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户用型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储能装置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8:16
热度:

户用型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储能装置的研究【摘要】: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经历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大量开采的阶段,许多国家已经着眼于对可再生能

【摘要】: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经历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大量开采的阶段,许多国家已经着眼于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太阳能具有可再生性和清洁性的特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国内外广泛应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已成为当今世界新能源利用的主流发展趋势。 本文针对偏远地区用电困难的现状,建立了一种新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结构,主要研究了DC-DC变换器模块,采用单组件独立MPPT控制方式和蓄电池3+1段充电控制策略,解决了阴影遮蔽下光伏发电效率低和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使其更适用于偏远地区的供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介绍了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对光伏组件进行了仿真建模,得到的输出特性曲线与实际曲线相吻合,阐述了影响最大功率点的因素和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的实质,仿真比较了三种MPPT控制算法,结果表明占空比扰动法可以更快速的跟踪到最大功率点,提出了目前MPPT技术存在的问题,明确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分析了阴影对串联光伏组件、并联光伏组件和集中式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的影响,并在阴影下对集中式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阴影会引起功率电压曲线出现多个极值点,输出功率下降,且串联组件个数越多造成的失配损耗越大,光伏阵列的结构与阴影情况都会引起输出特性发生变化,导致发电效率降低。 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四种结构,详细分析了每个结构的优缺点,根据户用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要求,建立了一种新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结构,采用单组件独立MPPT控制方式,解决了光伏阵列受阴影影响输出功率下降的问题。 设计了以STM32F100C8T6为控制核心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MOSFET驱动电路、采样调理电路、供电电源模块、蓄电池防反接电路,并对电路进行了调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电路要求,规划了软件的整体框架,以RealView MDK为软件开发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对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A/D转换子程序、软件滤波子程序、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子程序和蓄电池充电管理控制子程序进行了编写,在设计的硬件电路上进行了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所编写的软件程序合理可行,且运行稳定,能够完成要求的功能。 搭建了实验平台,对最大功率跟踪和蓄电池充电管理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硬件电路和编写的软件程序合理可行,可以达到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阴影遮蔽 最大功率跟踪 户用型光伏发电系统 STM32 蓄电池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2 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13-14
  • 1.2.1 国外光伏产业发展状况13
  • 1.2.2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状况13-14
  • 1.3 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的研究现状14-16
  • 1.3.1 无阴影遮蔽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研究现状15
  • 1.3.2 有阴影遮蔽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研究现状15-16
  • 1.4 蓄电池充电管理的研究现状16-17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17-19
  • 第二章 光伏电池模型及 MPPT 技术19-35
  • 2.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19-20
  • 2.2 光伏电池电路模型及工作特性20-21
  • 2.2.1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20-21
  • 2.2.2 光伏电池的工作特性21
  • 2.3 光伏组件的仿真模型及输出特性21-23
  • 2.4 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23-26
  • 2.4.1 最大功率点受外界影响23-25
  • 2.4.2 最大功率跟踪的原理25-26
  • 2.5 几种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的比较26-30
  • 2.6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仿真曲线的比较30-32
  • 2.7 MPPT 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32-33
  • 2.8 本章小结33-35
  • 第三章 阴影遮蔽对光伏阵列输出的影响35-47
  • 3.1 光伏阵列存在阴影遮蔽问题35-36
  • 3.2 阴影遮蔽造成失配损耗36-38
  • 3.2.1 失配损耗的产生原因36-37
  • 3.2.2 目前解决失配损耗的办法37-38
  • 3.3 阴影遮蔽对光伏阵列输出的影响38-45
  • 3.3.1 阴影下串联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分析38-40
  • 3.3.2 阴影下并联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分析40-42
  • 3.3.3 阴影下集中式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的分析42-45
  • 3.4 阴影遮蔽下集中式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的实验验证45-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新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建模47-55
  • 4.1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与分类47-50
  • 4.1.1 户用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47
  • 4.1.2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47-50
  • 4.2 户用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要求50
  • 4.3 新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建模50-53
  • 4.3.1 发电系统51
  • 4.3.2 输出系统51-52
  • 4.3.3 储能系统52
  • 4.3.4 保护系统52-53
  • 4.4 本章小结53-55
  • 第五章 实验电路的硬件设计55-67
  • 5.1 硬件结构框图55-56
  • 5.2 硬件电路设计56-63
  • 5.2.1 控制芯片 STM32F100C8T6 的简介56-57
  • 5.2.2 功率开关管的选择57-58
  • 5.2.3 BOOST 电路中元件的选取58-59
  • 5.2.4 MOSFET 驱动电路的设计59-60
  • 5.2.5 采样调理电路的设计60-61
  • 5.2.6 供电电源模块的设计61-62
  • 5.2.7 蓄电池防反接电路的设计62-63
  • 5.3 合理设计 PCB 板63-65
  • 5.4 本章小结65-67
  • 第六章 实验电路的软件设计67-75
  • 6.1 软件编译环境67
  • 6.2 软件的总体设计67-68
  • 6.3 主程序设计68
  • 6.4 子程序设计68-74
  • 6.4.1 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68-69
  • 6.4.2 A/D 转换子程序69-70
  • 6.4.3 软件滤波子程序70-71
  • 6.4.4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子程序71-72
  • 6.4.5 蓄电池充电管理控制子程序72-74
  • 6.5 本章小结74-75
  • 第七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75-87
  • 7.1 实验平台的搭建75-76
  • 7.2 BOOST 电路实验结果76-82
  • 7.3 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实验结果82-86
  • 7.4 本章小结86-87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87-89
  • 8.1 研究总结87-88
  • 8.2 工作展望88-89
  • 参考文献89-93
  • 致谢93-95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李冬辉;王鹤雄;朱晓丹;李征;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的研究    邵翠;丁宝;宋镇江;宋丽芳;

