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并网光伏微型逆变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6:32
热度:

并网光伏微型逆变器研究【摘要】:随着我们社会快速发展,有限能源不断消耗,能源危机步步逼近,新能源的开发和研究对人类整个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光伏作为绿色能源代表,许多国家都不停对其

【摘要】:随着我们社会快速发展,有限能源不断消耗,能源危机步步逼近,新能源的开发和研究对人类整个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光伏作为绿色能源代表,许多国家都不停对其不断研究,而如何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是我们研究的重要的环节,本文就是基于此而进行的研究,具体为: 1.分析了国内外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的发展状况,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 2.分析比较逆变器典型拓扑结构,确定了所采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方案。然后分别设计了Boost结构的DC/DC电路,和单相桥式DC/AC电路。其次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DC/DC以及DC/AC电路满足指定性能要求。 3.分析了光伏电池板伏安特性和电压与功率的关系。比较了几种典型MPPT算法,并确定所采用的MPPT控制策略。它通过仿真研究了MPPT控制的动态特性。 4.引入自抗扰技术(ADRC),介绍基于自抗扰技术的并网控制系统。首先引入自抗扰技术,接着详细分析自抗扰三个部分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察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率,其次分析基于ADRC并网系统,最后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的PID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得出自抗扰技术运用在并网系统中的巨大优势。 【关键词】:光伏发电 逆变器 拓扑结构 最大功率跟踪 自抗扰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TM4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1
  • 1.1.1 当今世界的能源形势9-10
  • 1.1.2 太阳能光伏发电优点及存在的问题10-11
  • 1.2 光伏发电逆变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11-13
  • 1.2.1 并网发电是光伏发电的趋势11
  • 1.2.2 国外光伏产业以及逆变器发展现状及前景11-12
  • 1.2.3 国内光伏产业以及逆变器发展现状及前景12
  • 1.2.4 我国并网发电亟待解决的问题12-13
  • 1.3 并网系统的孤岛效应13-15
  • 1.3.1 孤岛效应及其危害13-14
  • 1.3.2 孤岛效应的防治14-15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5-17
  • 第二章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和并网逆变器17-23
  • 2.1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和研究现状17-19
  • 2.1.1 单级式并网系统结构拓扑17
  • 2.1.2 两级式并网系统结构拓扑17-18
  • 2.1.3 多级式并网系统结构拓扑18
  • 2.1.4 几种并网拓扑结构比较18-19
  • 2.2 逆变结构与工作原理19-21
  • 2.2.1 半导体功率集成器件19
  • 2.2.2 逆变电路19
  • 2.2.3 PWM 脉宽调制技术19-21
  • 2.2.4 正弦波 PWM 技术21
  • 2.3 并网逆变器技术21-22
  • 2.3.1 并网逆变器的分类21-22
  • 2.3.2 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光伏微型逆变器主电路研究与设计23-37
  • 3.1 直流 DC-DC 电路几种常见拓扑结构23-27
  • 3.2 直流 DC-DC 电路设计27-32
  • 3.2.1 Boost 升压电路基本工作原理27-29
  • 3.2.2 储能电感工况分析29-30
  • 3.2.3 输入输出滤波电容工况分析30-31
  • 3.2.4 Boost 电路在 Matlab 里仿真31-32
  • 3.3 DC/AC 电路几种常见拓扑结构32-33
  • 3.4 DC/AC 电路设计33-36
  • 3.4.1 全桥逆变电路电感工况分析33-35
  • 3.4.2 全桥逆变电路仿真35-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策略37-57
  • 4.1 光伏电池基本原理及工作特性37-44
  • 4.1.1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及输出特性37-41
  • 4.1.2 影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主要因素41-42
  • 4.1.3 光伏电池在不同因素下的仿真42-44
  • 4.2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和方法44-49
  • 4.2.1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基本原理44-45
  • 4.2.2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及优缺点比较45-49
  • 4.3 单相式光伏并网的 MPPT 方法研究49-56
  • 4.3.1 扰动观察法基本思想49-50
  • 4.3.2 基于 Boost 升压电路 MPPT 方法研究仿真(扰动观察法)50-56
  • 4.4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基于自抗扰技术的光伏系统并网控制57-73
  • 5.1 PID 控制及自抗扰控制技术(ADRC)的提出57-58
  • 5.2 自抗扰技术58-66
  • 5.2.1 跟踪微分器(TD)58-60
  • 5.2.2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60-63
  • 5.2.3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NLSEF)63-66
  • 5.3 基于 ADRC 技术的光伏并网控制分析66-71
  • 5.3.1 基于 ADRC 的光伏并网控制策律的选取66-67
  • 5.3.2 控制系统设计67-69
  • 5.3.3 基于 PID 控制的 PV 系统仿真与 ADRC 控制下仿真比较69-71
  • 5.4 本章小结71-7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3-74
  • 6.1 工作总结73
  • 6.2 未来工作展望73-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小型光伏发电软开关DC/DC变换器研究    郭明明;沈锦飞;

