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必威

不同温度制备的棉花秸秆生物碳对棉花生长及氮肥利用率(~(15)N)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8:32
热度:

不同温度制备的棉花秸秆生物碳对棉花生长及氮肥利用率(~(15)N)的影响【摘要】:【目的】生物碳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对养分的保持能力,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不同温度

【摘要】:【目的】生物碳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对养分的保持能力,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不同温度热解制备的生物碳对棉花生长和肥料利用率的差异,可以为提高生物碳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供试生物碳由棉花秸秆分别在450℃、600℃和750℃高温限氧条件下热解制备而成。本试验为两因素(生物碳、氮)温室盆栽试验,生物碳处理包括3种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碳处理(分别以450BC、600BC、750BC表示)和1个空白对照(CK);每个生物碳土壤设置3个施氮水平0、2.1和4.2 g/pot(分别以N0、N1、N2表示),用15N同位素示踪方法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3种热解温度生物碳对棉花生长、15N回收和淋洗损失的影响。【结果】1)施用3种生物碳处理棉花干物质重总体表现为750BC600BC、450BCCK,450BC、600BC和750BC处理分别较对照平均增加了9.2%、12.6%和17.3%;并且棉花总干物质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生物碳作用随之降低;2)3种生物碳处理棉花氮素吸收总量总体也表现为750BC600BC、450BCCK。不施氮肥条件下(N0),600BC和750BC处理棉花氮素吸收总量显著高于CK,但450BC处理与与CK无显著差异;施氮肥条件下(N1、N2),3种生物碳处理均显著高于CK,450BC、600BC和750BC处理棉花氮素吸收总量平均较CK分别增加29.5%、37.1%和48.8%;3)15N标记试验结果表明,450BC、600BC和750BC处理植株15N回收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CK平均提高27.46%、36.44%和42.87%。而N1和N2水平下3种生物碳处理之间植株15N回收率均没有显著差异;4)450BC、600BC和750BC处理土壤15N残留率分别较对照平均增加101.4%、147.3%和200.7%。土壤15N残留率在N1水平下随着生物碳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N2水平下750BC处理显著高于450BC和600BC处理,但是后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15N残留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5)施用生物碳可以显著降低土壤15N的淋洗,并且不同施氮水平下(N1、N2)淋洗率都随着生物碳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施用生物碳可促进棉花生长,增加棉花氮素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氮素损失,并且生物碳的热解温度越高效果越明显;但是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生物碳作用减弱。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生物碳 制备温度 棉花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41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杰出青年创新资金专项(2014CD002)资助
【分类号】:S562
【正文快照】: 化学肥料,尤其是化学氮肥的施用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高达45%左右[1]。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氮肥生产国和消费国,近20年对全球氮肥产量和施用量的贡献率高达61%和52%[2]。但目前我国氮肥当季利用率较低,仅为30%35%[3]。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长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施肥土壤对尿素NH_3挥发的影响    董文旭,胡春胜,张玉铭

生物黑炭及其增汇减排与改良土壤意义    张阿凤;潘根兴;李恋卿;

生物质炭和氮肥配施对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张万杰;李志芳;张庆忠;杜章留;马铭烨;王一丁;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朱兆良

N_2O产生法测定土壤无机态氮~(15)N丰度    曹亚澄;钟明;龚华;陆国兴;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范仲学,王璞,梁振兴

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晓燕;袁玲;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崔荣宗;杨果;李彦;魏建林;姜国志;

流动注射分析法分析土壤有效磷试验    赵春芝;张守仕;王超;刘连航;陈利平;刘荣宁;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莘县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与盐渍化状况分析    王连祥;闫传胜;袁方耀;张学锋;

不同栽培基质对甜瓜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姚玉敏;王秀峰;于喜艳;杨凤娟;史庆华;

农田氮肥的动态变化及施氮对小麦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苏诗杰;付清勇;朱思海;赵媛媛;

转基因番茄栽培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郭文文;诸葛玉平;李建勇;宗晓庆;娄燕宏;

蚯蚓粪对樱桃萝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王东红;史庆华;王秀峰;魏珉;胡瑾瑜;郭长美;

安徽沿淮地区几种类型土壤的电荷性质研究    李孝良;于群英;纵艳芝;

Nutrismart生态肥中微生物释放硅的效果    甘旭华;唐欣昀;Raymond Liu;

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制下N肥施用量研究    何传龙;郭熙盛;王文军;武际;

