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环氧乙烷共聚物电解质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44:02
热度:

环氧乙烷共聚物电解质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摘要】:目前锂离子电池以其电压高、比能量高、放电平稳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航空军事等领域,然而液态电解质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备受关注,由于

【摘要】:目前锂离子电池以其电压高、比能量高、放电平稳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航空军事等领域,然而液态电解质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备受关注,由于聚合物电解质具有高安全性、高体积利用率、设计灵活等优点,它已成为近些年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从已经商品化生产的锂聚合物电池来看,聚合物电解质仍存在室温电导率较低、使用寿命短、成本高、机械性能不好等问题。 本文首先对PEO/LiClO4/LCI(PPL)与PEO/PMMA/LiClO4/LCI(PPLL)共混体系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交流阻抗、红外光谱、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及扫描电镜能谱探讨了不同组分配比对电导率、热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然后结合共混体系所得结论,将聚环氧乙烷作为支链接枝到以PMMA为主体的五种嵌段共聚物主链,制备了PEO-PMMA(PP)、PEO-PMMA-AMPS(PPA)、PEO-PMMA-NMAAB(PPN)、PEO-PMMA-M1(PPM)、PEO-PMMA-AMPS-M1(PPAM)五种共聚物电解质,对不同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热性能、微观结构进行性能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PLL、PPLL电解质醚氧键氧原子与锂离子发生配位;PPL共混电解质电导率随LCI含量的升高而逐渐下降, PPLL共混电解质电导率在LCI含量升高至1%时电导率达最大值3.16×10-4S/cm后迅速下降;LCI通过提高聚合物电解质各组分相容性,使PEO热分解峰降低,PMMA的热分解峰升高,同时使电解质的结晶度降低。LCI分子链刚性较强,在PLL体系中不利于锂离子的迁移;但可能由于偶氮基团、磺酸根的存在一定含量的LCI可以提高PPLL体系的电导率。 在PP、PPA(含磺酸基团)、PPN(含偶氮、磺酸基团)、PPM(含刚性分子链)、PPAM(含磺酸磺酸基团与刚性分子链)五种共聚物电解质中,红外光谱证明了五种共聚物的生成,PP、PPA、PPN电解质醚氧键氧原子与锂离子发生配位,M1嵌段抑制氧原子与锂离子的配位;交流阻抗结果表明,与PP电解质电导率相比,NMAAB嵌段的引入使电解质电导率升高至4.1×10-5S/cm,AMPS次之,而M1嵌段使电导率降低,继续增加AMPS嵌段后电导率升高;TGA结果表明,NMAAB、AMPS嵌段降低了PP嵌段的热分解温度,在保证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情况下利于锂离子传输,M1嵌段则提高了PP嵌段热分解温度;电镜及偏光照片表明,NMAAB嵌段使电解质各组分(包括无纺布)之间相容性效果最好,AMPS次之,这与偶氮基团、磺酸基团密切相关。 【关键词】:聚环氧乙烷 共混 共聚 聚合物电解质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4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前言11-21
  • 1.1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1-15
  • 1.1.1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及工作原理11-12
  • 1.1.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特点12-13
  • 1.1.3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13-15
  • 1.2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15-19
  • 1.2.1 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机理15-16
  • 1.2.2 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16-19
  • 1.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9-21
  • 1.3.1 本课题研究目的19-20
  • 1.3.2 研究意义20-21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1-28
  • 2.1 主要试剂21-22
  • 2.2 主要仪器22
  • 2.3 分析测试方法22-23
  • 2.3.1 电性能测试22
  • 2.3.2 红外光谱22
  • 2.3.3 差示扫描量热22-23
  • 2.3.4 TGA 分析23
  • 2.3.5 表面形貌观察23
  • 2.4 聚环氧乙烷共混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23-24
  • 2.4.1 PLL 与 PPLL 共混溶液的配制23-24
  • 2.4.2 PPLL 共混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制备24
  • 2.5 聚环氧乙烷接枝共聚物固体电解质的制备24-28
  • 2.5.1 PP 共聚物固体电解质的制备24-25
  • 2.5.2 PPA 共聚物电解质的制备25
  • 2.5.3 PPN 共聚物电解质的制备25-26
  • 2.5.4 PPM 共聚物电解质的制备26-27
  • 2.5.5 PPAM 共聚物电解质的制备27-28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28-70
  • 3.1 聚环氧乙烷共混聚合物电解质体系28-55
  • 3.1.1 红外光谱分析28-30
  • 3.1.2 电性能分析30-36
  • 3.1.3 热失重分析36-41
  • 3.1.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41-43
  • 3.1.5 偏光显微镜照片43-47
  • 3.1.6 扫描电镜照片及能谱分析47-55
  • 3.2 聚环氧乙烷接枝共聚物固体电解质的研究55-70
  • 3.2.1 红外光谱分析55-59
  • 3.2.2 交流阻抗分析59-61
  • 3.2.3 离子迁移数分析61-62
  • 3.2.4 热失重分析62-65
  • 3.2.5 扫描电镜照片集能谱分析65-67
  • 3.2.6 偏光显微镜照片67-70
  • 第四章 结论70-71
  • 参考文献71-74
  • 在学研究成果74-75
  • 致谢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液晶离聚物/PEO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张爱玲;刘洋;吕震乾;汪洋;李三喜;