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    赵争鸣;雷一;贺凡波;鲁宗相;田琦;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特性及其低碳运行与控制技术    艾欣;韩晓男;孙英云;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介绍及其典型运行模式分析    高明杰;惠东;高宗和;雷为民;李建林;王银明;

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发电并网集群协调控制框架    薛峰;常康;汪宁渤;

基于BOOST-BUCK电路的光伏脉冲充电系统    涂小伟;陈皓;

风光储联合发电监控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    於益军;雷为民;单茂华;庄卫金;滕贤亮;黄华;

风光储联合发电技术在500kV变电站站用电系统中的应用    陈斌;查申森;李海烽;卫银忠;

LCL滤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阻尼影响因素分析    雷一;赵争鸣;袁立强;鲁思兆;

光伏电站经VSC-HVDC并网拓扑及其控制策略    赵伟然;李光辉;何国庆;石文辉;徐青山;

光伏电站及其并网方式探讨    谈康;

直驱式风电机组风电场动态等值    高峰;赵东来;周孝信;安宁;

峰值30MW并网光伏电站发电单元设计    智腾飞;王金梅;台流臣;朱菊;肖龙;

提高互联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并网控制策略及应用    王皓怀;汤涌;侯俊贤;訾鹏;

安徽首座变电站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谢红福;何鸣;张可;王晓;

基于光储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研究    郭明珠;田世明;王莹;

光伏电站与配电网谐波交互影响    谢宁;罗安;马伏军;陈燕东;帅智康;

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的建模研究    雷一;崔颖东;周勇;曹彬;谢渝春;蒋石强;

电力储能用锂电池容量测试标准研究    石世前;黄仙;白恺;陈豪;李娜;牛虎;

基于SOGI的单相电流型逆变器    张元吉;叶建华;

Proportional-resonant Control Method of Three-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    Yumei Liu;Rui Bai;Daoqian Wang;Wenge Ma;Lin Wang;

独立海岛微网分布式电源容量优化设计    郑雪阳;黎嘉明;文劲宇;孙树敏;李广磊;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赵杰

微网系统并/离网特性与控制策略研究    黄杏

数字化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技术研究    张文

大规模风电项目开发及并网运营优化管理研究    赵高强

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方法与系统    王飞

基于Z源网络的三端口光伏系统研究    高志强

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控制及运行优化研究    赵耀

光伏并网逆变器辨识建模方法及应用    郑伟

新能源发电特性与经济性分析研究    蓝澜

智能电网中多种发电模式联合调度模型及效益评价研究    魏亚楠

改进型小型光伏发电及并网系统研究    郭明明

光伏并网系统逆变器控制技术及共模电流研究    高金玲

并网光伏电站的电能质量评估及运行特性分析    叶金根

大规模集中接入的光伏电站功率预测    葛鹏江

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短期预测技术研究    王磊

单相并网型光伏逆变系统研究    张久亮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控制策略研究    张淳

