁志强

基于卟啉的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黄玉英

含烷基三唑基团的新型共轭聚合物给体材料的设计和合成及其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董杨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氧化物薄膜及其光电性质的研究    张佳旗

rr-P3HT/CdS/CNT三元异质结构制备及光电性能的研究    李现化

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数值模拟    刘伟

基于钴基电解质的三聚茚基光敏染料的研究    宗雪平

多支链含给—受体结构的共轭铂(Ⅱ)芳香炔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黄招辉

结合活性自由基聚合和Suzuki偶联反应制备功能性聚合物    邢泽咏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理论研究及设计    张燕

新型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杨涛

有机光伏器件的界面电子结构及其电子复合与产生过程的研究    李剑

基于石墨烯/硅异质结高性能光伏器件的研究    张晓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