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有机光伏器件的界面修饰对其光学、电学和形貌调控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55:55
热度:

有机光伏器件的界面修饰对其光学、电学和形貌调控的研究【摘要】:有机太阳能电池因为其成本低,可采用大规模的卷对卷柔性制备等优势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其较低的性能制约了其应用前景。为了

【摘要】:有机太阳能电池因为其成本低,可采用大规模的卷对卷柔性制备等优势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其较低的性能制约了其应用前景。为了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一方面是设计新型光敏材料和电池结构,另一方面就是从器件中的界面处进行改进,这也是影响器件性能参数的重要环节。在活性层中的电子给体与受体之间界面,影响活性层薄膜的微观形貌和载流子的产生,传输与复合;而另外一类界面通常是指器件和活性层之间的界面,它决定了电极的功函数,两者之间的能级是否形成欧姆接触,电极和活性层之间界面的电荷选择和收集能力,器件对水和氧的稳定性等。本论文围绕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各个界面进行研究,包括合成新型活性层材料来调控给受体的异质结界面,设计新型界面材料来修饰活性层和电极之间的缓冲层界面,最终达到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的目的。 活性层中我们通过合成新型具有自组装性能的活性层材料,包括液晶自组装和氢键自组装两类,来调控活性层中给受体材料的接触界面。设计合成了一种以芴和苯并噻二唑共聚物为主连,以氰基联苯基团为液晶侧链的新型液晶共聚物PFcbpDTBTo在相应的液晶态对聚合物薄膜PFcbpDTBT进行热处理,可以使得聚合物主链和侧链都采取有序排列的方式。而取向有序的结构给聚合物带来了很多新的特性,包括其光学吸收能力增强,边带红移,荧光强度增强,和LUMO(?)级的降低。液晶聚合物的取向排列不但可以使得整个活性层薄膜中形成良好的纳米相分离,还能够诱导富勒烯受体采取较为有序的堆积方式分布在活性层中。液晶聚合物有序的自组装排列为有机光伏提供了一种控制活性层形貌的简单易处理优化方法。器件在液晶态(200℃)下退火后,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两倍左右达到了1.1%。另外一类为合成聚噻吩烷基末端带咪唑基团的共聚物P3HTM,可以与含羧基的富勒烯衍生物PCBA形成分子间的O-H…N氢键。通过溶液极性调控和热退火,不但可以调控自组装排列,还可以诱导富勒烯也随之取向堆砌,并影响聚噻吩和P3HTM:PCBA活性层的光吸收范围和强度。活性层薄膜形成双分子的自组装体系,该纳米有序形貌为激子的分离提供了更多界面并且为载流子的传输提供了传输通道。因此,P3HTM:PCBA为活性层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至3.2%。此外P3HTM中多余的Br基团还可以用于紫外交联而提高器件的稳定性。 在缓冲层中我们首先研究了通过界面材料来调控界面的电学性能,通过分子设计分别合成了以聚噻吩为主链的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新型带铵基的离子聚噻吩P3HTN可作为阴极缓冲材料,P3HNT的引入可以降低金属Al的功函数,保证阴极和活性层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器件在空气中热退火后以P3HTN为缓冲层的器件的PCE从1.8%提高到了3.3%。通过比较不同主链的离子聚合物缓冲材料,我们发现P3HNT离子聚合物不仅可以修饰阴极金属的能级,还能与活性层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活性层和阴极金属的接触,减少载流子在界面的损失并提高电子的收集能力。同时设计并合成一类可以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新型嵌段共聚物P3HT-b-P3FAT,该嵌段聚噻吩合物由烷基段和氟取代烷基段组成。由于F烷基链低的表面能,其可以在旋涂成膜时在界面自组装形成一层单分子。对于不同比例的嵌段聚噻吩,我们观察到形成单分子层所需的嵌段聚合物浓度也不同。嵌段聚合物中氟烷基段可以修饰界面的费米能级,烷基段能增强活性层和电极之间的接触,提高空穴的收集效果,以饱和浓度的PFT-3HT(1.5mg mL-1)为缓冲层时,器件的PCE提高到了4.6%。要优于采用PEDOT:PSS的器件性能(2.9%),此外,相对于吸湿性和酸性的PEDOT:PSS,嵌段聚噻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是一类新型有效并且简易的空穴传输材料。 此外,研究了反向器件中双层缓冲材料的杂化组合对器件界面的优化。在电子传输层ZnO中,在能级调控方面,以PEIE/ZnO为双层缓冲层组合时能得到最低的功函数,ZnO的功函数减小了0.7eV,适用于高LUMO能级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PIDSe-DFBT,可增加电子的传输和收集。然而以富勒烯衍生物PCBM-COOH修饰ZnO得到了双层缓冲层,不但可以修饰去除ZnO表面缺陷,还可以增加其与活性的作用,可能更适合以PCBM为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在空穴传输层方面,本文设计了新型的组合双层空穴传输材料GO/MoO3, GO的引入可以使得整个空穴传输层更加的连续均匀分布,而且GO可以通过表面掺杂的形式来提高界面的电导率。通过各层缓冲层界面的优化,我们证明了器件在反向结构中可以取得和正向结构相当的器件效率,而且不同的缓冲层组合可以适用不同的体系,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行路线。 最后,除了电学方面的作用,界面缓冲层的修饰同样可以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学性能。本文中设计采用高效的等离子体效应把两种尺寸不同的三角银纳米柱双掺杂入不同的缓冲层中。分析双掺杂纳米粒子后的等离子体器件的吸收光谱增加和外量子效率光谱的增加,发现选用两类消光吸收不同的三角银纳米可以取得相互补充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缓冲层中掺杂三角银纳米柱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遍性,使用于多种不同结构的聚合物有机光伏器件,性能都取得了16-18%的增加。其中以PIDTT-DFBT:PC71BM为活性层的器件的最高效率从原本的7.7%提高到9.0%。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纳米粒子的形状和尺寸大小,可以使得缓冲层中掺杂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活性层材料体系。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 界面 自组装 纳米微观形貌 光电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49
  • 1.1 引言13-14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14-20
  • 1.2.1 有机半导体材料概述14-15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原理15-16
