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产业技术联盟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4:16
热度:

产业技术联盟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国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创新研发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要保持技术优势就必须不断提高研发强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国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创新研发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要保持技术优势就必须不断提高研发强度,选择联合创新是企业共担投入、分散风险的有效途径。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催生了产业技术联盟这种新型、高效的创新组织形式。产业技术联盟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引导与协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发展产业技术联盟是政府在产业层面上落实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决策,是在市场机制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尝试,也是我国积极响应时代挑战、把握发展机遇的必然要求。国际竞争加剧,促使各国政府更多地介入到本国创新系统中,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政府职能的发挥可以有效弥补产业技术联盟自身的缺陷,及市场失灵、组织失灵造成的福利损失。政府扮演角色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宏观政策指导,及优化创新服务体系,为联盟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 世界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动力转型的关键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的历史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仍面临着关键技术缺失,资源投入分散,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发展缓慢、产业化道路受阻等问题。通过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来推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共识,各类联盟应运而生,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兴起时间较短、发展还不完善,政府在联盟中的行为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外部创新环境建设上投入不足,在解决联盟制度障碍上力不从心,在发挥监督协调作用上缺位等等,都严重制约了联盟组织平台创新功能的发挥。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和文献分析方法,将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对当前我国政府在产业技术联盟中的行为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我国联盟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借鉴国外政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针对联盟中政府作用机制的改进对策。本文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以相关理论为依据,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回顾,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政府介入产业技术联盟的动因、在联盟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国外政府在产业技术联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剖析,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学习的经验。第四部分针对我国政府行为模式存在的问题,得出本文结论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产业技术联盟 新能源汽车产业 国家创新系统 政府作用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4.3;F426.47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0-12
  • 1.1.1 产业技术联盟兴起的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3
  • 1.2.1 研究内容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13-17
  • 1.3.1 从政府作用角度来考察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总结13-14
  • 1.3.2 政府在产业技术联盟中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总结14-15
  • 1.3.3 政府在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中行为模式的相关研究总结15-17
  • 1.4 研究现状评述17-18
  • 第2章 产业技术联盟中政府行为的动因及影响18-34
  • 2.1 产业技术联盟中政府行为的理论依据与动因18-24
  • 2.1.1 产业技术联盟的概念18
  • 2.1.2 企业结成产业技术联盟的动因18-19
  • 2.1.3 产业技术联盟中政府作用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动因19-24
  • 2.2 产业技术联盟中各主体的作用机制分析24-28
  • 2.3 产业技术联盟中政府作用机制的影响28-34
  • 第3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及外国政府推动发展的经验启示34-49
  •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背景34-36
  • 3.2 美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中作用机制分析36-41
  • 3.3 日本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中的作用机制41-46
  • 3.4 发达国家政府作用机制的经验总结与启示46-49
  • 第4章 我国政府在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中的作用机制分析49-65
  • 4.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现状49-51
  • 4.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特点51-54
  • 4.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中政府行为模式存在的问题54-59
  • 4.4 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中政府行为的政策建议59-64
  • 4.5 结论与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9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9-70
  • 致谢7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美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研究    牟仁艳;胡树华;

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胡莹;

产业技术联盟的成因与自主创新    李万斌;

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与构建    马永红;王丽丽;王展昭;

战后韩国汽车工业政策研究    邵志勤;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化的思考    公静;陶伶俐;

日本产学合作中的“协调者”制度及其启示    吴宏元;郑晓齐;

基于“官产学研”合作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研究    薛捷;张振刚;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    汪刚;余信理;赵继红;

完善产业技术联盟法制环境的对策研究    都蕊;

    记者 陈冀

技术溢出下企业合作研发博弈分析与协同问题研究    孙彩虹

产学研技术联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李聪

基于技术联盟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赵鸿

提升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研究    周军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政府行为研究    高扬

论产业共性技术的合作研发机制    王庆

推动产学研结合的若干法制思考    王欢;

中韩汽车产业利用外资比较研究    许俐俐;

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胡莹;

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门峰;王今;

后发国家自主创新中的政府作为——试述韩国、芬兰的成功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江沿;

我国知识产权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熊英;施璟;

关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讨    陈国荣;邓菊丽;王成敏;雷亮;

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创新动因的视角    钟荣丙;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综述    原顺梅;王坚;周秀玲;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杨平;

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陈雄辉;

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    陈傲;柳卸林;吕萍;

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刘本玲;

浅谈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    刘本玲;

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    陈傲;柳卸林;吕萍;

