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我国北方沙区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5:20
热度:

我国北方沙区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摘要】:我国北方沙区 ,由于东西跨度很大 ,各沙区之间气温、降水及湿润度存在着较大差异。西部的沙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东部的沙区气

【摘要】:我国北方沙区 ,由于东西跨度很大 ,各沙区之间气温、降水及湿润度存在着较大差异。西部的沙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东部的沙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气候相对湿润。春季各沙区都比较干燥。各沙区气温变化基本是同步的 ,而降水变化有差异。各沙区夏半年气温与降水之间基本为负相关 ;冬春季节 ,河套沙区和东部沙区有明显的正相关时段。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我国北方沙区的气温总体也在升高 (沙区气温每 10a上升约0 3℃ ,且升温幅度比全国、全球更明显 ,而降水变化却相对较小。各个沙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不尽相同。东部沙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湿润度下降幅度最大 ,暖干化趋势最明显 ;塔里木沙区气温变化平稳、降水及湿润度略增 ;其他沙区气温略升、降水略减、湿润度略降 ,呈弱的暖干化趋势。与气候变化相对应 ,我国北方沙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大 ,而且沙漠化主要发生在东部沙区。预计 2 1世纪初 10a我国北方沙区的气候将进一步暖干化 ,因而土地沙漠化的自然过程也将进一步加快和加剧。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北方沙区 气象要素 暖干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39990 49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4870 3)资助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 ,是当今国际上的三个热点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围绕全球气候变化 ,世界范围内开展了三项规模宏大的综合性科学计划 ,即IGBP、WCRP和IHDP。研究结果表明 ,自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    王式功,王金艳,周自江,尚可政,杨德保,赵宗锁

新疆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沙尘暴的影响研究    魏文寿,高卫东,史玉光,Osamu ABE

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地区40多年的气候变化研究    时兴合,李凤霞,扎西才让,达成荣,贾红莉,傅生武

沙区旱作农田作物垄沟种植下土壤水分动态观测——太仆寺旗油菜种植试验结果    刘目兴,王静爱,刘连友

全球变化下毛乌素沙漠气候变化特征    刘登伟,张月鸿

宁夏中北部地区沙尘暴频率气候影响指数模型的建立    李艳春

近50年来柴达木盆地升温与全球变暖    李永飞,杨太保

山西省土地沙质荒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马义娟,苏志珠

1.8 Ma BP以来陇西断岘黄土剖面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腾格里沙漠演化    杨东;方小敏;董光荣;金炯;彭子成;李吉均;

鄂尔多斯高原近40a气候变化研究    任健美,尤莉,高建峰,王尚义

宁夏农牧交错区(盐池)草地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苏占胜;陈晓光;黄峰;杨淑萍;

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壤发生特性与演变机制研究    齐雁冰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驱动因素的研究    杨永梅

玛曲高寒草甸沙化特征及沙化驱动机制研究    王辉

黄羊滩人工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付晓燕

试论全球气候变化与沙漠化的关系    董光荣;申建友;金炯;

150ka以来中国北方沙漠、沙地演化和气候变化    董光荣,陈惠忠,王贵勇,李孝泽,邵亚军,金炯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现代沙漠环境与气候变化    魏文寿,刘明哲

中国的脆弱生态带与土地荒漠化    朱震达

祁连山东段北麓近10 ka来的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邬光剑,潘保田,管清玉,王建民,赵志军

中国荒漠化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朱震达

干旱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全球环境变化    颉耀文,陈发虎

沙漠化防治中节水技术研究    郭成久;张晓伟;吴铁华;鲁建功;

从环境考古角度对古居巢国的蠡测    王心源,何慧,钱玉春,陆应诚,高超

SCL与中国东部气候年代际变化    柳艳香,高晓清

青藏高原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全球意义    王根绪,程国栋,沈永平

本世纪西北气候可能转型的依据和原因分析    汤懋苍,高晓清,朱德琴

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中国北方的荒漠化    林年丰,汤洁

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对策    张庆阳

河北省坝上土地荒漠化机制及生态环境评价    孙洪艳

库布齐沙漠梭梭林地SPAC系统水分关系研究    格日乐

沙漠地区被动微波遥感研究——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张卫国

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    陈业新

陕北毛乌素沙地与黄土区过渡地带荒漠化研究    惠振江

东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生产与利用及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生产模式    陈玉香

