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多支路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0:07
热度:

多支路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与研究【摘要】:多支路光伏并网逆变器相比于传统的逆变器能够达到每一条支路的最优功率输出,因此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本文采用MATLAB等软件作为研究工具,深

【摘要】:多支路光伏并网逆变器相比于传统的逆变器能够达到每一条支路的最优功率输出,因此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本文采用MATLAB等软件作为研究工具,深入研究了光伏电池的特点,采用合理的光伏并网控制策略对多支路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研究,文中详细分析了控制策略,给出了模型的结构,并设计建立了实物平台对理论进行验证,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光伏电池通用模型,验证光伏电池中光照、温度等参数对输出性能的影响。建立光伏电池组模型,研究光伏电池光照强度不同对电池组输出性能的影响。(2)使用建立的光伏电池模型,验证与研究传统的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变步长PO(PerturbObserve)法。(3)建立功率跟踪控制器的与逆变器的数学模型,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对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电压与并网电流进行控制并使用Matlab仿真平台仿真验证。(4)设计并搭建低成本功率跟踪控制器与并网逆变器硬件平台,对逆变器各元件参数进行理论分析与优化,最终完成实验平台的搭建。(5)根据搭建的实验平台采用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验证,证明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关键词】:多支路 MPPT 变步长P&O法 逆变器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464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绪论7-14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7-9
  • 1.1.1 能源使用现状7-8
  • 1.1.2 中国光伏资源分布8-9
  • 1.2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9-11
  • 1.2.1 国外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以及现状9-10
  • 1.2.2 国内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以及现状10-11
  • 1.3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11-13
  • 1.3.1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11
  • 1.3.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分类11-13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13-14
  • 第二章 光伏系统建模及特性研究14-22
  • 2.1 光伏电池基本模型14-15
  • 2.2 光伏电池MATLAB建模15-18
  • 2.2.1 光伏电池MATLAB建模15-16
  • 2.2.2 光照及温度对输出性能的影响16-18
  • 2.3 光伏整列输出特性分析18-20
  • 2.4 本章小结20-22
  • 第三章 MPPT控制策略研究22-31
  • 3.0 MPPT控制模型22
  • 3.1 基于P&O法的MPPT控制模型22-25
  • 3.1.1 Boost电路模型23-24
  • 3.1.2 P&O法仿真验证24-25
  • 3.2 电导增量法25-26
  • 3.3 改进的P&O法26-30
  • 3.3.1 P&O法改进策略27-28
  • 3.3.2 改进后的变步长P&O法28
  • 3.3.3 仿真验证28-30
  • 3.4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多支路光伏逆变器的并网控制策略31-46
  • 4.1 引言31
  • 4.2 多支路功率跟踪控制器模型31-37
  • 4.2.1 Boost电路控制模型31-33
  • 4.2.2 MPPT控制器单支路仿真验证33-35
  • 4.2.3 MPPT控制器多支路仿真验证35-37
  • 4.2.4 MPPT控制器仿真结果分析37
  • 4.3 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37-45
  • 4.3.1 逆变器数学模型38-40
  • 4.3.2 逆变器电压外环设计40-41
  • 4.3.3 基于PI的电流环控制策略41-42
  • 4.3.4 仿真验证42-45
  • 4.4 本章小结45-46
  • 第五章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46-64
  • 5.1 引言46
  • 5.2 功率跟踪控制器硬件设计46-53
  • 5.2.1 功率跟踪控制器硬件结构46-47
  • 5.2.2 MPPT控制器主电路设计47-49
  • 5.2.3 控制芯片选及电路设计49
  • 5.2.4 模拟量输出电路49-50
  • 5.2.5 三角载波电路50-51
  • 5.2.6 电流及电压检测51-52
  • 5.2.7 电流及电压检测52-53
  • 5.2.8 调制电路53
  • 5.3 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53-64
  • 5.3.1 并网逆变器硬件结构53-54
  • 5.3.2 伺服电源设计54-59
  • 5.3.2.1 伺服电源结构54-55
  • 5.3.2.2 伺服电源电路设计55-57
  • 5.3.2.3 伺服电源变压器设计57-59
  • 5.3.3 IGBT选型59-60
  • 5.3.4 斩波电路电感及电容参数设计60-61
  • 5.3.5 IGBT驱动设计61-64
  • 5.3.5.1 IGBT驱动性能需求61-62
  • 5.3.5.2 逆变器IGBT驱动电路62-63
  • 5.3.5.3 逆变器IGBT驱动保护电路63-64
  • 第六章 实验验证64-68
  • 6.1 实验平台介绍64-65
  • 6.2 实验结果65-66
  • 6.3 实验结果分析66-67
  • 6.4 实验结论67-68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68-70
  • 7.1 总结68
  • 7.2 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3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和录用相关文献列表73-74
  • 致谢74-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电站设计与研究    黄磊;

光伏电池表面微结构制备及其抗反射性能研究    张伟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与原理型器件制备与研究    罗派峰

太阳能发电系统研究    林珊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王波;刘平;李伟;马凤仓;刘新宽;陈小红;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    刘峰;