  • 1.2.3 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16-18
  • 1.2.4 有机太阳能电池基本性能参数18-20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20-35
  • 1.3.1 活性层电子给体共轭聚合物的研究20-22
  • 1.3.2 电子给体共轭聚合物的能带调控22-26
  • 1.3.3 活性层电子受体富勒烯的研究26-28
  • 1.3.4 活性层形貌的调控28-35
  • 1.4 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缓冲层35-40
  • 1.4.1 电子缓冲层35-39
  • 1.4.2 空穴缓冲层39-40
  • 1.5 界面缓冲层的功能40-46
  • 1.5.1 界面偶极子及其对能带偏移40-42
  • 1.5.2 缓冲层用于增强器件光吸收性能42-46
  • 1.6 研究内容和创新性46-49
  • 第2章 液晶共轭聚合物在体相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49-67
  • 2.1 引言49-50
  • 2.2 实验部分50-55
  • 2.2.1 实验主要原料50
  • 2.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50-51
  • 2.2.3 液晶单体及其聚合物合成51-53
  • 2.2.4 薄膜的热处理和光伏器件的制备53-55
  • 2.3 结果与讨论55-66
  • 2.3.1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物理特性55-61
  • 2.3.2 活性层的形貌61-64
  • 2.3.3 光伏性能64-66
  • 2.4 本章小结66-67
  • 第3章 分子间氢键诱导电子给体-受体自组装形成取向纳米形貌来提高光伏器件性能67-83
  • 3.1 引言67-69
  • 3.2 实验部分69-72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69
  • 3.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69-70
  • 3.2.3 含咪唑基团的聚噻吩的合成70-72
  • 3.2.4 光伏器件的制备与表征72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72-82
  • 3.3.1 合成与表征72-74
  • 3.3.2 氢键自组装对聚合物的影响74-75
  • 3.3.3 氢键自组装对聚合物和富勒烯双分子的影响75-78
  • 3.3.4 氢键自组装对器件性能的影响78-82
  • 3.4 本章小结82-83
  • 第4章 新型水溶性聚噻吩应用于器件阴极缓冲层的研究83-95
  • 4.1 引言83-84
  • 4.2 实验部分84-87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84
  • 4.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84-85
  • 4.2.3 聚噻吩电解质的合成85-86
  • 4.2.4 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86-87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87-94
  • 4.3.1 离子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基本性能87-88
  • 4.3.2 器件性能88-94
  • 4.4 本章小结94-95
  • 第5章 含氟聚噻吩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空穴缓冲层应用于反向有机太阳能电池95-116
  • 5.1 引言95-97
  • 5.2 实验部分97-103
  •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97
  • 5.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97-98
  • 5.2.3 聚合物的合成98-102
  • 5.2.4 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102-103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103-114
  • 5.3.1 结构表征和基本物理特性103-105
  • 5.3.2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效应105-109
  • 5.3.3 含F嵌段共聚物单分子层的界面偶极子109-111
  • 5.3.4 器件性能111-114
  • 5.4 本章小结114-116
  • 第6章 双层组合缓冲层在反向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电学性能研究116-135
  • 6.1 引言116-117
  • 6.2 实验部分117-119
  • 6.2.1 实验原料及试剂117-118
  • 6.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118
  • 6.2.3 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118-119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119-134
  • 6.3.1 活性层材料光学和电学特性119-122
  • 6.3.2 全聚合物反向太阳能电池122-127
  • 6.3.3 宽带隙聚合物反向太阳能电池127-134
  • 6.4 本章小结134-135
  • 第7章 三角银纳米柱等离子体增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性能研究135-157
  • 7.1 引言135-136
  • 7.2 实验部分136-140
  • 7.2.1 实验原料及试剂136-137
  • 7.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137
  • 7.2.3 纳米粒子的合成137-139
  • 7.2.4 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139-140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140-156
  • 7.3.1 银纳米粒子的特性140-142
  • 7.3.2 形貌和光学性能142-144
  • 7.3.3 器件性能144-149
  • 7.3.4 器件的光学性能149-156
  • 7.4 本章小结156-157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57-161
  • 8.1 结论157-159
  • 8.2 展望159-161
  • 致谢161-162
  • 参考文献162-180
  • 附录180-18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82-18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芴与联噻吩发光共聚物的合成与发光特性    王琎;海杰峰;张福俊;唐卫华;

