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基于包含度推理的光伏并网发电量预测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2:06
热度:

基于包含度推理的光伏并网发电量预测研究【摘要】:受天文、气象、环境及自身组件特性的影响,光伏发电功率的变化具有周期性、间断性和不确定性。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准确、及时预测,可减

【摘要】:受天文、气象、环境及自身组件特性的影响,光伏发电功率的变化具有周期性、间断性和不确定性。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准确、及时预测,可减小光电功率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不良影响,为电网电能优化调度提供有力保障。 以北京建筑大学5.6kW并网光伏系统为研究平台,依据粗糙集理论建立决策表,选择室内温度、环境温度、太阳辐射照度作为条件属性,极板温度、光伏发电功率作为决策属性,根据基于信息熵的离散化方法完成决策表的离散化。 利用包含度理论建立不一致决策表修正算法和规则选择算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光伏并网发电量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分为发电规则获取和发电功率预测两部分。在规则获取模块中,决策表处理采用不一致决策表修正算法和属性与属性值合一约简算法,归纳出极板温度规则库和发电功率规则库。发电功率预测模块则利用了规则选择算法完成预测样本与规则的拟合,得到离散预测值。应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将离散预测值还原为连续预测值。 在Visual C++6.0软件环境下,编写了基于包含度推理的光伏并网发电量预测模型程序,得到光伏发电量预测的计算结果。误差分析表明,均方根误差在5%左右,日预报合格率为100%,证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研究结果表明,以太阳辐射照度和极板温度作为预测条件,建立基于包含度推理的短期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度,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光伏并网系统 包含度理论 发电量预测 不一致决策表修正 规则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5
  • 1.1 引言7-8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8
  • 1.2 光伏发电预测技术研究现状8-12
  • 1.2.1 原理预测法9
  • 1.2.2 统计预测法9-10
  • 1.2.3 智能预测法10-11
  • 1.2.4 不确定理论预测法11-12
  • 1.3 课题理论基础12-14
  • 1.3.1 包含度理论12
  • 1.3.2 粗糙集理论12-13
  • 1.3.3 熵理论13
  • 1.3.4 插值法13-14
  • 1.4 研究内容14-15
  • 第2章 并网光伏发电功率影响因素分析15-25
  • 2.1 5.6kW 并网光伏系统16-17
  • 2.2 环境因素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17-20
  • 2.2.1 阴影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17-18
  • 2.2.2 积灰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18-19
  • 2.2.3 热斑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19-20
  • 2.3 气象因素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20-23
  • 2.3.1 太阳辐射照度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20-21
  • 2.3.2 环境温度温度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21-22
  • 2.3.3 天气类型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22-23
  • 2.4 极板温度对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23-25
  • 第3章 基于包含度推理的光伏并网发电量预测模型25-39
  • 3.1 粗糙集理论基础25-28
  • 3.1.1 知识与分类25-26
  • 3.1.2 决策表26-28
  • 3.1.3 等价关系和等价类28
  • 3.2 包含度理论基础28-32
  • 3.2.1 包含度的定义和生成方式28-29
  • 3.2.2 可信度与矛盾规则决策29-30
  • 3.2.3 相似度与规则识别30-32
  • 3.3 基于包含度推理的光伏并网发电量预测模型32-39
  • 3.3.1 模型描述32-33
  • 3.3.2 不一致决策表修正算法33-34
  • 3.3.3 属性与属性值约简34-36
  • 3.3.4 决策规则选择36-39
  • 第4章 数据的离散化及其还原39-49
  • 4.1 离散化39-40
  • 4.1.1 离散化过程39
  • 4.1.2 离散化方法39-40
  • 4.2 基于信息熵的粗糙集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40-44
  • 4.2.1 信息熵的性质41
  • 4.2.2 粗糙集中信息熵计算方法41-43
  • 4.2.3 基于信息熵的粗糙集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43-44
  • 4.3 三次样条插值算法44-49
  • 4.3.1 插值法选择44-45
  • 4.3.2 三次样条插值法45
  • 4.3.3 自然三次样条函数的构造45-46
  • 4.3.4 三次样条插值算法46-49
  • 第5章 预测实例与误差分析49-93
  • 5.1 规则获取模型49-60
  • 5.1.1 光伏历史发电数据决策表49-52
  • 5.1.2 决策表离散化52-56
  • 5.1.3 不一致决策表处理56-58
  • 5.1.4 一致决策表属性与属性值约简58-59
  • 5.1.5 规则库的获取59-60
  • 5.2 发电量预测模型60-76
  • 5.2.1 预测样本信息表的建立与离散60-65
  • 5.2.2 规则拟合与离散预测值65-71
  • 5.2.3 三次样条差值与实际预测值71-76
  • 5.3 预测误差76-93
  • 5.3.1 预测误差评价指标76-78
  • 5.3.2 四季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结果及误差78-90
  • 5.3.3 预测误差分析90-93
  • 总结与展望93-94
  • 参考文献94-97
  • 致谢97-98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9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改进GM(1,1)残差修正模型在光伏发电量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贺琳;李英姿;

应用神经网络法预测光伏系统发电功率    刘敬;高志建;

