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负载型催化剂对氯苯及二氯乙烷加氢脱氯行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44:36
热度:

负载型催化剂对氯苯及二氯乙烷加氢脱氯行为研究【摘要】:气相催化加氢脱氯常用于处理氯代有机污染物,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脱氯技术。常用的加氢脱氯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载体的结构、负载的

【摘要】:气相催化加氢脱氯常用于处理氯代有机污染物,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脱氯技术。常用的加氢脱氯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载体的结构、负载的金属种类及金属分散度、制备方法都是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氯苯和二氯乙烷在不同催化剂上的加氢催化剂还原,明确了催化剂的结构特性和其催化效率间的构效关系。 本文包括三个体系:(1)Ti02纳米管负载金属Pd的催化剂(Pd/TNT)对氯苯的加氢脱氯,(2)γ-Al2O3负载Cu系催化剂(Cu/Al2O3)对丙酮和微量二氯乙烷混合反应物的加氢脱氯,(3)Ti02负载Cu系催化剂(Cu/TiO2)对对丙酮和微量二氯乙烷混合反应物的加氢脱氯。采用XRD、TEM、ICP、BET、H2-TPR、CO吸附、酸碱滴定等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结构特征,考察催化剂形态、负载金属粒径与分散度、表面羟基含量、金属与载体相互作用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1)本论文采用浸渍法和沉淀沉积法制备了Ti02纳米管负载Pd的催化剂,考察其对氯苯的气相加氢脱氯。分别在250、400、550℃下焙烧Ti02纳米管之后,纳米管的管状结构逐渐坍塌,比表面积和表面羟基的含量也随着下降,然而催化剂的结晶度逐渐变大,晶型从质子钛酸盐转变为锐钛矿再向金红石型转变。Ti02纳米管焙烧温度400℃时,负载金属Pd的分散度最高,催化剂稳定性最好,活性更是高达92%。Pd/TNT系列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取决于金属的分散度,受载体形态与结晶度的两方面的影响,而强金属与载体相互作用可以提供活性金属组分Pdn+有利于催化反应活性。表面羟基的存在可以转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l,抑制催化剂的C1中毒。 (2)采用浸渍法和沉淀沉积法制备了γ-Al2O3负载Cu的催化剂,考察其对丙酮与微量二氯乙烷混合物的气相加氢脱氯。在Cu/Al2O3对丙酮的加氢反应中,异丙醇是唯一产物,活性非常稳定,金属Cu粒径小于5nm时,粒径越大催化活性越高。反应物为丙酮与二氯乙烷时,催化剂出现失活,反应产物逐渐出现甲基异丁基酮等聚合物。在Cu/Al2O3中,掺杂金属Pd、Ni、Zn之后,Cu的粒径变小,反应活性均大幅度减小。掺杂金属Zn使得催化剂的失活变快,Pd对催化剂的稳定性没有影响,而Ni则可以抑制催化剂的C1中毒与烧结。 (3)采用光沉积、置换以及沉淀沉积方法制备了Ti02负载Cu与Pd的催化剂,考察其对丙酮与微量二氯乙烷混合物的气相加氢脱氯。Cu/TiO2系列催化剂对丙酮的加氢机理与Cu/Al2O3系列并不相同,丙酮以氢键作用吸附在Cu/TiO2催化剂的载体上,Cu的粒径越小,催化剂的活性越高。三种制备方法制备的Cu-Pd/TiO2催化剂,金属的相互位置各不相同。置换法得到的Pd覆盖住活性组分Cu,因而活性下降至5%。采用沉淀沉积法和光沉积制备的催化剂掺杂Pd之后,催化活性均有所提高,光沉积法制备的催化剂Cu完全暴露出来,并且Cu的分散度最好,加氢脱氯的活性与稳定性最好。 【关键词】:催化加氢脱氯 氯苯 二氯乙烷 丙酮 失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21.251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4
  • 第一章 绪论14-23
  • 1.1 氯代有机物的简介14
  • 1.2 氯代有机物的处理方法14-15
  • 1.3 催化加氢脱氯的催化剂体系简介15-18
  • 1.3.1 载体16
  • 1.3.2 活性组分16-17
  • 1.3.3 制备方法17-18
  • 1.4 催化加氢脱氯的反应机理18-20
  • 1.4.1 氯苯的气相加氢脱氯反应机理18-19
  • 1.4.2 丙酮加氢19-20
  • 1.5 催化剂的失活20-21
  • 1.6 研究内容与选题意义21-23
  • 1.6.1 研究内容21-22
  • 1.6.2 选题意义22-23
  • 第二章 TiO_2纳米管载体特性对加氢脱氯反应的影响23-36
  • 2.1 前言23
  • 2.2 实验方法23-27
  • 2.2.1 化学试剂23-24
  • 2.2.2 实验器材24
  • 2.2.3 催化剂的制备24-25
  • 2.2.4 催化剂的表征25-26
  • 2.2.5 催化剂活性评价26-27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27-35
  • 2.3.1 催化剂性质分析27-28
  • 2.3.2 XRD分析28-29
  • 2.3.3 透射电镜分析29-30
  • 2.3.4 H_2-TPR分析30-31
  • 2.3.5 催化剂活性评价31-35
  • 2.4 结论35-36
  • 第三章 掺杂金属对Cu/Al_2O_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36-51
  • 3.1 前言36-37
  • 3.2 实验部分37-39
  • 3.2.1 化学试剂37
  • 3.2.2 仪器37-38
  • 3.2.3 催化剂的制备38
  • 3.2.4 催化剂的表征38-39
  • 3.2.5 催化剂活性评价39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39-50
  • 3.3.1 催化剂性质分析39-40
  • 3.3.2 XRD分析40-42
  • 3.3.3 TEM分析42-43
  • 3.3.4 催化剂活性评价43-50
  • 3.4 结论50-51
  • 第四章 TiO_2负载Cu催化剂加氢活性研究51-71
  • 4.1 前言51
  • 4.2 实验部分51-54
  • 4.2.1 试剂51-52
  • 4.2.2 仪器52-53
  • 4.2.3 催化剂的制备53
  • 4.2.4 表征53-54
  • 4.2.5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54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54-70
  • 4.3.1 催化剂性质54-55
  • 4.3.2 XRD分析55-56
  • 4.3.3 TEM分析56-60
  • 4.3.4 H_2-TPR分析60-62
  • 4.3.5 催化活性分析62-70
  • 4.4 结论70-7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5.1 结论71-72
  • 5.2 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8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等情况78-79
  • 致谢79-8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及其生态毒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苏丽敏,袁星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进展    穆季平;

