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煤气低温脱硫剂研制与工业脱硫工艺设计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23:55
热度:

煤气低温脱硫剂研制与工业脱硫工艺设计【摘要】: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常用作脱色、除味和制作防毒面具的吸附剂等。自上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使用活性炭来脱除气体中的硫化氢,它具有脱硫

【摘要】: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常用作脱色、除味和制作防毒面具的吸附剂等。自上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使用活性炭来脱除气体中的硫化氢,它具有脱硫效率高、硫容量高、脱硫精度高(完全脱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肥等行业的精脱硫。本论文针对煤气低温脱硫,研制了改性活性炭脱硫剂,并对活性炭煤气脱硫装置和脱硫工艺进行了设计。 首先,制备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研究了活性炭孔结构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孔容对脱硫剂硫容量的影响大于比表面积的影响,而孔容和硫容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孔径在0.94~4.3 nm范围内的微孔脱硫效果最佳,在该孔径范围内的孔越多,脱硫剂的硫容量越大。此外,研究了浸渍剂和添加剂含量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浸渍剂含量为6%,添加剂量为0.05%时,脱硫剂的硫容量可达60%以上。 其次,研究了脱硫操作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速、氧含量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脱硫工艺条件为:氧含量与硫化氢含量的比为4:1,气体湿度为80-100%,脱硫温度为35-40℃,以及较低的空速。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吸附水膜内催化氧化硫化氢的浸渍活性炭低温脱硫过程的机理:气体中的水分在活性炭孔表面被吸收后形成一层水膜,H2S和O2通过扩散进入活性炭孔道后溶解于孔表面的水膜中,其中H2S在水膜中离解成H+和HS-02分子被活性炭表面吸附活化进而与已水解的HS-发生反应生成硫,沉积在活性炭孔表面。 最后,对5500m3/h煤气的工业脱硫装置进行了设计,并作了运行经济和成本评估,表明浸渍活性炭脱硫用于高档陶瓷行业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活性炭 脱硫 硫化氢 硫容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Q546.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8
  • 1.1 气体脱硫方法10-14
  • 1.1.1 湿法脱硫10-11
  • 1.1.2 干法脱硫11-12
  • 1.1.3 其它脱硫方法12-13
  • 1.1.4 干湿脱硫工艺比较13-14
  • 1.2 活性炭脱硫14-26
  • 1.2.1 浸渍活性炭脱除H2S14-16
  • 1.2.2 浸渍改性活性脱硫机理的研究16-18
  • 1.2.3 脱硫过程的动力学研究18-19
  • 1.2.4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19-20
  • 1.2.5 活性炭孔结构的影响20
  • 1.2.6 活性炭脱硫过程中温度的影响20-22
  • 1.2.7 空速的影响22
  • 1.2.8 H_2S浓度的影响22-23
  • 1.2.9 O_2/H_2S的影响23
  • 1.2.10 带净化气体中其他组份的影响23-25
  • 1.2.11 相对湿度的影响25-26
  • 1.2.12 活性炭脱硫后的再生26
  • 1.3 煤气脱硫现状分析26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26-28
  • 第二章 脱硫剂制备与性能研究28-53
  • 2.1 前言28-29
  • 2.2 实验方法29-36
  • 2.2.1 实验药品与设备29-30
  • 2.2.2 脱硫剂的制备30-33
  • 2.2.3 脱硫剂性能的评价33-36
  • 2.2.4 实验检测方法36
  • 2.3 结果与讨论36-52
  • 2.3.1 活性炭孔结构36-38
  • 2.3.2 活性炭结构的影响38-41
  • 2.3.3 脱硫剂制备方法影响41-44
  • 2.3.4 操作条件的影响44-49
  • 2.3.5 脱硫过程机理49-52
  • 2.4 结论52-53
  • 第三章 工业煤气脱硫工艺设计53-72
  • 3.1 前言53
  • 3.2 设计任务书53-54
  • 3.2.1 设计题目53
  • 3.2.2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53-54
  • 3.2.3 设计内容54
  • 3.3 工艺流程框图及简介54-55
  • 3.3.1 工艺流程框图54-55
  • 3.3.2 工艺流程简介55
  • 3.4 物料计算及物料衡算55-58
  • 3.4.1 物料计算55-56
  • 3.4.2 物料衡算56-58
  • 3.5 主要设备选型设计及附属设备管道的选型58-61
  • 3.5.1 风机选型58
  • 3.5.2 管道选型58-59
  • 3.5.3 阀门选型59
  • 3.5.4 旋风除湿器计算59
  • 3.5.5 脱硫塔计算59-60
  • 3.5.6 脱硫后旋风除尘器计算60-61
  • 3.6 土建设计61-62
  • 3.6.1 脱硫塔基础61
  • 3.6.2 风机和除湿器及除尘器基础61-62
  • 3.7 控制系统62
  • 3.8 电气62-64
  • 3.8.1 供电62-63
  • 3.8.2 用电负荷63-64
  • 3.9 避雷与接地64-65
  • 3.10 经济分析65-71
  • 3.10.1 建设投资预算65-66
  • 3.10.2 运行费用66-67
  • 3.10.3 经济评价67-71
  • 3.11 结论71-72
  • 第四章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8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80-81
  • 致谢81-82
  • 附图8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优化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的思考    刘帆;

