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11:52
热度:

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摘要】:光伏产业是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它对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还将是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国均将光伏产业

【摘要】:光伏产业是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它对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还将是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国均将光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光伏产业从起步到辉煌又归复沉寂;面对全球光伏市场的萎缩,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纷纷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中国光伏企业成本加重,正面临着破产狂潮。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标志性企业无锡尚德已经进入破产重整,其他光伏巨头如赛维、英利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必要研究中国光伏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探寻中国光伏企业较国际优秀同行之间的差距,找出制约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从而提升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介绍了各国学者和机构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国际竞争力的描述性定义;其次介绍了进行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在相关理论基础上,阐述了对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些方法,主要包括指标综合评价法、影响因素评价法、竞争结果评价法以及标杆法。 本文通过对整个光伏产业链进行解析,并结合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描述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制约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接下来本文从产业、国家、企业三个角度来分析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从影响光伏产业的五个方面如供应商、购买商、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同行业竞争者来定性分析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接着又从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四个指标对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四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又运用标杆法以First Solar作为参考对象,以公司规模、持续经营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为衡量指标,比较尚德电力与First Solar之间的差距。最后在以上从中观、宏观、微观三个角度对中国光伏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中国光伏产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在2008年以前是不断上升的,在2008年以后则有所下降。虽然中国光伏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仍处于世界前列,但中国光伏企业较国外传统光伏巨头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前文提出的制约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因素,本文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搭建贸易争端解决平台、强调技术创新、政府制定各项引导与激励政策、加强金融创新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光伏产业 国际竞争力 五力模型 标杆法 指标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6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内容9-10
  • 1.3 研究方法10-11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1-12
  • 1.5 创新及不足12-14
  • 第2章 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14-23
  • 2.1 国际竞争力的定义14-15
  • 2.2 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15-19
  • 2.2.1 国际贸易理论15-16
  • 2.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6-17
  • 2.2.3 竞争优势理论17-19
  • 2.3 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19-23
  • 2.3.1 指标综合评价法19-20
  • 2.3.2 影响因素剖析法20-21
  • 2.3.3 竞争结果评价法21-22
  • 2.3.4 标杆法22-23
  • 第3章 光伏产业的产业链与发展现状23-31
  • 3.1 光伏产业价值链解析23-24
  • 3.2 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现状24-26
  • 3.3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问题26-31
  • 第4章 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1-35
  • 4.1 供应商31-32
  • 4.2 购买商32
  • 4.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32-33
  • 4.4 替代品33-34
  • 4.5 同行业竞争者34-35
  • 第5章 运用竞争结果来评价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35-40
  • 5.1 比较优势35-37
  • 5.2 竞争优势37-38
  • 5.3 综合评价38-40
  • 第6章 运用标杆法评价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40-44
  • 6.1 背景材料40-41
  • 6.2 比较研究41-44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44-47
  • 7.1 研究结论44
  • 7.2 政策建议44-47
  • 结束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5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光伏产业发展障碍的经济学思考    蔡登云;张芳;

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金碚;李钢;陈志;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    胡昭玲;

中国光伏产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王江;徐婷;

日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政策和实例    刘青荣;顾群音;阮应君;任建兴;龙有二;高伟俊;

利用光伏上网电价政策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思考——德国光伏上网电价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阳芳;周源俊;

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关系研究——以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为例    汤梅;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袁辉;

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    赵美玲;王述英;

国内外光伏产业政策比较研究    刘益君;

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陈晓燕

中国光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戚汝庆

产业生产率与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周天欢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晓刚

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研究    丁易伟

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现状与前景分析    孙岳军

中国光伏产业与发展战略研究    张宁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华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研究    李晓光

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    康建中

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    李杏

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新论    胡麦秀

中小型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发展路径选择    章建;

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    王列辉;

产业集群——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    刘祥琪

基于自主创新的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陈乐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阜阳市城市竞争力评价    张士杰;王辛;

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研究    姜遥;王慧;

西方产业竞争理论及对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    余传奇,吴烨

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    季薇;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    李刚;汪爽;王碧含;

北京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与创新产业集群构建    曾宪植;

基于创新驱动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陈树文;任筱楠;

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林秀梅;王洋;郝华;

城市产业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初探    寇亚辉;

企业成长策略的再思考——价值创新途径    梁新弘;

论自主创新提升龙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宋天和;莫袆;

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    刘效民;韦秀远;

论发挥研发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和带动作用    宋北光;