三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罗非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体外影响    王素敏;王海燕;韩大雄;

植物POPs的污染·潜在危害与修复    周立峰;刘小真;汪月华;王琳;

有机氯农药在东方白鹳和白鹤羽毛中的残留分析    陈春玲;周立志;江浩;吴治安;邓磊;汪维平;杨荣景;童康;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进展    穆季平;

环境中毒杀芬的检测和降解研究进展    刘婕丝;刘红玉;张慧;张利;卢国满;

POPs污染场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价    张瑜;吴以中;宗良纲;冯霞;

水环境中药物污染及迁移转化行为研究进展    王朋华;袁涛;谭佑铭;

极性溶剂中ZrO_2催化裂解聚乙烯反应    齐萍;张宁;

水中的微污染物及其控制技术    廖相喜;邱燕梅;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及其生态毒性    张燕平;邱树毅;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王火花;林清;

钢铁工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状况及控制措施    郑涛;杨晓东;

钢铁工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状况及控制措施    郑涛;杨晓东;

我国含氯农药污染现状研究进展    陈经涛;田安祥;李克斌;王建军;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去除研究进展    沈鹏云;

典型手性多氯联苯(PCBs)分析方法及其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和对映体特征    许宏宇

QSAR研究在生命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中的应用    赵春燕

多环芳烃在黄浦江水体的分布特征及吸附机理研究    李竺

菲降解菌分离鉴定、降解基因克隆与表达及菲跨膜作用研究    赵和平

有机氯农药废水辐射降解研究    陈大伟

黑龙江流域(中国)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污染研究    刘丽艳

多氯联苯PCB126对南方鲇的生理生态学影响    袁伦强

四氢呋喃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姚燕来

复杂介质中典型溴化阻燃剂的污染诊断、归趋及生态毒理效应研究    李亚宁

基于β-环糊精和纳米碳材料的POPs电化学传感研究    朱刚兵

煤矸石井下填充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有机污染的影响研究    何莎莎

岩溶地下河系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与迁移研究    韦丽丽

东江中下游河网密集区水体有机物污染调查分析及其底泥沉积物对菲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王志霞

黄河包头段典型POPs的分布特征及模拟研究    任智辉

降解多环芳烃高效菌及生物活性炭的研制    蒋丽娟

济南市可耕土壤有机氯、多氯联苯污染分析    林勇

机动车尾气有机成分分析及天然水体中全氟有机物分析    艾宏志

富营养化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在沉积物/水间的迁移行为    宁琳

环境中几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    彭瑜

机械化学法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五氯酚    张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及其生态毒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苏丽敏,袁星