氧化锌脱硫剂硫容的分析    刘淑婷;

铁离子湿式氧化法脱除硫化氢技术进展    李新学,魏雄辉

浸渍活性炭脱除硫化氢研究进展    肖永厚;王树东;袁权;

陶瓷业发生炉煤气脱硫探讨    李海明;

湿式氧化法脱除硫化氢的现状与发展    田正山;刘富德;叶淑娟;

新型煤气脱硫剂的脱硫效果研究    贾建勇;张旭孝;郝继锋;程相利;

浸渍活性炭脱除H_2S的反应动力学    谭小耀,吴迪镛,袁权

煤气中硫化氢气体的脱除及综合利用    付晓东

硫化氢脱除方法述评    黄新,朱道平

近十年常温干法精脱硫专利技术发展动态    彭勇,胡典明,孔渝华

硫化氢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刘小群,江宏富,姚文锐

低水工况常温氧化铁精脱硫剂的研制    彭勇,张林

沼气净化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    陈沛全;曾彩明;李娴;王德汉;

水煤浆喷嘴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及涂层材料应用    张春子;王卫泽;涂善东;

干混法制取氧化铁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    田亚赛;孙国军;兴虹;刘海军;

乙炔在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机制及吸附态性质    于青;王新平;陈静;贾翠英;

Pd/C催化松脂分子间氢转移反应的集总动力学    王琳琳;陈小鹏;孙文静;徐徐;陈祖芬;童张法;

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制备研究进展    谢蟪旭;李光大;李龙江;

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研究    席文昌;刘清才;魏春梅;

基于NIWVP-PSO的沉铁过程铁离子浓度软测量    李勇刚;李浩;阳春华;王莎;

脱毒催化剂现状及其进展    赵骧;

质量流量法分析低压力硫化氢的研究    胡树国;

硫化氢燃料电池的复合共生分析    齐随涛;杨伯伦;蔡运隆;

过渡金属改性活性炭脱硫化氢性能的研究    吴浪;张永春;李哲民;费小猛;宋伟杰;

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在煤制天然气中的应用    郑建涛;许世森;任永强;

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管式反应器温度场模拟研究    梁汝军;李建伟;李金兵;陈建设;

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管式反应器温度场模拟研究    梁汝军;李建伟;李金兵;陈建设;

IGCC粗煤气净化系统及设备    曹蕾;周松锐;

水煤浆喷嘴温度场分析及涂层材料应用    张春子;王卫泽;涂善东;

典型煤种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石金明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渣中残碳反应活性研究    许慎启

栲胶脱硫工艺副产物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牛艳霞

几类生化模型的共存态和稳定性分析    王治国

配煤与新型助熔剂改进Shell煤气化工艺的研究    李继炳

气流床水冷壁气化炉熔渣沉积试验研究及水冷壁数值模拟    林伟宁

高温煤气化炉中煤灰熔融、流动和流变行为特性研究    宋文佳

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性能稳健优化与控制研究    张进春

超细煤粉O_2/CO_2燃烧及NOx异相还原机理    黄庠永

超细煤粉物化特性及其对O_2/CO_2分级燃烧NO_x排放的影响    刘加勋

义马煤气化反应性研究    谷小虎

生物过滤法净化及回收含氨废气研究    杨松波

利用钢厂赤泥和碱厂白泥研制燃气(H_2S)脱硫剂    王志涛

铜钒分子筛催化剂活性条件研究    林杉

二乙醇胺催化脱氢合成亚氨基二乙酸的研究    温健麟

气流床煤气化灰渣的特性研究    卢珊珊

脱硫废渣CaSO_4对煤灰熔融调节行为的研究    高玲

两段式化学热回收煤气化工艺冷态及热态的研究    焦延涛

两段组合式煤气化炉优化及流程模拟    黄桃花

磷化氢液相催化氧化催化剂的筛选及动力学研究    易玉敏

发生炉煤气在建筑陶瓷窑炉上的应用前景    孙亮

用Fe~(3+)盐间接电化学氧化法吸收硫化氢制氢工艺    鄂利海,栾耕时,武开军,贾仁平

TG氧化铁常(低)温精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我国硫化氢中毒的特点与控制对策    张敏,李涛,陈曙旸,杜燮祎,王焕强,张爽,秦戬,王鸿飞

