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二氧化碳-环氧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40:38
热度:

二氧化碳-环氧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摘要】:采用稀土三元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与环氧乙烷的三元共聚,当环氧乙烷和氧化环己烯等摩尔投料时催化活性达到690

【摘要】:采用稀土三元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与环氧乙烷的三元共聚,当环氧乙烷和氧化环己烯等摩尔投料时催化活性达到690 g/(mol Zn h),所得三元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达到7.9×104,远程异核多量子相关核磁谱证明所得共聚物主要是无规三元共聚物,其中环氧乙烷-二氧化碳结构单元与氧化环己烯-二氧化碳结构单元相连的全交替结构占26.9%.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共聚物的脆性导致其熔体加工十分困难,引入环氧乙烷为第三单体进行三元共聚,实现了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共聚物的增韧,解决了其熔体加工难题,而且改变环氧单体比率能够调节三元共聚物的耐温性能和力学性能,当环氧乙烷与氧化环己烯等摩尔投料时,所得三元共聚物在20℃下的杨氏模量达到(900±17)MPa,拉伸强度为(38±2)MPa,断裂伸长率为(26.3±9.2)%.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二氧化碳 环氧乙烷 氧化环己烯 三元共聚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20634040)资助项目
【分类号】:O632.1
【正文快照】: 自从井上祥平发现二氧化碳可与环氧化物共聚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以来[1],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是研究得最多的两类共聚体系[2~5].高分子量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PPC)是一种无定形的热塑性高分子,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0~40℃左右,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无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三元共聚反应    卜站伟;杜风光;崔元臣;

CO_2共聚单体及产物改性的研究进展    胡庭维;陕绍云;王亚明;蒋丽红;贾庆明;

生物降解塑料及其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张远;陶树明;邱小云;金可默;胡树文;

与CO_2催化共聚单体的研究进展    胡庭维;丁广磊;陕绍云;王亚明;贾庆明;

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共聚物的合成和热性能研究    李国法;秦玉升;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杂环羧酸锌类配合物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三元共聚反应    秦刚;张瑞;万幸;曹少魁;

聚碳酸环己烯酯的研究进展    马冬清;曹婷婷;杜风光;卜站伟;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反应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秦刚

可降解吻合内支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辛美音

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    韩福芹;邵博;王清文;刘一星;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链结构控制    周坚;陶友华;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SalenCr~ⅢCl催化CO_2和环氧丙烷的共聚反应    李红春;牛永盛;

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汪怿翔;张俐娜;

用于肺部给药的壳聚糖空心微球的制备    刘海弟,陈运法,曾冬冬,刘建

一种制备丁二酰化壳聚糖的新方法    梁升;李露;于世涛;刘福胜;解从霞;

可生物降解聚丙交酯乙交酯微粒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卢凌彬,黄可龙

生物降解材料聚苹果酸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展    余文兵,周华,韦萍

密闭条件下微波场中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条件研究    张立彦,曾庆孝,李作为,朱志伟

用聚合物乳液为包膜剂制备缓释尿素    姚俊杰,王亭杰,潘健平,阚成友,金涌

聚(己二酸丁酯-co-对苯二甲酸丁酯)的多晶结构及降解行为    赵丽芬;甘志华;

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志钢;曹新鑫;韩云峰;

生物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展望    张慧君;

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材料    廖玉;李会宁;曹德榕;

酪素基无皂核壳复合乳液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徐群娜

水可分散多异氰酸酯的制备及其涂膜性能研究    廖玉

纺织纤维生物降解性及降解生态性的表征    孙颖

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邹颖楠;王拴紧;肖敏;孟跃中;

SalenAlOC(CH_3)_3催化CO_2和氧化环己烯的共聚    刘言平;罗建新;邹志强;周统昌;张敏;陈立班;

BDIE·[Zn-(O-iPr)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二氧化碳共聚研究    尤金秀,崔奇,张敏,刘保华,陈立班,张松伟

近几年粮食防治保管新技术、新成果(摘要)    

投资风向标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二氧化碳-氧化苯乙烯的共聚    邹志强;姬文东;罗建新;张敏;陈立班;

环氧乙(丙)烷与二氧化碳环加成制备碳酸乙(丙)烯酯的催化剂研制进展    周玮;马中义;石大川;李正;张德胜;

非光气法生产聚氨酯年需二氧化碳近百万吨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氧乙烷中的微量杂质    孟宪钟,杨晶

近年来直接法环氧乙烷生产技术的改进——银催化剂的改进    高世英;

溴甲烷及其混合剂在无载物条件下杀灭TCK病菌试验研究    黄庆林;刘永胜;楼旭日;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氧乙烷中微量杂质    孟宪钟;

环氧乙烷水溶液合成碳酸乙烯酯的研究    沈玺;刘定华;刘晓勤;

单(取代环戊二烯基)稀土氢/芳氧基混配双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二氧化碳与氧化环己烯交替共聚合    崔冬梅;侯召民;

铝卟啉配合物催化CO_2与环氧乙烷聚合反应机理的DFT研究    马艳平;郭洪霞;

环氧乙烷杀虫灭菌机理及其在我馆库存文物保护中产生的效果初探    陶武亮;

浅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低温环氧乙烷(EO)灭菌    丛树楠;徐平;于振涛;

环氧乙烷,甲醇和二氧化碳一锅法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    冯秀娟;吕小兵;何仁;

环氧乙烷深加工可成为茂名新的经济技术增长点    梁坤;

环氧乙烷应用于膀胱镜消毒的体会    夏萍;付敏;

联博公司二氧化碳治理项目开工    记者 董波

二氧化碳埋地下,也埋下隐患?    张钊

怎样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    本报记者 顾阳

我国成功实施二氧化碳收集与埋存    记者 赵凤华

全省最大二氧化碳精制项目年内投产    记者 冉晓利

倒装烟囱 把二氧化碳深埋地底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20年内,汽车改“吸”二氧化碳    首席记者 杨帆

万年桑拿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张峥

一年少排12万吨二氧化碳    本报记者 陈继军

科技能否还我们白云蓝天?    本报记者 冯卫东

低Ni载量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研究    张轲

特超稠油油藏复合驱替机理研究    郭龙

以二氧化碳为合成子形成C-N键的方法学    孔德林

二氧化碳封存储层影响因素分析—效果预测以及4D地震监测可行性分析    刘烨

二氧化碳的活化及环碳酸酯的合成    柏东升

基于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功能化改性及分子模拟    卢凌彬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麦轮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徐仲均

水稻幼苗响应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赛里默

二氧化碳与氮气或甲烷混合物的吸附分离    薛全民

恶劣环境油井管腐蚀机理与防护涂层研究    张智

CO_2共聚反应中季铵盐助催化剂阴离子研究    赵文佳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新型催化剂的分子设计及活性研究    田春英

CO_2气腹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ERK_(1/2)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活性影响的研究    李刚

文留油田二氧化碳吞吐采油方案研究    唐锡元

活性炭吸附法脱除低浓度苯系物的研究    白洪亮

超临界二氧化碳水平管内传热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秦娜

碳酸酯型季铵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赵彬

CO_2对油井水泥的腐蚀规律及应用研究    朱健军

利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王晓芳

注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张婷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