《斯德哥尔摩公约》禁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任仁

淘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最新进展    李宝惠

珠江澳门河口沉积物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    康跃惠,盛国英,傅家谟,麦碧娴,张干

闽江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的研究    张祖麟,洪华生,余刚

北京地区人乳有机氯农药蓄积水平的动态研究    于慧芳,赵旭东,张晓鸣,朱志勤,刘金龙

二恶英的毒性研究进展    徐瑛

苯并(a)芘对大弹涂鱼肝脏和卵巢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冯涛,郑微云,陈荣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    李国刚,李红莉

天津市郊污灌区农田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    龚钟明,曹军,朱雪梅,崔艳红,郭丽青,陶澍,沈伟然,赵喜梅,韩兰香

脱氯系统综合技术改造    刘天增

超声波/纳米铁粉协同脱氯降解四氯化碳    那娟娟;冉均国;苟立;苏葆辉;李维俊;

伍德—迪诺拉电槽脱氯系统的整改    周建国;

真空法脱氯技改总结    蒲荣辉;王永明;

污水中四氯化碳催化脱氯性能实验研究    王奎陈;曹长青;

真空脱氯系统的技术改造    范胜华,吴军祥

脱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改进    祁明强,睢宏伟

666蒸馏采用升膜蒸发脱酸脱氯    

废塑料脱氯新工艺    

氯化亚铜脱氯影响因素的研究    徐家振,李岚,贺家齐,郎晓珍,白汝孝,徐忠福,黄敬庭

绿色介质中聚氯乙烯脱氯行为研究    周茜;何小丽;赵涛;王玉忠;

高氯皮草废水脱氯研究    吴友明;周勤;王晓蕾;彭悦荣;

六氯苯的水相催化脱氯研究    董玉环;沈玉龙;孟庆朝;周长山;

煤中氯的析出特性及脱氯研究进展    侍玉苗;刘泽常;李震;

过渡金属对氯代乙烷类物质的电催化脱氯研究    黄彬彬;A.Gennaro;韦朝海;

钯/铝双金属体系对3-氯酚的脱氯降解    杨波;邓述波;余刚;赵绪新;

Ni/SBA-15催化氯苯加氢脱氯    邵芸;万海勤;许昭怡;郑寿荣;朱东强;

典型村镇垃圾燃烧、脱氯特性及机理研究    刘金生;陈江;

三乙醇胺促进焚烧飞灰中氯代芳烃加氢脱氯的研究    朱美文;陈吉平;樊芸;倪余文;

Pd/Fe催化剂脱氯的稳定性研究    张二华;陈少瑾;陈宜菲;

海底铁器文物腐蚀机理与脱氯技术的基础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5届博士 欧阳维真

钯/铁双金属体系对氯代芳烃的催化脱氯研究    周红艺

基于钯修饰电极的多氯联苯电催化还原脱氯研究    杨波

纳米Ni/Fe及超声辅助纳米Ni/Fe对水中氯代有机物脱氯研究    张卫华

纳米级双金属体系对水中氯苯和多氯联苯的催化还原脱氯研究    张珍

纳米钯/铁/PVDF-g-(聚)丙烯酸催化还原剂制备及其脱氯性能研究    夏至

钯/聚合物/泡沫镍电极制备及其电催化脱氯还原氯酚研究    李君敬

氯代有机物在辽河沉积物中缺氧脱氯特性及QSPR研究    赵慧敏

Al_2O_3改性Pd/Fe/PVDF催化还原剂制备及去除水中氯乙酸研究    孟昭虹

沉于海底的铁器文物腐蚀机理与脱氯技术的基础研究    欧阳维真

有机配合剂对铁粉脱氯降解四氯化碳的影响作用研究    张现兰

在钴基催化剂上含氯有机污染物水相加氢脱氯研究    王松涛

纳米Pd/Fe双金属催化剂对水中氯代甲烷催化还原脱氯的研究    常影

零价铁/厌氧优势脱氯菌联合降解氯酚的特性及机理    史雷

改性PVDF载钯/铁催化还原剂制备及其对氯乙酸脱氯研究    王珊

PVDF膜载钯/铁双金属催化剂制备及对氯乙酸脱氯研究    刘岩

镍和钯配合物催化氯代芳烃加氢脱氯的研究    孙广辉

PdCoB非晶态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其用于氯苯酚的液相脱氯研究    柳旭晨

有机配位体对锌粉脱氯降解四氯化碳的影响作用研究    高显超

纳米Cu/Fe对三氯乙烯的催化脱氯研究    王陆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