液晶离聚物/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    张爱玲;汪洋;吕震乾;李三喜;王松;

液晶离聚物/PMMA多孔电解质膜    张爱玲;朱训农;李三喜;王松;田波;刘慧;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中的离子状态与导电机理的研究    任天斌,黄小彬,赵喜安,唐小真

纤维素溶剂研究进展    吕昂;张俐娜;

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张鹏;李琳琳;何丹农;吴宇平;清水真;

侧链含偶氮基的聚硅氧烷类液晶高分子及其离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邵兵,张宝砚,胡建设,姜同英

向列型网络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相行为    胡建设,张宝砚,何晓智,张红

直接挥发法制备无纺布增强型聚合物电解质    胡拥军;陈白珍;袁艳;李义兵;

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    黄再波;高德淑;李朝晖;雷钢铁;周姬;

2004年我国热塑性工程塑料进展    戴芳,柳洪超,孙安垣

锂离子电池用新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性能研究    谢嫚,邓锦勋,吴锋

锂离子电池用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张国庆;马莉;倪佩;

可降解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邢宗;陈均志;

环境敏感型纤维素水凝胶及其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    景占鑫;孙晓锋;王海洪;王广征;

增强型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    张国庆;马莉;倪佩;陈雨婷;刘元刚;

一种含有磺酸基螯合型热致性主链液晶离聚物的合成及性能分析    黎前跃;宋银敏;钟启智;张;张宝砚;

碱处理棉纤维结构及其在LiCl/DMAc中的溶解特性    郭静;黄文飞;王金香;徐磊;

液晶离聚物/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    张爱玲;汪洋;吕震乾;李三喜;王松;

液晶离聚物/PMMA多孔电解质膜    张爱玲;朱训农;李三喜;王松;田波;刘慧;

基于PVDF-HFP和有机凝胶因子的新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王晓恩;李卫;解孝林;

溶解纤维素/TTAB共混体系溶胶—凝胶转变研究    苑再武;范庆瑞;赵岳;张爱柱;耿红娟;徐桂英;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微波合成、性质及其应用    郭义

锂硫电池用改性固态电解质隔膜研究    胡宗倩

含不同离子的液晶离聚物及其PBT/PP共混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徐新宇

小环冠醚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柴春鹏

新型含氟磺酰亚胺锂盐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研究    刘大凡

离子液体—高分子固态电解质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宋晔

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胡拥军

纳米纤维素晶须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液晶性研究    易捷

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对生物质原料组分的溶解及选择性分离    许爱荣

再生纤维素微球的制备、结构和功能    罗晓刚

纺丝机专用空气幕隔断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冯武强

燃料电池用聚苯乙烯基固体电解质膜的合成与表征    王晓辉

磺酸液晶离聚物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离子导电性的研究    朱训农

PVDF及其电解质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左舜贵

球形纤维素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佳珺

纤维素/海藻酸共混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孟祥军

含氰基类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周炜

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制备及其溶解性和成膜性研究    徐明双

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合成与表征    刘斌

离子液体改性丁腈橡胶制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李明

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因素    卢翠红,潘春跃

复合,多孔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宝文,其鲁,晨辉,朱小辉,刘丽艳,慈云祥

增塑型聚合物双电层电容器的研究    苗小丽,邓正华

锂蓄电池PEO基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邱玮丽,杨清河,马晓华,付延鲍,宗祥福

凝胶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蒋晶;苏光耀;王毅;李朝晖;高德淑;王承位;

