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气流床煤气化水系统中絮凝物的絮凝过程及分形特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3:23:41
热度:187

气流床煤气化水系统中絮凝物的絮凝过程及分形特性研究【摘要】:本文利用高岭土悬浮液和煤细渣水样模拟煤气化过程中的黑水,以聚丙烯酰胺(CPAM)为絮凝剂,探究影响其絮凝效果的外界因素,

【摘要】:本文利用高岭土悬浮液和煤细渣水样模拟煤气化过程中的黑水,以聚丙烯酰胺(CPAM)为絮凝剂,探究影响其絮凝效果的外界因素,通过不同外界条件下的絮凝实验,确定CPAM的最佳投加量、投放温度以及水体pH值,引入分形理论对絮凝过程图像进行分析,揭示分形维数变化所表征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CPAM添加量为6 ppm,水温为60℃时,高岭土悬浮液中絮体的平均粒径最大,此时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在CPAM添加量为6 ppm,水温为50℃,水体pH值为5时,煤气化细渣黑水模拟样样中的絮体有着较大的平均粒径,相对应有着较好的絮凝效果。酸性环境比较有利于CPAM发挥它的絮凝作用。不论是高岭土悬浮液还是煤细渣黑水模拟样样,改变CPAM的添加量、水温和水体pH值后,沉淀后上层清液浊度和下层沉淀絮凝体的分形维数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在CPAM添加量较低时,随着CPAM添加量的增加、水温的升高和pH值的下降,絮体的分形维数增大,结构趋向密实,沉降后的上层清液浊度降低。但达到一个峰值后随着CPAM投加量继续增加、水温的持续升高和水体pH值的增大,絮体的分形维数减小,.结构趋向松散,沉降后的水浊度变大。因此絮凝体的分形维数在反映絮凝效果方面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通过实验与推导,本文建立了絮体沉降速度和絮体结构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比较直观的通过絮体的分形维数来判断其沉降性能的好坏。 【关键词】:絮凝过程 絮凝体 分形维数 浊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8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
  • 1.3 研究内容12-13
  • 第2章 文献综述13-28
  • 2.1 煤气化灰水的概述13-15
  • 2.2 絮凝剂15-17
  • 2.2.1 无机絮凝剂15-16
  • 2.2.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16-17
  • 2.2.3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17
  • 2.3 絮凝动力学17-18
  • 2.4 絮凝原理18-21
  • 2.4.1 电荷中和19-20
  • 2.4.2 聚合物桥接20
  • 2.4.3 静电簇20-21
  • 2.5 几种絮凝模型21-23
  • 2.5.1 传统絮凝模型21
  • 2.5.2 层流模型21
  • 2.5.3 湍流模型21-22
  • 2.5.4 直线和曲线模型22-23
  • 2.5.5 絮凝体破碎模型23
  • 2.6 分形理论23-25
  • 2.6.1 分形几何学23-24
  • 2.6.2 分形维数24-25
  • 2.6.3 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25
  • 2.7 影响絮凝效果的若干因素25-26
  • 2.7.1 水体温度的影响25
  • 2.7.2 絮凝剂的性质和结构影响25
  • 2.7.3 原水pH值的影响25-26
  • 2.7.4 絮凝剂投加量的影响26
  • 2.7.5 水力条件的影响26
  • 2.8 絮凝剂的发展展望26-28
  • 第3章 气流床煤气化细渣黑水模拟样的絮凝过程影响因素实验研究28-34
  • 3.1 引言28
  • 3.2 实验试剂和装置28-29
  • 3.3. 实验过程29
  • 3.4 结果与讨论29-33
  • 3.4.1 絮凝剂添加量对固体悬浮物含量的影响29-31
  • 3.4.2 水温下对固体悬浮物浓度的影响31-32
  • 3.4.3 水体pH值对固体悬浮物浓度的影响32
  • 3.4.4 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固体悬浮物浓度的影响32-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高岭土黑水模拟样中CPAM动态絮凝过程及絮体分形特性研究34-45
  • 4.1 引言34
  • 4.2 实验试剂和装置34-36
  • 4.3 实验过程36-37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37-43
  • 4.4.1 絮体平均粒径的变化37-39
  • 4.4.2 絮体形貌及分形维数39-41
  • 4.4.3 CPAM添加量对絮凝体系残余浊度的影响41-42
  • 4.4.4 浊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42-43
  • 4.5 本章小结43-45
  • 第5章 煤气化细渣黑水模拟样中CPAM絮凝过程及絮体分形特性研究45-56
  • 5.1 引言45
  • 5.2 实验试剂和装置45-47
  • 5.3 实验过程47-48
  • 5.4 结果与讨论48-55
  • 5.4.1 FBRM和PVM的测试结果48-50
  • 5.4.2 絮凝体的分形维数50-51
  • 5.4.3 浊度的测定51-53
  • 5.4.4 浊度和分形维数的关系53
  • 5.4.5 分形维数与絮体形状特性系数的关系53-55
  • 5.5 本章小结55-56
  • 第6章 气化黑水模拟样中絮体的结构与沉降性能56-63
  • 6.1 引言56
  • 6.2 絮体的质量56
  • 6.3 絮体的体积56-57
  • 6.4 絮体的密度57
  • 6.5 絮体的空隙率57-58
  • 6.6 絮体的粒径分布58
  • 6.7 絮体的沉降速率58-59
  • 6.8 实验结果59-61
  • 6.9 本章小结61-63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63-65
  • 7.1 结论63
  • 7.2 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70
  • 致谢7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煤炭生物絮凝絮体分形试验研究    张东晨;侯志翔;周倩倩;闫佳;

