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高渗透率光伏发电系统中网源互动技术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0:53
热度:

高渗透率光伏发电系统中网源互动技术的研究【摘要】: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受到各国重视,分布式光伏发电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光伏发电具

【摘要】: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受到各国重视,分布式光伏发电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与波动性,大规模高渗透率分布式并网功率接入配电网将会影响配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首先通过搭建基于传统电流控制型逆变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探究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链式配电网的影响。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以单位功率因数接入链式配电网条件下,探讨了在不同接入点、不同线路阻抗比、不同负荷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其次,针对带轴压调节电压控制型逆变器控制策略,本文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模式:同步发电机模式、最大功率控制模式与电压控制模式。经验证,三种控制模式均能够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能力。然后,通过对实验中出现的并网电流畸变现象进行分析,探究与评估了高渗透率分布式并网功率对配电网电流质量的影响。本文搭建了电压控制型逆变器并网系统。控制不同的并网功率因数,分析与评估分布式并网功率对配电网线路电压与功率损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探讨了四种典型功率调压方法的优劣。最后,基于分布式并网功率对配电网影响的评估结果,本文提出了两种带无功调节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模式:最大功率电压补偿模式和无功补偿模式。经验证,两种带无功调节的并网控制模式,对高渗透率配电网均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通过探究在高渗透率条件下分布式发电系统与配电网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本文研究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五种并网控制模式。五种并网模式均基于带轴压调节电压控制型逆变器控制策略提出,增强了配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且能够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网源互动能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分布式发电系统具有理论参考和实践应用意义。 【关键词】:高渗透率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链式配网 电压控制型逆变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11-15
  • 1.2.1 线路电压偏差11-12
  • 1.2.2 电压调整方法12-14
  • 1.2.3 高性能的功率变换技术14-15
  • 1.3 本文工作内容15-16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技术路线15-16
  • 2 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6-31
  • 2.1 光伏电池建模16-20
  • 2.1.1 光伏电池基础模型16-17
  • 2.1.2 串联电阻和分流电阻17-18
  • 2.1.3 模型验证及修正18-20
  • 2.2 电流控制型逆变器建模20-22
  • 2.2.1 LCL型滤波器参数设计20-21
  • 2.2.2 控制环路设计21-22
  • 2.2.3 功率因数校正22
  • 2.3 分布式光伏系统分析22-27
  • 2.3.1 分布式系统建模22-23
  • 2.3.2 系统仿真23-26
  • 2.3.3 配电网线路电压分析26-27
  • 2.4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27-30
  • 2.4.1 分布式光伏并网实验平台27-28
  • 2.4.2 配电网系统带负载运行28-29
  • 2.4.3 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系统29-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3 带轴压调节电压控制型逆变器并网控制模式31-44
  • 3.1 带轴压调节电压控制型逆变器31-34
  • 3.1.1 逆变器控制策略简述31-32
  • 3.1.2 虚拟阻抗及功率解耦32-33
  • 3.1.3 仿真与实验设定33-34
  • 3.2 同步发电机模式34-37
  • 3.2.1 控制策略34-35
  • 3.2.2 仿真与实验验证35-37
  • 3.3 最大功率控制模式37-40
  • 3.3.1 控制策略37-38
  • 3.3.2 仿真及实验验证38-40
  • 3.4 电压控制模式40-42
  • 3.4.1 控制策略40-41
  • 3.4.2 仿真与实验验证41-42
  • 3.5 本章小结42-44
  • 4 分布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影响的评估分析44-60
  • 4.1 分析与评估光伏并网系统的电流畸变现象44-51
  • 4.1.1 电流畸变现象分析44-49
  • 4.1.2 畸变抑制49-51
  • 4.2 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功率对配电网的影响51-55
  • 4.2.1 系统评估模型51
  • 4.2.2 配电网系统评估51-55
  • 4.3 典型调压方法评估55-59
  • 4.3.1 静态有功控制55-56
  • 4.3.2 动态有功控制56-57
  • 4.3.3 静态无功控制57-58
  • 4.3.4 动态功率控制58-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5 带轴压调节电压控制型系统协调控制方法60-71
  • 5.1 带无功调节的逆变器并网控制模式60-63
  • 5.1.1 两种控制策略60-62
  • 5.1.2 仿真验证62-63
  • 5.2 带轴压调节电压控制型分布式系统接入配电网63-70
  • 5.2.1 系统描述64
  • 5.2.2 多种并网模式下配电网系统仿真64-67
  • 5.2.3 双分布式系统的配电网运行实验67-70
  • 5.3 本章小结70-71
  • 6 结论与展望71-72
  • 6.1 论文工作总结71
  • 6.2 工作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7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LCL滤波电压源并网逆变器多环控制策略设计    杨淑英;张兴;张崇巍;谢震;曹仁贤;

任意光强和温度下的硅太阳电池非线性工程简化数学模型    廖志凌;阮新波;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供电电压质量的影响与改善    裴玮;盛鹍;孔力;齐智平;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的串联补偿方式的设计    李勇汇;吕艳萍;彭辉;朱海昱;

