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光伏阵列功率优化并网控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5:34
热度:

光伏阵列功率优化并网控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供应和环境压力日益严峻,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了解决能源问题的突破口,而太阳能是一种具有资源广泛、易获取、无污染等优点的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供应和环境压力日益严峻,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了解决能源问题的突破口,而太阳能是一种具有资源广泛、易获取、无污染等优点的新能源,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的主要形式,优化光伏系统和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是光伏领域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光伏阵列功率优化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为光伏阵列建模和功率特性分析、光伏阵列功率优化、光伏系统并网控制、光伏并网系统设计等,并基于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研制了光伏实验平台。 本文首先介绍光伏电池基本模型,分析了光伏电池的基本电气特性和光伏组件的功率失配特性,建立了光伏支路和阵列模型,详细分析了局部阴影条件下的光伏支路和阵列的功率特性,得出局部阴影条件下的光伏阵列特性复杂化、呈现多峰等特点结论。对常规的几种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常规MPPT方法在光伏阵列局部阴影条件下容易失效,无法追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Global Maximum Power Point,GP),并介绍了几种局部阴影条件下的全局最大功率点追踪(Global Maximum Power PointTracking,GMPPT)方法,为光伏阵列的功率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结合对光伏阵列支路功率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支路串联电压源的光伏阵列功率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阵列支路串联电压源,使得每条支路都运行在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达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输出。与其它GMPPT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该优化设计方法进一步提高了阵列输出功率,方法简单,适用于串并联型光伏阵列,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介绍了几种光伏并网系统,详细分析了Boost直流变换器的原理和参数设计方法,分析了常见的逆变器输出电流控制和闭环控制方法,建立了光伏并网系统模型,仿真验证了闭环控制的正确性,对实验平台的研制具有参考价值。 最后本文设计了2kW的光伏并网系统实验平台,主要包括系统主电路的参数设计、电感的制作、采样电路和驱动电路的设计等,接着对PCB板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总结,然后给出了系统的软件主程序、中断程序和AD子程序流程图,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太阳能 光伏阵列 局部阴影 功率优化 最大功率跟踪 并网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6
  • 1.1.1 太阳能与光伏发电11-14
  • 1.1.2 光伏发电研究意义14-16
  • 1.2 光伏发电功率优化研究现状16-19
  • 1.2.1 光伏阵列优化16
  • 1.2.2 MPPT 研究现状16-18
  • 1.2.3 逆变器与控制18
  • 1.2.4 光伏系统优化设计18-19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19-20
  • 第2章 光伏阵列功率特性研究20-36
  • 2.1 光伏电池与光伏模型20-25
  • 2.1.1 单体电池模型20-22
  • 2.1.2 光伏支路与阵列模型22-25
  • 2.2 光伏阵列功率分析25-27
  • 2.3 常规最大功率追踪方法27-29
  • 2.3.1 MPPT 调整特性27
  • 2.3.2 MPPT 原理27-28
  • 2.3.3 常规 MPPT 介绍28-29
  • 2.4 局部阴影条件下的最大功率追踪29-35
  • 2.4.1 局部阴影条件下的光伏阵列特性29-32
  • 2.4.2 局部阴影条件下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追踪32-35
  • 2.5 本章小结35-36
  • 第3章 光伏支路功率补偿控制方法36-47
  • 3.1 支路电压补偿原理36-38
  • 3.2 串联电压的实现方法38-41
  • 3.3 仿真与实验结果41-45
  • 3.3.1 仿真对比41-43
  • 3.3.2 补偿后阵列输出特性43
  • 3.3.3 支路电压补偿43-44
  • 3.3.4 实验与分析44-45
  • 3.4 本章小结45-47
  • 第4章 光伏并网系统与控制47-59
  • 4.1 光伏并网系统与并网原理47-51
  • 4.1.1 光伏并网系统47-48
  • 4.1.2 DC/DC 变换器48-50
  • 4.1.3 光伏逆变器50-51
  • 4.1.4 并网原理51
  • 4.2 并网控制策略51-55
  • 4.2.1 电流控制方式51-53
  • 4.2.2 并网系统闭环控制方式53-55
  • 4.3 并网仿真算例55-58
  • 4.4 本章小结58-59
  • 第5章 光伏并网系统实验平台的研制59-74
  • 5.1 实验平台结构59-61
  • 5.1.1 光伏系统实验平台59-60
  • 5.1.2 DSP 芯片介绍60-61
  • 5.2 系统硬件设计61-67
  • 5.2.1 主电路参数设计61-62
  • 5.2.2 电感设计62-64
  • 5.2.3 采样和驱动电路设计64-66
  • 5.2.4 PCB 板设计66-67
  • 5.3 系统软件设计67-70
  • 5.3.1 DSP 端口配置67-68
  • 5.3.2 系统流程图68-70
  • 5.4 实验结果70-73
  • 5.4.1 死区电路测试71-72
  • 5.4.2 电网过零测试72
  • 5.4.3 开环测试72-73
  • 5.4.4 闭环测试73
  • 5.5 本章小结73-74
  • 结论74-76
  • 参考文献76-82
  • 致谢82-83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神经网络的光伏阵列发电预测模型的设计    陈昌松;段善旭;殷进军;

一种数字式光伏阵列模拟系统的研究    杨鹏;刘松;沈楚焱;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建模    陈阿莲;冯丽娜;杜春水;张承慧;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仿真模型的研究    刘晓艳;祁新梅;郑寿森;陈达明;王飞;

基于综合价值的固定式光伏阵列朝向与倾角优化方法    梁双;胡学浩;张东霞;徐连峰;

基于相似日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光伏阵列输出功率预测    王晓兰;葛鹏江;

光伏阵列低能耗趋光性研究    宁丁;

部分阴影下光伏阵列功率输出多峰特性研究    王冰清;童亦斌;曾国宏;

光伏阵列幂函数模型及其模拟装置    宋长江;梁岚珍;

基于四参数模型的光伏阵列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    侯金明;许鹏;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方程研究    傅望;罗时武;青志明;

基于动态电容充电的光伏阵列Ⅰ-Ⅴ测试仪    张国荣;瞿晓丽;苏建徽;刘宁;董康;

非均匀辐射条件下光伏阵列建模及运行稳定性分析    张渊明;孙彦广;张云贵;

太阳能光伏阵列的温度与红外特性分析    王培珍;

基于气象因子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光伏发电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代倩;段善旭;蔡涛;陈昌松;

水利水电工程中太阳能的利用    黄智勇;

六种太阳电池光伏阵列实际发电性能比较    谢标锴;沈辉;朱薇桦;

光伏阵列故障状态的识别研究    王培珍

光伏阵列及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    吴小进

任意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性能预测    翟载腾

光伏阵列故障检测方法的研究    李兵峰

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的建模与动态组态优化    冯丽娜

一种光伏阵列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的研究    徐勇

基于组态优化的光伏阵列控制技术的研究    岑长岸

局部阴影条件下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阵列重构系统的研究    庞志超

微气候对光伏阵列性能影响的研究    杨洁

数字式光伏阵列模拟器研究    傅望

太阳能光伏阵列故障检测及仿真分析    唐佳能

基于单片机的光伏阵列检测系统    陈旻东

光伏阵列功率优化并网控制    朱文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