煤气化系统黑水絮凝问题研究    康红欣;王肇君;王堃;丛晓东;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性能研究    郑继洪;徐初阳;聂容春;孙银宇;

Cationic content effects of biodegradable amphoteric chitosan-based flocculants on the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当前煤气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亢万忠;

德士古气化黑水絮凝剂的选择和应用    郭全平;吴怀武;周晓明;

利用小角度激光光散射研究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体粒径和絮体结构    余剑锋;王东升;叶长青;杨敏;葛小鹏;汤鸿霄;

国内几种气化灰水(黑水)系统的运行评价    王建军;张国连;丛玉梅;

第三代煤气化技术研究开发进展    张占涛,王黎,孙雪莲

分形理论及分形参数计算方法    李伯奎,杨凯,刘远伟

铜铅重金属胁迫下玉米光谱分形维数与污染监测研究    杨可明;卓伟;张婉婉;汪国平;刘二雄;

高岭土颗粒在聚丙烯酰胺作用下的动态絮凝过程    苏宇峰;王兴军;于广锁;刘海峰;龚欣;王辅臣;

SE-东方炉渣口压差升高原因分析及在线处理    丁家海;

煤炭洁净转化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发展路径研究    霍影;霍金刚;

Effect of algal flocculation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 using cationic starch modified soils    Wenqing Shi;Lei Bi;Gang Pan;

气流床煤气化水系统中絮凝物的絮凝及分形特性    王兴军;苏宇峰;易敏;刘海峰;龚欣;于广锁;王辅臣;

气化合成气洗涤塔中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蒋立翔;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困境及对策与建议    程相龙;王兰甫;曹敏;郭晋菊;陈琳方;尹小飞;樊崇;

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张振京;

煤焦加压水蒸气催化气化反应特性及甲烷释放规律研究    金渭龙;顾松园;钟思青;徐华龙;

煤泥水pH值对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张景;王泽南;宋树磊;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光引发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    申秀梅;聂容春;张东杰;