自然资源强力开发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葛震远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壤风力侵蚀研究    张国平

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植被恢复的基础研究——以正蓝旗为例    李红丽

中国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邹亚荣

阿拉善右旗生态环境评价及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    原佩佩

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荒漠化的遥感综合研究    李述

红原草地荒漠化变化遥感分析    王润

基于RS和GIS的正蓝旗槙被动态与荒漠化评价研究    范建友

赤峰地区退化林地成因及改造技术的研究    王丽

历史时期以来南疆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化与人地关系研究    舒强

秦岭南北地区环境脆弱化与脆弱度比较研究    张俊香

从环境演化角度探讨三星堆文化消失之原因    傅顺

甘草抗旱特性的初步研究    刘长利

基于GIS西北干旱区荒漠化危险度的研究及其成因分析    王耀庭

中国北方近50年干旱变化特征    王志伟,翟盘茂

华北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    徐桂玉,杨修群,孙旭光

1980—1987年华北地区上空水汽输送特征    樊增全,刘春蓁

冬季北太平洋涛动异常与东亚冬季风和我国天气气候的关系    郭冬,孙照渤

1951-2006年中国区域干旱化特征    马柱国;任小波;

近50年华北干旱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及大气环流特征    张庆云,卫捷,陶诗言

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    任国玉;徐铭志;初子莹;郭军;李庆祥;刘小宁;王颖;

近百年中国四季降水量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    叶瑾琳,陈振华,龚道溢,王绍武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综述    张强,韩永翔,宋连春

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裘国旺,赵艳霞,王石立

陕北毛乌素沙地与黄土区过渡地带荒漠化研究    惠振江

典型草原主要植物繁殖特性的研究    青秀玲

吉林西部草原生态环境评价及其专家系统研究    李月芬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研究    文俊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与生产力评价研究    杨云贵

水资源需求与调控研究    李云玲

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干旱平流层环流初步研究    王金花

毛乌素地区沙漠化驱动机制研究    郝成元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    孟庆香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演化机制及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高亚军

基于RS和GIS的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荒漠化动态监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贾科利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质量评价与粮食安全分析    陈涛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史瑞琴

区域水资源预警方法研究    朱平

新疆洪灾时间序列突变及其气候原因分析    姜逢清,胡汝骥,杨跃辉

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季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刘德祥;赵红岩;董安祥;杨苏华;

塔里木盆地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    马禹;肖开提;王旭;

西北地区干枯湖床沉积粒度组成与东亚沙尘天气    岳乐平,杨利荣,李智佩,王珉,张维吉,聂浩刚

陇西盆地末次冰期黄土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徐树建;潘保田;李琼;高红山;王均平;胡春生;

北京沙尘频次的年际变化及其全球环流背景分析    范可;王会军;

中国沙尘暴时空变化特征及日本、韩国黄沙的源地研究    宋连春,韩永翔,张强,奚晓霞,叶燕华

阿拉善高原干涸湖床沉积物与华北地区沙尘暴    岳乐平,杨利荣,李智佩,王珉,张维吉,聂浩刚,张睿,武力超

中国北方过去2000年沙尘事件与气候变化    张自银;杨保;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贝壳堤剖面年代学研究    张虎才;雷国良;常凤琴;樊红芳;杨明生;张文翔;

绿洲稳定、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新疆阜康为例    周跃志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    刘庄

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    李斌

中国沙尘天气对区域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袁薇

微集水种植条件下土壤水分调控效果及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    丁瑞霞

盐湖盆地沉积特征与岩性油气藏勘探    陈启林

土壤水动力系统的数值解法的分析与应用研究    李焕荣

岷江上游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冶民生

基于耗水特征的农林复合模式研究    马长明

宣化区黄羊滩沙地沙漠化治理及其效果评价    杨志国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广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分析    麦少芝

生产力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    赵秀勇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植物繁殖特性与植被稳定性的研究    徐军

