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催化的三氟碘乙烷与硼酸酯的交叉偶联反应
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催化的三氟碘乙烷与硼酸酯的交叉偶联反应【摘要】:本论文研究了三氟碘乙烷和苯基硼酸酯的合成,并重点探索了通过三氟碘乙烷与芳基硼酸酯的交叉偶联将三氟乙基引入芳环的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O643.3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一章 前言11-27
- 1.1 有机氟化物概述11-14
- 1.1.1 氟的基本性质11-12
- 1.1.2 有机氟化物的特殊性质12
- 1.1.3 有机氟化物的用途12-14
- 1.2 有机氟化物合成方法概述14-18
- 1.2.1 通过加成反应合成氟化物14-15
- 1.2.2 通过亲核取代合成氟化物15-17
- 1.2.3 通过亲电取代合成氟化物17
- 1.2.4 通过自由基反应合成氟化物17-18
- 1.3 Suzuki反应研究进展18-25
- 1.3.1 Suzuki反应机理18-19
- 1.3.2 有机硼试剂的制备19-21
- 1.3.3 催化剂、配体的研究进展21-23
- 1.3.4 Suzuki反应分类23-25
- 1.3.4.1 芳基硼试剂与卤代芳烃的偶联反应23-24
- 1.3.4.2 芳基硼试剂与其它卤代物的偶联反应24-25
- 1.3.4.3 烷基、烯基和炔基硼试剂参与的偶联反应25
- 1.4 课题的提出25-27
- 第二章 三氟碘乙烷与硼酸酯的制备及两者偶联反应的研究27-53
- 2.1 引言27
- 2.2 三氟碘乙烷的制备27-31
- 2.2.1 合成路线的提出27-29
- 2.2.2 2,2,2-三氟碘乙烷的合成29-31
- 2.3 苯基硼酸酯的制备31-33
- 2.3.1 偶联条件的选择31
- 2.3.2 苯基硼酸酯的制备31-33
- 2.4 三氟碘乙烷与硼酸酯的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33-47
- 2.4.1 初始条件的选择33-34
- 2.4.2 催化剂活性比较34-36
- 2.4.3 配体对反应的影响36-38
- 2.4.4 碱对反应的影响38-39
- 2.4.5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39
- 2.4.6 水对反应的影响39-40
- 2.4.7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40-41
- 2.4.8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41-42
- 2.4.9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42-43
- 2.4.10 底物对反应的影响43-46
- 2.4.11 机理研究46-47
- 2.5 小结47
- 2.6 实验部分47-53
- 2.6.1 仪器和试剂47-48
- 2.6.2 三氟碘乙烷的制备48
- 2.6.3 苯基硼酸酯的制备48
- 2.6.4 三氟碘乙烷与硼酸酯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48-49
- 2.6.5 产物的表征49-53
- 总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附录59-67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6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2010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李媛;马宏佳;葛春洋;杨民富;
2,5-联苯二甲酸合成的新方法 姜凤;
芳香硼酸和酸酐或酰氯的交叉偶联反应 Xin BW;朱雪焱;
合成化学中的“焊接”技术——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介绍 施章杰;余达刚;
镍催化的酚盐与芳基格氏试剂直接交叉偶联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氯代芳烃亲核取代反应的新进展 陶晓春,雍莉,徐小川,钱延龙
钯催化的二元酰氯和有机锡试剂交叉偶联合成二元酮的研究 吴春;刘宝殿;
水溶液中钯催化四苯硼钠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 刘文杰,李治龙,杨玲,李金恒
单分散共轭齐聚物的合成方法 刘勤;张效洁;耿延候;王佛松;
有机锡试剂和有机亲电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刘宝殿;孙云鸿;
脱羧的交叉偶联反应及C-H键直接官能团化的新进展 胡鹏;魏晔;周君;吴文亮;张敏;赵怀庆;苏伟平;
钯/碳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制备联苯类化合物 初文毅;李新民;王熳;侯艳君;孙志忠;
手性磷氢化合物与亲核试剂的高立体选择性交叉偶联反应 熊碧权;王刚;沈如伟;徐清;赵玉芬;尹双凤;韩立彪;
若干催化交叉偶联反应配体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万伯顺;
无溶剂条件下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谢叶香;邓辰亮;唐伯孝;梁云;尹笃林;李金恒;