独立光伏系统中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    任柱;陈渊睿;张淼;

光伏电池模型特性研究    张鹏;

铅酸蓄电池充电管理与修复系统设计    杨叶;李哲;

离网型光伏逆变器的分析设计和思考    王永强;卢旭锦;陈国雄;

中外非化石能源统计分析的启示    朱成章;

考虑多点局部阴影的光伏阵列建模及复合型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研究    朱啸行;袁越;傅质馨;

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综述    高习斌;李建宁;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优化设计    肖景良;徐政;林崇;何少强;

组合型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微网中供电性能的综合评价    刘晓宇;刘俊勇;唐现刚;伍言;马玮;吕晓雯;

光伏发电在微电网中接入及动态特性研究    周念成;闫立伟;王强钢;

基于空间矢量滞环控制的新型容错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器    侯世英;宋星;孙韬;张闯;

基于参数自适应调整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控制    徐海霸;刘念;马铁军;雷浩辖;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的MPPT及孤岛检测技术    才利存;常忠廷;

光伏并网系统中直流注入问题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周林;杨冰;郭珂;李红新;张正茂;

太阳能电池参数求解新算法    高金辉;唐静;贾利锋;

具有电能质量调节功能的光伏并网系统研究进展    周林;曾意;郭珂;张有玉;李红新;雷建;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短期预测模型    丁明;王磊;毕锐;

太阳能电池接Boost电路MPPT控制仿真分析    任立平;朱祁;于跃海;胡云;

带剩余电量预测的工业蓄电池双向充电控制器    李国杰;陈德传;

光柴互补独立微电网的频率优化控制研究    米阳;田越;张寒;王利民;

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杨波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双变流器优化联合控制    贾俊川

采用串联网侧变换器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运行和控制策略研究    李辉

分布式风光互补系统控制与最大功率跟踪策略研究    刘立群

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电网供能系统研究    袁建华

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储能装置的研究    任桂周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系统小干扰稳定研究    黄汉奇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朱艳伟