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溢出模式研究    李同玉;段倩倩;贺新闻;

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李文国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张健华

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杨洁

政府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的角色与对策分析    方国威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    王飞

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网络的管理问题研究    朱新财

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    王全旺

制度变迁视角下大学创业趋向研究    罗泽意

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    侯长林

技术标准联盟的运行机理与公共政策研究    刘慷

哈尔滨六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对策研究    王丽丽

奇瑞汽车自主创新战略研究    姜萍

基于风险矩阵的新能源汽车项目风险评价研究    余畅

河南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    刘桂枝

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康继红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孙浩然

产业创新平台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李俊

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阙妙丽

广东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研究    慈海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共性技术供给模式比较研究    方荣贵

国家创新系统思想及其启示    孙明

SSK视野中的技术创新    葛勇义,邓波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    罗智渊;史菁;

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    顾伟忠;刘兰;

多边比较中G-K系统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研究    柏满迎,任若恩

北京汽车工业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华祖基,籍从林

FDI对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长期影响及动态测算的政策启示    周燕;

中国轿车开发能力的战略分析    谢伟,吴贵生

美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研究    牟仁艳;胡树华;

FDI溢出、出口导向效应与创新效率——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1999—2007)    邓路;

    本报记者 海霞

    课题负责人 陈清泰 吴敬琏 课题组成员 高世楫 张永伟 王青 肖庆文

论技术创新的概念与本质    欧阳建平

论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王凯

论企业可持续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    朱建新

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王敬华

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及中国汽车工业的借鉴    长门亮

有效利用跨国汽车公司发展江苏汽车工业的研究    杨红清

三精制药的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孙湛昱

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周斐斐

中国家电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研究    王坤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现行激励制度的研究    徐晓宾

产业技术联盟与高新区发展    本刊编辑部;胡兰;龚雪;

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与探索    郭丽斌;赵梅阳;

河南省产业技术联盟发展与未来论坛征文    

河南省产业技术联盟发展与未来论坛征文    

北京产业技术联盟展现活力    冷民;

企业技术联盟模式分析    辛瑶;

诺基亚高管IAN MACNAMARA接任蓝牙技术联盟董事会主席    

蓝牙技术联盟测试程序帮助确保设备协同工作    

技术联盟与创新关系研究述评    王飞绒;陈劲;

技术联盟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陈宇学;陈冠英;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技术联盟形成机理研究    来尧静;蒋敏;

技术联盟的组织形态研究    康凯;张志颖;

上海信息技术产业全球定位的实证分析    殷醒民;

技术联盟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生研究    生延超;

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曹兴;宋娟;

技术联盟技术扩散与管理    生延超;

技术标准、技术联盟和创新体系的关联分析    赵远亮;叶治明;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行业如何转型    王光祖;

以纳米高科技整合社会资源助推产业发展(整合产业链使纳米纺织品科技商用价值的最大化和加速普及纳米纺织品科技提高大众生活)    林辉阳;

DVD领域知识产权滥用问题及对策    乔喆;刘云;

蓝牙技术联盟“恩威并施” 中国企业矛盾中    孙燕飚

蓝牙技术联盟开展“Bluetooth传送月”活动    

蓝牙技术联盟开展消费者体验日活动    

蓝牙技术联盟谋夺国家标准    本报记者 巫伟

联通发起技术联盟联手推广Java业务    李健

产业技术联盟悄然兴起    本报记者  舒晴

双模双待手机专利纷争已平息    吴凡

广东重金打造产业技术联盟    黄颖川

成都成立多晶硅产业技术联盟    记者 盛利

蓝牙技术联盟首度“开铡”    沈勤誉 DigiTimes

中外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及其政府干预    耿殿贺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宋娟

产学研技术联盟的稳定性研究    田宇

企业组织行为特征对技术联盟绩效的影响研究    李伟

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管理研究    王辉

跨区域产业技术联盟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连建新

基于组织间学习的技术联盟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王飞绒

基于学习能力的企业技术联盟模式选择研究    朱宇

中外厂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机制研究    谭绍鹏

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    张睿

产学研技术联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李聪

技术联盟的形成机制及组织边界研究    王力苇

国际视野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模式的选择研究    李泽聿

产业技术联盟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    楚天琳

技术联盟学习成本分摊机制研究    沈为良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技术联盟稳定性研究    张蒙蒙

产业技术联盟技术标准化路径与管理方法研究    邓敬斐

基于博弈分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联盟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刘洋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    丁晶晶

哈尔滨六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对策研究    王丽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