包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张丽;徐玉琴;王增平;李雪冬;李鹏;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网系统的影响    崔弘;夏成军;罗宗杰;张尧;

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    崔弘;郭熠昀;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谐波分布影响的研究    张俊芳;姚强;杭银丽;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    裴晓娟;王倩;金英博;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分析    张瑜;孟晓丽;方恒福;

光伏电源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的逐时模拟    寇凤海;朱晓荣;段晓波;张建成;

分布式发电条件下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新算法    吴宁;许扬;陆于平;

微网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及其测试平台    裴玮;李澍森;李惠宇;唐西胜;程军照;左文霞;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谢亦丰;祝明华;熊连松;李琛;卓放;张海龙;

计及风光系统出力随机性的电压风险评估    张忠会;谢义苗;王卉;李小文;万海翔;

主动配电网背景下无功电压控制方法研究综述    张勇;陈旭;张勇军;羿应棋;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    撖奥洋

永磁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研究与实现    张洪阳

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    苏玲

不确定条件下输电投资经济学分析及决策规划方法研究    田廓

微网能量优化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徐立中

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研究    欧阳武

电压暂降的随机预估及其经济管理方法研究    杨晓东

基于概率潮流的间歇性电源优化配置研究    邓威

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协调控制研究    王瑞琪

配电网节能补偿应用中储能逆变控制技术研究    王存平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刘旭圆

具有MPPT功能高效两相交错DC/DC变换器的研究    李延邦

光伏电池建模及其在光伏发电预测中的应用    蒋亚娟

基于无源无损软开关的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    王怀令

大功率多重化光伏控制器的研究    刘文晋

太阳能电池性能参数测量模型研究    孙乐飞

光伏示范校园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凤江涛

太阳能光伏发电逆变控制器研究    李连玉

基于变步长MPPT模糊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王云飞

基于储能系统的可调度式光伏电站研究    郭立

独立光伏系统中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有源混合储能方案的研究    唐西胜;齐智平;

LCL滤波的电压型有源整流器新型主动阻尼控制    黄宇淇;姜新建;邱阿瑞;

LCL滤波器的三相光伏逆变器双环控制策略    刘飞;殷进军;周彦;段善旭;

基于LCL滤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    戴训江;晁勤;

LCL滤波的风力发电网侧变流器不同控制结构下的性能研究    张宪平;李亚西;许洪华;

硅太阳电池数学模型的简化    陈中华;赵敏荣;葛亮;李慧玉;

硅太阳电池数学模型    江小涛,吴麟章,王远,周明杰,刘辉,罗雪莲

考虑电压调整约束的多个分布式电源准入功率计算    胡骅;吴汕;夏翔;甘德强;

改善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并网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    迟永宁;王伟胜;戴慧珠;

采用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双闭环入网电流控制技术    徐志英;许爱国;谢少军;

发展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邱毓昌

西藏光明工程先导项目──6kW无电村用光伏发电系统研制    江燕兴,许洪华,李平,刘光启,赵斌

中日合作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李爽,刘光启,许洪化,赵斌

光伏发电系统:一种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    史云鹏,王莹莹,王超

光伏发电系统优化分析    汤叶华;谢建;刘祖明;廖华;陈庭金;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7) 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与配线    马胜红;陆虎俞;

独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影响因素及其分析    李冬梅;刘志璋;刘志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机会    周智勇;

高能效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评估    刘邦银;段善旭;康勇;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及其发展    沈国良;赵旭升;

光伏发电系统用高效逆变器的研究    周光明;沈煜;张晋茂;麻凯恩;朱正菲;杜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陆亚萍;梁小冰;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微型逆变器综述    程丽敏;曹阳;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结构强度设计    郝文华;

光伏发电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王景义;

户用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李春华;刘维亭;姜文刚;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谢亦丰;祝明华;熊连松;李琛;卓放;张海龙;

用于热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射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徐峰;刘爱民;罗慧晶;翁占坤;

小型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程启明;李明;陈根;王鹤霖;

光伏发电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冯垛生;

莱芜供电首建光伏发电系统    王宪才 魏延彬

莱芜供电公司建成首个光伏发电系统    通讯员 王宪才 魏延彬

光伏发电系统租还是买?    徐瑶

数倍聚光跟踪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太阳能高成本难题    申淳

晶澳公司捐赠光伏发电系统    特约记者 牛献力 通讯员 王丽英

美研制新式太阳能热光伏发电系统    记者 刘霞

广东最大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亮相    本报记者  戈晓芳 见习记者 于洋

我市首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并网发电    记者 王莹 特约通讯员 刘孟君

我省光伏产业又添高科技“新丁”    记者 星子

依托自然优势发展新疆光伏产业    苏国平 新疆经信委副主任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朱艳伟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和孤岛故障检测    吴志鹏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郑诗程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徐瑞东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    熊远生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曹太强

泛(火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蒋爱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