硫化氢中毒研究进展    韩志英;金复生;

干法脱硫化氢技术进展    叶敬东,王国兴,黄新伟,孔渝华

EF-2型特种氧化铁精脱硫剂的特性与侧流试验及工业应用    王国兴,胡典明,魏华,王贤超,张传学,王先厚,孔渝华

铁离子湿式氧化法脱除硫化氢技术进展    李新学,魏雄辉

浸渍活性炭脱硫过程中孔结构及气体湿度的影响    谭小耀,吴迪镛,袁权

碱性铁盐缓冲水溶液脱硫法原理    魏雄辉,戴乾圜,陈忠明,邵可声,张晨鼎

新型高效脱硫剂在含硫污水氨精制系统的应用    刘学东,涂怡然,马杰,胡红春

新型助燃脱硫剂    

湖北化研所气净中心又成功出口二种精脱硫剂到美国和英国    孔渝华 ,叶敬东

电石脱硫剂生产工艺的防爆方法    钟圣俊,党君祥,李刚,孙莉,邓煦帆

制备过程中水合时间对脱硫剂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姚瑶,高翔,宋蔷

赤泥脱硫剂的配制与应用    谷天野,王润叶,闫国富

流化床燃烧脱硫剂反应活性的测试及其评价方法    程乐鸣,刘妮,骆仲泱,方航宇,倪明江,岑可法

飞灰及其混合脱硫剂浆液脱硫特性的实验研究    余世清吴忠标

石灰/粉煤灰水合反应制备高活性脱硫剂机理分析    王建宏,齐美富

脱硫剂的研制    刘素明,田昱,崔莉嫆,郑宏,邵辉兰

氧化镁基脱硫剂铁水脱硫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任晓冬;张廷安;刘燕;勾力争;李冲;豆志河;吕国志;赫冀成;

对废脱硫剂处理的研究    杨文刚;

对废脱硫剂处理的研究    杨文刚;

888脱硫剂在焦炉气脱硫中的应用    温福亚;周军建;周军生;

节能环保技术的先行者——记陈炳廉和他研发的“节能脱硫剂”    

天然气活性炭基脱硫剂性能评价    樊辉;陈陆建;赵红;甑建;孙文成;胡康宁;

焦炉煤气络合铁脱硫剂配比的实验研究    曹密静;王胜春;闫绍才;

煤炭高效节能消烟脱硫剂(简称节能脱硫剂)    

镁复合脱硫剂与复合脱硫剂在攀钢的实践分析    梁新腾;陈永;曾建华;李桂军;黄正华;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脱硫剂石灰石及其溶解特性研究    毛志伟;王浩明;孙礼明;

创新招标方法采购原油脱硫剂    王成明 黄筱琳

管线钢深脱硫剂开发    万雪峰 李德刚 廖相巍

石家庄裕西地区免费发放脱硫剂    徐俊华 周迎久 通讯员 王婵 高莎

一种铜系脱硫剂的再生方法    

强化助燃脱硫剂高效节煤    蔡维希

“丰华”把脱硫剂做到东北最大    记者 孙希军

大连油管火灾祸因:脱硫剂加注乱作业    记者 朱立毅

脱硫剂扩散对铁水脱硫的影响    路素娟

新型高效脱硫剂投入工业应用    张建新

按照反应热力学合理选择脱硫剂    吴巍 胡砚斌 韩志军

钙基脱硫剂反应性能评价体系及反应机理的研究    刘妮

纳米锌基脱硫剂室温脱硫效能及再生研究    李芬

加压煤气化钙基脱硫剂还原脱硫及硫化钙氧化的研究    宋占龙

介孔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张凤梅

钙基脱硫剂硫化反应产物层扩散机制研究    尚建宇

钙基脱硫剂微观结构特性与流化床燃烧脱硫试验研究    程世庆

炭质多孔材料的结构控制及对H2S、CO2脱除行为研究    陈庆军

变压过程脱除气体中微量硫化氢的研究    钟立梅

O_2/CO_2气氛下燃煤中硫与氮在热场中转化行为的研究    王宏

O_2/CO_2气氛下钙基脱硫剂脱硫机理研究    陈传敏

氧化铁脱硫剂脱硫行为的研究    刘生昕

氧化铈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与活性评价    高春珍

稀土氧化物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    湛月平

高效脱硫剂制备原理与技术开发    赵素伟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织构对高温煤气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宋瑾

铈、钼添加剂对以粉煤灰为载体的铁基中高温煤气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    王德海

半焦负载铁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及其活性评价    王睿

氧化铁脱硫剂的制备、改性及回收利用研究    钱红辉

添加金属氧化物对脱硫剂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    黄红

脱硫剂特性及石灰消化的试验研究    郭秀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