碘乙烷的紫外光解动力学研究 毕渭滨;徐西玲;朱起鹤;
含蒽超支化聚亚芳基乙炔的合成及发光行为研究 董永强;李振;孙景志;董宇平;冯新德;唐本忠;
铁/铜催化剂体系用于双C-O(S)反应的研究 屈孝铭;李廷义;谢观雷;毛金成;
萘啶酸的合成与表征 杨廷海;夏明珠;雷武;周志高;王风云;
温和条件下离子液体电催化CO_2合成氨基甲酸酯 张海钢;李治;杨向民;章卫东;
希望年轻人有作为 本报记者 刘霞
朗盛将诺贝尔获奖技术产业化 杨宏辉
我纳米镍钯催化剂跻身前列 蔡忠仁
2010年诺贝尔奖三大奖项揭晓 本报记者 张梦然
日美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奖衍生巨大专利财富 本报记者 赵建国
表面活性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水相中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 刘平
水介质中多组分和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 陆国平
过渡金属催化或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 戴建军
叔膦催化合成卤代联烯及其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 杜欣
铜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参与的一锅串联法构建系列杂环化合物 陈定奔
SPG乳化法制备微胶囊负载钯催化剂及性能研究 刘莹
新型聚芳亚胺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常冠军
镍络合物的合成及催化C-Cl与C-N键的活化与转化 张学奇
磺酸酯参与的若干交叉偶联反应研究及其在类天然小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张亮
L-Proline配体效应与三氟乙酰胺基邻位效应共同促进的CuI催化的Ullmann偶联反应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袁其亮
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催化的三氟碘乙烷与硼酸酯的交叉偶联反应 刘东峰
基于钯催化烯烃与腙的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傅炜
1-氧次丹参酮的全合成研究 李春苗
纳米CuI的制备及其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 潘攀
芳香C-H键的氧官能团化 谢益明
环钯化合物催化的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 冯宇剑
Cu(Ⅰ)、Pd(0)、Rh(Ⅰ)催化下芳香化合物的C-C交叉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王晓岚
钯催化下2-三甲基硅基吡啶类化合物与氯代芳烃的Hiyama交叉偶联反应 张森
纳米铜催化C-N及C-O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彭凯山
CuCl_2/Al_2O_3催化剂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 王炯杰
上一篇:谈加强城市规划中 意识
-
1,2-二氯乙烷对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及胆红素的保护作用研究2024-08-19
-
由仲醇环氧乙烷加成物衍生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马来酸单酯的合成2024-08-19
-
1,2—二氯乙烷的急性毒性及职业性中毒2024-08-19
-
低温脱乙烷塔的设备设计2024-08-19
-
1,1,2,2-四氯乙烷光催化脱氯的研究2024-08-19
-
飞秒激光场下一溴二氯乙烷分子解离电离和解离双电离的研究2024-08-19
-
植物对二氧化硫的反应和抗性研究——Ⅳ.HSO_3~-对麦苗切段的伤害与乙烷产生的关系2024-08-19
-
松香胺环氧乙烷缓蚀作用的研究2024-08-19
-
以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β—苯乙醇及其精制方法2024-08-19
-
聚环氧乙烷/Li_xMo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2024-08-19
-
用 PGC/MS 法鉴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2024-08-19
-
比色法测定医用装置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研究2024-08-19
-
双-[2-吡咯(乙氧基)]乙烷的合成及其电化学聚合2024-08-19
-
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乙烷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法2024-08-19
-
乙烷在煤焦及石英砂床层上的裂解实验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