离子液体用作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黄再波;高德淑;李朝晖;蒋晶;刘爱虹;

液晶离聚物/PEO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张爱玲;刘洋;吕震乾;汪洋;李三喜;

不锈钢表面电接枝聚苯胺的防腐性研究    张爱玲;刘洋;梁鹏;孙硕;汪洋;

以水作相分离造孔剂制备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膜    赵毅,王涛,徐帆,江志裕

原位聚合制备的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蒋晶;高德淑;李朝晖;苏光耀;王承位;刘黎;丁燕怀;

聚合物电解质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唐致远,薛建军,李建刚,王占良

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输运机制的谱学研究    王兆翔,黄碧英,薛荣坚,黄学杰,陈立泉

聚合物电解质组成与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    张祥功,潘春跃,徐先华

我国开发成功新型聚合物电解质    郭小勇;

以聚丙烯腈为基的钠盐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王海红,张明春,杨书廷,赵林治,丁立

聚合物电解质化学与电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余晴春,黄海燕,吴益华

聚丙烯腈基聚合物电解质    唐致远,王占良

新型PMMA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研制    王占良,唐致远,耿新,薛建军

电致变色器件用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浦鸿汀,黄平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展    张仁刚,赵世玺,周振平,夏君磊,刘韩星

无机粒子掺杂含硫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谭海军;王钢;潘春跃;

本征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户献雷;容敏智;阮文红;章明秋;

N-甲基-N-丙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的添加对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影响    刘思思;杨军;张涛;今西诚之;山本治;武田保雄;

PAN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吴孟强;周旺;陈艾;

质子导体研究进展    刘逸枫;袁俊;马亮亮;吴益华;

多孔氟硅胶表面沉积纳米SiO_2粒子新型聚合物电解质    李志明;魏建功;单峰;郑震;王新灵;

离子液体增塑的聚合物电解质红外透射光谱研究    金兰英;姜艳霞;廖宏刚;孙世刚;

锂硫聚合物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朱修剑;温兆银;顾中华;张向锋;黄莎华;

基于离子液体的微乳液聚合及其功能材料的制备    严锋;

基于超支化聚醚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研究    冯婷;吴锋;吴川;白莹;叶霖;

燃料电池点燃希望    本报记者 刘学习

燃料电池有望为笔记本电脑供电    

早上好,新能源!    张弦 朱占科 滕庆磊

成都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通过鉴定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研究获突破    刘碧玛

庄林:突破燃料电池价高难题    本报记者 马佳

为高校科研成果办场“相亲会”    记者 彭德倩

未来电池 谁领风骚    本报记者 王小龙

电池改变未来    贾富 日经BP社驻华特约记者

聚氧化乙烯/碱金属盐聚合物电解质结构与分子动力学的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    高杨文

多臂支化液晶嵌段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固态锂离子电池    童永芬

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合成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张运丰

新型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制备及性能研究    张鹏

PAMPSLi基电纺纤维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崔巍巍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型PVDF-HFP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肖围

PVDF-HFP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任众

新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合成及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李明涛

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增强改性的研究    高昆

Si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及其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唐征

金属空气燃料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    刘毅

新型纳米粒子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    裴建军

新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郝敬磊

锂离子电池用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    白炼

四臂星形增塑剂的合成及其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应用    谢媛媛

锂二次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余佃宝

聚咪唑类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杜秋亮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    崔艳峥

高分子聚合物电解质PEO以及改性后膜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刘友舫

丁腈橡胶复合物抗静电性能及丁腈橡胶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研究    张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