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IEC61853标准光伏组件测量方法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8:12
热度:

IEC61853标准光伏组件测量方法研究【摘要】: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光伏认证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控制光伏产品质量,获得进入国内外光伏发电市场资格。光伏组件性能是发电能力的保

【摘要】: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光伏认证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控制光伏产品质量,获得进入国内外光伏发电市场资格。光伏组件性能是发电能力的保证,现有的光伏制造技术不断发展,因此认证标准也应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为此需要不断完善光伏产品的测量标准和测试方法。现行的IEC61215标准就存在这个问题,它规定的用STC (25℃, AM1.5G,1000W/m2)一种条件来测量发电量很不全面,因为光伏组件在不同温度、辐照度、光谱分布,以及不同入射光角度,都会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光伏组件的户外实际使用的真实环境下,符合此条件的气候并不常见,特别当辐照量弱时性能下降尤为明显。 为了全面评估光伏组件在不同条件下的发电量,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提出了新的评估发电量的标准——IEC61853,标准提出了在不同温度、辐照度、入射角变化、光谱分布、对光伏组件性能进行测试。目前国内认证机构还未对该标准实行测试,本文对IEC61853标准所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探究,使其成为国内检测及认证机构的标准检测方法: (1)搭建IEC61853-1和IEC61853-2的测试系统,包括不同辐照度(150W/m2、200W/m2、400W/m2、600W/m2、800W/m2、1000W/m2、1100W/m2)、温度条件(15℃、25℃、50℃、75℃),以及不同角度(0°-70°)、光谱分布,室内太阳模拟器测试系统,和户外组件性能参数测量系统。 (2)确定IEC61853-1和IEC61853-2的测试方法,利用瞬态模拟器和稳态模拟器分别测试了光伏组件在温度为15℃~75℃,辐照度在100~1100W/m2条件下的发电性能;利用光谱仪余弦特性测试装置,测量入射角在0°-70°时,电池的光谱相应度,并采用光谱匹配度标准测量装置,对光谱仪与脉冲光源进行重复性测量。组件在户外不同温度、辐照度,不同入射角条件下的测试方法,并针对特定地区提出对应的测试要求。 (3)建立测试的光伏量值溯源链。本文采用微分光谱响应法,确定进行标准测试时的溯源链,校准标准电池传递量值基准,使对光伏组件的测试结果能够溯源到国际单位制,得到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4)实际数据的测量,光伏组件在不同为的温度、辐照度条件下,室内太阳模拟器的实测结果,观察不同条件对光伏组件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角度下,光伏组件的光谱响应度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光伏组件 测试 IEC61853 发电量 溯源 认证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1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序言9-13
  • 1 引言13-31
  • 1.1 光伏产业发展概况13-19
  • 1.1.1 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概况13-14
  • 1.1.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14-15
  • 1.1.3 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15-18
  • 1.1.4 光伏产业发展趋势18-19
  • 1.2 光伏产品认证体系19-21
  • 1.2.1 我国光伏产品认证现状19-20
  • 1.2.2 光伏产品认证对光伏产业的重要性20
  • 1.2.3 光伏产品认证机制20-21
  • 1.3 光伏产品认证体系21-25
  • 1.3.1 认证采用的标准22-23
  • 1.3.2 光伏组件相关标准23-24
  • 1.3.3 我国光伏标准化现状24-25
  • 1.4 光伏组件测量体系25-30
  • 1.4.1 太阳模拟器25
  • 1.4.2 太阳电池I-V测试仪25-28
  • 1.4.3 确定太阳能电池CV值28
  • 1.4.4 入射辐射表28-29
  • 1.4.5 标准太阳能电池29-30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30-31
  • 2 影响光伏组件发电量因素31-41
  • 2.1 光伏组件发电量的因素31-35
  • 2.1.1 照度对光伏组件的影响31-32
  • 2.1.2 温度对光伏组件的影响32-33
  • 2.1.3 光谱分布对光伏组件的影响33-35
  • 2.2 光伏组件发电量评估方法及研究现状35-36
  • 2.2.1 现有的发电量预估方法研究35
  • 2.2.2 光伏组件发电量相关标准35-36
  • 2.3 IEC61853标准预估光伏组件发电量36-38
  • 2.4 IEC 61853标准各国发展的现况38-41
  • 2.4.1 欧盟对IEC61853的研究38
  • 2.4.2 美国IEC 61853-1测试方法研究38-40
  • 2.4.3 中国对IEC61853研究现况40-41
  • 3 IEC61853光伏组件测试方法41-58
  • 3.1 辐照度与温度性能测试系统41-47
  • 3.1.1 测试条件41-42
  • 3.1.2 瞬态模拟器测试设备42-44
  • 3.1.3 稳态模拟器测试设备44-45
  • 3.1.4 IEC61853-1户外测试系统搭建45-47
  • 3.2 入射角度影响测试系统47-53
  • 3.2.1 测试条件48
  • 3.2.2 光伏组件角度影响室内测试设备48-49
  • 3.2.3 光伏组件角度影响户外测试设备49-53
  • 3.3 光谱响应测试程序53-58
  • 3.3.1 光谱响应测试设备54
  • 3.3.2 组件测试程序54-56
  • 3.3.3 光谱响应的计算56-58
  • 4 光伏量值溯源体系的研究58-64
  • 4.1 量值溯源研究现状58
  • 4.2 辐照度的确定及传递方法58-64
  • 4.2.1 直接日照法59-60
  • 4.2.2 太阳模拟器60
  • 4.2.3 微分光谱响应法60-64
  • 5 IEC61853的光伏组件测试64-71
  • 5.1 不同温度、辐照度对光伏组件的室内测试64-69
  • 5.1.1 采用瞬态模拟器进行测试64-67
  • 5.1.2 采用稳态模拟器进行测试67-69
  • 5.2 入射角、光谱响应度的室内测试69-71
  • 5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75
  • 附录A75-76
  • 索引76-77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7-79
  • 学位论文数据集7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张伟波;崔志强;

