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长白山区全新世大暖期的氨基酸和碳同位素记录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1:37:15
热度:

长白山区全新世大暖期的氨基酸和碳同位素记录【摘要】:根据长白山孤山屯沼泽沉积物的氨基酸、有机碳、有机氮和有机碳同位素 (1 3 C/ 1 2 C)垂直分布的研究 ,揭示了长白山区距

【摘要】:根据长白山孤山屯沼泽沉积物的氨基酸、有机碳、有机氮和有机碳同位素 (1 3 C/ 1 2 C)垂直分布的研究 ,揭示了长白山区距今 13.5 ka以来的气候环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大约距今 13.5 - 12 .5 ka,气候严寒 ,不利于生物的繁衍 ,生物产量处于较低值 ;距今 12 .5 - 9.5 ka,气温处于上升期 ,但年均温度仍低于现今温度 ;距今 9.5 - 4.0 ka,可判定为全新世大暖期 (Megatherm al) ,气候温暖潮湿 ,有利于生物的繁衍 ,生物产量较高。其中大约距今 8.6 - 7.5 ka期间 ,氨基酸、有机碳、有机氮分布均出现较高峰值 ,而有机碳同位素 (δ1 3 C)则出现较低峰值 ,可以推测这一时段为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期 (Megathermal Maximum) ,生物极为繁盛 ,生物产量处于最高值 ;距今 4.0 ka以来 ,气温有下降趋势 ,生物产量有所减少 ,但雨水量有增加的趋势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氨基酸 有机碳同位素 全新世大暖期 长白山区 东北
【基金】:中国科学院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实验室资助 (课题编号 0 1310 7)
【分类号】:P532;P597
【正文快照】: 1 前 言全新世大暖期环境和气候变化是国内外地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勿容置疑的是 ,研究全新世气候变化不仅对于鉴别今天自然环境的特性是必需的 ,而且有助于研究现今和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近十多年来 ,我国的孢粉学工作者就我国的东部和东北部全新世生态环境和气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冰消期晚期以来德令哈尕海湖气候环境演变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陈忠

长白山区孤山屯沼泽地13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刘金陵;

冰芯与其它记录所揭示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变化特征    何元庆,姚檀栋,沈永平,张忠林,陈拓,章典

6000aBP以来长江下游地区古洪水与气候变化关系初步研究    张强,姜彤,施雅风,苏布达

洞庭盆地第四纪红土地层及古气候研究    来红州,莫多闻,李新坡

长江下游河道演变图谱研究    黄家柱

距今五千年左右环境恶化事件对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及其原因的初步探讨    朱艳,陈发虎,张家武,安成邦

长白山岳烨林带泥炭沼泽孢粉分析及其意义    许清海,王子惠,徐全洪,夏玉梅

大小兴安岭高位泥炭孢粉纪录及泥炭发育和演替过程研究    夏玉梅

太湖东岸平原中全新世气候转型事件与新石器文化中断    于世永,朱诚,曲维正

南京江北地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泥炭层δ~(13)C记录的古气候变化    郑朝贵;朱诚;高华中;申洪源;马春梅;

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近3000年来植被演化与人类活动    任国玉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刘章勇

崂山古冰川的形成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    徐兴永

苏北盆地兴化钻孔近3Ma环境变化记录研究    舒强

新生代孢粉分析与古气候定量重建的研究    寇香玉

东北地区晚全新世泥炭沉积的植硅体气候指示意义研究    张新荣

末次冰消期以来古黄海的环境演变及YD事件研究    韩喜彬

冰消期晚期以来德令哈尕海湖气候环境演变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陈忠

冰后期长江下切河谷体系与河口湾演变    李保华

宁绍平原及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    覃军干

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环境考古研究    张芸

周厚岐山全新世植被与生态环境演化    韩宇平

神农架高海拔洞穴石笋古气候记录    刘殿兵

江苏苏州绰墩遗址孢粉记录与太湖地区的古环境    张瑞虎

5000a B.P.以来辽西地区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研究    张小咏

南京老虎山黄土—古土壤剖面中土壤发生演化指标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谢昌仁

长江口第四纪地层划分及环境演变    李智勇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万年以来海面—地面系统模拟试验研究    信忠保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京以下长江河道的特征及演变    熊万英