SVPWM算法在光伏逆变并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李明勇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葛宇轩

大型聚光光伏跟踪装置结构优化    黄磊

光伏并网系统中的无功及谐波电流检测与补偿    杨立永;王周龙;田红芳;

储能钒液流电池研发热点及前景    刘素琴,黄可龙,刘又年,李林德,陈立泉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及相关需求分析    杨卫东;薛峰;徐泰山;方勇杰;李碧君;

光伏并网发电及无功补偿的统一控制    汪海宁,苏建徽,张国荣,茆美琴,丁明

大型风力发电场等值建模研究关键问题分析    李先允;陈小虎;唐国庆;

新型Cuk电路及其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王锋;张淼;胡小明;黄先伟;

适用于风电场的最佳电池容量选取的方法    杨水丽;惠东;李建林;梁亮;李蓓;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    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黄仁乐,王连贵

含有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电力系统研究综述    王建;李兴源;邱晓燕;

光伏并网发电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统一控制    张国荣;张铁良;丁明;苏建徽;汪海宁;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为

光伏发电并网与并联关键技术研究    余蜜

逆变器控制及其并联技术的研究    朱志杰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    孙秋霞

基于光伏并网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的研究    王博

脉冲均匀调制功率控制串联谐振式逆变器    颜文旭,沈锦飞,惠晶,吴雷

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    王耀北;闫英敏;

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    朱晓荣,彭咏龙,李和明

数字双闭环瞬时值控制逆变器外特性研究    许爱国;谢少军;

一种高性能的单相逆变器多环控制方案    熊健;周亮;张凯;史鹏飞;

一种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他激频率的控制方法    张春雨;彭咏龙;张智娟;

Z源逆变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崔彬;钱照明;丁新平;彭方正;

196系列单片机在空调逆变器中的运用    岳玉静;

多重化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梁中华;于平泳;刘春芳;卢宝宏;刘宏楠;

电动汽车双向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周玉栋;许海平;曾莉莉;温旭辉;

组合式三相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    陈永利;霍艳军;

基于免疫算法的单相逆变器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费雯丽;袁佳歆;陈立;

基于60°坐标系的五电平逆变器研究    李红利;方文俊;仇书文;

光伏并网逆变器伪孤岛现象的研究    郭建勇;方如举;李献伟;

新型中频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实现的研究    李金刚;马鑫;钟彦儒;

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    石志学;王金峰;金传付;吉文杰;郭艳鹏;陈可;

逆变器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    葛兴来;冯晓云;

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技术研究    叶楠;何中一;孟宪会;邢岩;

1kW潮流能发电装置逆变器SVPW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张少杰;段铁群;杨勇;张亮;

UPS逆变器反馈控制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    郭同生;黎辉;杨旭;王兆安;

一款新型逆变器控制芯片LX1692IDW简介    上海 苏成富

新一代UPS的发展趋势    周志敏

Z源逆变器研究    房绪鹏

光伏发电系统中Z源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    陈艳

Z源逆变器研究    汤雨

太阳能交流模块逆变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谭光慧

网络控制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郑伟锋

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程如岐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压型组合式逆变器和电流源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    许飞

电压型逆变器分布式控制并联关键技术研究    亓迎川

大容量高频谐振逆变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李建文

基于Z源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许颇

阻抗源逆变器在微型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伍元彪

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中并网双向逆变器的研究    赵玲霞

单相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阚加荣

双向高频环节逆变器研究    张怀金

新型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    张志强

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的研究    郭虓

基于内高频环的并网三相光伏逆变器的研究和实现    何耀

单相中频逆变器数字控制及其并联研究    王文杰

基于下垂法控制的无线并联逆变器系统由独立到并网模式切换策略的研究    金城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用Z源逆变器的实验研究    薛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