ATP/PAM接枝聚合物对煤泥水的絮凝研究    陈辉;尹慧;强颖怀;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eco-friendly flocculants prepared from date palm rachis    Ramzi Khiari;Sonia Dridi-Dhaouadi;Chadlia Aguir;Mohamed Farouk Mhenni;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及其絮凝形态研究    袁辉洲;王志;

pH值对煤泥水处理的影响    盖春燕;樊民强;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浅析    孙永才;刘伟;

pH值对煤泥水凝聚沉降效果影响的研究    许宁;马强;陶秀祥;赵亮;周丹红;

Impact of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floc particles on flocculation effect    

煤泥水絮凝处理中絮凝体的分形特征    张明青;刘炯天;何伟;曾艳;刘汉湖;刘琴亚;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对絮体性状特征的影响    朱哲;李涛;王东升;姚重华;汤鸿霄;

絮体性能及其工艺调控的研究与进展    武若冰;王东升;李涛;

聚甲基丙烯酸改善含聚污水黏性絮体的评价    刘宗昭;方申文;龙卫红;甘二勇;

絮体破碎再形成行为的计算机模拟    贺维鹏;南军;刘佳;向帆;

絮体破碎过程的仿真及试验分析    贺维鹏;南军;施周;刘佳;

絮凝过程中絮体生长的多重分形行为    韦伟;杜茂安;朱佳;张朝升;张可方;

絮体强度的研究进展    朱哲;

新型聚硅硫酸铁铝处理废水的絮体分形研究    魏在山,徐晓军,宫磊

利用小角度激光光散射研究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体粒径和絮体结构    余剑锋;王东升;叶长青;杨敏;葛小鹏;汤鸿霄;

壳聚糖助凝对三氯化铁絮体形态和强度的影响    王丽坤;王启山;孙晓明;杨健康;刘艳芳;

絮凝气浮过程中絮体分形特性研究    徐晓军;魏在山;宫磊;宁平;

pH对聚合硅酸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铁处理黄河水效果及生成絮体的影响    曹百川;高宝玉;许春华;付英;刘鑫;

阳离子PAM投加量对絮体性状特征的影响    朱哲;李涛;王东升;姚重华;汤鸿霄;

聚合氯化铝-腐殖酸(PAC-HA)絮体的表面分形模型    李传常;唐爱东;王勇;

黄河泥沙的混凝形态和絮体构造模型问题    金同轨;张建锋;高湘;王华军;张树德;

污泥回流比对絮体破碎、再絮凝特性及沉后水质的影响    王伟强;李星;杨艳玲;周志伟;

沉淀底泥投加强化絮凝效能试验研究    韦伟

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机理研究及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俞文正

絮体分形成长与流场协同作用机制及数值模拟研究    贺维鹏

水产养殖与加工废水生物絮体资源化技术研究    阮贇杰

铁系混凝剂处理引黄水库水的混凝效果和絮体特性的研究    曹百川

颗粒表面有机物吸附对混凝和沉淀影响的研究    钟润生

黄河泥沙絮凝形态学研究——絮体生长的计算机模拟与絮体模型    谭万春

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空间形貌的各向异性研究    于富玲

纳米Al_(13)的混凝行为、絮体特性及对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许伟颖

KMnO_4与FeSO_4联用去除水中磷的效能与机理    刘可

污水处理及其冲击过程中絮体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    樊龙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处理絮凝过程中絮体检测与絮体性能研究    高超

气流床煤气化水系统中絮凝物的絮凝过程及分形特性研究    苏宇峰

絮凝动力学及其絮体的特性的初步研究    叶健

破碎絮体的再絮凝技术研究    盛楠

混凝絮体破碎及再絮凝机理研究    姚婧博

基于机器视觉的絮体检测与在线沉速测量研究与应用    李慧萍

水中絮体破碎/聚集形态演变及分形仿真研究    乐名祥

矿井水微絮体形成的分形特征及其在过滤中的应用研究    邓岚

粉煤灰提取液合成聚硅铁混凝剂及铅絮体分形研究    孙勇

18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