基于ARMA模型的光伏电站出力预测    兰华;廖志民;赵阳;

基于神经网络的光伏阵列发电预测模型的设计    陈昌松;段善旭;殷进军;

BP-马尔科夫组合预测方法在光伏发电量预测中的应用    姜侨娜;陈中;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短期预测方法    丁明;徐宁舟;

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发电量预测方法    王少义;李英姿;王泽峰;

支持向量机在太阳辐射预报中的应用    张礼平;陈正洪;成驰;王晓莉;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研究    彭怀午;刘方锐;杨晓峰;

分布式发电技术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钱科军;袁越;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断面选择方法    李月光;吴小萍;聂敏;

灰关联分析对拟合曲线的探讨    龚蓬,鲍良弼

计算机实时控制动态测量异常值的灰色系统方法    龚蓬,陈效军

香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选    王贵武;陈丛瑾;黄克瀛;王旭强;

韶关盆地农业旱灾年际分布规律及重灾年份预测    冒正勇;刘会平;倪研贤;苗会强;

基于灰色关联原理分析北亚热带次生竹林降雨分配影响因素    张家洋;朱凤荣;

基于灰色理论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陶爱祥;

不同类型水库浮游植物密度与环境因子灰关联分析    晏妮;陈椽;

新疆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    秦东城;周耀治;师庆东;

农田土壤脲酶活性和水解氮含量的生态特征研究    霍玉芹;刘福春;

光伏发电预测技术的应用    王增新;苏适;田沛;

非线性模糊系统全局动力学分析    洪灵;

有色噪声条件下野值的辨识与处理    黄贤源;隋立芬;

一种建筑蓄能用水合盐类相变材料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邱林;谭志;

基于启发式信息熵的粗集数值属性离散化算法    李春贵;王萌;原庆能;

不精确数据的相似度计算    吴志雄;

灰色关联法在服务发现模型中的应用    赵振南;栾成军;董允强;

基于数理统计的环境温湿度对两跨连续梁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余印根;宗周红;夏樟华;

一种改进的视频清晰化方法的研究    陈娟;张勇;

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在规划环评中方案比选的应用    李辉;丁桑岚;苏仕军;王红磊;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赵琪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弹性织物着装接触压力研究与触压舒适性评价系统的建立    孟祥令

非并网风电直供系统方案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刘慧芳

科技创新对我国渔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    方平

预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魏晋宏

文本挖掘技术研究及其在综合风险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张翔

吉林省西部地区盐渍土水分迁移及冻胀特性研究    王文华

微网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研究    张颖媛

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    吴士锋

国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徐景芝

信息论在粗糙集连续属性离散化中的应用    岳海亮

基于粗糙集的电子商务交易知识获取研究    周霞

多变量时间序列相关分析及建模预测研究    梁志平

基于参数优化LSSVM在转炉煤气系统预测中的应用    田向伟

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与储备池优化方法研究    穆大芸

矿井通风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梁建国

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及其在屯兰矿的应用研究    庞大芳

粗糙集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谭娟

模糊控制在光伏最大功率追踪预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陈亚峰

改进GM(1,1)残差修正模型在光伏发电量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贺琳;李英姿;

应用神经网络法预测光伏系统发电功率    刘敬;高志建;

基于LS-SVM方法的晴空逐时太阳辐射模型    苏高利;柳钦火;邓芳萍;辛晓洲;

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段锋;杨芬;

基于ARMA模型的光伏电站出力预测    兰华;廖志民;赵阳;

一种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廖志凌;阮新波;

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大型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建模与研究    冬雷;王丽婕;高爽;廖晓钟;

基于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优化协调直流调制    周孝法;陈陈;杨帆;陈闽江;

基于神经网络的光伏阵列发电预测模型的设计    陈昌松;段善旭;殷进军;

基于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发电能量管理系统    陈昌松;段善旭;殷进军;蔡涛;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市场前景分析    潘亚鸿;

光伏并网发电通信控制装置的设计    刘立军;焦翠坪;王淼;穆桂霞;张喜军;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闫士职;尹梅;李庆;张伟鹏;

多逆变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群控策略和实现方法    韩郁;方廷;张岚;

影响光伏并网发电谐波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刘劲;

光伏并网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王桂英;史金玲;纪飞;王欢;

五电平逆变器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    朱蕾;索志民;夏永明;谭新元;

基于级联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新控制方法    陈元娣;刘涤尘;张东霞;朱忠尼;

光伏并网系统的孤岛效应检测技术    乔于轩;张代润;

基于DSP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应用研究    张海波;孙邦伍;原慧军;刘伟;崔海瑞;

基于DSP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应用研究    张海波;孙邦伍;原慧军;刘伟;崔海瑞;

光伏并网发电的功率补偿控制研究    蔡纪鹤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技术研究    陈晓婧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有功无功综合控制研究    钟旭

基于包含度推理的光伏并网发电量预测研究    王少义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及MPPT技术研究    姚光辉

30MWp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    姚静

光伏并网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研究    赵敏

3kW光伏并网逆变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研究    张文静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孤岛检测技术研究    付得意

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抑制的光伏并网系统研究    吕哲

3KW中功率光伏逆变器的研制    王大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