从三元黄铜矿结构CuM_((M=In,Ga))X_(2(X=Se,S))到CuIn_(0.5-)Ga_(0.5)Se_2的价电构、熔点和光电性能的关联性分析    孟振华;付丽;梅简;郭永权;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及投资成本实例分析    孙红梅;张麦怀;鲍恩军;

一种基于动态扫描的除硫式光伏发电充放电控制器    王克权;滕道祥;李富强;

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的光伏发电试验及效益分析    吕忠;兰飞飞;曲娟;李荣录;聂若鹰;彭建军;

衬底温度对PLD法沉积CdS及ZnS薄膜材料的影响    胡居广;李启文;郑彬;汤华斌;王培;罗仲宽;曹慧群;林晓东;

自然计算在九大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    张永韡;汪镭;吴启迪;

带MPPT的光伏并网系统在家用空调器中的应用    吕哲;沈锦飞;谢峰;

激光技术在光伏产业中的应用    郭立强;薛伟;周宏明;冯爱新;孙铁囤;朱德华;龙江启;韩振春;

铜铟硒(CIS)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硒化工艺优化研究    王波;刘平;李伟;刘新宽;马凤仓;陈小红;

Cu_2O、ZnO纳微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赵文燕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解质的研究    史继富

新型太阳能电池光阴极及纳米吸收层的基础研究    彭生杰

基于新型微纳减反结构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研究    祝俊

无镉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制备与性能研究    廖荣

梯度折射率减反射光伏玻璃的研究    李真一

水溶性的Cu_2ZnSnS(Se)_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王霞

基于光子增强热电子发射(PETE)机理太阳能电池器件研究    唐伟东

微结构表面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热辐射光谱特性研究    方俊飞

Cu_2ZnSnS_4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孙亚明

城市可再生能源应用规划研究    李海波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电网影响研究    郭巍

基于硝酸盐为前驱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CuInSe_2薄膜    陈祥洲

AZO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及其在CIGS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贺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及运行分析    靳志会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陈庆兰

旋涂法制备CuInS_2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层    汪雯

铜锌锡硒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杜艳芳

铜铟硒类光伏粉体材料的研究    吕阳

基于CIGS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层和缓冲层的研究与制备    陆静苹

薄膜太阳电池的最新进展    王育伟;刘小峰;陈婷婷;姜春萍;王瑞林;

功率模块市场增长率将进一步提高    刘广荣;

迅速发展的CIGS薄膜太阳电池    朱洁;

CIS光伏材料的发展    李文漪,蔡珣,陈秋龙

离子刻蚀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    任延同

硅纳米线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新进展    邓皓月;张云怀;肖鹏;曹六俊;卢露;杨雁南;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发展    王希文;方小红;

Cu-In膜成分偏析对CIS膜结构的影响    方玲,张弓,庄大明,赵明,郑麒麟,丁晓峰,吴敏生

发展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天津独领风骚    孙云,孙国忠,敖建平

光伏发电的动态与趋向    周鑫发

脉冲均匀调制功率控制串联谐振式逆变器    颜文旭,沈锦飞,惠晶,吴雷

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    王耀北;闫英敏;

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    朱晓荣,彭咏龙,李和明

数字双闭环瞬时值控制逆变器外特性研究    许爱国;谢少军;

一种高性能的单相逆变器多环控制方案    熊健;周亮;张凯;史鹏飞;

一种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他激频率的控制方法    张春雨;彭咏龙;张智娟;

Z源逆变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崔彬;钱照明;丁新平;彭方正;

196系列单片机在空调逆变器中的运用    岳玉静;

多重化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梁中华;于平泳;刘春芳;卢宝宏;刘宏楠;

电动汽车双向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周玉栋;许海平;曾莉莉;温旭辉;

组合式三相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    陈永利;霍艳军;

基于免疫算法的单相逆变器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费雯丽;袁佳歆;陈立;

基于60°坐标系的五电平逆变器研究    李红利;方文俊;仇书文;

光伏并网逆变器伪孤岛现象的研究    郭建勇;方如举;李献伟;

新型中频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实现的研究    李金刚;马鑫;钟彦儒;

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    石志学;王金峰;金传付;吉文杰;郭艳鹏;陈可;

逆变器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    葛兴来;冯晓云;

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技术研究    叶楠;何中一;孟宪会;邢岩;

1kW潮流能发电装置逆变器SVPW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张少杰;段铁群;杨勇;张亮;

UPS逆变器反馈控制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    郭同生;黎辉;杨旭;王兆安;

一款新型逆变器控制芯片LX1692IDW简介    上海 苏成富

新一代UPS的发展趋势    周志敏

阻抗源逆变器在微型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伍元彪

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中并网双向逆变器的研究    赵玲霞

单相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阚加荣

双向高频环节逆变器研究    张怀金

新型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    张志强

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的研究    郭虓

基于内高频环的并网三相光伏逆变器的研究和实现    何耀

单相中频逆变器数字控制及其并联研究    王文杰

基于下垂法控制的无线并联逆变器系统由独立到并网模式切换策略的研究    金城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用Z源逆变器的实验研究    薛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