光伏计量现状和发展方向的研究及展望    陈建功;

基于杂质光伏效应的镍掺杂对砷化镓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袁吉仁;洪文钦;邓新华;余启名;

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发电量预测方法    王少义;李英姿;王泽峰;

光伏组件质量测试标准发展简史    冯江涛;陈心欣;冯皓;揭敢新;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的设计要求分析    奚南;

基于天气预报的光伏发电预测研究    卢冬冬;郑莆燕;袁言周;甘志超;李晋超;

分布式光伏发电须循序渐进    刘星;

基于相似日理论的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预测    李建红;陈国平;葛鹏江;周书亮;符一平;陈业;

CQC独立光伏系统认证    蒋俐莹;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徐瑞东

太阳能声屏障试验研究    刘学科;

基于同步PI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时智勇;贺明智;郝瑞祥;游小杰;

光伏发电产业亟需政策扶持    张兴科;

江西省清洁能源发电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钟志勇;温志华;

甘肃河西荒漠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王克振;李春梅;胡广阔;

新型光伏智能快速充电系统设计    乔攀科;毕淑娥;

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引起的问题研究    张垠;

中国光伏发电成本下降潜力分析    霍沫霖;

电力行业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的探讨    晋明红;李晓军;

一种实用的超短期光伏发电预测方法    孙锐;汤义勤;马红伟;毛建容;

光伏建筑一体化在上海世博会中的应用    郝国强;马进军;丰雷;蔡奕旸;高文伟;黄勇;于霄童;

光伏发电的应用技术    李中立;龚淑秋;唐明;

光伏发电的应用技术    李中立;龚淑秋;唐明;

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陈晓燕

海洋环境下船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特性研究    孙玉伟

FSC-COC证在中国质具行业适应性及其证策略究    王璟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研究    梁佳

聚光光伏系统中太阳能电池的冷却问题研究    王子龙

间歇性能源输出功率预测与储能系统规划    张娜

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准入评价研究    毛志睿

基于SCP范式中国光伏产业产业组织研究    黄欢

并网光伏电站模型及其运行特性研究    许晓艳

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MPPT的研究与实现    顾雪霏

分布式发电及其对配电网潮流影响的仿真分析    武亚非

铸造多晶硅位错及其热处理消除研究    辛超

10KW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张敏

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并网系统MPPT研究    周璇

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研究    丁易伟

10KW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马雄仓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分析与研究    韩伟

