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以二芴基芳胺为端基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8:48
热度:

以二芴基芳胺为端基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摘要】:当今世界,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且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从而迫使我们去寻找新的可持续使用的清洁能源。

【摘要】:当今世界,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且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从而迫使我们去寻找新的可持续使用的清洁能源。有机光伏电池因具有质量轻,低成本大面积加工以及柔性等特点而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由电子给体单元-电子受体单元构成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由于具有确定的化学结构、易提纯、带隙以及能级易调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以二芴基取代的芳香胺作为电子给体单元,二噻吩吡咯并吡咯二酮(DT-DPP)为电子受体单元,设计合成了一系列D-A-D型小分子给体材料,并探究了分子结构对材料的光学、电化学、热力学性质以及对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首先,我们合成了两个以二芴苯胺基团为给电子单元,通过单键和炔键与DT-DPP核相连的小分子给体材料DT-DPP(FBN)2和DT-DPP(FBN-A)2。这两个材料在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的加热和放热过程中,在30 oC到250 oC范围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熔融峰或结晶峰,显示出无定形态。电化学测试发现炔键的引入使分子的氧化电位增加,进而HOMO加深。以DT-DPP(FBN)2和DT-DPP(FBN-A)2为给体的光伏器件(ITO/PEDOT:PSS/donor:PC61BM/PFN/Al)的光电转化效率分别获得了1.00%(Voc=0.76 V,Jsc=3.71m A cm-2,FF=35.47)和1.71%(Voc=0.92 V,Jsc=5.08 m A cm-2,FF=36.52)。然后,我们设计合成了新的给电子单元二芴萘胺,与DT-DPP核以炔键连接得到小分子给体材料DT-DPP(FNN-A)2,这个材料较DT-DPP(FBN-A)2展现了更高的热稳定性和迁移率,在有机光伏器件(ITO/PEDOT:PSS/donor:PC61BM/PFN/Al)中获得了2.58%的光电转换效率(Voc=0.96V,Jsc=6.06 m A cm-2,FF=44.32)。最后,我们将氟原子引入到二芴芳香胺单元的芴上,设计合成了DT-DPP(FFBN-A)2和DT-DPP(FFNN-A)2。氟原子的引入,对于这类材料的氧化电位、吸收光谱影响小。在OSCs器件(ITO/PEDOT:PSS/donor:PC61BM/PFN/Al)中,DT-DPP(FFBN-A)2和DT-DPP(FFNN-A)2获得了~1.6%的PCE。对上述的材料的光伏特性的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 二芴基芳胺 二噻吩吡咯并吡咯二酮 小分子给体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37
  • 1.1 引言11-12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12-17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12-13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13-15
  • 1.2.3 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表征15-17
  • 1.3 溶液加工的D-A型小分子给体材料介绍17-36
  • 1.3.1 噻吩类小分子给体材料介绍18-23
  • 1.3.2 以吡咯并吡咯二酮(DPP)为核的小分子给体材料23-31
  • 1.3.3 三苯胺类小分子给体材料介绍31-34
  • 1.3.4 以三苯胺为端基含DPP的小分子给体材料34-36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36-37
  • 1.4.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36
  • 1.4.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36-37
  • 第二章 二芴苯胺以单键和三键与DPP核相连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37-57
  • 2.1 引言37-38
  • 2.2 实验部分38-44
  • 2.2.1 原料和试剂38
  • 2.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38-39
  • 2.2.3 材料的合成39-44
  • 2.3 结果与讨论44-55
  • 2.3.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44-50
  • 2.3.2 化合物的光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50-52
  • 2.3.3 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52-53
  • 2.3.4 化合物的光伏性能53-55
  • 2.4 本章小结55-57
  • 第三章 二芴萘胺以三键与DPP核相连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表征57-69
  • 3.1 引言57
  • 3.2 实验部分57-60
  • 3.2.1 原料及试剂57
  • 3.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57-58
  • 3.2.3 材料的合成58-60
  • 3.3 结果与讨论60-68
  • 3.3.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60-64
  • 3.3.2 化合物的光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64-65
  • 3.3.3 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65-66
  • 3.3.4 化合物的光伏性能66-68
  • 3.4 本章小结68-69
  • 第四章 氟芴芳香胺以三键与DPP核相连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69-88
  • 4.1 引言69
  • 4.2 实验部分69-75
  • 4.2.1 原料及试剂69-70
  • 4.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70
  • 4.2.3 材料的合成70-75
  • 4.3 结果与讨论75-85
  • 4.3.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75-82
  • 4.3.2 化合物的光学性能与电化学性能82-84
  • 4.3.3 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84-85
  • 4.4 化合物的光伏性能85-87
  • 4.5 本章小结87-88
  • 结论88-89
  • 参考文献89-9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9-100
  • 致谢100-101
  • 附件10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电极界面层调控实现电池高效聚合物太阳池的研究    何志才

高效聚合物和硫化铅胶体量子点太阳电池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    赵宝锋

聚合物太阳电池性能优化:活性层、电子传输层及其表面修饰    余璇

有机太阳电池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的研究    梁亚敏

基于聚合物—富勒烯体异质结光伏器件的应用研究    徐苗

可溶液加工给体-受体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进展    李在房;彭强;和平;王艳玲;侯秋飞;李本林;田文晶;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研究进展    侯宪冰;马晓燕;朱小波;

共轭聚合物作为有机光电池电子受体的特性研究    侯林涛;王标;王二刚;

聚芳香炔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    谢普会;郭丰启;

体异质结型聚合物太阳电池    高玉荣;马廷丽;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获新进展    

1,4-二酮吡咯并吡咯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王亮;孙建平;李针英;周小波;王茜;罗联源;凌启淡;

    

不同受体单元对基于三苯胺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影响    王逸凡;白会涛;占肖卫;

用于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平面型给体聚合物材料    薄志山;

聚合物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给体材料表面能调控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孙莹;林保平;

高效率的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    薄志山;李翠红;李光武;危和狄;

不含氟的卤键给体聚合物的卤键层状组装及溶剂组成对层状组装的影响    孔菲;刘方明;王文彬;王力彦;

给体-受体型共轭齐聚物及其太阳能电池    耿延候;曲建飞;屈瑶;谢志元;王佛松;

炔苯基桥联的D-π-A型染料的合成及其在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宋金生;张凡;薄志山;

一种高迁移率窄带隙聚合物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丁娉;邹应萍;刘波;杨苗;彭博;潘春跃;

聚合物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    李耀文

ET类正组元导电分子晶体及相关负离子工程    陈红余

新型窄带隙聚合物太阳电池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王明

高性能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王娜娜

卟啉酞菁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张天慧

小分子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石文娥

一种硫过氧化物试剂对硫代糖苷给体的活化研究    贺红文

以二芴基芳胺为端基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    夏炎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具有不同芳基胺类给体的有机染料的理论研究    苏欣

基于联噻吩给体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高君

“给体—萘桥—给体”型有机发光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潘科君

含噁二唑的聚噻吩衍生物和不同给体的光伏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刘大喜

氟取代三元聚合物给体材料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王志慧

含三苯胺、噁二唑聚噻吩衍生物和双给体有机染料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陈华杰

三苯胺基双给体聚合物染料的结构修饰及其光伏性能    吴莹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