吉林哈尼湖钻孔5000年来的植被演替与气候变化    崔美玲

江苏昆山绰墩遗址古土壤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杨用钊

天山博格达峰地区与乌鲁木齐河源新冰期的冰川变化    郑本兴,张振拴

柴达木盆地自然伽玛曲线与古里雅冰芯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的对比    袁林旺,陈晔,周春林,刘泽纯

青土湖地区9500a BP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    赵强,王乃昂,李秀梅,程弘毅,李育,李钢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杨志荣,索秀芬

洱海沉积物粒度记录与气候干湿变迁    陈敬安,万国江,徐经意

青海达布逊湖50万年以来气候变化的孢粉学证据    江德昕,杨惠秋

柴西第四纪湖泊冰水沉积的发现及意义    钟建华,李浩,黄立功,温志峰,郭泽清,王海侨,李勇

西藏纳木错和藏北高原古大湖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演化与气候变迁    朱大岗,孟宪刚,赵希涛,邵兆刚,杨朝斌,马志邦,吴中海,王建平

长白山岳烨林带泥炭沼泽孢粉分析及其意义    许清海,王子惠,徐全洪,夏玉梅

柴达木盆地东缘晚更新世气候变化的(古)土壤发生记录    郝永萍,方小敏,胡双熙,管东红,奚晓霞

太湖地区第四纪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与古气候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

三万年前后太湖平原环境变化中的若干问题    王富葆;韩辉友;

新疆玛纳斯湖盆周围近14000年以来的古植被古环境    孙湘君,杜乃秋,翁成郁,林瑞芬,卫克勤

试论河北平原东部第四纪地质几个基本问题    杨子赓;李幼军;丁秋玲;何宝成;

从沉积物特征谈太湖的演变    William Y.B. Chang,许雪珉,杨景荣,刘金陵

上海、浙江某些地区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在地层和古气候上的意义    刘金陵,叶萍宜

中国第四纪磁性地层的初步研究    钱方,马醒华,吴锡浩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韩信斌

太湖平原第四纪古地理环境演变若干问题的讨论    韩有松,孟广兰,王少青

太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洪雪晴

Sun Modle在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的应用    严丽;王燕;段金宝;冯明刚;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华南盆地硅岩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分布    常华进;储雪蕾;

不同气候区湖泊有机碳同位素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    吴敬禄;曾海鳌;林琳;

东北厚层覆盖森林区物化探找金探讨——以黑龙江省漠河县砂宝斯金矿为例    李汉光;陈岩;冯有库;

湛江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植被演化与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    刘强;顾兆炎;刘嘉麒;吕厚远;储国强;

碎屑锆石粒径大小与U-Pb年龄关系——以长江沉积物为例    张凤;王中波;杨守业;

峡东地区奥陶系庙坡组笔石生物群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王传尚;汪啸风;陈孝红;李志宏;

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强震间相互作用及地震危险性研究    单斌;熊熊;郑勇;金笔凯;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初探    金春爽;汪集旸;

胶东地区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成矿动力学研究及大型—超大型矿床预测    沈远超;刘铁兵;曾庆栋;李光明;张连昌;李厚民;邹为雷;杨金中;申萍;杨岳衡;

黔中小流域水体沉积物和悬浮物中C/N比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其对流域侵蚀的响应    江用彬;季宏兵;王世杰;

吕梁市历史上4级以上地震(一)    市地震局供稿

东北局发现一资源量逾10亿吨大煤田    记者 崔建平 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 苏梅

东北局一○一队亮中井田勘探报告送佳音    孙红辉

阳新两滑坡点治理项目获批    记者 梁坚义 通讯员 陈淦梅

自强不息写人生    史京玺 孙俊怀 肖宝巨

日本的“防震之道”    王德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东北油气勘探斩获6项成果    本报记者 王哲

无月之夜    新华社 张旭东 张泽远 赵超

河源首次发现蜥脚类恐龙化石    李惠敏

南黄海昨发生5.0级地震    记者袁晓婕

流域、古气候、人类活动——机理、过程、指标体系及其方法论的探讨    杨桂芳

东北伊通—大屯和双辽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圈演化和太平洋再循环洋壳与玄武岩的成因联系    张辉煌

可可西里BDQ钻孔记录的0.9Ma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张述鑫

河套地区(内蒙古磴口)晚冰期以来古气候演化初步研究    张小瑾

大兴安岭中段月亮湖记录的21kaB.P.以来高分辨率古气候变化:来自TOC、TN及δ~(13)C_(org)的证据    李倩

四川长宁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笔石生物地层及同位素地层研究    段文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