太阳能光伏发电    崔容强;喜文华;魏一康;张兰英;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简析之一    李雷;

怎样看待光伏产业的热与冷    姚伟;

改进GM(1,1)残差修正模型在光伏发电量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贺琳;李英姿;

应用神经网络法预测光伏系统发电功率    刘敬;高志建;

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变电流快速充电的研究    齐志远;王生铁;

中国光伏产业链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王晓宁;

大容量并网型光伏电站功率预测预报系统设计    程序;周海;崔方;丁杰;

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研究    王飞;赵慧;

基于ARMA模型的光伏电站出力预测    兰华;廖志民;赵阳;

建筑设计的生态效益观研究    蔡洪彬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王飞

人工免疫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孙宁

基于复合信息融合技术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研究    钟丹

多晶硅光伏组件功率衰减的原因分析以及优化措施    吴翠姑;于波;韩帅;何永红;

光伏组件国际标准概述及差异分析    郭泽;钱大军;王琦;

光伏组件多层层压机    

光伏组件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郑军;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伏组件建模仿真    汤强;薛太林;

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的性能研究    董娴;沈辉;

嵌入模块式光伏组件体系设计与试验研究    许贤;吴成万;罗尧治;

部分遮挡条件下光伏组件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冯宝成;苏建徽;

旧光伏组件接线盒拆装方式分析    林伟;陈萼;孙韵琳;洪瑞江;沈辉;

光伏组件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武卫革;翟志强;赵志强;徐璞;

光伏组件Ⅰ-Ⅴ特性测量    贺建华;

镀减反射膜玻璃在光伏组件应用中的优点    刘亚锋;杨小武;任军锋;张舒;Bypina Veerraju Chaudary;

有机硅密封剂在光伏组件装配中的应用    曾照坤;

有机硅胶在太阳能光伏组件领域的应用    陶小乐;郑苏秦;高建军;郁泽林;

新兴行业的标准化之路——光伏组件用硅橡胶密封剂的标准演变    卢文婷;赵海川;郑妙生;

如何通过分档系统的优化将不匹配的损失降低到最少(英文)    杨小武;刘亚锋;任军锋;Veerraju Chaudary;

中国光伏标准现状及未来展望    郭丰;肖志斌;

用MOS晶体管代替光伏组件中续流元件的研究    李金刚;孟昭渊;李果华;

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的质量标准    孔凡建;

利用光伏组件冷却热组织建筑物自然通风的设计方法    钟达亮;秦红;

德国光伏补贴狂砍20%以上 短期内光伏组件出货量将激增    记者 王佑

英利有望居2012年光伏组件出货量全球首位    本报记者 郭锦辉

光伏组件出货量有望增长30%    于慧

地区首家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开建    记者 杨峻发

天威英利3兆瓦光伏组件生产线投产    李科

中盛光电加入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组织    记者 郭人宏 通讯员 齐明飞

意大利补贴政策摇摆 部分中国光伏组件无奈压港    记者 王佑

成本提高 光伏组件企业利润被压缩    记者 曹开虎 实习记者 黄盛剑

质检总局本月启动光伏质量统查    CNE记者 颜新华

光伏组件价格下降趋势不可逆转    CNE见习记者 赵静

建筑集成光伏系统的能量变换与控制技术研究    刘邦银

光伏建筑的性能优化及其与城市微气候的相互影响    田玮

智能光伏组件的研究与应用    李金刚

光伏钢结构集成体系研究及嵌入模块式光伏组件研发与应用    吴成万

基于参数辨识的光伏组件功率预测模型研究    龚煜

基于光伏组件的电位诱发功率衰减的研究    葛华云

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工况监测系统    沙涛

光伏组件在公共建筑中的整合设计    李明亮

基于室外测量数据的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    刘丹

光伏组件自动除尘装置设计    巫江

太阳能光伏组件户外计量方法研究    刘丁璞

光伏组件智能接线盒设计研究    成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