晶种生长法制备银纳米片:老化过程对产物的影响    李娜;甘阳;

基于喷涂工艺的反向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制备    贺小光;高继伟;

基底温度对喷涂技术制备大面积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胡雪花;李福山;吴朝兴;郭太良;

Synthesis and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Poly(5,6-bis(octyloxy)-4,7- di(thiophen-2-yl)benzo-[c][1,2,5]-thiadiazole-9,9-dioctylfuorene)    Liwei Wang;Feiyao Qing;Yeping Sun;Xiaoyu Li;Haiqiao Wang;

氧化石墨烯的离子束辐照表面改性    张科举;詹福如;

巯基化P3HT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孙海燕;马海红;徐卫兵;周正发;

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骆乐;向卫东;谢翠萍;钟家松;梁晓娟;邹军;吕春燕;

氟原子对光伏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王海侨;余顺铨;江培;杲辰;王晓晨;李效玉;

氟化石墨烯的研究及其在表面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    白瑞;赵九蓬;李垚;牛永安;张鑫;寇玉洁;

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进展与展望(摘要)    曹镛;吴宏滨;黄飞;陈军武;

能量转换效率达10%的单结聚合物太阳电池    吴宏滨;何志才;曹镛;

Rational Material Design, Interface, and Device Engineering for High-Performance Polymer an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lex Jen;

C_(60)/LiF叠层作为阴极界面修饰层改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    刘晓东;郭凌杰;

具有高开路电压的二噻吩并噻咯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制备    刘立杰;郭意静;宋金生;王华;

基于S-和N-杂环小分子材料的合成、表征    黄红艳;傅妮娜;刘书利;李劝;赵保敏;黄维;

能源纳米器件中的材料与界面研究    陈立桅;

原位电化学聚合杂化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研究    路胜利;胡桂林;李国能;张邦虎;

p型ZnMgO薄膜器件相关性能研究和Ga掺杂ZnO薄膜表面处理    薛雅

多功能三氮唑氨基酸衍生物构建及基于白藜芦醇的Aβ42探针研究    邓琼

基于金属、磁性、半导体、二氧化硅的多功能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雷洁梅

通过界面修饰改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    刘晓东

喷涂法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研究    陈征

基于电极界面层调控实现电池高效聚合物太阳池的研究    何志才

星形齐聚噻吩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与应用研究    关丽

吡嗪聚合物和卟啉小分子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秦红梅

基于S,S-二氧—二苯并噻吩单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    肖慧萍

界面修饰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其物理机制研究    汪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