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临床过程的动态观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39:13
热度: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临床过程的动态观察【摘要】:目的:动态观察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临床特征与规律,为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

【摘要】:目的:动态观察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临床特征与规律,为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3年12月收治确诊并生存的51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例,按临床表现分为颅压高为主A组25例,肢体震颤为主B组18例,精神行为异常为主C组8例,观察各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头颅CT及脑脊液压力(颅内高压组)指标,按发病、恶化、好转和基本恢复持续的天数以及全个病程的天数作组间比较。结果:51例患者只有头颅CT显示恶化时间与症状体征恶化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5,P0.05),提示症状体征出现恶化比影像学改变早。三组间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比较,病情发生恶化时间最快是C组(2.38±2.13天),与A组(10.16±6.26天)和B组(3.94±4.32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而症状的好转、基本恢复和全病程比较,B组均持续时间最长(50.50±27.69天、92.39±55.05天、150.22±77.47天),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头颅CT持续时间比较,头颅CT基本恢复时间最短是B组(46.50±23.30天),最长是A组(84.08±48.0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颅CT全程持续时间亦是B组持续时间最短(99.61±46.69天),A组最长(145.08±58.9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和好转的时间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自身临床症状体征、头颅CT及脑脊液压力(A组)动态观察,A组头颅CT与脑脊液压力好转时间及全病程持续时间比症状体征持续时间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A组患者良性颅内压高时间长,脑影像学恢复慢;B组以肢体震颤为主要表现的症状体征恶化比头颅CT变化时间来得早(P0.05),而恢复时间和整个病程持续时间均较头颅CT所需要的时间长(P均0.01);C组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症状体征出现的早,与头颅CT变化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临床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病程不同阶段、病变累及的部位和程度不同时其临床症状体征各异;这些表现即使脱离接触后仍继续恶化,病情迁延,病情重,病情复杂多变。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而且病程持续时间长,脱离接触后病情仍继续加重。因此,密切动态观察中毒患者病情变化就显得极其重要。2009年~2013年我院收治确诊亚急性1,2-DCE亚急性中毒患者60例,其中死于脑疝3例,1例合并有精神分裂症,5例自动出院。我们对临床资料完整的51例病情作动态分析,以探讨1,2-DCE引起的亚急性中毒时的变化规律,期望为临床诊断并制订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职业病科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职护理部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科技委员会
【分类号】:R135.1
【正文快照】: 资料与方法一、对象:1.—般资料:51例患者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14岁一47岁,中位数23岁,·工龄1个月?96个月,中位数6个月,经劳动部门调查核实,51名患者均来自我市城乡交界乡镇小工厂,大部分无在工商部门登记,其中鞋厂掹鞋工22例,皮具厂操作工10例、刷胶工19例。工作中接触天那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清洗包装袋引起急性二氯乙烷中毒1例分析    单利玲;

两起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    黄乐仰,熊俊,王水能

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16例临床分析    彭贺新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两例报告    林炳杰,徐孝荣,王小斯

职业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治疗措施及效果    陈秉炯,李来玉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例分析    牛恩宏,王剑,何家禧

急性二氯乙烷中毒12例报告    张淑敏

一起急性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    洪屹,李祖瑶,朱桂珍,吴从容

1,1-二氯乙烷中毒分析    李明,于朝贵,成淑梅

某玩具厂一起二氯乙烷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王德明,林炳杰

5例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救治体会    曾子芳;陈嘉斌;夏丽华;吴奇峰;樊春月;邓小峰;

广州:毒胶水放倒30多名工人    石善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