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    王岩

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    许玲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李栋梁

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    许方球

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    胡顺东

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张秀华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    郭艳秋

基于网络集市的虚拟企业模式研究    何满辉

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倪国江

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刘佳

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阮晓毅

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陈曙

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尹慧君

油菜种子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实证研究    孙丽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价值评估    倪蔚蔚

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王国艳

二次降价销售的供应链契约研究    李明

上海浦东游泳馆营销策略研究    冯琳琳

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作用研究    田莉

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巢旭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新进展    昌金铭;

高纯多晶硅及晶体硅光伏电池硅片    王长贵;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孙玉星;杨宏;苏乘风;

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简介    王凤春

鼓励节能建筑的财税激励政策国际经验分析    张扬;康艳兵;

试论有效竞争    曹建海

产业竞争力及其来源分析    周燕,齐中英

纵向交易关系理论综述    刘劲松;

实物期权、二项式定价模型与融资结构——不确定性环境下初创企业融资决策探讨    李焰,刘丹

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检验    魏守华;姜宁;吴贵生;

    记者 许可新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吴建中

    记者 过国忠

    本报记者 赵永新 刘成友

    本报记者 何勇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秘书长 王月海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研究员 李雷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张金昌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朱小娟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研究    徐涛

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罗元青

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    李世杰

基于“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和升级研究    纪云涛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晓刚

产学合作推动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杨秀芬

光芒集团VTCHP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竞争战略研究    史轶君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中的企业生存战略研究    唐春林

江苏淮阴辉煌太阳能有限公司营销战略设计    夏心旻

山东桑乐太阳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设计    刘贞先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对华直接投资研究    曹翊

北京京仪集团太阳能电池硅材料制备设备产品发展战略研究    高斌

武汉光电子产业发展研究    陈亚辉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中小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马兵

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现状与前景分析    孙岳军

德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蔡璐

施正荣:警惕光伏产业再陷“春秋战国”    

光伏产业蓄势    一虫;

光伏产业热火朝天 缘何股市却冷脸以对?    张涛;

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一面旗帜——无锡尚德科技为本发展光伏产业    马恩兵;

未来十年,光伏是谁的游戏?    周夫荣;

中国光伏产业的隐痛    顾列铭;

尚德:一个光伏产业的神话    田文玲;

无锡尚德:榜样染风寒 身价打两折    

中国光伏产业的虚火    顾列铭;

江苏省倾力打造千亿光伏产业 欲称雄世界太阳能光伏第一省    赵明华;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状况探析    

光伏玻璃中铁及其他着色金属离子的控制和管理    付玉生;张健;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培育和发展初探    唐青;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催化我国钢丝深加工技术的提升    李国府;吴文晨;宋仁伯;袁康;

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能否赶超世界?    施正荣;

低碳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太阳能光伏技术    邵文青;

新能源光伏产业的示范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以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例    王军;陈龙珠;崔秀丽;张国锋;

以创新管理应对金融危机——安彩光伏项目发展的启示    苍利民;关丽哲;阎韬;徐建军;王秀林;王茂鸿;刘凤玲;

新世纪光伏产业展望    施正荣;

对昆明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的一些思考    邹贤;王琳;

油坊打造“光伏产业第一镇”    张初明 程金文

光伏产业,有望打开内销市场    本报记者 浦敏琦

叫响全球的光伏产业领军者    本报记者 吴红梅

“龙头”光环消褪 光伏产业谁主沉浮    本报记者 张涛

光伏产业复苏迹象日趋明显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2010:光伏产业的真正元年?    本报记者 陈薇亦

中国光伏产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李心虎

光伏产业寻求多方避险    张涛

2010中国·宁夏石嘴山光伏产业发展论坛今日开幕    记者 毕竞

江苏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    记者 王峰 通讯员 赵晓宇

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陈晓燕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研究    朱震宇

中国光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戚汝庆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    耿亚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构建整合研究    袁艳平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研究    马亮

热管式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符慧德

基于Z源网络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研究    刘鸿鹏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晓刚

我国光伏科技及产业最优投资体系研究    汪瑜佩

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光伏产业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赵丽莉

耀皮公司光伏玻璃产品发展战略研究    张旭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改进    张峥

大功率多重化光伏控制器的研究    刘文晋

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反孤岛运行控制方法研究    曹建博

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研究    王富卿

三相光伏并网控制系统研究    周洪伟

基于生物网络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王磊

光伏并网发电的功率平抑控制    邱培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