光伏发电系统中Z源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    陈艳

光伏阵列及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    吴小进

三相光伏逆变器的数字化控制    陈文军

基于交流母线的光伏逆变器研究    李富国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彭倬

基于MPPT技术的光伏充电控制器研究    邓仙玉

基于Quasi-Z源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    李丰林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彭道福

一种基于新型MPPT算法的嵌入式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陶宁波

基于层次分析的中国能源安全评估及管理    史征斌

光伏用VRLA蓄电池充放电策略的研究    李黎明

光伏系统平衡部件关键技术和问题的研究    封焯文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线路保护的影响    石振刚;王晓蔚;赵书强;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及其反孤岛效应    许颇;张崇巍;张兴;

基于根轨迹的单相逆变器PID控制器设计    金园园;王正仕;陈辉明;刘欢;

光伏并网逆变器自适应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的研究    戴训江;晁勤;

一种新颖的孤岛检测方法研究    高金辉;李迎迎;苏军英;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肖潇;李德英;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方法    刘艳莉;周航;程泽;

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系统    张建军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阮娴静;杨青;

绿色能源与生态环境控制    吴捷,杨俊华

独立光伏系统中蓄电池管理的研究    欧阳名三

建筑集成光伏系统的能量变换与控制技术研究    刘邦银

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闵江威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MPPT的研究    王厦楠

发展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邱毓昌

西藏光明工程先导项目──6kW无电村用光伏发电系统研制    江燕兴,许洪华,李平,刘光启,赵斌

中日合作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李爽,刘光启,许洪化,赵斌

光伏发电系统:一种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    史云鹏,王莹莹,王超

光伏发电系统优化分析    汤叶华;谢建;刘祖明;廖华;陈庭金;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7) 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与配线    马胜红;陆虎俞;

独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影响因素及其分析    李冬梅;刘志璋;刘志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机会    周智勇;

高能效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评估    刘邦银;段善旭;康勇;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及其发展    沈国良;赵旭升;

光伏发电系统用高效逆变器的研究    周光明;沈煜;张晋茂;麻凯恩;朱正菲;杜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陆亚萍;梁小冰;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微型逆变器综述    程丽敏;曹阳;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结构强度设计    郝文华;

光伏发电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王景义;

户用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李春华;刘维亭;姜文刚;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谢亦丰;祝明华;熊连松;李琛;卓放;张海龙;

用于热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射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徐峰;刘爱民;罗慧晶;翁占坤;

小型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程启明;李明;陈根;王鹤霖;

光伏发电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冯垛生;

莱芜供电首建光伏发电系统    王宪才 魏延彬

莱芜供电公司建成首个光伏发电系统    通讯员 王宪才 魏延彬

光伏发电系统租还是买?    徐瑶

数倍聚光跟踪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太阳能高成本难题    申淳

晶澳公司捐赠光伏发电系统    特约记者 牛献力 通讯员 王丽英

美研制新式太阳能热光伏发电系统    记者 刘霞

广东最大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亮相    本报记者  戈晓芳 见习记者 于洋

我市首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并网发电    记者 王莹 特约通讯员 刘孟君

我省光伏产业又添高科技“新丁”    记者 星子

依托自然优势发展新疆光伏产业    苏国平 新疆经信委副主任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朱艳伟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和孤岛故障检测    吴志鹏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郑诗程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徐瑞东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    熊远生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曹太强

泛(火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蒋爱华

新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    韩志强

光伏发电系统监控与发电预测模型研究    李徐辉

光伏发电系统中双模式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周阳

光伏发电系统电压稳定控制技术的研究    王培波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优化问题的研究    王丹

高效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及优化分析    谢旗辉

光伏发电系统高效电能变换技术研究    刘阳

基于双频变换器的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方堃

单相光伏发电系统与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    宋涛松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    孔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