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

控制排水条件下稻田水氮磷流失环境效应的研究    肖梦华;俞双恩;丁继辉;

美盛肥料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王家嘉;李录久;吴萍萍;

安徽省主要土壤铅含量及其与小麦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    常江;杜艳;姚艳娟;

水肥一体化对生姜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虎成;徐坤;

氨基酸生物有机肥在梨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晓燕;代明亮;李松涛;李天忠;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锦梅

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    贺春燕

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    焦婷

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    陈波浪

伊犁绢蒿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侯钰荣

氮、水和温度对羊草有性生殖及克隆生长的影响    王俊峰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江苏部分地区土壤属性高光谱定量估算研究    郑光辉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铁锰硅对凤眼莲生物质结构的影响    武少伟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砷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及除砷机理研究    马琳

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倪玲珊

不同油菜品种硼吸收利用差异与细胞壁组分关系的研究    潘媛

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宁大伟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竹炭的性能和应用研究进展    朱江涛;黄正宏;康飞宇;傅金和;岳永德;

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李晶,王明星,王跃思,黄耀,郑循华,徐新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    王明星,李晶,郑循华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与对策    黄耀;

连续施用氮肥对旱地土壤氮素状况的影响    李世清,高亚军,杜建军,李生秀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生物及养分因子影响的后效    胡田田,石峥,汤代良

竹炭包膜氮肥的利用率比较    钟雪梅;朱义年;刘杰;纪锐琳;

Influence of organic amendments on the sorption of pentachlorophenol on soils    

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对吸附甲醛的影响    梅凡民;傅成诚;杨青莉;周亮;

中国大气中氧化亚氮浓度及土壤排放通量的测定    王少彬

施氮量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吸氮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秀芹,张洪程,黄银忠,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邵世志,徐巡军

土壤背景氮供应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立军,徐伟,唐成,王志琴,杨建昌

精确施氮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朱德进,钱存进,严桂珠,吴同书,缪辰,缪发华

提高氮肥利用率方法的研究进展    苏阳;刘德林;

湘农玉13号在长沙与郴州的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差异    易镇邪;陈平平;张小平;屠乃美;周文新;罗红兵;

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满利;陈盈;隋国民;侯守贵;于广星;李海波;王有芬;吴凯;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王茁;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周有炎;沙安勤;孙东海;姚存章;刘国林;

长期施肥下中国典型农田小麦氮肥利用率的时空演变    闫鸿媛;段英华;徐明岗;吴礼树;

不同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

内蒙古氮肥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浅析    高翔;张胜;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玉米-小麦轮作系统氮肥利用率演变特征    段英华;徐明岗;张文菊;

甘肃省提高氮肥利用率措施研究    金绍龄;

精确和常规施氮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钱宏兵;朱德进;刘艳阳;杨俊开;吴同书;黄卉;缪辰;

覆盖旱作水稻的产量效应及氮肥利用率    刘芳;樊小林;李天安;汪强;

差减法计算氮肥利用率方法的改进    田昌玉;左余宝;赵秉强;唐继伟;林治安;

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

稻草还田和实地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许有尊;吴文革;

水分条件及施肥技术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金绍龄;

不同栽培方式蔬菜的氮肥利用率及N素流向    周艺敏;张金盛;

也谈提高氮肥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低的主因找到了    卢育辉

提高氮肥利用率方法多    

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于千桂

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通榆县职教集团中心 张静

科学发展观引领施肥理性回归    张天才

我培育出氮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    孙刚 记者 吴长锋

安徽育出“高效生态”水稻新品种    熊润频

肥料新产品:腐脲    曹凤进

合理施肥,一年能省1.5个淮北煤矿    葛如江 沈羽中

水稻氮素营养特性、氮肥利用率与实时实地氮肥管理的研究    黄见良

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农田活性氮损失与氮肥利用率的定量分析    王桂良

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许有尊

水稻氮效率评价系统的建立与氮高效形成机理的研究    曾建敏

控制排水条件下农田氮素运移机理试验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    杨琳

长期施肥下我国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变化特征    李虹儒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施用有机—无机肥料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以及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    孟琳

氮肥优化施用技术对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曾祥明

水肥优化管理降低氮素淋溶损失与提高双季稻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王先挺

不同施氮条件下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氮肥利用率    陈永华

土壤盐度和滴灌施肥方式对棉花生长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肖丽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梁彩梅

小麦—玉米栽培条件下的硝酸盐淋失与氮素利用    石维

聚γ-谷氨酸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孙刚忠

Baidu
map