张家口坝上地区景观生态分析    宋素青

绿洲灌区防护林体系稳定性评价    武利玉

毛乌素沙漠地区输油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的技术方法研究    何军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生物量研究    李亚民

北京325m气象塔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    彭珍

沙尘暴过程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观测分析及热力结构研究    岳平

2004~2005年春季东亚沙尘天气定量分析研究    卢晶晶

塔里木盆地对南天山冰川发育影响的初步讨论    王宗太,韩元杰

试论中国的雪害区划    胡汝骥,魏文寿

中国天山积雪的热量交换与水汽蒸凝过程研究    魏文寿,王存牛,姜逢清,王积强

黄土地层中的CaCO_3与环境    赵景波

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余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    朱震达,王涛

植被覆盖度对干旱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罗哲贤

萨拉乌苏河第四纪地层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和聚集与古气候的关系    高尚玉,董光荣,李保生,李传珠

四万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迁    陈克造;J.M.Bowler;K.Kelts;

试论全球气候变化与沙漠化的关系    董光荣;申建友;金炯;

晚更新世以来我国北方沙漠地区的气候变化    董光荣;金炯;高尚玉;李保生;陈惠忠;

陕西渭北旱塬近43年气候暖干化研究    殷淑燕,黄春长,延军平

近50年陕甘宁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丁金梅;延军平;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新动态及对干旱环境的影响——总体暖干化,局部出现暖湿迹象    张强;张存杰;白虎志;李林;孙兰东;刘德祥;王劲松;赵红岩;

乌海气候生产力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    王旭东;李忠;包伟民;陈凌云;

陕甘宁接壤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张芳;杜继稳;延军平;

关中平原近49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陈太根;董婕;

黄土高原秋季气候对全球增暖的暖干化区域响应    王毅荣;

渭河流域气候变化与区域分异特征    焦彩强;王飞;穆兴民;李锐;

1957-2007年额济纳荒漠绿洲暖干化趋势    王旭东;刘克利;戴玉芝;冯震;金柏青;孙红斌;

气候变暖——敲向人类的警钟    义成

1957-2007年额济纳荒漠绿洲暖干化趋势    王旭东;刘克利;戴玉芝;冯震;金柏青;孙红斌;

气候变化对呼伦湖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赵慧颖;乌力吉;郝文俊;

龙羊峡水库蓄水前后上游流域气候变化及影响分析    戴升;李林;

德州湿润生态环境变化    石慧兰;邵志勇;陈成国;李芸;

辽宁气候变化及若干气象灾害的事实分析    赵春雨;曲晓波;王颖;夏梅艳;孙力威;

季风边缘带特征明显的山西气候变化    张国宏;赵海英;郭慕萍;王计川;

西北干旱半干旱过渡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高蓉;石圆圆;陈少勇;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    马树庆;

辽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纪瑞鹏;张玉书;冯锐;陈鹏狮;张淑杰;武晋雯;

黄河中游“三花间”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王记芳;程炳岩;朱业玉;李荣;

西北地区气候环境能走出“暖干化”吗?    本期嘉宾 甘肃省气象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张强

我省气候趋向暖干化    记者 王文辉

促进人与气候和谐发展    省气象局副局长 朱其文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马树庆

气候暖化逼植被“搬家”    本报记者 刘洪宇

气候难民    本报记者 陆振华

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出现暖湿迹象    记者 郭起豪

气候变暖:亦喜亦忧亚冬会    宫卫平 刘玉英

再造秀美黑土区    本报记者 宫卫平

倾听大自然的呼唤    省气象局局长 秦元明

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    宋佃星

全球变化区域适应度研究    闫军辉

中国近半个世纪气候冷暖与干湿配置关系的研究    苏明峰

全球变暖环境下陕北、关中、陕南气候变化对比研究    王德丽

全球变化下秦岭东西部响应程度比较研究    王晓冬

气候变化对若尔盖湿地沙化的影响研究    汪靖华

西安市气候变化城郊对比分析及适应度综合评价    冯彩琴

泰安市近30年气候变异特征及对种植结构影响研究    王继鹏

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估    袁东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